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上海三十年往事(一)走穷命带财运的朱鎔基 -- 大势至

共:💬392 🌺2195 🌵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三十年(八)沧海变桑田的生态变迁(1)森林猛虎对

      沧海变桑田的生态变迁

      (1)森林猛虎与草原狼的较量

      其实说到这儿,有个现象就很明显了,上海的政治与经济生态系统发生了很大的转折性变化,政治的先缓缓,先说经济生态,(谢谢高朋满座、禅人和雷声诸河友们的详说,八十年代上海郊县还是热火朝天的,城区才死气沉沉。不过以后上海郊县开始以城区的后备和第二梯队与城区整体联动了。)上海产业与业态规模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发生了非常迅速的改变。秋草长长的草原一步跨入参天大树的温带森林。

      八十年人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期来沪的中小台商众多,一开始占据了很大优势。原因就在只要他们持大陆会坚持改革开放之正确大势判断,那么他们就被赐予一双能预见未来的眼睛,他们等于穿越时空重回十年二十年前的台北,所以大量台商无论是行业还是区位俱都卡位精准。

      上海虹桥开发区为当年甲级一级写字楼区,不少品质优良的物业花落台商之手,同时台商还拥有周边众多商店,当时许多非外销房可买卖的物业,他们还是设法签了十年甚至更长的租约。称台商造就了虹桥开发区亦不为过。

      永和豆浆,台湾珍珠奶茶等诸多创业成功神话还言犹在耳。

      1984年上海诞生第一家台资企业。20年间上海平均一天半注册一家新台资企业。90年代中期,台商到上海投资最为集中,平均每天新增3家台资企业。

      (关于虹桥地区房地产市场见禅人的坐看高楼平地起-乱谈房地产序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228252,禅人:和尚见官二三事八十年代官场生态图http://www.ccthere.com/alist/330618(我不知如何写链接)。)

      但前后不过十年,纵拥有先发之优势,跨国企业以及众多拥有更深厚实力的大企业却能后发而先至,很快将中小台商――那些没法迎风而长速成参天大树的小草――迅速排挤了出上海滩。纵有一些草原狼能驰骋一时,终不敌沧海桑田变迁,草原向森林转换只在弹指一挥间,森林猛虎对草原狼,胜负易手毫无悬念。

      最有传奇和典型性的当属台商黄海伯以及他的徐家汇大千美食林兴起与衰落。

      1991年黄海伯斥资美元500万元,在当时上海西南交通枢杻地徐家汇建起了一座七层高楼,全部经营中外点心与饮食――大千美食林。

      1992年开张的大千美食林创下了诸多他自豪至今的饮食业之最。一年营业额高达1亿元,最高日营业额达86万,那天圣誔,客人蜂拥而入,卖清厨房内所有存货,关门时员工几乎累瘫在地,兴奋不己的黄海伯当即发放了30万奖金给员工。

      而这一切只源于极为简单判断。在徐汇区政府的招商引资会上黄海伯敏锐地发现了徐家汇的巨大人流集聚的前景,在徐家汇商圈尚未形成之前,大胆卡位徐家汇。黄海伯久在海外奔波,尽管他本人却从未做过饮食业,但断定移植海外流行上海却未见的美食广场餐饮形式即有胜算,因而大胆进入他为生手的饮食界,果断占地五亩建楼开业。

      1992年开张,1999年大千美食林关门,转租他人成为太平洋电脑城,2001年正式卖出物业,前后不过7-8年(真正鼎盛期不过两三年),曾领一时风骚的大千美食林人间蒸发。

      为什么呢,这种如此简单的业态引进只是领先一步,没有任何门槛阻挡后来者进入。很快许多百货大楼同样的美食广场迅速跟进,先发优势立刻失去。

      此外,没有深厚行业根基和雄厚财力支撑,没有高端管理经验和真正前瞻有效的商业理念,残酷的竞争对手和顾客淘汰你没商量。

      徐家汇不同于其它上海商业商区,并非沿着马路线状延伸的商区,而是围绕十字路口中心构成的圆形商圈。半径不足500米的商圈内,光肯德基就有4家之多,而且4家又全都赢利,必胜客分店是全上海唯一能见排队的分店,麦当劳就开在肯德基店旁。目前进入中国的所有饮食业巨头都在徐家汇商圈开了店,中西美食,甜食点心咖啡一样不少。一个大食代美食广场引进了130家商家。如此激烈的竞争,如此强劲的对手,非一流管理和强大资本实力根本不能战而不殆。

