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明朝那些事的那些事—正文 -- 花差花差农民

共:💬381 🌺1849 🌵1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李自成部队装备有相当数量的火器

        李自成部队装备有相当数量的火器,当然主要来自缴获.关于明朝的战争,楼主可以看看姚雪垠的<<李自成>>,会有更感性得认识.

      • 家园 忽悠不行,难道

        穿越也不行?

      • 家园 看你说军事说这么热闹,我也想来凑凑,呵呵
      • 家园 【原创】想写两句火器

        想写两句火器,临下笔却觉得写不清楚了。写哪几点呢?

        先说戚家军的火器吧。戚家军是有火器的,但那是在戚继光调到北方拱卫京师之后,之前在浙江、福建一带,那时候是没有或者很少火器的。

        戚继光在作战中曾缴获过倭寇的火枪,对其赞不绝口,夸奖的地方有两点:精准和穿透力,大意是准能够穿金钱眼,利能透重甲。就此可以推测明军的火枪在这两点上并不是很优秀。

        倭寇的火枪并非出自日本,而是日本人自葡萄牙人处买来,很贵,倭寇装备的也很少。戚继光后来吸纳了缴获火枪的长处,改进了戚家军的火枪。

        个人认为戚家军在对倭寇的战斗中没有火枪的原因有两个吧:1.成本问题,这时候的戚家军并不是很有钱,大规模装备火器,钱这一方面压力比较大;第二,作战区域不适合当时那种原始的火器,火药太容易受潮,火枪也有锈蚀。

        戚家军并不是当时唯一一支优秀的部队,甚至,很可能不是当时最优秀的部队,至少还有俞家军和李成梁的部队。

        戚家军叫戚家军,主要是因为这支军队的是戚继光一手组建起来的,并且戚继光在这支队伍里有绝对的权威。李成梁的部队不叫“李家军”,但是他的部队里具备核心战斗力的却的的确确是李家军,是李家的几千名家丁。

        这些家丁,都是武林高手,装备精良,工资很高,比辽东别的军队要优秀得多。养这支部队需要很多钱,而李成梁恰恰就有很多钱。

        李成梁和戚继光都是世袭的中高级军官,但是李成梁的的起点比戚继光还低,穷的要死,40多岁了还没钱去到北京办理接班这么重大的事情。40多岁,都够霍去病死两个轮回的了。那他为什么很快就有那么多钱了呢?两个重要来源。

        第一, 他动了土地的主意。军田是国家划出来专门给军户的,这个可以传给子孙,但是不能买卖。但是李成梁把这个地卖了好多,得了大笔的钱。因为军户逃亡很多,很多地只是名存实亡。

        第二, 他很能打。他凭借自己能打和招募来的大量家丁,以及在此基础上练出的辽东铁骑,整个辽东他是说一不二。

        为什么我们很少听到李成梁呢?很简单,李成梁家里有个奴才,叫努儿哈赤。那真是李成梁一不高兴,努儿就只能蹲到一边哈赤去。(李成梁还是比较赏识他的能力的)李成梁活到了90多岁,一直到李成梁快死了,努尔哈赤才抖起来。有这么光荣的历史,显然满清要刻意压制李成梁;而因为抗日战争的原因,近代对于戚继光的宣传较多一些。

        李成梁有钱,装备得起大量火器,这一点在他的儿子李如松在朝鲜对倭寇的战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李成梁的部队,火器装备方面,火炮远远多于火枪。所谓火炮,其实也可以说是大号散弹枪。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明军在火枪方面的水平并不高,也没有在这方面刻意发展,在火炮方面下的功夫要多得多。

        这支非常NB的“李家军”,去哪里了呢?一部分牺牲在朝鲜,主要是平壤李如松遇险;一部分随李如松牺牲在蒙古;一部分的血脉留给了后来的辽东铁骑。

        另外,李成梁的确有朝鲜血统。如果成均馆大学的韩国教授说李成梁有韩国血统,这也不能算错。奇怪的是,好像没看到过韩国人这么说,俺孤陋寡闻了。

        明军装备火器最精良的应该是京师三大营里面的神机营。只知道神机营不是单独作战的,要有人掩护,而且记忆中神机营的火枪也是带刀的,怎么装的就记不清楚了。这个不是很了解,还盼高人指点。

