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杂谈全球变暖 -- 快乐是什么

共:💬115 🌺48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就是你说的海汽耦合的问题

            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没什么人提水-蒸汽-降水-水的循环。你这一说在这方面工作有比较大的困难。又回过头来看了一下这个海气耦合的条件确实有很多事情要作。相对于二氧化碳的资料这工作实在是有太多的困难了,难怪没人说什么。

            • 家园 有啊

              在IPCC那张能量收支图里,有一个Latent Heat,这就是蒸发,也是地表散热的最主要方式。水循环中的云和降雨太复杂,就不列在能量表里了。

              就像我强调过的,IPCC是个比较专业的入门读物,很多细节都提了,但没有细说。事实上,我在文中提到过的Lindzen,他质疑全球变暖的主要论点一直是水汽问题。海气耦合也是一个重要难点,不知现在模型对埃尔尼诺的预报怎么样了。

              • 有啊
                家园 没找着出处

                里面只是说了Latent heat,我扫了一下,没看到具体的计算。感觉上这个数字太小,和水蒸汽的十天的寿命出入比较大。所以才说没明白。不过也没资格说太多。没时间仔细看。

            • 家园 给一下IPCC的说法

              第一工作组技术摘要TS2.6

              观测和模式表明,地球表面辐射通量的变化影响地表热量和水汽收支,因而与水分循环有关。最近的研究表明一些强迫因子可以不同于那些通过与云的相互作用的因子来影响水分循环。特别是,气溶胶也许可以比其它人为强迫因子更强烈地影响水分循环的降水和其它方面。地表存储的能量直接影响蒸发和感热交换。地表瞬时的辐射通量变化(此后叫地面强迫)对于认识热量和水汽地表收支变化以及相应的气候变化是一种有用的诊断工具。然而,与辐射强迫不同的是,地表瞬时辐射通量可以被用来定量地比较不同因子对平衡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变化的影响。净辐射强迫和地面强迫在北半球有不同的赤道-到-极地的梯度,并且在北半球和南半球之间也是不同的。{2.9, 7.2, 7.5, 9.5}

              可以自己去看第一工作组报告的2.9, 7.2, 7.5, 9.5节,以及里面引用的文献。

              相关研究的确不多,细节了解有欠缺。

              • 家园 求解

                所谓地球的温室效应,大部分是水蒸汽造成的--有数据显示是75%,甚至更高,而co2对气温的影响,究竟占有多大比例,我看到的数据只有百分之几

                那么,现在完全排除水蒸汽的影响,讨论co2的作用,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关于这个问题,我看到有两个解释:

                1.水蒸汽会成为降水,简单的说,就是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不考虑;

                2.水蒸汽增多是变暖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俺不算专业人士,但也是专业相关,我觉得这两个解释都不能让人信服:

                1.平衡都是动态平衡,完全没有水蒸汽也是一种平衡;水蒸汽含量特别高,也可以形成平衡,但这两种平衡非常不同

                2.即使全球平均气温不变,局部水蒸汽含量也是不同的【总量确实应该不变】,这样就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全球平均温度的计算/拟合,是否合理呢?

                假设气温不变,水蒸汽增多的地区,气温升高,减少的地区气温下降,这一升一降,权重会相同么?

                至于数学模型,坦率地讲,只能是比较低级的工具--越是理论清晰,模型越简单;相反,如果模型很复杂,那就说明根本搞不清楚怎么回事。

                另外,无论模型还是理论,要想证明有效性,必须要有实证--用模型预测一系列数据,看预测的站起来和可靠性,ipcc的有么?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没听说过

                • 求解
                  家园 模型里面都考虑的

                  水蒸气脱离人们视野,是因为从全球气候变化方面考虑,水蒸气的变化属于辐射反馈,就是全球温度改变之后的变化,而不是变化的直接原因,因此没有控制人类用水的必要,并不是说水蒸气在气候变化的模型中没有位置。实际上水蒸气的作用在所有的气候模型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水的影响包括对地表潜热的影响,对地表传热的影响,对地表反照的影响,对云的影响等等,非常复杂,这些都是有研究的。

                  这里有个简单解释:橡树村:【原创】吵来吵去,为什么没人说水呢?

                  模型复杂是因为影响因素众多,行为复杂,并不是说某个作用是不清楚的,当然的确有一些作用是不清楚的。把众多因素放到一起来考虑本身就很复杂,如果实际情况的确复杂,那么用简化模型是得不到精确结果的。

                  预测也是有实证进行部分验证的,IPCC报告前三次的预测结果还是说得过去的。具体可以看我正在写的IPCC报告介绍,不过还没有写到模型问题。橡树村:【读书笔记】IPCC究竟讲了什么?一 IPCC评估报告

                  或者自己去看IPCC的报告。

                  • 家园 问题就在这里

                    水蒸气脱离人们视野,是因为从全球气候变化方面考虑,水蒸气的变化属于辐射反馈,就是全球温度改变之后的变化,而不是变化的直接原因

                    存疑的地方就是,水蒸汽本身也是温室气体--否则地球温度会很低,只是简单说这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是否合理?

