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西方人眼里的周恩来 -- 元亨利

共:💬128 🌺1154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西方人看周恩来--新的补充(以图为主)

      读到另一本英文回忆录《周--中国传奇人物周恩来的非正式传记》(Chou:an Informal Biography of China's Legendary Chou En-lai),作者John McCook Roots应该出生在20世纪初的中国,他父亲是美国派往中国的传教士。作者从小长在中国,会说中国话。

      上图(图片是翻拍书里的,不太标准,能看就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张周恩来光头照,好像不是很常见。说明文字说是1938年汉口,周恩来签名送给作者父亲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张上面,1938年汉口,周恩来为作者父亲送行。下面是1972年,作者妹妹(或姐姐,英文是sister)访问中国,周恩来接见,美国妹妹给周恩来看老照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38年4月11日,周恩来亲笔写在宣纸上题赠送别作者父亲的。他是美国某教会在汉口的主教,名字是Logan Herbert Roots,中文似乎是姓吴(见照片中周恩来题字),在中国干了50年,是个中国老手了(Old China Hand)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43年,周恩来在重庆会见史迪威的儿子,小史上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周恩来与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伊顿1954年在日内瓦。就是此时,伊顿转达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的建议,请周恩来说服胡志明,同意两年内实行严格的越南分离。周恩来很犹豫地同意了。后来,周恩来称此决定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他对北京的外交官说:“我们在日内外被骗了。我们以为美国人会支持大会的决议,可是我们错了。”

      这一点似乎可以从费正清的回忆录中得到验证。《Chinabound:a Fifty-year Memoir》 John King Fairbank,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 New York,1982。第423页,费正清1972年访华,周恩来宴请。其间谈到越南问题,周恩来说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关于越南,被杜勒斯耍了。周至今引为憾事。(At the Geneva conference on Vietnam in 1954, Chou said, Dulles had hoodwinked him. He still regretted it.)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面是1972年作者重访中国,与周恩来见面,下面是美国人Mansfield夫妇,在医院会见,可能是周恩来最后会见的美国人。在告别时,周恩来说:“我们两国之间的大门,从开始就不应该关闭。”英文是should never have been closed,虚拟语气,说明发生了(关门),但是不应该发生。

      作者在前言里说,周恩来从不谈自己的身世,生活,很多西方记者想拿到第一手资料,都被婉拒了。作者的妹妹是音乐家,与她的丈夫Richard Hadden 受周恩来之邀,来中国表演双人钢琴(Dual Piano),是文革以来第一批访华演出的西方艺术家。妹妹代哥哥表达了想为周恩来作传的意愿,也被拒了。周恩来的细致,体贴是传奇性的,作者在14页的注里说,Chester Ronning(加拿大驻华使节)告诉作者,1971年周恩来尽力按排他访问在湖北的母亲的坟墓。作者之妹也有周恩来为其按排去庐山扫母亲之墓的情节。

      顺便一说:费正清的书里还提到Roots(p40)。费正清是1932年第一次来中国,到了北京,进入College of Chinese Studies 学汉语。校长当时是Dr.W.B.Pettus。学校用的是一种直接方法(Direct method),教学生汉语的四声。学任何语言都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学校里的一位学生给校长提意见,结果没到中午,竟然就被开除了,这位学生的名字,就是Roots。以下是费正清原文:

      “Lagon Roots, the son of the Episcopal bishop of Hankow and a serious young Oxford Grouper, received in his quiet time one morning an unmistakable divine guidance to tell Dr.Pettu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direct method. He did so after breakfast, but Dr.Pettus was so little amused that Logan found himself ejected from the college before lunch.”很有意思,但是这里如果说的是费正清的同时代的学生,那这个Roots应该不是Logan。Logan是汉口教堂的主教。1938年在中国已经50年了,费到中国时(1932左右),他早已不需要学中文了。至于是不是指Logan之子John?John应该是生在中国,中文应该没问题,似乎不需要到美国人的学校学中文。或者是另一个儿子,Logan Roots Jr.?

      通宝推:渡泸,huky,
      • 家园 【原创】西方人看周恩来再补充--印度大使的回忆

        摘自K.M. Panikkar《In Two Chinas Memoirs of a Diplomat》一书,由George Allen and Unwin 出版社1955年出版于伦敦,庞尼卡(Panikkar)曾任印度驻国民党大使,解放后转为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该回忆录记录的是1949-1951年前后的经历。作为大使,庞尼卡与周恩来总理有过多次正式交往。下面是书中有关周恩来的文字编译。

        庞尼卡他们一行人离开南京,于1950年5月抵达北京。到达三天后,奉召到外交部会见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象其他关心远东时事的人一样,庞尼卡自上海工人起义以来一直在关注周恩来,因此对第一次当面见真人很期待。庞被引进会客厅不久,周恩来就走了进来。庞对周恩来的第一印象是,“身材匀称,象貌英俊,看上去很年轻,一头乌黑的头发,有一张讨人喜欢的面孔(a face which is pleasant),同时镇定自若(completely composed)。他身穿一套黑色中山装,口袋里插着一支原珠笔,安详又不失尊严地走进会客厅。”

