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西藏啊西藏 -- 游而不击

共:💬32 🌺10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西藏啊西藏

    打西藏转了几天回来后,在QQ群里牛皮吹上了天,有人建议我写下来,想了一下,河里有朝鲜游有越南游有印度游,还真没有西藏游,有些人这一辈子也许没有机会去西藏,那就……写吧。

    所谓旅游就是一场考试,考试前一定要做功课。这话是……想不起来是谁说的,非常正确。特别是去西藏,一定要做足功课。

    一、 准备

    资料:《博日风情录》(吴碧云,1983年第1期《民间文学》);《毕淑敏散文》(毕淑敏,1995年);《屋脊上的女孩》(毕淑敏,1997年);三本民间故事集——复习其中的藏族部分。通过百度找到了一个西藏自助游论坛,并迅速加入了这个QQ群,打印机吐出了近一百页的A4纸——近两年的旅游攻略。

    长袖衬衫,羊绒衫,厚外套,保暖内裤,牛仔裤,波鞋。7月是西藏的春天,天气预报最低温度是13度,实际上湖边的温度更低。我在纳木错没穿保暖内裤,冷到抖。

    伞,太阳镜,完美芦荟胶。千万不能低估西藏的紫外线。

    蜂蜜,红霉素眼膏,复合维生素B。西藏实在太干燥,我每天都用蜂蜜洗脸,吃复合维生素B,临睡前还在鼻子里搽红霉素眼膏,每天早上起来,还是必吐一口带血丝的东西。

    湿巾,口香糖,巧克力,拖鞋。在西藏非常实用的东西。

    清凉油……打住!西藏没有蚊子,带这个有啥用?传说,嗯,传说,有人用一盒清凉油换到过一只羚羊角,我想,嗯,也想碰碰运气。

    芬必得,VC银翘片,头孢拉定胶囊,VC片,对付高原反应(简称“高反”)的。我看了不少关于高反的资料,也问了从西藏旅游回来的人,能想到的我都想到了,可是高反还是以一种我没想到的方式出现了……

    二、出行

    6月16号有人买到过重庆——拉萨的往返飞机票才360元,我7月4号再去买,重庆到拉萨的单程都要1300元了!去问火车票,10天之内广州至拉萨的火车票早被大型旅行社包圆了,7月和8月是西藏旅游的旺中旺,一票难求。没办法,咬牙买了长沙至重庆再转拉萨的飞机票,去过西藏的朋友说坐火车进藏,高原反应(简称高反)会轻一点,顾不上这许多了,先进藏再说吧!飞机上免费的航空杂志有萨苏的一篇文章,是……啥来着?受高反影响,忘了。怎么舍得与青藏铁路失之交臂呢?返程凭身份证买到了火车票。拉萨火车站严禁拍照,进藏的火车乍看起来像难民车,车厢是绿色的,走进车内,才发现车上卧铺比座位多,每个下铺都有一个供氧口,每节车厢都有一个海拔高度计,没事我总去看看。列车员MM拿着纸笔登记身份证号码,我问——刘部长咋不给你发个笔记本(电脑)呢?万一要是这笔高反罢工呢?MM不吭声。从拉萨到武昌,在火车上整整46个小时,体力消耗之大,想减轻高反,悬。

    拉萨城区比一般的县城要大一点,比地级市呢要小一点,以布达拉宫为中心,出租车上车10块,基本可以跑遍拉萨城区,再远一点就要讲价了,开出租车的基本是内地人,以甘肃和河南居多。如果距离不远,完全可以选择人力三轮车, 2个人5块钱,“开”这种车的基本都是本地人,话不多,汉话生硬。中巴车招手即停,2块钱一位。拉萨2003年才有公共汽车,有线路之分,有站名,却没有站牌,也弄不清在哪儿停,起点坐到终点,1块钱一位。也许是因为布局过于简单,只有新华书店和报刊杂志亭才出售拉萨市地图,8块钱一份。

