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和遗少谈谈对汉弩的看法! -- 锦候

共:💬34 🌺2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和遗少谈谈对汉弩的看法!

    绝对欢迎讨论,但是请千万不要炒架! 我看见那些吵架的东西就头疼的厉害!大家聊天来的,开心是最重要的,都玩好了!

    首先声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绝不是歌颂汉弩,更不是和遗少吵架。我想说的是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理解。因为是看了遗少的文章才起的这个念头,文章是以遗少的大作为基础写的,所以在文中对遗少的一些说法,引用并且加以评论,这纯属行文的需要,绝非对遗少本人有什么不满,老候才疏学浅,口拙笔笨,文中如果有令遗少不快的地方,在这里先行道歉!敬请包涵原谅!

    我只是把很多其他人说过的话更进一步的解说一下罢了!

    从文章来看,遗少对汉弩的批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准确性太差,射不着人。

    [“二十强弩共射一人”才能保证“发无不中”,] [但狙击兵是干嘛的?再说日军射击的是数十米,上百米外的目标,汉弩射击的是城墙下的目标,充其量20米外,敌军密度又大,两件事没有可比性。] 好了,先说一下武器的准确性,这里有不少人都拿枪打过靶,看遗少的帖子也是打过靶的,

    [我怎么没打过枪,也不吹,成绩确实不大好,打仗时肯定不会先征我。] 依我的看法,这打靶的时候每个人的武器应该都是一样的,不然也没法算成绩是吧?这里有不少人都谈过自己在军训的时候打靶的趣事,什么有些人5发子弹打了60几环了,什么人5发子弹打完,0环!其实,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今年在雅典有个美国兄弟不也是一枪打飞,白白送给中国一块金牌。

    那么老候就要问大家一下:

    为什么用同样的枪,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人打出来的成绩相差这么远?

    为什么用同样的枪,在同样的条件下,同样的人在有些时候可以枪枪十环,而有的时候竟然可以打个零蛋出来?

    再问一句,如果用同样的枪,在同样的条件下,让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和王义夫比赛,算了,不要王义夫了,太老了不说,长得也不好看,杜丽吧,漂亮妹妹呀,连脸上的都豆豆都漂亮,这个妹妹我很喜欢呀很喜欢,口水呀,口水! 好了,擦干了口水问一声,各位和杜丽比赛射击,你看谁会打得更准?

    这就有人说了,那也太不公平了,人那是世界冠军呀,我怎么跟人比?这不是欺负人吗?

    对呀,我要的就是这个回答,同样的枪,不同的人来打,结果就不一样,那么结论应该是什么哪?同样的枪,同样的人,相同的地点,相同的环境,前后相差不过是几分钟的事情,一个眼看着就是奥运会冠军的选手就能打个鸭蛋出来,那到底是人有了问题,还是武器有问题?我以为武器的准确性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使用者的能力,而不是武器本身。尤其是完全依靠人的目力瞄准的武器更是如此。

    同样的汉弩,曾经出过像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射箭天才,史记中说的李广用的大黄就是弩的一种。如果按遗少的逻辑,看完李广传,是不是就要说汉弩的准确性已经是无与伦比了?太史令司马公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已经说了[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 在这问题上我是很同意司马老先生的看法的,准不准是人的问题,不是武器的问题。这就好像,拉不拉的出屎,绝对是人的问题,不是茅坑的问题。

    好了,再说这个20米的问题,先不说这个距离得出来的是不是准确,先按下不分析。这一部分是讨论准确性的,就先假设这个20米这个距离是准确的。就在这个基础上讨论准确性。