      当然,淘汰虽无情但领先一步回报仍巨大。2001年物业转卖价为9600万元人民币,因此黄海伯虽兵败徐家汇,但上海发展抬高的物业价值保证他全身而退还留下了东山再起的本钱。现在该楼物业价值3亿人民币,当年黄海伯在美食林的台干们倒反而混出世了,美林阁就是其中一个自打的天下。黄海伯曾颇为自嘲道:我带来的小兄弟们都出道了。龙头老大反而折了。

      2000年之后,台商走进上海媒体渐多,我记得2000年前后一二年内,曾有个台商介绍上海经验时说到,上海台北太不同了,我的当家食品多年不变,而大陆食品三个月即为一周期,一款产品内容与包装经久不变成为人一生的记忆根本不可能,大陆求变求新之坚强神经与充沛活力令人吃惊,无力适应者根本无法立足上海。

      不断有朋友问,我现在去上海投资能干些什么,我听了无话可说,他们不明白与他们竞争的是谁,且不说大陆本地商家成长迅速根本不能小看,所有国际大牌企业都到上海了,打得赢上海市场,就是打赢了世界大战级别的商战。你们以为上海滩是好进的,拿着两三百万能干什么,早几年还行,现在来上海摆地摊还差不多。我不知道他所说的是新台币还是人民币抑或是美元,有这么昂贵的上海地摊嘛。不过这足以说明,上海从92年之后的速变,迅速筛选和淘汰着商家,改变着上海的经营版图。

      台商非顶级无力久占舞台,外资国企民营也一样。

      曾有一家民企发韧于海南开发,资本做大后退出海南。这批知识商人,与八十年代迫于生计而发奋的根在乡村的农民企业家不同,对企业超常发展有高度自觉追求,判断国家大势准确,捕捉全国范围商机极为敏锐。第一时间对上海开发浦东作出了反应,来沪寻求项目,接触市政府之后发觉上海胃口太大,以他们的实力不可能与市政府对等,马上退出城区转往两厢,前往上海郊县,后一直下到大队一级(是乡镇级别吧),酒足饭饱之后表示有意在当地投资合作项目,当地官家只问一句,您想投资多少?千万级别吧。官家手指一农民汉说,他们大队自有资金即达千万。知识商人咋舌而退。那还只是九十年代初期的经济生态环境。

      以后台企进入长三角地区渐成潮流,但是多以产业集群进入或是世界级别数得上的龙头企业迁入为主流。民企也是如此,非猛龙就别想过江来。

      至多不过2000年前后,上海对企业进入开始有留有舍,直到以后产业选择性筛选,官家强身健骨补气益血之后,这身手日益矫健,手舞足蹈于上海各行各业,生活百态之中。官家势力做大不可逆转。

      自此上海进入了资本逐鹿的时代,进入巨无霸博奕的时代,是名家名角占据舞台的时代,舞台大幕巳在无名之辈面前合拢了。

    • 家园 关于这个插播一个

      上海出租行业延续至今管理规范服务出色,就是他打下的基业。想当初出租司机被列为十大最赚钱的行业,司机绝对牛过顾客的时代,整个出租业的混乱谁见谁没办法,朱公定海神针一根,一经出手立刻海清河晏。这番神奇现在回看过去只可用妖人来评点这位。

      上海的客管处对出租车整治力度一直是比较大的,因此也常有被处罚的出租车司机结伙上门闹事。

      出租车司机么,大多素质不高,污言秽语,大声叫骂,占据了办公场所不肯走。

      一次客管处的处长实在忍无可忍,下令全部在家的男同志都把手表撸下来,食堂集合,把上门闹事的一伙儿插头司机全“打”出去了。

      所谓“打”,应该不是真打,否则公务人员殴打上访人员,不是小的罪名,真出事是要负责任的。所以应该是以推搡和架为主,至于这个过程中是否发生个别小规模的暴力行为就不好说了

      • 家园 客管处现在可以退休了

        当年出租公司是百万雄狮过长江,有点钱的都买些车办公司。所以抢手的是司机,不少公司为吸引司机,不仅是按营业额分成,还规定本公司工作满一定年限即可购买出租车,以后就再不用交分子钱了。您想这是谁求谁的事儿呢,司机犯事,公司怕得罪大爷们,告到客管处,禁不住各路神仙唯钱是举高举轻放,所以呢,这形势就一泄千里,谁见谁头疼。

