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就曹操墓的真实性与天地一沙鸥商讨 -- 方解石

共:💬269 🌺343 🌵1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看来您也是挨过这手的~~

                                看来,以后每个省的考古队该派些老成持重的人员,专门跟媒体打交道。

                                记得貌似考古的不搞鉴定,这个是过去留下的行规,是哪位老先生定的我给忘记了。反正是解放的时候差不多就有了。鉴定这个的确是太乱了。现在的古玩市场,假货满天飞。

                                媒体还是可以跟他们商议改稿子的,不过是要掏钱呢还是怎么个方法我就不知道了。我一个同学在参加展会的时候,受到采访,当时说的是稀里哗啦一塌糊涂,事后我跟他提示说可以跟记者说下改过来,他就照办了,改了篇花团锦簇的东西。

                                人民日报、中青报、cctv等,反正在我知道的新闻内幕中,从来就没有过新闻和实际情况完全一致的,有的时候是故意的(比如喊我们是专家是为了增加说服力),有的时候是道听途说就写上了。这次这个南方周末性质尤其恶劣,说不定连直接采访都没有,本来它的人脉丰富,是可以找许多专家来评价的,偏偏唯恐天下不乱的道听途说搞了这么个稿子出来。

                                老兄您是这行里面的?好奇的问一句,您的专业方向是啥?偶是外行~~~不过有个朋友是做文物鉴定和修复,事实上是倒卖不值钱的小文物的。

                                • 家园 说到考古与媒体,想起当年以假记者身份参加的考古成果报告会

                                  当年还是很喜感的,新疆的老同事和关系好的老师到北京开一个关于阿勒泰滑雪岩画的成果报告会。我去看老朋友,然后被抓去当了他们的摄影记者。其实相对于成果本身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不过涉及到运动,又涉及到阿勒泰的滑雪旅游节,所以被阿勒泰地区政府看上了,直接把发布会开到了人民大会堂,还请了很多的知名媒体。那次阿勒泰是下了血本的,光车马费就出去几万,然后又印制了很多宣传资料,刻了光盘,最喜感的就是把稿子都写好了。呵呵,那些记者们也是这么多非专业的,不过我那几位老朋友准备的充足,也就没象现在这么尴尬。那也是本人至今为止唯一一次在人民大会堂里开了一次会。

                                  对于这次的曹操墓,我腹黑一下,八成也是这样的情况,本来没什么,可论证着论证着就证明是曹操墓了,然后安阳市政府知道后,就投了一笔钱搞深入发掘,最后再出钱来这么一次大的公开宣布成果会,一下子就把安阳宣传出去了。不过安阳干的不错,不管最终舆论导向如何,把自己的考古资源宣传出去了就算是成功吧。

                                  • 家园 呵呵,我去人民大会堂去过四次

                                    假记者我也干过,不过是在军训的时候为了跟升旗的士兵套磁。

                                    人民大会堂我去过四次,中科院的报告,我每次都弄票去听。小礼堂和常委厅都进过。现在改到科学会堂了,估计以后像我这样去过四次的普通学生就不多了。

                                    我也是这样想的呢,其实这本来就是不算太大的事情,结果被搞成这样~~~不过还好,我和您的观点一样,这次安阳的推销很成功,引起悬疑也是一种广告手段啊,随着后继工作的开展,一切终究会被澄清的。

                                    而且,这次真的让很多本来对考古一无所知的人开始了解考古了。所以还是有成就的。不过腾讯的这个访谈的受众小了,要是到中央台去做,我想可能更好些。

                                    目前的确,老百姓一听考古就是挖宝,恁没有文化了。至于说安阳政府有组织有预谋,人家专家也说了:

                                    http://news.qq.com/a/20100107/002653_2.htm

                                    “刘煜:对,所以“鲁潜墓志”不是没被重视,但是不能说有就乱挖,考古学有它的工作重点。而且河南是文物大省,说句不客气的话,也许曹操墓都不是工作重点,从新石器开始就有那么丰富的遗存。

                                    王明辉:有人提出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

                                    主持人:那像您们学考古的,如果进河南考古所工作的话,很容易出成绩。(笑)