    记不清是去年还是前年我在电视上看了一条新闻,是一个人拿了一个点38的左轮手枪当街追杀一个人,那个被追杀的人跑无可跑,避无可避,一着急就抱着一个树,就是街边的普通的一棵树,看那棵树和人的比例那棵树的直径也就是30厘米左右。我是从中间开始看的,当时这两个人中间就隔了一棵树,一棵直径30厘米的树,两个人看样子都是40开外的年纪,其中一个身高8尺开外,膘肥体壮,虎背熊腰,怒目圆睁,杀气腾腾,右手提着一把点38的左轮手枪,不停地朝另一个人开枪。另一个半蹲着身子,伸长了双手扶在树上,整个身子躲在树后,眼睛瞪的大大的,仔细的盯着那个持枪人的动作,不停的左右晃动身躯,躲避子弹,当时两个人脸之间的距离最多就是1米远,这杀人的把手伸过去射击的时候,枪口到另一个人的距离,大家自己想吧。拿枪的人不停得伸手去抓另一个人,可这厮左扭右晃前窜后闪的怎么也抓不住。

    大约10秒钟后,这厮的子弹打光了,然后就扑了上去,肉搏,接着就是警察来了,再下来那个被追杀的人就躺在担架上,他到底是被打中了一枪,还是两枪,具体的我记不清了,好像是一枪。后来同样的新闻我又看了一次,不过那次是在realTV这个节目上看的。当时我记得八阙上也有过这个新闻,是配了图片的,我当时看到过。有兴趣的可以去找找。

    后来看新闻说,这两个人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事情结了仇,这其中一个很有些牛二的脾气,妈妈的敢惹我活得不耐烦了,提了把枪就去找麻烦,走到半道上正好与仇家狭路相逢,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的眼红,这洋牛二的枪就提在手上,根本就是存心来杀人的,当下一句话也没说,举枪搂头就打,我印象中那个被追杀的人是中了一枪,就是这一见面的第一枪,打了个冷不防,但没打在要害,这厮一看这情形,这是真得来要命的,半句废话没有,抬手就开枪。伤口都没顾得上捂撒腿就跑,可是一来受伤在先,到底有些不灵便。二来连惊带怕,失了锐气。三来这厮好大的一幅肚肠,实在是有些累赘。跑了没两步,就心慌气短,脚底发软,就在路边抱着一棵树和这位洋牛二周旋,结果竟然就让他捡了一条命。当时是大白天,太阳高照,晴空万里,绝对没有视线的问题。那个录像是有目击者用自己的录像机拍下来的。这有不少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兄弟,有谁看过的也可以和大伙聊聊。

    现在来分析一下,两个人当时身体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到1。5米,不会再多了,当洋牛二伸直了胳膊射击的时候,枪口到目标的距离大约是50厘米左右,从电视的画面上来看大部分时间是远小于这个距离的,但是我们就算是50厘米吧,简单些,在这么短的距离之内连开6枪,不能打中对方的要害。按遗少的逻辑[“二十强弩共射一人”才能保证“发无不中”(还未必能射死),]是不是应该说点38的左轮手枪的准确性太差,远不如汉弩,汉弩按遗少的说法是在20米的距离之内不能每次都命中目标,因此遗少说汉弩准确性差,而这个点38的左轮手枪是在1米之内不能次次命中目标,按遗少的逻辑应该得出一个结论:汉弩的准确性大致=20倍的点38的手枪,简写以下就是:汉弩=20 * 点38手枪。如果这样来看,汉弩的成绩其实还是蛮不错的。那毕竟是2000多年前的东西了呀,我们不应该嘲笑而是应该骄傲了。

    当然会有人说,这两件事情是不能比的,那个人在不停的动呀,呵呵,会有人这么问吗?大家都这么大年纪了,拜托可千万别问这样的问题呀。

    又有人说了,你说的那只是一个偶发事件呀,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那么幸运的,对了!这么问就有些意思,你要是这么问我,我谢谢你了,你帮了我个大忙,所谓的孤证不信就是这个意思。仅就这一点来说,先不提遗少对汉弩的看法对不对,只看了一篇文章就否定一个古今中外都普遍接受的,弩箭比弓箭射程远,准确性高的事实,这种态度怕就是很不可取。