    三、住宿

    拉萨的住宿选择还是很多的,从四星级宾馆到招待所都有,且物不及所值,付出与内地同等的价格,得不到同等的服务,这一点在星级宾馆表现尤为突出。有人觉得离布宫近点好,有人喜欢漂亮的藏式风格,有人偏爱青年旅舍,有人非要星级宾馆。个人感觉:良好的通风条件非常非常重要,其他的一切都可以让位于“多1%的氧气”。

    四、美食

    最好吃的美食常常出自没有名字的大师之手,这话在拉萨也成立。布宫西侧有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小馆子,完全就是在山里掏个洞,放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地板和桌面都算不上干净。坐在洞里,看着洞外白花花的阳光,旁边的男女老少叽哩呱啦讲得热闹,一个词也听不懂。要一壶地地道道的藏式酥油茶,极浓极浓的奶香,带点咸味,有一丝丝膻味,热乎乎地喝上一口,典型的高热量,对高反有特效,4块钱。

    作为没喝过碗装酸奶的南方人(鄙视一下自己),在太阳已经下山的拉萨,当然要坐在白塔对面的酸奶坊,要上一碗正宗牦牛酸奶,还要上一份人参果饭来当晚饭。酸奶非常酸(废话),很纯正的奶香,有几粒葡萄干做点缀,还可以自己加糖。有人指责这家的酸奶比较稀,不如当地藏民家里做得好,对付我这种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是足够了。人参果饭的造型比较漂亮,像一个倒扣过来的碗,最上面是一粒葡萄干,下面是一块香蕉(btw,西藏的墨脱产香蕉),再下面才是浇了蜂蜜水的米饭,白色的饭粒中点缀着一粒粒学名蕨麻的西藏人参果,猛一看像葡萄干,吃起来又甜又粉,有点像熟了的板栗。这就是《西游记》里八戒吃的人参果,从前也只有过年过节才吃的,用酸奶坊老板的话说“现在天天在过年”。

    正宗藏餐?别开玩笑了,风干的生牦牛肉对牙齿和胃都是一种极大的考验,还不如去超市买酱汁牦牛肉呢。有一种牦牛筋,又滑又嫩又弹牙,如同在吃咸味果冻,是我吃过感觉最好的牛筋。藏式的奶渣非常硬,当地的藏族老奶奶一块奶渣可以含一天,要吃饭了,吐出来找个地方一放,吃完饭接着含……改良后的奶渣叫藏奶果,吃起来就象干奶片,当地政府部门接待内地来考察的,就一盒一盒地送藏奶果。拉萨最有名的美食兼腐败一条街是德吉北路,以自助火锅和串串香为主,牛肉片,羊肉片,鱼肉片,各种蘑菇片,鸭肠,牛百叶,大白菜在红红的辣椒汤里煮得直咕嘟,如果不怕高反,再要上一瓶当地产的拉萨啤酒,感觉是到了成都。小声评价一句:蘑菇最好吃,鱼最难吃。

    四、观光

    1.布达拉宫

    请拿出一张50元的人民币,看背面……图案是从布宫西面的药王山上拍的。没有导游带团的散客,要去布宫参观,必须提前一天拿自己的身份证去布宫西门预订,第二天再按预订证上的时间从布宫的正门买门票上去。布宫依山而建,外观是红、黄、白三种颜色,配着蓝天白云,简直可以用“气势逼人”来形容。站在布宫的最高层,整个拉萨城区尽收眼底。布宫里面到处都是金子,到处都是银子,到处都是宝石,还有九眼天珠、象眼珍珠、几十克拉的钻石这样的无价之宝。守护这些珍宝的不是红外线防盗设备,不是无精打采的喇嘛,也不是警察,而是那些磕着等身长头的普通藏民。布宫只有两个厕所,刚进门后一个,临出门前一个,在网上有着极响的名头,随便百度一下就能看到很多图片。布宫的厕所是旱厕,没有下水道,故而非常……臭,下面至少有30米深,不管掉个什么下去都不会听到声音,坑比较窄,掉个人下去不可能,但手机、钱包掉下去就不可能再找回来。上这样的厕所,头晕目眩不必说,要的就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这样的感觉,要价人民币100元。