                                    刘煜:河南、陕西这样的地方,因为是中原的历史,研究多,可凭借的资料也多。对于研究青铜器的人,当然河南和陕西是重镇,但是中国这么大别的地方也有很多很多可以研究的,可以说是研究不完,这辈子完全研究不完。举个简单的例子,殷墟发掘80年了。

                                    主持人:80年得是几代人了。

                                    刘煜:因为是中国第一个科学发掘,可以说是中国考古学的发祥地。像安阳的发掘到现在仍然有特别多的疑团,更不要说中国其他地方的考古工作了。可做的事情太多了,曹操墓某种意义上是偶然,不是大家有意去找的。”

                                    • 家园 出成绩在河南和陕西也不是太容易的

                                      东西太多,要掌握的资料就多,光熟悉资料就要比别人多出好多年多。在加上这里是考古的重镇,研究的人太多,高手也太多,要想有突破还是很难的。当然了,对于那些一心梦想着靠发掘一座很好的墓地就名扬天下的所谓砖家来说,这两个地方成功的机会的确大些。

                                      去央视讲考古,基本上不会达到效果,甚至可能是反效果。央视那帮人纯属于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还是砖家的那类人,最终不管你说的多好,只要不对它的路子,全部都会被剪掉的。腾讯貌似这次表现的还好些,好像有一篇写的很客观的文章。不过我不知道是不是我记错了,也许是新浪吧。

                                • 家园 我曾经是这个行业的

                                  我大学学的考古,毕业后在新疆干过两年,方向是遇到什么就研究什么,如果硬要按考古方向来划的话算是边疆考古或中亚考古。不过现在离开有四年多了,期间又干过与考古有关的媒体、商业开发和公众考古项目等等,算是考古的边缘人吧。

                                  说到考古的不干鉴定,是我们上学的时候就灌输了的,上学的时候在系博物馆帮忙,上手那些上千万的国宝级文物一开始还挺激动的,后来就没什么了,东西好是好,看多了就没吸引力了,就当成一件东西研究。最逗的就是我们陕西实习时去兵马俑参观,博物馆副馆长做讲解,我们一点兴奋感都没有,回来弄得我们带队老师老说我们失去激情了。真的没办法啊,那段时间天天接触的就是这些东西,想不厌倦都不行。

                                  说到媒体,你朋友运气真好,还能遇到让改稿子的人,呵呵,那可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说到考古队的代言人,老成不一定好,重要的是得懂得媒体语言,知道怎么引导媒体提问才是好的。你看这次出来的几位,平时哪个不老成啊,还不是被媒体欺负的不行。

                                  南方周末那篇一看就是它那老一套,反正到最后不管它说了什么,最后都会指向政府如何如何,或者当事人如何如何,最后还会很邪恶的加上一句当事人已经电话接不通了云云,这样就更显得自己有理,对方如何没话说了。所以呢,南方的东西现在不看也罢,即使看也要把东西拧干了看,水分太多,私货太多啊。

                                  • 家园 再给您看一个所谓的历史系教授吧

                                    http://news.163.com/10/0109/06/5SIJKSG3000120GR.html

                                    他都不算做考古的,在这里唧唧歪歪,很多东西一点道理都没有。搞笑,盗墓贼发现是因为砖窑取土发现夯土才觉得下面会有古墓的,经济价值不是考古的算的也不是安阳的算的,是网上几个无聊的“名人”自己算的。居然还想着拿石头做C-14,连河友都知道的问题~~~媒体呢,就这个素质。偶们也是无语了。原来觉得南方周末垃圾,没有想到简直是垃圾无极限。

                                    疑点一:墓内为何有玉?

                                    袁定基说,在三国时期,不仅仅是曹操要求薄葬,当时的整个社会风气都流行薄葬。曹操明确提出“无藏金玉珍宝”,但该墓内却发现了玉佩等物品。

                                    疑点二:为何匆忙公布,且公布后很快算出经济开发价值?

                                    袁定基认为,如果是一个严肃的考古工作,不可能把经济开发价值都提前计算好。“曹操墓”被迅速地计算出有4.6个亿的开发价值,因此,“曹操墓”的发掘和结果公布是有预谋的,已经提前做好一切计划。“现在,不管曹操墓是真是假,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袁定基说。

                                    疑点三:是否违反考古界对发掘对象深入研究惯例?