    又有人问了,那是那个人太笨了,不能怪枪不好呀,对了,这就是我要说的,准不准不能怪武器,要怪得怪使用者。习惯性便秘的人,就是给他个钻石的马桶,他也拉不出来。

    遗少的文中提到狙击手,好我就来谈一下狙击手。

    (待续)没想到写了这么长,回头再写吧,看来这个东西怕是要花些时间了

    • 家园 最近深圳击毙持刀绑架犯明显失败

      近距离第一枪居然放空炮,对面玻璃倒是打出一个大洞。导致绑架犯疯狂用刀砍票友。一共打了12枪才搞定。哦买糕。失败,实在是失败。

    • 家园 如果发挥实证精神,按照当时的工艺复原一把就好了。

      关于古代弓弩的争论,网络上面看了很多。

      可惜,我没有看到一篇复原以后实证的文字。如果有看到的朋友,欢迎推荐给我。

    • 家园 击毙海南省黑社会老大刘进荣实况录像

      (击毙刘进荣录像)

    • 家园 这个录象我看过。

      忒好笑了,那个打人的牛二子弹光了后把枪装兜里转身就走,好象不干他的事一样。

    • 家园 我知道的两个狙击手战斗实例。

      狙击手哪我倒是遇到过一个,是刚来温哥华的时候碰到的,熟了以后有一次在一起聊天,他随口问我有没有听说过9几年的时候,北京有个现役军官拿了枪在大街上杀人。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那件事情,后来在网上看到了很多这件事情的报道,好像河里也有谁写过这方面的文章,记得萨兄好像也写过这个题目。但是都找不到了。大概的事情是有个现役的军官和上级闹了矛盾,一时想不开,有一天拿了把枪杀了领导,跑到大街上乱杀人,后来被干掉。这个军官记得是姓田,叫什么就不知道了。是96,或者97年的事情,地址好像是在建国门。

      我就问他是怎么回事儿,他说:“也没什么,我当时担任狙击手”,然后他就跟我说了说当时的情况,我是很长了一回见识。

      但是这是听人说的,说服力怎么也没有亲眼见的来的大,今天先说个我见过的狙击手的战斗实况。

      是不折不扣的战斗,结果是将其中的一方击毙。

      不好意思有事出去一下,回来再写。(待续)

      已经续了:

      链接出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关于你的故事,我的记忆与你的有些出入

        记得我和GF98年在北京看缉毒展的录像是有这个片断。当时记得是第三枪是打中了他的手指。另外好像当时是在黎明,画面有些灰暗。最后在一片庄稼地中的小房子里面乱枪击毙。画面中好像还有一个士兵负伤。

      • 家园 我知道的两个狙击手战斗的实例《续》

        狙击手呐,我倒是遇到过一个,是刚来温哥华的时候认识的,北京人,有一阵子常在一起聊天什么的,慢慢的就熟了,有一次他随口问我又没有听说过9几年的时候,北京有个现役军官拿了枪在大街上杀人。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那件事情,后来在网上看到了很多这件事情的报道,好像河里也有谁写过这方面的

        文章,记得萨兄好像也写过这个题目。但是都找不到了。大概的事情是有个现役的军官和上级闹了矛盾,一时想不开,有一天一时糊涂就拿了把枪杀了领导,跑到大街上乱杀人,后来在军警的围追堵截之下被干掉在北京市的大街上。这个军官记得是姓田,叫什么就不知道了。是96,或者97年的事情,地址好像是在建国门。

        我就问他是怎么回事儿,他说:“也没什么,那次干掉那丫的时候,我是狙击手”,然后他就跟我说了说当时的情况,我是很长了一回见识。但是这是听人说的,说服力怎么也没有亲眼见的来的大,回头再说它。今天先说个我见过的狙击手的战斗实况。

        是不折不扣的战斗,结果是将其中的一方击毙。不过大家也不要误会,我并没有亲历现场,是看电视看到的,大概也是在90年代中期,有一天看电视时,无意中看到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是海南的武警部队伏击一个黑帮头子的。节目一开始就是一个中队的武警战士摸黑在山路上行进,随行的有两个摄像记者,带了两部摄影机,全程拍摄整个的战斗过程。