    2.纳木错

    藏语的“错”就是湖的意思。纳木错是西藏第一大圣湖,海拔4715米,世界上最缺氧的地区之一,个人感受:西藏第二值得去的地方。从拉萨到纳木错,路上往返7个小时,途中翻过那根拉山口,海拔5190米,这肯定是我一生中到过海拔最高的地方,拍照留念。在纳木错湖边呆了30分钟,骑着白牦牛在湖水里照了几张相。纳木错四围全是山,天蓝得透明,这种蓝色,只有蓝宝石的颜色可以相比一二,无论什么样的相机,都拍不出这种透明。云白得透亮,像丝绸堆出来的花朵铺在天上,泛着丝质的光芒。从岸边朝湖心看去,湖水的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绿而深绿转浅蓝至深蓝,整个湖面就像一块蓝色的地毯,闪着冰雪的蓝光。湖水,天,云,山就在不远处交汇在一起,真的,不远,一点也不远,因为我已经站在房顶上了。

    3.扎什伦布寺

    西藏分为前藏和后藏,前藏是达赖的地盘,标志是拉萨和布宫。后藏是班禅的地盘,标志是日喀则和扎什伦布寺。扎寺作为班禅的驻锡地,金子银子当然少不了。虽然现任班禅才19岁,长期住在北京,并没有影响扎寺在普通藏民心中的地位。扎寺的墙上有很多画,据介绍是用矿物颜料画在上面的,不容易褪色。红色部分用的红珊瑚,白色部分用的海螺,绿色部分用的绿松石,具体工艺不详。有一副图是大象、猴儿、兔子、小鸟叠罗汉,叫“四和睦图”,围着导游听讲解的人比较多,素来不爱听导游讲解,转脸朝这幅图的对面看去,对面的墙上画着两只雪白的狮子,一大一小……打住!这不是那啥嘛?!环顾四周,没有游客多看这个一眼,所有的导游更是装作看不见,赶快悄悄离开。

    也许是下课了,不少喇嘛在殿外的走廊上喝茶,一人手上一个碗,有人提一把大铁壶,往外倒酥油茶。似乎规矩是过午不食(饭),只能喝酥油茶。想起前天喝过的酥油茶,可以肯定这么一碗完全可以顶两碗米饭的能量,怪不得喇嘛一个个胖乎乎的。大殿里头也坐着不少喇嘛,没人吃东西,有的闭着眼在念经,有的闭着眼不做声,有的直视前方,偶尔会偷偷看一眼游客。喇嘛坐在哪儿是有讲究的,离大活佛的座位越近,地位越高。

    寺内一棵大树底下坐了一群藏民,全是女性,年纪……看不出来,估计是来朝拜的。有位会说几句汉话的大……姐给我一块半个巴掌那么大的饼子请我吃,饼子非常干,吃不出什么味道,表面金黄,里面也是金黄,赶快掏出清凉油送过去。她笑着把一口袋饼子都递过来了,还示意我喝一点她带的酥油茶和青稞酒,正在给饼子拍照的功夫,这一群人中据说是念初一的女孩子告诉我,还有人要想清凉油,当然双手奉上。一口袋干饼子,一开水瓶酥油茶,一可乐瓶青稞酒,这是她们给我的东西。我拿这些东西怎么办?只能是还给她们。想起那个传说,嗯,毕竟只是个传说。不过,出了拉萨城区,医生、药品、医院、药房见得非常少是真的。

    4.千佛崖

    千佛崖就在布宫的对面,从江苏路或金珠路找到拉芳舍与一个加油站之间的小胡同(这个小胡同找得我腿几乎断掉),胡同口有个很大的白色煨桑炉,这是普通藏民的转经必经之地。中午时分,胡同里没有人,非常安静,胡同的尽头就是药王山,五色经幡越来越多,先爬到半山腰,再下山,就是药王山的千佛崖了。山上的佛像肯定超过了一千个,不论大小,佛像都十分精美。新的佛像还在不断地画出来,旧的佛像也在重新加颜料,费用有一部分是藏民布施的。

