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请看新发主题 -- 花差花差农民

共:💬133 🌺19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请看新发主题

    链接出处

    • 家园 这贴好像藏了好多恩怨啊,回帖比主贴还精彩。。。。。。

      网络版的从头到尾全看完了,觉得还可以啊,当小说看么,一家之言哈。

    • 家园 从你的ID可以看出,阁下熟读大历史家金庸的著作,

      批起明月这样的小辈,定然是无往不利

    • 家园 说点感受

      我先声明我这些话不能算是给明月一个辩护,只能是我个人一点看法。

      我喜欢西西河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里很多历史的爱好者,萨老大是,还有像王外马甲、电子赵括、等等几位大大们,他们写的各类历史我很喜欢看。还有很多写史的高手们,如写了这部《明朝那些事儿》的明月。

      说实话,我非常佩服他们的阅历知识!还有就是他们书写历史那种文笔。

      潇洒和真诚,尤其是后者。

      《明朝那些事儿》的封底对明月的一句评价,叫“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

      这里的心,我以为是用心和专心。

      用心地去写,用心地去剥离历史的本来面目,不管用什么方式,这样做法都需要有很大恒心和意志去完成。所以,如今很多写这样的通俗历史的人,我绝对很敬佩他们写史的勇气。

      当然,我很理解花差的说法,他这样的说法好比打羽毛球,一个专业的看非专业的打球,怎么评价呢?这是不是一个不对等地评价?

      我以为这其实不矛盾也没有冲突,作为专业作为研究,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这和科普是不同的。科普有时是浅显,是喜闻乐见而不是精确无误。所以它们的不同只在于观看的角度和方式。但专心这点是一致,这点就是说考古依据也好,故纸堆证明也好,写出来当然要有依据。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我以为评价如今像明月一样写通俗历史的人比较贴切。面对言论种种,我觉得现在这样的写作有一窝蜂的风气,急功近利到不惜糟蹋历史的地步。还是那个看法,不论写什么,写历史也好,写自然科学也罢,写东西是要心的,专心和用心,研究和科普并没有区别。

      【题外话】和花差聊聊我最近喜欢翻的历史,算讨教吧,不过不在这个楼里,另外开一个场子吧。

      • 家园 嗯,我欢迎花差兄指出明月的不足

        如果能驳斥得我决定不再买明月老弟的书,那我更高兴,我是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这件事的,只要花差兄不要像天涯的那帮人渣一样使下三滥的伎俩,有理有据,我不也增长了知识吗?不亦乐乎?

        但我还是觉得当年明月的书对我们历史小白是目前最好的!

        ------顺便鄙视一下那个霉博士,以及那个以删贴为能的江不伟,我知道你厉害,你的煮酒不去了成吧?还好还有这里,我知道你也混西河,如果你不幸看到我的发言,那么我就顺便告诉你:天涯有个叫“cgp”的鄙视你!

    • 家园 您怎么还没发正文哪?看来肯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呵呵。

      您对明月的攻击,让我再一次看到这个有趣的事实:明月兄,你已经是成名老英雄啦。

      其实明月出道时,很草根,很低调。即使他出了名,出了实体书,仍然,很淡定。出了前几本后,出版商对他说,你继续免费网络首发,实体书收入就会损失xx万......不过,明月仍然继续自己的坚持和淡定。这一点,我很佩服。初衷不改,始终如一,只是因为“历史其实可以写得更好看”。

      可惜,不管他自己如何,在别人眼中,他已经是成名高手了,于是他就是在“糊弄”不懂历史的朋友了,他就需要“对历史负责”了,于是他的动机就变成“打着xx旗号xxx”了。

      用赵老师的话说,本来挺美好的一个事。

      坦率地说,我对您即将发表的宏文感兴趣,却不抱什么希望。

      • 家园 明月写的这个书是不是有好几个版本?

        我看的这个很不好看,实话实说,很失望。

        不知道哪里有更好看的?

        • 家园 去他的新浪博客看看吧

          全本首发在那。

          • 家园 各位对明月似乎有些误读

            明月其实是个很积极的人,看他的访谈可得知一二:[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DQxNjczNzY=/v.swf[/FLASH]

            另外,网络版的《明朝那些事儿》跟实体书也是有一定差别的。就拿后记来说:

            很多人问,为什么看历史,很多人回答,以史为鉴。

            现在我来告诉你,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

            因为我发现,其实历史没有变化,技术变了,衣服变了,饮食变了,这都是外壳,里面什么都没变化,还是几千年前那一套,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岳飞会死,袁崇焕会死,再过一千年,还是会死。

            所有发生的,是因为它有发生的理由,能超越历史的人,才叫以史为鉴,然而我们终究不能超越,因为我们自己的欲望和弱点。

            所有的错误,我们都知道,然而终究改不掉。

            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弱点。

            顺便说下,能超越历史的人,还是有的,我们管这种人,叫做圣人。

            以上的话,能看懂的,就看懂了,没看懂的,就当是说疯话。

            最后,说说我自己的想法。

            因为看得历史比较多,所以我这个人比较有历史感,当然,这是文明的说法,粗点讲,就是悲观。

            这并非开玩笑,我本人虽然经常幽默幽默,但对很多事情都很悲观,因为我经常看历史(就好比很多人看电视剧一样),不同的是,我看到的那些古文中,只有悲剧结局,无一例外。

            每一个人,他的飞黄腾达和他的没落,对他本人而言,是几十年,而对我而言,只有几页,前一页他很牛,后一页就怂了。

            王朝也是如此。

            真没意思,没意思透了。

            光看这段,可能会觉得他是个宿命论或者悲观主义者。但明月的境界显然不止于此

            但我坚持幽默,是因为我明白,无论这个世界有多绝望,你自己都要充满希望

            人生并非如某些人所说,很短暂,事实上,有时候,它很漫长,特别是对苦难中的人,漫长得想死。

            但我坚持,无论有多绝望,无论有多悲哀,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对自己说,这个世界很好,很强大。