                                    “在考古界,都习惯找到重大发现后进行长期而深入地研究,才谨慎地发布学术成果,”袁定基说,当地考古部门在这么匆忙的情况下发表研究成果,与考古学界的学风是相违背的。

                                    疑点四:证据是否太少?

                                    袁定基以成都的王建墓为例,表示:“王建墓虽然多次被盗,但在发掘中找到哀册,还有王建的石像,这些可以证明他的身份。”但“曹操墓”里却没有类似的直接证据。

                                    疑点五:怎么会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这种东西?

                                    袁定基表示,“曹操墓”里出土了“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等物品,但在其他古墓中都没发现过类似物品,更不用说拿来证明墓主身份。

                                    疑点六:凭什么证明是1800年前的?

                                    当地文物部门称“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是1800年前的,却没有同时公布“碳-14”的检测报告。这其中是什么原因?值得探寻。

                                    疑点七:盗墓贼如何知道曹操墓的位置的?而且一盗就准?袁定基认为,《二十五史》只记载了曹操葬于“高陵”,并没有具体地址,因此民间才有“七十二疑冢”的传说。1800年来,连考古专家都找不到具体地址,盗墓贼是如何知道的?而且一盗就准?联想到很多地方都以皇陵被盗向国家提出“抢救性发掘”申请的现象,这值得玩味。

                                    疑点八:考古队的运气也太好了点吧?...

                                  • 家园 呵呵,那个不算很好的待遇了

                                    您真是运气好啊,实习去兵马俑。我同学的bf大专毕业,学文物鉴定和修复的。在北京上学的时候他们老师当年也是,说是八十年代,文物要换地方,就派一群学生,一个人捧着一件国宝级,从西安某个博物馆前面的广场上鱼贯而过~~~我听他转述这个故事的时候,第一反应是眼睛放光——这在现在说不定就有人哄抢了。他还跟我讲啥国博文物很多是复制品,原件不知道在哪里,那些铜锈不太对头啥的。听起来觉得相当好玩。

                                    中亚考古牛气啊,小河墓地很不错,当年记得好像是中青报还是哪个报纸用一版来介绍过的。我觉得中青报的媒体人素质还行,现在中国国家地理也有考古方面的专门的杂志的工作人员,我是羡慕的不行,很想去工作啥的。

                                    “说到媒体,你朋友运气真好,还能遇到让改稿子的人,呵呵,那可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说到考古队的代言人,老成不一定好,重要的是得懂得媒体语言,知道怎么引导媒体提问才是好的。你看这次出来的几位,平时哪个不老成啊,还不是被媒体欺负的不行。”

                                    这次这些出怪问题的媒体,基本上都是已经带了有色眼镜来的那些都市报。大报相对都还算可以,很少有像南方这样的赤裸裸的歪曲事实的。当然是河南的报纸的态度最好,可惜是记者的水平太有限,做出来稿子不能服众。也就被淹没在大家乱嘈嘈的质疑中了。窃为之可惜!

                                    至于我同学,我猜,背后可能是钱的魅力,比如请记者去泡泡脚喝喝咖啡啥的,可能是价钱比较低的了。这个谈不上啥运气好,我记得貌似是中科院哪个院士,好像是何祚庥,采访他,要求一定要给看内容,否则不许对方发表。这个是情理之中。南方系也闹出过被采访对象指责他歪曲事实的事情。接受采访前除了谈好之外,最好还能有点啥约束的,很多考古的还是太实在啊,每次该弄点公关费用,要不就干脆找专人来公关算了。

                                    要不啥时候看有这职位把我介绍去吧~~~偶对这个很感冒~~~偶会尽量忽悠媒体的~~~~:)

                                    • 家园 当年不是在兵马俑实习

                                      我们是在周原遗址,不过天气不好的时候就会到处参观考察,兵马俑我们是把当时刚发现的青铜器物坑和铠甲坑都看了的,面对面的站在兵马俑前,还是蛮有感觉的。

                                      考古去贿赂媒体,希望不大,考古人大多数还是不太在意外面说什么的,毕竟外面怎么说都无所谓,工作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至于说将来的考古收益也落不到个人腰包。