        先说一下地形,那里是一个山村,大约有1,2百户人家,村子的后面是一条河,不太宽,2,30米的

        样子,河的后面就是山了,部队就埋伏在这个山上,在进村的大路上有一座桥,桥大概有4,5米长,3,4

        米宽,桥面的两边有用砖头垒的短墙,大约3,40厘米高吧。

        目标大约是在中午的时候出现在这座桥上,狙击手报告距离是540米左右,视野清晰,目标在桥头站立着抽烟,没有大的移动。队长命令击毙目标,一号狙击手首先开枪,从镜头里面看到,子弹打在目标旁边1米左右的地方,溅起一团的灰尘,一号狙击手继续开枪,还是没中,这时候二号狙击手也开枪了,还是没中,子弹全部打在目标的身边,溅起来的灰尘真的像雨点打在沙滩上的感觉,。目标刚开始可能是没有反应过来,头两枪的时候原地站着抬头向枪响的地方张望,打了3,4枪后反应过来了,但是没有做任何的规避动作,站在原地从裤子口袋里面往外掏什么东西,后来知道是在掏手枪。狙击手又打了几枪,目标转身向村子里面跑了。

        队长于是下令攻击,大部队下了山,过了河,进了村,开始挨屋搜索,搜了很久都没有收获,这时有人报告,看到有人过了河朝山里跑了,队长下令一部分人去追击,于是一部分人出了村,过了河,上了山,没上去多远,有人朝一堆晃动的草丛开枪,最后在那堆草从里面找到了目标的尸体。检查尸体的时候发现狙击手打中了目标的手,打断了两根手指。我忘了是左手还是右手,节目也没说是那一枪打中的。当时还给了一个目标站在桥头被狙击手狙击的时候的慢镜头,就看到目标周围一米左右的距离上一团一团的跳起来的灰尘。当时这一段是黑白的,记者解释说是用红外线镜头拍摄的,画面很清晰。

        关于这次行动的背景资料:

        节目刚开始的时候战士们一边走,画外音就开始介绍这次行动,和这次行动要对付的人。

        当时在海南岛那地方出了一个黑道的人物,名字好像是叫刘进荣什么的,杀人放火什么的对这厮来说已经是小意思了,他有4,50人的私人武装,长短枪只好几十,他的手下里面有不少是复员的军人,战斗力也是不容小窥。当地的政府机关一早就被他摧毁,自己做了当地的一把手。省上的警察部门多次想抓他,明攻暗捉不少次,都让这厮跑了。反倒是损失了不少人。这厮的反侦查水平也相当高,当地的警察部门曾经派过两个卧底混入他的组织里面,结果都被他发现,将两个卧底曝尸郊外。

        据说这厮的“英勇事迹”最后一直报到江总那里,江总看了给了警方一句话,“直接击毙”。在这次行动的前两天警方得到确切的消息,这厮会在自己的老家和他的同伙开会研究下一步的行动,然后自己会在老家呆几天。警方就派了一个精锐的武警中队去围剿,但是这次的围剿行动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刘本人,如果他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时候就不行动,主要是避免造成强攻的局面,那样的话对方可能会挟持人质,伤亡也可能太大。

        大概在凌晨5,6点的时候,部队进入了预定的位置。埋伏在村后面的半山腰上,这次的行动武警方面

        的主角是两个狙击手,记得是从某个军区特意调过来执行这次任务的,行动的计划就是让他们找机会打掉刘本人,其余的人就是配合行动的。部队刚埋伏好,狙击手测距后报告,距离太远,当时的距离是大约600多米。但是下面已经没有足够的地方让大部队隐蔽了,队长就让两个狙击手带了观察员自己下去找近一点的位置,用无线电联系。二号摄像机也跟狙击手下去了,但是往前只移动了大约50米,就没法再动了,下面是一片开阔地,无法隐蔽。狙击手测距后报告是560米,狙击手说远了点,但是视野很开阔没什么妨碍视线的东西,也还不错。然后就开始等,第一天目标没有出现。

        转眼到了第二天到了中午,目标还是没来。正当大家有些烦躁的时候,前方的观察哨报告有一辆解放牌卡车栽着20几个人,顺着大路朝着村子的方向开了过来,目标出现了?