        朱公当时用了猛将,成立大众出租,先拿司机作阀子,是真抓真管,但凡举报属实当即罚一赔三,哪位大爷有本事只管跳。

        久旱遇甘霖的上海市民哪儿见过这么好的队伍,交口称赞不算,上海人不来口惠但求实惠,举凡坐车必等大众,家中客人到也是千叮咛万嘱咐必坐大众,别的都是强盗车,而且务必保留发票,但凡有理一定赔钱,别怕麻烦赔了钱我给寄。您说这活广告做的。

        现在大众规矩,只要有顾客投诉,完全不进行质证,二话不说司机立即上交300元保证金到公司,举证责任在司机,回去慢慢回忆去。但凡能证实无过错,保证金方才退回,如若不然一律秉公而行。司机也是叫苦很多,很多投诉不是当天用车而是过了好几天,实在想不起当时为何走了这条路,为何比常规多了几大元。所以如果在上海您的朋友告诉您走此线大约多少钱,超过数目一多,您只要直告司机为何这个价还没到,一般司机会提前打表,明告您您怀疑多绕路的车钱我不要了,因为耗不起纠纷的精力,根本不用客管处伸手,公司一头就过不去。如果直言相告还无反应,告诉司机打票,只要确属合理,一般司机会即行退钱处理。屡试不爽,完全不用担心司机欺生,纵有坏心也知遇到识货的了。

        守规矩孩子一多,犯事的就鹤立鸡群了,一抓一个准。

        这份基业的确要归功朱公。人这脑子怎么长的。

        • 家园 据说现在先进了,每车都有GPS记录路线的。

          从技术上保留了司机的行车线路记录。瞎投诉的无理了。

        • 家园 客管处这两三年里也经过了好几次“改革”

          改成什么样子我也不太清楚了,可能在工作重心上有调整。

          大众确实还是公信力最好的一家,其他强生、锦江、巴士也都还比较让人放心,以前野鸡车组成的蓝色联盟,也基本上完成了正规化,算是从良了。另外其实上海的BX车就我个人感觉也没那么离谱,当然,能不打还是尽量不打。

        • 家园 你觉得这样对司机公平吗?不过朱借他人脑袋成全自己罢了。

          你觉得这样对司机公平吗?不过朱借他人脑袋成全自己罢了。

          让朱云来开出租,你看朱会这么干不!

          • 家园 我理解littles,但更理解朱

            我去过全国不下150个城市,至少在1/5的城市有过打车经历,这其中主要是一些二三线的区域中心城市。

            即便是在21世纪的今天,那些地方的出租车营运水平跟上海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而且我看不出有好转的趋势——其中成都似乎要略好一点,这个要点名表扬;最惨烈的是西安,出租车市场完全是没有进化的蛮荒地。

            按理说,出租车行业并不是一个难管的行业,大多数城市还是以“千”为数量级的;我们的D连老百姓的裤裆都管得好,为啥出租车管不好?说这些城市的整体素质比上海低,我估计没有人会乐意。说到底是管理部门不作为。

            那么,到底该如何管理出租车行业?我郁闷一次就思考一次(在外地打车很容易郁闷,比如武汉司机爱问你走一桥还是二桥,借机判断你是不是凯子;西安司机让你感觉24小时都是交车时间;沈阳的司机常常让你觉得把你送到目的地只是顺路捎带,他本来是赶着去参加社团集会),最后的结论是在我们的精神和物质文明足够发达之前,只能搞必然部分人利益受损的一刀切、定点清除。而这对执政者而言,就需要魄力、担当了。

            我以前和单位的一个老司机关系不错,此君8、90年代就是开差头的。乱到什么程度?乱到老外一上车开口就是100美金,中国人从市区到嘉定敢照上千块的要——恐怖伐?朱的整治他是亲历者,老朱那么一整他们都恨老朱,为啥?老外从此打车就认大众强生这几家,宁可淋雨挨冻也要等到这几家的车来,不认识汉字没关系,不是色盲就行;本地人学乖了也认这些牌子。搞得他们收入锐减。老哥说是恨老朱,但满脸都是敬佩的表情。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