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两个重要消息 -- wqnsihs

共:💬476 🌺143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呵呵,让芒总见笑了!

                                          我都工作10多年了!

                                          自己一个人远离家人,在外地打拼,从国企、外企再到民企再到自己做,也算和形形色色的人打过交道了!

                                          还是要鄙视自己,说出来的话被认为象个没走上社会的学生,真是失败!

                                          还是要内敛,要面对现实!挺理解葡萄的,可能太多理想主义了吧。

                                          说到这感觉又要说起车轱辘话了,该花的钱只要合理正当,我想大家应该都认同吧!但是看到太多假公济私的行为了!感觉这个政府里很多人可能已经忘了他们的权力是来自于哪里了!

                                • 家园 具体的政策制定我不懂

                                  现在是9年制义务教育,很多人在呼吁建立12年制义务教育,但是也有人说目前财政还负担不起全国性的12年制义务教育。

                                  那可不可以向农村地区的职业技术学校倾斜,部分实行12年制义务教育?就是说,农村地区的职业技术学校先变成义务教育。城市人口收入较高,农村地区基础比较薄弱,那么向农村地区进行暂时的教育资源倾斜也是说得过去的。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我国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学杂费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西部地区为8:2,中部地区为6:4;东部地区除直辖市外,按照财力状况分省确定。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从2007年秋季学期起,国家课程教科书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从2007年秋季学期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落实基本标准所需资金按照50%的比例给予奖励性补助,东部地区主要由地方财政自行承担(中央财政根据各省市政策落实情况及其财力状况等因素予以适当奖励)。提高公用经费补助资金,中央和地方按照免除学杂费资金的分担比例共同承担。校舍维修改造补助资金,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和地方按照5:5比例共同承担,东部地区主要由地方自行承担(中央根据其财力状况以及校舍维修改造成效等情况给予适当奖励)。

                                  如果以上面这种财政拨款方式看,如果中央下决心的话,在西部实行比在东部容易。在中央来讲,都是自己的人,不存在“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事。其实民工打工方向基本集中在东部,东部省如果在自己省内的农村搞,“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可能性也不高。如果离家很近就能找到工作,谁愿意跑那么远啊。开设的课程也可以根据本地区的优势产业来设置。

                                  另外,我觉得技校不一定要搞3年制啊。澳洲的职业技术学校(TAFE)是分成不同等级的证书,从1级到6级,基本上是半年1级。当然,不同的工种要求的证书级别不一样,工资也不一样。中国也可以借鉴一下啊。如果财政负担太重,能不能把某些级别设为义务,另一些级别设为收费?收费部分不要限制学生的入学年龄,让他们可以工作几年后再回头继续学完。

                            • 家园 不觉得文化歧视,倒觉得太现实——官本位

                              目前的国进民退,看看央企重组的标准和对民企兼并采用的手段,技术和市场竞争力不是决定性因素,政治和背景才是决定性因素。

                              如果英国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将被政治和背景打败,工业革命或许不会在英国发生。

                            • 家园 跟您探讨一下

                              个人认为可能有文化原因,但是技术工人的断层是否和过度改革有关(并给反对改革)?听家里长辈言,以前技术工人不但有地位而且现场工作人员的工资比办公室的高。

                              天下父母一样,对孩子都有期望,可是由于工资平均差别不大(一般而言),日本这边,对职业没有什么太大歧视。

                              技术工人--产业升级还最不能缺的。我们反而不缺管理人员。

                        • 家园 英语这个问题具有两面性

                          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化交流的深入,在很多研究领域里实现的就是一种交流+竞争的模式。在这种大前提下,SCI就是竞争的舞台,英语就是竞争的通用语言。两者都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即使是考古,可能在某个特定的领域内,做的最好的也不一定是中国人。这个和研究条件,技术手段,实物资料都有关系。

                          忙总提出的问题,其实不只是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割裂都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有些做的好的国家,采用的是工业界资助研究机构,以及研究人员在学术界和工业界自由流动的方式来缓解这个问题。提高的是国家的整体水平而非某个企业的技术水平。实际操作起来,难度也是非常的大。

                          • 家园 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割裂

                            老米好多大学做的研究就是直接更现实技术紧密联系的。比如交通管理,红绿灯时间的设计。中国,就我的印象来说,很多学校里做的研究实在是木必要的。

                        • 家园 确实很寒心

                          我是制造业出身的。

                          这几年很loser,

                          自己认为是对的路,

                          几年走下来,

                          越来越不符合大趋势

                        • 家园 没错,我老爸就被坑了

                          老爸搞机械的,从学徒上中专,从车铣刨一路干到设计工作的,现在很多毕业生设计可以但是都不会写工艺、工装,老家伙们会,因为在基层干过啊。当年评高工,要考英语,我老爸当年根本就没学过外语,工作中用一点还行,应试英语根本考不过,别的人都抄,老头子倔,不肯。结果没能评上。其它方面都是超过标准很多的,要求有省级以上的奖一个,老爷子光机械部的科技奖就2个。没用,人家要英语成绩,哎。。。委屈啊

                          • 家园 这种情况实在太多了,企业里以前(现在基本都退休了)

                            大批的老工程师一个英语成绩过不了,就是不让提高工,伤了好多人的心。有的愤而出走,去了当时的乡镇企业,但是实际上都无法发挥其长处,实在太可惜,浪费好大一批人才。现在真正懂工艺,有实践经验,全面,系统的掌握制造流程的工程师凤毛麟角,生产线出点问题,基本就束手无策,到处请专家。现在管理比起前难干多了。记得95年我们一台进口的设备出现大故障,一个焊接工程师居然能够把一个2米左右的齿轮上断掉的齿焊上去,继续使用,而且10来年没出问题,精度也够。现在是找不到这样有经验的人了,一出问题就要全部更换。

                            • 家园 真正的工业化是由大批的高素质的技工来实现的

                              到了今天,我们应该认识到真正的工业化是由大批的高素质的技工来实现。

                              从政府到小民必须改变观念,尊重技术工人,像当年尊重教师一样。

                              国家既然当年能把教师捧起来,现在要用同样的手段把技术工人捧起来。

                              关键是高层改变观念,解放思想。

                              • 家园 目前高层什么都明白,好多都是工程师出身,但是好像与

                                中国文化有关。中国传统就尊师重教,而匠人、艺人一直属入下九流,一直就受歧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又说仁者在上,智者在侧,能者在前,工者在下。所以一时半会难以改变技工是苦力,地位低下这种形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