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李锅(30)>:拼车(一) -- 本嘉明

共:💬63 🌺206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送花支持,这是个创立新标准的机会

      对于城市交通来说,最高时速70足够了

    • 家园 我07年提过100公里续航,50公里时速的三座小型电动车

      wage:【原创】小电动车是不是可行啊?

      我总感觉是不是现在电动车发展方向进入了误区啊?所有的技术指标都是比着现在流行的燃油轿车来的:载客要四人以上,续驶里程好几百公里,最高时数要上100,这样的车就是为上高速准备的啊。因此对蓄电池、电动机都提出过高要求。

      如果作为城市内交通,基本座2人就够了,家到工作地点来回100公里足够,时速在数市区也高不过50公里吧?那么把电动三轮车装上大电动机,配上暖风冷气,全封闭式外壳,是不是既利用了电动的环保与方便,又保证了舒适性吗?如果觉得三轮不够安全,也可以改成小四轮。那就是外形前小后大,前排驾驶一人。后排二人座,正适合一家三口。造型可以很酷,呵呵。如此车停车占地小,能耗也小

      其实我觉得这样的通勤专用车完全可行,毕竟对于多数家庭上高速基本一年没有几次,那时租用汽油车就是了。这对于大部分亚洲人口密集区,是比北美那样的分散城市加长距离汽车通勤更环保的解决方案

      • 家园 看看这个

        河南一企业成功破解电动汽车电池世界难题

        奇怪河里对这件事好像没什么反响

        • 家园 因为看不懂记者的数字

          如果按照记者的原文:

          “单节电池的最大容量为500安时,一套电池能反复充电1200多次;每次充电仅需三至五个小时,蓄电量可让客车一次性跑500公里”

          并且:

          “按每一百公里计,电动客车约需耗电50度,每度电按0.6元算”

          则在不考虑充电损耗,并且充电按最大时间算(五小时),充电电流需要达到~250安培。

          然后记者又说:

          “而且,电动轿车充电非常方便:插头往普通电源插孔上一插就行,三孔、两孔插座都行。”

          阿门!消防队有活干了。

        • 家园 看了,小吃一惊···

          漯河市就是我家乡,但长期不在家,发展动态不是太了解。电动车的电池等配套生产企业在以前就没有啊,突然冒出这么强的一个企业和它的生产技术来,得关注一下,打听一下。。。

      • 家园 很难

        如果平时开的都是不超过30公里时速的电动车,这“偶尔”的上高速还真的很玄,你租的汽油车就等着出车祸吧。

        想想大部分人从拿到驾照到敢自己上高速要多久吧。这还是在驾照是在正常车上拿到的情况,你试着把自己平时开车的车速提高一倍,只要一倍(咱就不说从30到120公里的了),再说?

        • 很难
          家园 为什么就默认是新手呢?肯定是针对已经有驾驶经验的人啊

          具体请看楼主的设想,请注意,是向下兼容的。交通体系革命本身就是打破旧体系的,有问题先不要着急泼冷水,先想想是不是完全不能解决就是。呵呵呵

          2)在正规驾照考试以外,增加“预备驾照”,把年龄放宽(16-70岁),考核标准放低,考试费用减半。“预备驾照”只能开“电动观光车”。持“正规驾照”,则可以开汽油车和“电动观光车”(向下兼容)。

          • 家园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新驾照我才担心的

            按照你的这个方案,如果要做到平时城区开电动车,放假租汽油车上高速,那就得做到:

            1)大家都先去考了那个“正规驾照”,知道怎么开汽油车。

            2)大家再都去考了一个“超级驾照”,知道怎么开汽油车上高速。别忘了,即使是北京上海的环线和高速还是有差距的。

            3)然后大家再去买电动车?

            把汽车制造省下来的成本,和因为这样折腾造成的额外机会成本比较一下,看看合不合算?我就不找政府了,光看看保险公司会涨多少保费?

            • 家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请看香港的MYCAR电动车

              最近mycar更通过了香港特区政府运输署的审核及安全检测,顺利取得「类型审核」(Type Approval),获准正式在香港行走及销售,附带条件是它暂时只可在本港时速限制五十公里或以下的道路上行驶。

              MyCar的基础是一辆125cc的摩托车,是第一辆由香港自主研发并获得欧洲认证的环保车,也是第一款在国际市场推出的港产电动车。该车最高时速64公里,充电后可在平路上行驶110公里,用一般的家用电插座即可充电,充满电最多只需6至8小时。

              很显然,香港管理部门认为这样的限速50公里的电动车对现在的交通体系利大于弊。

              • 家园 Yeah,但这不是我讨论的

                我的论点是“平时上班开惯了最高三十公里时速的电瓶车,假日租120公里时速的汽油车上高速,会导致保险费用的大幅度上扬”。

                这个新闻很好,但是和我讨论的出发点(红字)和结论(蓝字)都有显著的量化差异。

                不过,既然提到这件事,问一下:香港的这种“时速限制五十公里”的道路,一般情况下对于自行车道的处理是:

                1)没有,和机动车公用

                2)没有,和人行道公用

                3)有,用路上画的线和机动车道划分

                4)有,用护栏和机动车道划分

                哪一种?敬请赐教。

            • 家园 高速远比北京上海的local好开

              别看速度快,但大家的车速度差不多,车比高峰期少多了,反应时间反而长不少。在北美,很多人平时开车也不会上高速的,只是在local转转。一年也就几次上高速。

              • 家园 如果您对开的定义

                就是现在进行时而不是指从出门,并入高速,边开车边找路,最后成功回到local 的整个过程的话,我就相信您说的。

                GPS 万岁,假如大家开车不打手机的话。似乎低速时这个很流行?高速呢?

                我在北美见过很多平时不上高速的,不过这本身有一个大部分人有能力上高速的背景,所以他们可以1)干脆让家人开,2)临时抱佛脚找人教。

                但是当你企图让大部分人开电动车时,条件1)已经不满足了。而当社会上汽油车成为少数时,即使你能找到“人”教,车呢?借还是租?那都会回到我前面阐述的,保险打算涨多少?这个成本是否合算?

                当微扰不再是微扰时,还是重新计算吧。

                • 家园 实在不知所云......

                  如果local开得很顺溜了,上高速怎么还需要学?反正在我们那边,还没听说谁要单独学上高速如何开的。每天在北京上海local通勤5-10公里上下班的司机要是上高速开不了,那一定不是司机的问题。

                  至于打手机的问题,和这个问题好像不是很相关吧。

                  • 家园 哦,是吗?

                    你拿现在那些上过驾校,开的汽油车,不堵车时可以时不时体验一下四五十公里时速感觉的人来做例子,正是证明了我说的“微扰”。

                    要是你拿一些自己摸索着拿到驾照,开的车都是油门(电门?)到底也打死不过三十公里时速的人考证,然后发现他们每天只开5-10公里低速,结果最后上高速时一点过渡都不用,从来不比那些老司机“多”麻烦保险公司,那倒还差不多。

                    我身边看到的人(平时上路从不敢超过三十公里时速那种的)上高速都是战战兢兢的,也许您身边都是大胆儿?Again,要是他们本来就经常加一脚油门小爽一把,那已经不是我们讨论的“将来的电瓶车用户”范围了。

                    至于上个帖子里的GPS/手机,不过是为了说明同样的习惯 pattern,在 local 和高速上会有不同的反应/后果,即使在这两类路上都不鲜见。如果你不喜欢这个量化讨论,可以忽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