        “考虑到周恩来的工作可能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他是总理兼外长,同时是最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但他在我看来面部表情非常放松。尼赫鲁与周恩来有很多相象之处,但尼赫鲁常常看上去是很担心的样子。另外,我注意到,周恩来只是浅浅的微笑,总的看上去他有一种似乎是不可捉摸的态度。我第一个注意到的是他的手,这双手不仅保养的很好,而且就像中国人说的,指若青葱,他的手势很有感染力。”

        “我们谈了一个半小时整。他问我的问题很有洞察力,主要是关于工业生产,土地拥有权,贫农的状况等等中印两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但他对印度的了解好像不是特别清晰(vague)。我觉得他一直是在比较我们两国所面临问题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他反复问到钢铁和电力并一再强调为了亚洲人民,这两个领域的能力一定要增加。”

        这次长时间的会见也是一样以敬酒结束,庞尼卡的印象是,自己是在与一个不拘泥于教条,讲究实际的政治家在交谈,跟他可以讨论各种问题并进行合作。很清楚,他也非常了解政治背后与政治以外的东西。毫无疑问,周恩来是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同时他也是一个受过训练的理论家,但他仍然是个脚踏实地的人。

        不久,周恩来夫妇设宴招待庞尼卡。庞开始以为又是以前经历过的那种没什么个性的官方活动。但这次一切都不同,中方人员的妻子也都来了,而且都穿着明显是新作的丝织旗袍。周夫人邓颖超风度非凡。。。吃完后大家坐在院子里谈天。周恩来跟庞尼卡谈起他当年作为中共代表驻节重庆的日子,说尼赫鲁当年访问过重庆,他很遗憾那时没有见到尼赫鲁。当话题转到蒋介石时,庞尼卡说在他看来,蒋介石是个爱国者,只不过蒋的思想是中世纪式的,他看问题的观点很狭窄。周恩来则认为蒋介石不能算是个爱国者,甚至不能算是资产阶级式的爱国者。周恩来称,蒋介石的态度是帝王式的,也就是说,他认为他就是中国。

        谈到西安事变,庞尼卡很想听听周恩来自己是怎么评价的。周恩来很坦率地说,在当时那种环境(1936年)下,共产党清楚地知道,从国家利益来说,蒋介石的领导地位是必须的。“别人谁也没有能力组织全国的抗日力量。国民党的其他领导人,尤其是何应钦一帮人,都想与日本妥协。我们坚信全国联合起来抗击日寇是解放中国的第一步,而这一步只能统一在蒋介石的领导之下。如果杀了他,象张学良威胁的那样,只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这是周恩来说的大意。

        庞尼卡又问到上海1927年的工人起义:为什么革命群众会在几乎已经拿下整个上海后却被镇压了。周恩来回答:“我们没预计到人民的革命热情,领导人们没有经验。我们既不知道如何扩大胜利成果,也没有撤退的战术。上海工人和周边地区的农民准备好了,但我们没有工农合作的机制,因此蒋介石能够打垮我们。”

    • 家园 一生俯首拜周公

      小弟不才,何其幸运出生于89年后同一天,说起来从小父母的期许就是你只要能做到周总理的百分之一就好了.呵呵

      另外小弟倒是觉得周总理后来的气质特质取决于少时干娘的教导,传统文化的熏陶,早日承担家庭重任的经验以及后日在西方受到教育的融合所结合的产物.几十年斗争中磨砺而成.

      但是总理处世圆润细腻讲究章法,布局极其长远,协调不同势力冲突和维持团结的能力等等,至于为人更不必多谈

      宋美龄等人相比起来,差距就不可道里计了.

      • 家园 周公从小生活的环境里的人比较能说会道

        现在周公出生地是淮安市楚州区,以前叫淮安,那里的人普遍能说。

    • 家园 台湾不是对西方有什么了解,而是彻底成为了

      意识形态上的殖民地和文化上的半殖民地。

    • 家园 总理是我毕生学习和仰望的对象!
    • 家园 花赞

      虽然俺觉得把宋美龄同总理相提并论是对总理的侮辱。

      宋除了外表风度言语符合西方人的观点外,对普通中国人有什么影响,刻薄地说,她就是一个对中国人民没有什么感情的香蕉。

      • 花赞
        家园 赞花

        我觉得比较可以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每一个比较都必须是全面的,可以从各个角度比。本贴的比较就是从一个侧面来比:两人的外交能力与成就,以及原因。

        她就是一个对中国人民没有什么感情的香蕉。
        这句是有点刻薄,呵呵。宋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虽然她自己说过,“我只有一张脸是东方的”,但她回国后开始越来越被中国文化所吸引,也下了功夫学习。她对中国人民也不能说一点没有感情,当然,她关心的,可能更多的是当时中国的少数人,中产阶层以上。

        海外老华侨对她也是很有感情的,尤其是从台湾出来的。

        宋去世后,国外有几本她的传记,最新的是Hannah Pakula写的《Last Empress》。好象是去年出的。

    • 家园 首花!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第一次献花,作为80后,只能通过阅读文字来感受总理的魅力,感谢元兄的好文!

    • 家园 周宋的对比是种好视角

      可惜楼主文章太短了点,看得不过瘾

      楼主是南开校友吗?

    • 家园 His so strong ability, and

      his so gentle character, so perfectly combined.

      I was pity not knowing him when he is alive, and lucky that China once have so good a leader.

      Though he has left this world for 34 years, I was still moved, by his shadow.

    • 家园 总理的东西,一定要顶

      一生俯首拜周公

    • 家园 謝寶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