    5.色拉寺

    色拉寺在拉萨市区的最北端,503路中巴到山脚下。攻略上介绍色拉寺最出名的是“辩经”,下午3点开始,喇嘛们在讨论经文时会做各种动作,那场面几乎跟吵架差不多。色拉寺在藏传佛教的地位等同于内地佛教的少林寺,从前是为有钱人培训保镖的地方。314事件之后,导游已经不再带团参观色拉寺。有位藏民看样子像是来朝拜的,远远地跟着他上了后山,后山上有不少柳树,挂着小牌子,标明树龄百年以上。有一棵几乎倒在地上了,还是长满了绿叶,这样的神树上当然挂满了五色经幡。从后门进了色拉寺,没看到辩经,在寺里逛了一圈,建筑与扎寺差别不大,喇嘛可就少多了,稀稀拉拉没看到几个。坐在中巴车上等开车,旁边坐着个清秀的小姑娘,看样子不会超过10岁,鼻尖上抹了一撇黑,忍不住问小姑娘的妈妈,得到的解释是:请寺里的活佛把酥油灯上的灰抹一点在鼻尖上,菩萨会保佑孩子聪明,上学念书成绩好。(个人观点:这是N年后的拉萨市长啊)

    6. 羊卓雍错,卡若拉冰川

    羊湖是西藏第二大圣湖,与纳木错的美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格。羊湖更开阔一些,围着山转圈,从空中看,整个羊湖完全是哪只奇妙的手画出来的一副风景画,又像雪山的一对绿松石耳坠。在湖边洗了手,水温冷到刺骨,拍出来的照片呲牙裂嘴。当地人说,在圣湖边洗手洗脸,会有好运气的。想洗脚?——等着挨石头吧。

    西藏的冰川非常多,小有名气的卡若拉冰川就在从羊湖到日喀则的路上,《红河谷》在这儿取的外景。如果寸草不生的山是块蛋糕,白色的冰川就是蛋糕上的奶油;如果把山看作一个秃头,那么冰川就是一顶大帽子,还带着花边——溶化了的冰川水没来得及流入湖泊又冻成了冰带。

    7. 天葬

    从日喀则返回拉萨,天还没亮就上了车,迷迷糊糊中听见导游大声叫起来:快看啊,前面的天葬台山上有车,今天可以看看天葬!手机上显示北京时间是早上7点多,天色暗得跟内地5点一样(顺便说一句,拉萨的太阳21点才下山),下车能看出前面1公里处有座山,半山腰有辆白色的双排座,车里坐着逝者的家属。有人叫道:山顶上有人!山顶上有个白色的物体在移动,能分辨得出来是两个人抬着一个白布包在走。黑色的桑烟直冲云霄,乌鸦鸦一群大鸟拍着翅膀从天而降,可以肯定是高原神鸟秃鹫。高原的晨风很有威力的,站了10分钟,不得不上车。天葬仪式都在山顶上平坦开阔的地方举行,不出意外8分钟之内可以处理完一具尸体,每个天葬台的秃鹫是固定的,天葬师(藏语称惹甲巴)认识每一只秃鹫。这样的一个仪式一般要花费两万块钱,因而天葬师都非常有钱,不过社会地位到了今天依然很低。

    五、购物

    西藏几乎没有工业,也幸亏西藏没有工业,才有这么美丽的风景。因而不难理解绝大多数旅游纪念品、民族工艺品都来自内地,也有从尼泊尔和印度弄进来的货物,很有异国情调。在网上排名第一的拉萨购物天堂是位于大昭寺附近的八廓街,又名八角街。个人感觉:能在超市买到的东西,不要去旅游商店买。能在民族旅游商场买到的东西,不要去八廓街上的小摊子上买。拉萨比较有名的超市是百益、红艳和四方,超市所提供的购物袋是非常漂亮的红色(当然要付费),我留了一个在内地用,颇能吸引收银MM的目光。民族旅游商场在大昭寺广场向西20米,八廓街的摊主经常在商场里拿货。自己弄不懂的东西不建议买,买的时候不建议不砍价,砍价不建议高于报价的二分之一。

