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袁崇焕评传 -- 华恩

共:💬181 🌺286 🌵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借地主的话,看看窃明描写的英雄

              黄石见到结义大哥“山东三矿徒”之一孔有德(1633年投后金,后随清军入关屠杀同胞XX万,大清恭顺王),或是和皮岛的兄弟们济济一堂:“山东三矿徒”之一耿仲明(xxxx年投后金,后随清军入关屠杀同胞XX万,大清xx王)、“山东三矿徒”之一尚可喜(xxxx年投后金,后随清军入关屠杀同胞XX万,大清xx王)、毛帅之子毛承禄(xxxx年叛明,战败后送京城凌迟)

      • 家园 【讨论】老金是历史学家吗?

        相信您在生活中不会看了电视上某影星广告,就去买他推荐的高价药。影星不是医生,他演的电影我们可以喜欢,但别轻易相信其他方面的东东。老金的小说确实不错,可他的历史知识。。。。

        • 家园 网上讨论袁崇焕的又有谁是历史学家?
          • 家园 说的好。

            有的人只看见别人眼里的针,看不见自己眼睛里的大梁

          • 家园 人家是草根历史学家

            为了争取草根的话语权 人家是可以采取文字以外的手段滴

          • 家园 网民心中有杆秤

            老金的历史著作应该就是那篇评传,我曾经看了超过10遍,每次都被煽动得两眼湿润。后来。。。看得多了,已经不满足了,自己去查书,结果。。。开始怀疑。

            首先是金老书中说的陈策,他不知何许人也,而明史明明就有他的传。后面写到申甫,金老很是讽刺挖苦了一番。而实际上申甫本是僧人,见女真破关,同好友刘之纶、金声向崇祯毛遂自荐投身军伍效力国家。申甫针对女真游骑的特点想出了战车结营辅以大炮的战术,招募市井游手数千成一军加紧训练,但是文官们不满其违反官场规则,处处打压,不仅军械粮草不足,还不给大炮,同时不断催促申甫出兵作战(注意不是崇祯催促),难得的是申甫军这种情况下仍然军纪严明,甚至“满桂所辖士卒抢掠民间,申甫派军捕之,满桂辄索去。”在文官们不断催促逼迫和申斥下,申甫军未训练成就出战了,连续和女真精骑自柳林、大井到卢沟桥大战三场,最后在卢沟桥被包围,血战一番全军覆没。就这样文官们还要向崇祯诬蔑申甫无能、怯战,幸亏金声上书述说申甫遗体遍布伤痕才给与了抚恤。申甫军表现比起某些铁军实在好太多了,因为申甫军就是北京人,保卫乡土,他们知道后退一步是家园!申甫虽死但足以成为英雄,但就这样的英雄,战死前后遭刁难诬蔑,死后数百年还是被几个大师嘲笑讽刺!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好友刘之纶、金声后来都是和女真作战阵亡,申甫阵亡后还有少数留守人员又加入了刘之纶军继续和女真人战斗直到战死。

            金老晚年突发奇想在浙江大学教书收历史研究生,没想到好几年只有一个投机分子报名,人民的眼睛是雪亮地!

            通宝推:煮酒正熟,
            • 家园 长叹一声:

              金庸和灰熊猫虽然在历史立场上针锋相对,但他们至少有一点可以互为知己,那就是:为了维护自己心中的立场和观点,两人都不惜对史料进行人为剪裁然后在他们的文艺作品中做手脚。两个人在文品上都不怎么高,只不过灰熊猫吃相更难看罢了 -- 这厮居然敢于颠倒黑白。

              有才气却无品格的文人何其多!

              • 家园 申甫可能是前胜后败

                “甫连败于柳林、大井,乃结车营卢沟桥”,我查了一下地图,柳林、大井、卢沟桥离北京的距离是一个比一个远。如依明史所述打了败仗按常理应该退向北京依托城墙保护,怎么越退越远直到卢沟桥这个咽喉要道结营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明史是有点问题,大部分为真,关键一个字为假。

                从军事角度看申甫欠缺经验、在连续取胜打败了小怪不是先撤回休整反而只以数千人堵在卢沟桥所以引来了黄太极这个大boss。另外申甫没有请来骑兵策应掩护,致使“大清兵绕出其后,御车者惶惧不能转”