            这句话,不是在满怀希望光明时说的,很绝望、很无助,很痛苦,很迷茫的时候,说这句话。

            要坚信,你是一个勇敢的人。

            因为你还活着,活着,就要继续前进。

            曾经有人问我,你怎么了解那么多你不应该了解的东西,你怎么会有那么多六七十岁的人才有的感受。我说我不知道。跟我一起排话剧的田沁鑫导演说,我是上辈子看了太多书,憋屈死了,这辈子来写。

            我没话说。

            还会不会写?应该会,感觉还能写,还写得出来,毕竟还很年轻,离退休尚早,尚能饭

            继续写之前,先歇歇,累得慌。

            是的,这个世界还是很有趣的。

            下面是一首食指的诗(略),主题是:相信未来。

            最后他写道:

            二十多岁写,写完还是二十多岁,有趣。

            是的,这个世界还是很有趣的

            无需害怕

            无需绝望

            要相信自己

            在我看来,这最后三行才是全书的点睛之笔,可实体书只引用到“是的,这个世界还是很有趣的”就戛然而止。不知道出版商和编辑是什么意图,删去这三行把一个历史评述者的终极感悟变成了说书道白。我只能说,某些人的心态有问题。

            • 家园 看到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姬轩亦的回答

              泻药。

              我觉得当年明月显然偷换了以史为鉴的概念,这种概念的偷换是非常巧妙的,文学式的咏叹调令不少人都沉溺其中,感觉又一次摧毁了古人口中的某句真理。

              事实上,仔细思考这些话,不过是一种摇滚式的发泄罢了。

              以史为鉴,从字面上讲,是用过去的事情作为参照物,来明白自己,家族,集体,国家的处境,这和“不犯错误”没有什么关系。

              了解目前的处境,如果境况好,可以参照历史中发生过的事情,来把握机会,增大收益。

              但是还有另一种情况,了解了目前的处境,只是知道目前的境地毫无希望而已,了解这个世界是改变世界和命运的基础,但是基础是不够的。很多时候观察历史,就像检测出了绝症,历史上的毁灭,会同样出现在自己身上罢了。

              所以,以史为鉴,或者说了解了目前的处境,是个“是不是”,是什么的判断。和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才能增大收益并无直接关系。

              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直接毁灭于农民起义的有秦朝,新朝,隋朝,元朝,明朝,隋炀帝博学多才,元朝的末代宰相脱脱才华横溢,明末的孙传庭,洪承畴,那个不是饱读经史?难道我们能够相信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政权处在类似秦末,新末的痛苦之中吗,问题是,设身处地地想一想,难道胡亥和王莽的处境不能够称之为绝望么?

              孙传庭即使有通天之能,也不能让天下雨,空的粮仓突然被新稻装满,弥漫数省的瘟疫就此消灭,再多的粮食,也不能够镇抚揭竿而起的农民,何况一旦英雄开始饱尝鲜血,就再也吃不下其他的东西呢。

              相反,在明朝建立前夕,李善长已经明确对朱元璋指出,元末的情况和秦末,新末是类似的,要他向汉高祖,汉光武帝学习,去夺取天下。

              朱元璋听进去了,他也做到了。

              这是另一种以史为鉴,这种观察是有正面效益的。

              而我们提到的孙传庭,如果他看懂了这个局面,又决心做大明的忠臣,那么历史上他的死亡,也是符合这种认知的。

              所以,反过来看当年明月的这段感叹,你就超越了过去的认知——当年明月眼中的以史为鉴,就是看到了前人杀忠臣,现在我不杀(扪心自问,袁崇焕那么胡搞怎能不死)。看到了前朝会毁灭,现在本朝就可以不毁灭,这种粗暴的处理方式并不能令人在认知层次上更上层楼。

              再回到题主提到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我看过这本书,我认为作者混淆了知识和智慧的概念。

              举例说明,这个例子正是我新书中的一个逻辑序列。

              历史知识告诉我们,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西传成就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但是在欧洲人没有接触到这两样东西的时候,没人能知道中世纪什么时候结束,也没人知道人文主义所描绘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由于人类的知识总是在增长,知识匮乏的古人不可能预测到未来的发展。

              这是根据《历史决定论的贫困》能够得出的一个结论。

              我的反驳如下,和历史知识相对的,是历史智慧:

              历史智慧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剧变,尤其是思想领域的剧变,背后的主要推动力量,是信息传递和承载成本的大幅度递减,其直接后果,是知识分子群体的扩大。知识分子群体的扩大,会大幅度冲击旧有的思想体系,这就是老子说的圣人辈出,而大盗横行。

              造纸术和印刷术并不是第一次缩减信息传播的成本。

              第一次是竹简,竹简扭曲了西周。

              第二次是造纸术,造纸术扭曲了西晋。

              第三次是印刷术,印刷术扭曲了北宋。

              以上的逻辑已经阐述明白,而史料的对应要写在书里。

              我想,我已经全面阐述了历史知识和历史智慧的区别。

              人类的知识确实是在不断地增长,但是智慧是一个衡量。

              掌握了这个衡量,也就掌握了历史和未来。

              综上所述,我反对当年明月和《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的观点。

              哎呀, 认真写一个回复不容易呢。

              我要为过去简短轻佻的回答方式做十分钟的忏悔。

              喵呜。

              编辑于 2018-03-11・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640590/answer/2211197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