                                      国博外面陈列的的确很多都是复制品,我们当年参观的时候也腹诽过的。

                                      学文物鉴定和修复的大专毕业生,我还真想不出来哪个学校,也可能是很早以前的专业设置了吧。

                                      小河我没去成,呵呵,这涉及到新疆所的人事问题了,我就不说了。当时这个墓地有中央台的人专门跟着的,算是新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当时不仅仅是中青报、南方也是发了的,都比较客观,主要就是这座墓地除了神秘探险最吸引人,其他的能扯到社会问题的不多。还有就是,当时很多媒体为了能拿到第一手的采访资料,都是很规矩的听领队的话的,不然真的什么资料都拿不到。

                                      • 家园 恩恩~~~很是羡慕

                                        他是北京的什么防备学院。具体的情况我也不太清楚,反正是在郊区。他学问还成,两个人现在存书就两三柜子了,现在卖点小文物,铜器银器啥的。另外,在网上某个论坛给网友搞鉴定,一件三五块钱。我还被他夸过对鉴定比较有感觉。我还曾经指出来他们两口子没有发现的一些假货啥的。呵呵。

                                        国博当年我可看不出来是复制品,记得当时问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先生,这馆子里这么多国宝,不怕被人偷吗?防备怎么样,他笑了笑,说还是有措施的。当时只是觉得有点奇怪有点神秘,后来听我同学bf说,才恍然大悟——敢情这些就是真的被偷也是高仿啊。

                                        看来还是河南文博部门太软了,加上跟媒体交道还是少了,这帮人,太缺乏做人必要的道德素质了。

            • 家园 方MM对于考古经费的解释是有点问题的

              现阶段的考古发掘一般是不接受赞助的,如果是配合基础建设,都是考古先做一个估算,然后和施工单位讨价还价,最后得到的钱来进行工作,这也是很多省级考古所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如果是抢救发掘,一般是向国家文物局或省级文物局先提出报告,给出预算,然后进入工地发掘的,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一些发掘过程的不确定性,有时候需要追加发掘经费,都要重新打报告的。当然啦,有很多有钱的省考古所不存在这个问题,他们会有足够的经费保证重要考古工作的顺利进行的。

              对于安阳来说,重要的考古发掘主要是殷墟遗址的发掘,至今已经有八十多年了,社科院考古所有专门的安阳考古队,相对于其他考古队来说,这个队的经费还是很充裕的。

              关于说拉上CCAV和一些媒体现场直播就会有大把钞票赚,这也是不太符合现状的,很多直播了的,考古队并没有得到什么实惠,反而被搞直播的媒体扰乱了正常的考古进程。不过呢,还是有很小一部分是很成功的,比如去年曾出过佛骨舍利的那个寺庙地宫的发掘(忘了具体名字了)和双墩大墓的发掘还是赚了一些钱的。

              说到企业赞助,对于现阶段的考古来说,还是不现实的,国家文物局对体系外的资金还是很警惕的,我所了解的范围内,企业赞助考古还是没有的。别说企业赞助考古了,连地方政府拿出银子来赞助考古,我印象中都是没有的,毕竟考古变数太大,最终的收益又不会落到自己手中,考古工地还不能打广告,万一什么都没挖出来,真金白银进去,连点社会反响都没有。

              还有就是,考古基本上就是到地方上撒钱的,所花钱基本都到了考古工地所在地区,一旦有重大考古发现,要盖个国家博物馆,还得考古文博口自己向国家要钱保护,盖博物馆,最终受益的还是地方。

              具体说到曹操大墓,应该说算是比较大的投资了,据说已经扔进去600多万了,感觉来说有点夸张,从它的规模和被盗情况来看,应该不需要这么多钱,国家也不会一下子拨给他们这么多的。至于具体数目是多少,我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回沙鸥的疑问,关于经费问题真的不是一个问题,对于考古来说,发掘经费的审核和发放,真的不是由你最后挖到什么决定的。而考古工作是发掘了就会有收获,不需要向谁交代的。要是象你担心的那样,大家为了多要钱,最后都作假报告就是了。