                这卢沟桥之败就是崇祯十六年孙传庭襄城之败的小型预演,孙传庭也是制造了三万辆战车对付李自成的骑兵,也是开战之初连胜李自成,也是后来被刘宗敏骑兵断了后路引起崩溃,唯一不同的是孙传庭逃了出去而申甫战死。不知道孙传庭这个战术是不是学申甫的。

                • 家园 明史、国榷记载有误

                  申甫所谓“连败于柳林、大井,乃结车营卢沟桥”,对照清方史料,如老档、清实录,就很清楚,后金当时与申甫只有一战,就是卢沟桥。柳林、大井实际只是申甫出城后的驻扎地。

                  申甫这个人的评价么,个人认为,就是死的壮烈,跟史可法类似,就是壮烈可取,其他就算了。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哪有这样胡来的,明季百战边军,跟后金八旗,野战都有相当的差距,带刚募来的几千车兵就出去野战,纯粹是拿士兵生命开玩笑。

                  至于你说的文官催促申甫出战,请列出处。记得《明史·成基命传》提到,传主(文官集团头头)明确跟崇祯说过,申甫的部队不堪一用。不知道是哪里记载了不少文官催促申甫出战的?

                  袁崇焕被逮后,与申甫同时出城的满桂,他被催促与后金作战,史料记载的是崇祯。

                  • 家园 为什么采信老档、清实录而不信明史、国榷

                    柳林、大井可能是前哨战,老档、清实录不记是有可能的。而且卢沟桥之战发生在夜里,由黄太极亲自领兵、没有前哨战不符合常理。

                    您说的出处,因为我是记忆所写可能有疏漏,可能当初看的也考证不严密,至于原先那里看到的已经忘了,现在匆忙去找了一个,不是我原先看的外链出处

                    我觉得申甫的战术很超前,孙传庭很可能受到他的启发,可惜申甫运气太差,所以名将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运气,不然也只是流星一现。

                    • 家园 很简单,当时后金军都在卢沟桥南活动

                      没在北京城外活动,都是在卢沟桥南边活动,打良乡等地,之后才由南至北,在卢沟桥遭遇申甫,申甫被消灭后,后金才侦查到满桂军在城外,于是继续攻击城外二里的满桂军。申甫从柳林、大井到卢沟桥大致是由北到南,到达卢沟桥前,与后金军不会发生交战。

                      “而忌甫者謀委之餌敵,日夜督戰,竟敗。”这句话阴谋论太强。个人认为,兵部尚书王洽及督师袁崇焕被下狱后,特别是祖大寿东溃后,京师内外部队,除了崇祯,没有谁能乃至胆敢调动、催促的了。对比崇祯催促满桂出战的记载,相信,日夜督申甫出战者,更有可能是崇祯。

                      以车克骑,是明代中后期许多人的思路,并不是申甫的新战术。戚继光的车兵最有成效。明季孙承宗也曾长期编练车兵。这种思路是中原王朝缺马,特别是战马匮乏情况下的一个无奈选择。因为这种思路,实际上还是没有解决机动力问题,胜无法追,败则无法逃。最好的选择自然是以骑制骑,汉唐武功,基本就是建立在骑兵强大的基础上。袁崇焕特别重视骑兵的建设,这个思路才是最好的。但无论建设什么兵种,最重要的还是要问问“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达不到这个,基本就是纸上谈兵。

                      • 家园 后金不大可能没有前哨

                        黄太极此人雄才大略、军事上偏好用险用奇,但绝不莽撞尤其重视侦察。夜里打卢沟桥、打完后黎明打满桂不事先侦察就全军压上那就不是黄太极了。申甫行军也很巧,我前篇还在惋惜申甫经验不足、前有小胜就头脑发热。经你这么提醒,就算我在当时,发现了后金小股部队,马上赶到卢沟桥咽喉之地布防然后通知大部队赶来也会是第一选择。

                        还是那句话小战斗史书又不是后世军史不可能面面俱到都记载,这些只能推断了。从这个战例也可以看出黄太极军事素质极高,先夜战抵消战车优势又黎明突袭杀满桂个措手不及,远不是窃明里那么废材。

          • 家园 严谨的学者哪有时间灌水!
        • 家园 比如这个帖子

          http://hi.baidu.com/%D0%A1%CF%AA%CB%AE%E4%FD%E4%FD/blog/item/90316af09f7a5bca7931aab1.html

          还有这个金庸祖先告发明史案http://hi.baidu.com/xpol/blog/item/f240a901053ffb0c1c95837f.html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