                    还是那个问题,即使没有人类活动,或者说地球温度不变,大气层中的水蒸汽含量是否就不变了?如果改变,怎么能说是结果不是原因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撒哈拉和太平洋,假如在温度统计中的权重相同,撒哈拉沙漠升温一度造成的水蒸汽增加和太平升高一度的结果完全不同,水蒸汽蒸发量不同,会造成温室效应不同

                    另外,国外有志愿者考察过计入全球温度的气象站,很多气象站处于城市内部,考虑到城市热岛环流的影响,本身就会比郊区稳定提高,ipcc考虑这个问题没有呢

                    方便的话,请给出ipcc关于温度测量气象站,以及如何统计/计算全球平均温度的页码,我去仔细看下

                    • 家园 反馈的意思

                      反馈的意思,是因为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变化,并不是说其不会变化,其同样会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是其他原因的结果,同时也是最终结果的原因。

                      温度的问题在这里:

                      外链出处

                      • 家园 也许是我太死板?俺觉得问题比较大~

                        http://www.ipcc.ch/publications_and_data/ar4/wg1/en/ch3s3-2.html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 and the Global Climate Observing System (GCOS), daily temperature (together with precipitation and pressure) data for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land stations have also become available, allowing more detailed assessment of extremes (see Section 3.8), as well as potential urban influences on both large-scale temperature averages and microclimate.

                        没有说怎么处理城市热岛环流的影响【potential urban influences】

                        These data represent ocean skin temperature (Section 3.2.2.3), not air temperature or SST, and so must be adjusted to match the latter.

                        这个调整好象是丑闻,不记得在哪看到的,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

                        都是把数据调整再调整,这个调整过程,对于结果影响非常大,直接关系温度

                        Despite these improvements, substantial gaps in data coverage remain, especially in the tropics and the SH, particularly Antarctica. These gaps are largest in the 19th century and during the two world wars. Accordingly, advanced interpolation and averaging techniques have been applied when creating global data sets and hemispheric and global averages (Smith and Reynolds, 2005), and advanced techniques have also been used in the estimation of errors (Brohan et al., 2006), both locally and on a global basis (see Appendix 3.B.1).

                        说白了,还是人为调整/制造【拟合】数据,数据不足,采用插值法产生,这个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尤其是非线性数据,插值法误差很大

                        坦率地讲,无论什么模型,如果基础数据不足,只要愿意,都可以根据需要的结果把基础数据“调整”的很“完美”,关键是这样的模型可靠性如何,精度怎么样

                        • 家园 你可能习惯物理模型的精度要求了

                          这个领域不可能达到那个程度。

                          这方面未知的东西太多,不过一个具体的问题的未知,还是要看其究竟对整体有多大影响。至于是否在人为向自己喜欢的方向修订数据,要看其具体的修订方法和影响程度,而不方便直接主观否定。

                          如果您愿意讨论,我建议您完整看完写出来,现在这样动一榔头西一棒锤很不系统。我不想打乱我的写作计划,所以现在不深入讨论,请谅解。反正很快就写到了。

                          城市热岛问题,我记得结论是可以忽略。

                          你可以看一下是否影响TS3.1.1的几个结论:

                          2005年和1998年是1850年器测全球地表温度记录以来最暖的两年。1998年地表温度的加强是由于1997-1998年的ElNio事件,但如此强的异常现象在2005年并没有出现。最近12年中(1995-2006年)有11年位列1850年以来最暖的12个年份之中(1996年除外)。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一直在增加, 特别是从1950年前后。由于增加了几个暖年,更新的近100全球地表温度的线性趋势为0.74℃±0.18°C(1906-2005年),大于TAR时给出的0.6°C±0.2°C(1901-2000)。从1850-1899到2001-2005年总的温度增加为0.76°C±0.19°C。近50年的变暖率(0.13°C±0.03°C/10年)几乎是近100年的两倍。三种不同的全球地表温度估计都表明一致的变暖趋势,这种一致性也表现在各自的陆地和海洋范围内、海表温度(SST)和夜间海表气温之间(见图TS.6)。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也许我们的理解的不同,说的不是一个问题

                        既然它本身就会变化,那就应该放在自变量里面,是变化的原因,而不是变化的结果

                        任何模型都可以简化为输入变量【自变量】------->输出变量【因变量】,我觉得水蒸汽应该是自变量。

                        前面提得问题,主要是针对不少人说气候变暖,但不提水蒸汽的作用,我觉得那是不科学的

                        • 家园 你还是没理解

                          水蒸气的变化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变化,人类对水蒸气没有足够明显的直接影响,只有间接的影响。大自然里面水的行为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发生变化。所以水蒸气不是自变量。

                          你要把它作为自变量,就需要确定人类的直接影响作了多少贡献。人类的影响,就是灌溉等改变了水的分布,这个因素的确是自变量,不过被归因到地表变化去了,还有就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导致的水排放,这个量实在太小,可以忽略。即使作为自变量考虑,也是一个可以忽略的因素。

                          你还能举出来水蒸气因为自己的原因变化的例子吗?

                          再重复一遍:媒体不提水蒸气的作用,不等于科学界没有考虑水蒸气的作用。

              • 家园 看了一点

                没有时间细看。只是大略的扫了一眼,感觉上只是强调了太多的辐射。对各种模型的细节也介绍的不够。所以才说老快的帖子解答了从你的帖子里的问题。

                • 家园 不完全的

                  水蒸气在大气中的周期太短只是一个因素。

                  建议自己看看,或者等到我写到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具体的模型,可以去看引用的文献。AR4也公开了自己的模型,可以自己计算的。

                  • 家园 正是因为太短,所以在能量平衡上才重要

                    水的潜热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要是水蒸汽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长,意味着同样的水蒸汽含量需要较少的热量。可当水蒸汽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很短的时候,在大气中保持同样的水蒸汽就需要较多的热量。

                    有时间是要看一下他们的模型。不过我可能还是没有老兄快。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