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生产管理和项目管理的区别 -- wqnsihs

共:💬180 🌺59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部分同意

            我们也经常在质量与市场的压力下作妥协以致一些模块缝缝补补的好难看。

            但我评价这个的着眼点是在走精细化还是相对自由化的道路,即某种道路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

            • 家园 我的理解是东亚式质量管理很多依靠的是团队内协作和

              团队间竞争

              比方说成立一个在工人当中也成立质量改进小组

              问题在于怎么样保持这样的小组的凝聚力,如果没有凝聚力,小组很容易散掉,散掉了全面质量管理之类也就搞不起来了

        • 家园 你看

          这不是在提供给w兄生产管理是不是应该包含生产效率(更何况是生产管理技术人员的工作)一个个人意见吗?

          同意你的它不具有世界核心竞争力,某种程度是它低迷原因之一。

          谈不上喜欢不喜欢--如果讲公司利润反馈给工人福利,管理干部和一线工人的工资差距不大,福利标准一样,建立一个全民共有的医疗保健--是不是也和尊严有关。

          下这个结论前,你需要了解到日本是个讲究共性和组织的国家,据我了解也没有几个日本人喜欢这种方式,这和中国及美国的讲究个性是有很大区别的。因为它是岛国,危机感很强,面临中国等企业的竞争,在无法大量裁减工人,降低工资,这个是他们必须的。

          • 你看
            家园 存在即合理

            效率自然是个很重要的话题。在下面我只是表达个人对日韩模式的倾向--最终将走向价格战死结。当然,也可以扩展这个话题到,我们自己面临选择的时候,是倾向日韩模式一点,还是欧美模式一点;哪一种方式具有长远的利益。这个,关系到我下面说过的短期效率与长期效率的问题,更关系到创新的环境。

            • 家园 谢谢回复

              您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这也是一部分企业的当前的死结,应该讲这是永远的话题。

              我的本意是提醒W兄忘了这个话题,可以不喜欢日韩模式(我们的一部分企业起步包括现在不也无法避免这个死结),但是讨论生产管理很难避开生产效率。

              另外你上贴理解的日式创新和这边的也有区别--应该叫改善。

              • 家园 大概自己是研发出身的,对效率总有点警惕:)

                从保证ROI角度,效率是CEO,PM们的头等参数,涉及到在特定时间内赚多少钱的问题。出于自身的角度,我比较关心一方面:

                在现实里面,在约定的时间段内,效率往往与质量、与创新有个取舍问题(tradeoff).大家怎么把握这个度,有什么原则。这是个人感兴趣的。

                • 家园 看您的贴了,估计是IT行业的

                  个人经验,如果有益,您参考一下。如果无益,就当聊天了。

                  对牛人而言,作为管理人员,软件行业和制造业差别不大。如果一般来看的话,我想软件行业的管理经验和制造业的管理经验还是有差别的。

                  您想想看,一个厂子,几十道工序,每个工序几十台机器,每个工序的生产量还不一样,几百口人吃饭。如何用最低库存原材料,维持质量,维持工序平衡,提高产品供货期就是个难事。

                  一个成熟,被寡头分了的的制造行业,创新谈何容易,有的是有了创新也不拿出来,前期固定投资成本巨大,拿出来就亏了(个别例子)。

                  讨论一下,以制造业为例,现实里面应该是如果供货价格不变,保证现有质量的前提,考虑投入成本的情况下(投资过大,意味回收期长,则风险大),提高效率(意味降低成本)--这应该是个不分国界,永恒的问题。

                  创新应该是另一个范畴--属于设计和开发人员,即使这样也分为两种,一种创新(应该叫改善)是考虑到现有设备和基础,给产品升级或者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产品质量(一部分功能和生产管理重合)。另一个范畴就应该是您意味的,跨时代横空出世的产品了(或者指基础科学),现有的生产线无法应对,这就意味要重新开始固定投资了。

                  比如讲,日本的洗衣机现在流行烘干和洗衣一体,这个产品是应该定为创新呢还是改善呢。

                  • 家园 改善及创新

                    没本质区别-至少在我们公司文化里。在现实里面,凡大而看上去美好的主意,实难有验证的机会,换句话讲,有效试错机会不大;我们更鼓励从小处改善开始着眼,也叫CIP(持续改进程序),是基于以下几个点:

                    1. 营造一种鼓励创新的机制-及人人都可以,创新不是什么神秘而高贵的东西

                    2. 小的改进容易去验证,增加有效试错的次数

                    3. 从小的改进开始,磨练员工对产品本质的认识;并在鼓励创新的环境下,增加新的主意的诞生的几率

                    革命性的创新,那要积累与机缘,加上优秀的文化等等等。。。

                    关于双虎兄提出的讨论,我同意是个永恒的问题。但我个人不把效率最为最优先考虑因素。

                    最后,关于制造业与IT管理是否有区别。经验与阅历都有限,个人感觉,思想上说没本质区别-比如软件业可以引入软件工厂的管理模式;其他如敏捷管理、目标管理等等看来看去在思想上是一致的。但在度的把握上,软件业柔性更大,好处是变更的成本低,但坏处是相当多的东西很难量化管理-最简单的例子,生产效率就是一个很难量化的参数。

                    • 家园 很好,总结的比我好

                      同意你谈论的没有本质的区别。

                      一个公司就是人,物,事。

                      可能我的表达有误,我在谈这个专门话题的时候,生产效率--以生产线为主体时。

                      祝你成功

      • 家园 提高效率根本技术是所谓精益生产技术(我理解叫节约

        生产更好),节约一切有形的和无形的浪费。这个很有意思,值得慢慢讨论,不过我认为世界上能够做得出色的非日本人和台湾人莫属,因为我们做不到这么刻薄。

        • 家园 太有感触了

          最近正在写篇关于项目管理的实践文章,也谈到关于台湾企业的生产。制造业内的台湾企业发展很厉害,他们的成本控制确实是旁人难以超越的。这种功夫用到员工身上,那就是刻薄。

        • 家园 因为我们做不到这么刻薄。

          花您这一句

        • 家园 美国公司做得也不错

          我的前东家,以高技术加精益生产。雇台湾人,向日本学习。

        • 家园 忙总也看好台湾经验啊

          记得当年听台湾的电台的时候,听他们在那里宣传什么台湾经验,比如扶持中小企业的经验,比如发展农业的经验啊之类的,我觉得他们说得不错

          台湾是值得学习----比方说中关村和新竹比起来貌似差距就不小,就有需要向台湾学习的必要

          我认为组织人力物力虚心的向台湾方面学习政府管理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比一味的给台湾企业优惠要好---那样的优惠政策反而容易使得台湾人觉得你们很贱----适得其反

          当然了,岔开话题了

          • 家园 但我个人很反感台湾管理人员的缺乏人性,无所不用其极

            压榨员工的血汗。我还是喜欢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而不是搞得对立情绪极大。实际台湾人经常是占小便宜吃大亏。他们企业管理文化在中国北方无法实施,会出人命的。我们一个员工就是忍无可忍,先用菜刀砍掉台湾经理人的头,再用硫酸腐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