        车子很快的就过来了,上面横躺竖卧着2,30个人,无法分辨刘本人是不是在里面。车子很快的进了村子,被房子挡住看不见了。过了没多久又有一辆载满人的卡车和一辆面包车开进了村子,看来情报准确,只是到现在为止还无法确认刘本人是不是也来了。简短节说,到了第三天中午的时候,刘的部下先后坐车离开了,刘本人站在村头的桥上抽烟,然后就是开枪。。。。。。。

        找到一个关于这件事情的连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写完后看了一下,里面的有些内容和我记忆中的有偏差,我不知道如何取舍,所以没有对自己的帖子做任何改动,全凭记忆了,名字看来是没错。但是这类事情我应该是记得蛮准的,所谓的正事不足,邪事有余是也。有些官方后来的报道就没法看了。溢美之词太多,真实的部分太少,要是想胡说当时何必要播出那个录像那!就跟没人看过似的。。。

        当然了下面这个链接里面,有朋友提出来的法律问题,不是我要讨论的,麻烦大家不要过多地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发新贴讨论。

        [URL]http://jczsbbs1.sina.com.cn/cgi-bin/rview.cgi?gid=5&fid=37&thread=7071&date=20031117&page=1 [/URL]

        这是我要说的第一个狙击手的故事,好了下面来说那个北京来的狙击手的故事。麻烦大家记住几个数据:距离是500米左右,视野清晰,光线充足,目标在桥头站立着抽烟,没有大的移动。两个狙击手大约是5,6枪后击中目标的手指,目标仍然可以逃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怎么不讲田明健了?

          那时我还在军队,有此事的通告。但级别不够,不知详细内容。

          后来,一个同事给我们描述了一番,内容和现在网上流传的差不多,只不多了一句,说田中尉平时就“性情残暴”。。。,他老爸是另外一个所的付所长,师级,传达了文件,这哥们偷看了文件。

        • 家园 好看!爱看!献花!等待

          上菜

        • 家园 【注意】那次说起来哎!堂堂中华人民共和国*当过兵的看过来*

          搞定个土匪居然要偷偷摸摸打黑枪。还没打着让他给跑了。最后一顿乱抢。打死了还不敢进去看。弄条狗去把尸首拖出来。不是说腿打断了。居然还差点让他个瘸子跑了。要这样不如架门85无后坐力炮过去。或者搞挺重机枪。

          还有那片子我看了。发起冲击的时候。有人边跑边开枪!一看就是外行最起码是个新兵蛋子。胡说什么开枪示警。这个时候就不怕人家打手过来了!就是放枪壮胆典型畏敌如虎。生怕送了小命。等于告诉人家这里有人其他没有任何作用。该处分。不是我胡吹这个坛子上估计有不少当过兵的人。内行们听我说说阿,里面记得有两三次镜头拍到逃犯的背影。距离大概两三百米。这个时候有人开枪。我听到的是单枪长点射。大概七八发一放。这个水平比民兵还不如。他们用的是八一式自动步枪。这个距离打短点射才打得准只要当兵有人教过都知道。三发或两发一扣。一点不难打。*一般自动步枪都有命中概率,三发两发的短点射最符合枪弹散布概率,我的经验对付2,3百米内的目标肯定有一发能干上比半自动都准*像那些武警那样在这个距离上一扣放个七八响子弹早不知道飞哪里去了 到底是想打人还是过枪瘾这个距离上只要有人能老老实实瞄准打个短点射就撂倒罪犯了。不谦虚一句换上我最多不超过三个点射一定干趴下目标。扣着个扳机在哪里,嗒嗒嗒嗒嗒嗒哒。看起来好象从来没受过军事训练连怎么打枪都忘了。我是他班长早撩起一脚干小子屁股上了。拍枪战片摆造型 阿。一看就知道典型的训练不足。还什么精干小分队。没让人家全收拾了就是命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