    六、高反

    高反会死人的。——正确。

    高反并不可怕。——正确。

    民航局大巴站在布宫的东边,到布宫西门,距离500米的样子,在内地步行也就5分钟左右,我刚走了100米不到,高反就找上门来了:全身不舒服,从头到脚都说不出地疼,胀,喘不过气来。走到布宫西门,全身都湿透了。我计划到拉萨的第二天就去布宫,与导游常规安排一致。后来的事实证明我这个计划是多么地错误。布宫有十三层,虽说才300米高,可是在海拔3500米的拉萨,再加300米是什么概念?还没进布宫第一道门,据不相识的导游说,我的脸色白得象切开的面包,嘴唇发紫,拉萨的氧气只有内地的65%,大口喘气也吸不到氧气。对比一个当地的小伙子,一边背着半袋水泥爬山,一边拿眼睛看一个当地姑娘,一边唱着估计是“美丽的姑娘万万千,只有你最中我的意”之类的小调儿(听不懂藏语,看神态猜的),真让人羡慕。按攻略介绍散客在布宫没有时间限制,可以跟在导游后面“蹭”听,听完后再自己看一遍。我勉强走完一遍已无力支持,不得不下山回旅馆睡觉。慢慢觉得自己睡不着,先是全身发冷,然后全身发热,最后全身发抖。忘了带体温计,请了个不知什么医院的医生量了下体温,说是有点发烧——害怕了。立即打的去了西藏军区总医院挂急诊,和气的军医先让我量个体温——正常(白害怕了,庸医误人)。然后一边让我做血常规一边给我上了氧气,初步诊断是普通的高反,我把资料上的东西背出来跟他讨论,他轻轻一句话就打发了我:那些资料,都过时了。西藏军区总医院是全军高原病研究中心,他当然有资格这么说。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每个人都会有高反,临床表现个体差异非常大。吸完氧一身轻松,军医拿着我的血常规化验单说:照你的身体指标,你是不应该到西藏来的……他说得很和气,虽然我素来脸皮厚,此时也羞愧得无地自容。他又加了一句:当然,你来了我还是要管你的。拿了一盒高原康和一盒丹参滴丸,此后在西藏的日子里,虽然心跳得非常快,脚步越来越慢,语速都明显降慢,矿泉水就没离过手,忍痛放弃了我心目中西藏第一值得去的地方珠峰大本营,哲蚌寺后山采蘑菇也没去成,基本上算是平安离开了拉萨(在出藏的火车上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者,拿着在珠峰大本营拍的照片到处炫耀,实在是佩服到五体投地)。到家之后,先是腹泻,再是脚上起水泡,到家已经快两个月,又出现了颅内血管痉挛。按我的理解,西藏为啥那么安静?因为高反,没力气大声喧哗。西藏为啥节奏那么慢效率那么低?因为高反,动作快了小命有危险。从西藏回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我第一个反应就是:身体吃得消吗?

    七、补充

    1.罗罗嗦嗦这么多,为啥不上一张照片呢?

    西藏的自然风光一定要亲临现场,远比照片美得多。我所见到的当地人,拉萨旅馆的服务员脸上戴着一个大口罩,磕等身长头的朝圣者明确表示——不许拍照;去纳木错的路边有个小饭馆,老板的儿子显然见过世面,虽然不会讲汉话,游客一举起相机,他就摆POSE来配合,脸蛋上一边一团高原红,眼睛清澈得象纳木错的水,真心希望这个三岁左右的男孩子能永远保持眼睛里的这份清澈。

    2.拒绝硬币的西藏

    硬币不好保管,上面又没有藏文,拉萨市以外的西藏地区是不收硬币的。有些游客进藏前会换一些1角钱的纸币,方便捐给寺院。其实在西藏还可以这样:送出去1块钱,拿回来9角钱;或者送出去100块钱,拿回来99块钱。寺里的喇嘛、朝圣者、沿街乞讨的人都认同这种捐款方式。

    想不好如何结尾了,就以感谢结束全文吧!