            • 家园 哈哈!天下姓氏半出河南,

              偶们这支姓氏也是先陕后豫而后分布全国,迁徙山东系永乐扫北之后。只冲这一点,歧视河南人就带有数典忘祖性质,所以mm确是误会了。

              虽然偶对考古和DNA检验专业知识一知半解,但由于发布会开始披露的资料信息不详和媒体的过分炒作,导致偶对河南省zf方面表示质疑倒是真的。您所摘录的文章里也提出了这些问题——zf公信力的缺失加之地方利益考量是重要原因。

              至于大汶口文化,那是鲁西泰安地区,离胶东远着呢,偶能说出来的典故也就春秋战国时代的吴越先后伐齐迁都琅琊、勿忘在莒、田单复国而已。偶们那小渔村,即使给配备洛阳铲,也不会象mm那样有英雄用武之地!mm是哪把暖壶不开提哪把暖壶!属于赤果果的炫耀!没关系,偶承受得住,不会气势哼哼兴师问罪滴!

              • 家园 偶在青岛博物馆看到黑陶来着

                是搞错了,是龙山文化。

                大汶口这边应该也有。只不过是支离破碎,少罢了。

                跟您开玩笑那,别当真,呵呵。

                安阳市可能也的确有些炫耀啥的成分,可惜,被某些名人誉为门票收入就能达到4.2亿连同曹操墓一概打击,誉为新的周老虎,是有点过了。要是按照这个逻辑的话,拥有包拯墓等旅游资源的巩义、多少年的古都开封早就发大财了。

          • 家园 关键是十个月后就当皇帝了~~~

            曹操哪里有那么神,而且他要求葬在邺城,并且给大臣留好了位置的。

            这充分说明他还没有考虑那么远。当然,他知道自己儿子会称帝的,因为他说过自己可以做周文王。

    • 家园 【原创】对南方周末报道的评论

      此文臆测及失实之语很多。作者很巧妙的没有把重心放在曹操墓是真是假的学术问题上,而是采取诛心之论的方式,先入为主的认为该考古发掘有问题。然后再进行构思成文。

      文中,从盗墓贼手中收缴来的石牌成了“黑市”的。诸如此类数不胜数的问题,让我觉得恶心。且不说,是否黑市,要经过鉴定。倘若真是黑市上的,按照文章作者说的,考古队长根本不接受采访,他又如何得知这一讯息???

      够了,实在是让人受够了。到底是安阳政府有问题,还是考古队有问题,还是国家文物部门有问题?我觉得,都不是,最有问题的是我们的喜欢发言的专家,喜欢找新闻的媒体,还有蒙昧的、喜欢起哄的看客。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冷静一点,为什么我们不可以科学一点,为什么我们只把眼光投射向揣测曹操墓的经济价值,而对整个考古发掘的过程、墓葬的结构等基本知识一概不知甚至不想知道?在很多人鄙视台湾的媒体基于政治的娱乐化的同时,其实我们已经是一种基于经济的娱乐化了,而更严重的是,我们在五十步笑百步,还自以为自己很高雅,很正确,很走了正道,很掌握真理。

      无论是当年造出纸老虎的周正龙,还是现在纷纷而出质疑曹操墓的很多专家学者,其实论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充满了口水战和偏激之语,而真正拿事实说话的不多,大半还是冲着新闻价值和名气提升而去,并不想好好的来分析事情,做点文化知识的传播。无论是天涯的纷纷发帖还是媒体的喧喧报道,我们也可以看到,诛心之论甚至伪造论据者众,而真正认真地讨论问题,探讨问题的人少。

      有的人或者会提出,最先把曹操墓抛向媒体的不正是安阳市政府吗?但是,看客的口水在里面扮演了什么作用呢?看客们将一切经济化,娱乐化,继续将原来微弱的涟漪扩大,将学术问题变为纯粹的经济问题乃至娱乐问题。这个冬天,我们都记住了这个真假莫辩的曹操墓。它的名气和新闻效应甚至超过了几乎已经开始发掘一百年的殷墟遗址。

      将来我们必定要见证这段荒谬的历史。无论曹操墓最终被证明为是真还是假。即使它就是假的,也未必是媒体的胜利。相反,我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一群炒作的学者和媒体人(倪方六、南方周末等),还有轻浮的时代气氛,和置身其中的众生百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