    鸣 谢:西河风云全体成员

    特别鸣谢:狗狗啃骨头

    关键词(Tags): #西藏#旅游通宝推:道天,肥肥烤猪,疯狂淑女,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谢谢分享,注意身体

      西藏对我等来说,是只可远观的。

    • 家园 高原反应没那么可怕……

      在出发前提前一个星期吃红景天,不感冒……

      在拉萨休整一天,然后前两天不洗澡,一般就没问题了

      还有就是行动一定得缓慢啊

    • 家园 片子哪?光说不上片子有啥用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看完更加坚定决心,打死也不去西藏
    • 家园 这个高反没经验的人还是小心为妙。

        俺去黄龙时,为防止出问题,一是在下面花五十元租了只氧气袋带上,给LD用。不过上山过程中发现过一段路就有个免费吸氧站,只收一两元的气嘴钱。俺也进去吸了两次,不过好象没什么感觉。到上面放慢步速,没感觉到缺氧。

        二是上山坐滑杆,以免劳累,这也是因为头一天在九寨沟玩累了,俺还因为体重太重悄悄塞给抬夫二十,不能公开给,因为管理处禁止。从大门进去走一小段路,这一段路不长又比较平,到第二个滑杆等候点再坐,能便宜三十(?),总价是一百五还是一百六。这滑杆不是一抬到顶,中途每到一个景点会让你下来看,抬夫也休息一会。

    • 家园 【原创】关于高反,补充故事

      看来不少人对高反印象深刻,补充个导游讲的故事:

      前几年,他接待过一个来自北京的大学生,小伙子20丁当,还是大学篮球队队员。飞机进藏,当天晚上因高反在医院呆了一晚,因为高反过于强烈,第二天不得不飞机离藏。一边登机一边掉眼泪,一飞机的人对他满怀同情。

    • 家园 高反

      我没去过西藏。但我曾到夏威夷玩,当地有一座山,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海拔大约3000多米(Haleakala)。我们开车到山顶看日出,然后沿山路散步。山路并不陡,很好走。但问题是我根本走不动。走不到五米十米就得休息,一迈步就腰酸腿疼。走了几个小时也没走出多远,看看原先计划的目标根本没有可能达到,只好原路返回。我猜想,大概就是高山反应闹的。好在我们在山顶就呆了半天,所以反应到此为止,跟你在西藏的经历相比是不值一提的。

      就是这短暂的体验,足让我对高山反应心存畏惧。

    • 家园 【原创】第一次进藏坐飞机,下飞机后不知好歹,

      四处乱窜,抽烟喝酒,当晚就被头疼折磨得死去活来。头两天没吃什么东西,第三天把头两天吃的东西原汁原味地吐出来的。去纳木错时和一个ppmm散步一下午,当晚头疼欲裂,第二天回来时才见好转。在珠峰大本营又听信两个MM的煽动,想从大本营徒步回绒布寺,路上生不如死,幸亏包的车来接我们。在藏半月无时无刻不觉得一把大锤在锤击胸腔。

      第二次入藏走青藏公路,过了昆仑山后开始起反应,到唐古拉山口后神志不清,想爬起来拍张照都不行。不过到拉萨休息好之后,接下来的日子就轻松多了。

      印象最深的事:1 珠峰 2 布达拉宫是用民脂民膏堆起来的。3 湖水呀!你真TM的蓝!4 一个四川“小姐”在车上和我坐在一起聊天。

    • 家园 我看到一篇游记说

        去布达拉宫可以打的从后山上,基本上到最高处了,从上往下走容易多了。

    • 家园 游记总算出来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