        关键词(Tags): #辽东铁骑(嘉英)#戚继光(嘉英)#李成梁(嘉英)#李如松(嘉英)#火炮(嘉英)通宝推:巴山夜雨,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谈谈李成梁--关于是朝鲜人的说法有些存疑

          指出一下---李成梁的先祖是朝鲜人的可能性不大,他家祖先是从明初年放弃让给朝鲜的今天朝鲜咸镜道一带(豆满江--中文叫做图们江以南范围之内)原来女真人的地盘迁过来的,先祖的名字有很深的女真或蒙古意味,是女真人的可能性较大,其先祖的名字如下:李哲根穗、李哈山、李厦霸努、李把图理,当然元朝时期汉人起蒙古名的也有,被抢为奴隶也有,不过有个日本专家分析是女真人的可能性较大。可以确信祖籍地是李如松援朝时期的朝鲜领土无疑,他在朝鲜也说过自己祖籍地是朝鲜--很有可能是拉关系只用也没错,但是这样也只能说是朝鲜的少数民族。---而韩国人说他是朝鲜人可以证明天涯里面的韩粉棒子脑残是韩国的普遍状态。

          当时建州等女真褚部也正是由于朝鲜迫害侵略才迁入中国东北。

          李成梁--如果没说错,我个人认为他是很有当年安禄山的想法的。努尔哈赤就是他养着的!李成梁在我老家这一带是很有名气的人,当时他的家族在辽东乃至京城都很有实力,不是李如松死得早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本地一份受到满族人影响很深的报纸在介绍满族文化时,说道努尔哈赤家庙里面还供奉着抗倭名将邓子龙,很奇怪吧。明军入朝时抓住了一个可疑的女真人(野猪皮本人),正是他在被邓子龙审讯时提到李成梁才被释放而没有被当做奸细杀掉!正是由于李成梁的扶植才会发达起来,而满清一直隐瞒此段历史,但是在宣讲自己的历史时却无意中暴露了此点。邓子龙会在乎一个可能是奸细被抓的人的命运?还是看到是自己同僚甚至上一级军区司令的跟班而放的。

          而清朝对此的刻意隐瞒,使得李成梁家人在清朝一直是汉军八旗,而只敢承认是朝鲜人(这应当属于后代没文化)---我这里老家山东河北的农村人改完满族之后都不记得山东是哪里了,都一口咬死自己是满族。

          总的说李成梁是一个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当然,如果有自己更大的想法。但是他没有戚继光一样的军事思想。不过不妨碍在我们这里是个名人,当然,那是对兴城、北镇两地的农民,以及一些读书不求甚解的人,其真实的情况还是很复杂的。

          • 家园 李如松死的有些意外,而不是太早

            李如松比其他的弟弟们高的太多,又是长子,吃过苦、享过福,锻炼都经过了,是个接班人的最佳人选,而且的确已经接班。

            可是,他突然死了,弟弟们顶不上来,第三代还没锻炼。

            李成梁他要有戚继光的心,野猪皮早就被连根拔起了。总的说李成梁是一个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

        • 家园 几点讨论

          1. 日本人的火枪是葡萄牙人先带来的,不过在战国时代(相当于嘉靖后期至万历前期)主要的外贸来源是荷兰人(葡萄牙人经常不卖给非基督徒)和自制(例如种子岛)。只是不知道戚继光缴获的是欧洲货还是日本货。

          2. 以前有人讨论过,明朝的火器并非统一制造,神机营的是在京城专门制造,地方部队的则随意性很大,经常是浙江的某个卫所的火器由江西某个世系匠户制造,虽然这家工匠可能早就因为某种原因不干这行了。不知道这个是否事实?如果是,戚继光在抗倭时不用火器倒也不奇怪,谁愿意用又贵又不可靠的武器?后来他在北方似乎用的倒是很多。

          ps: 我真的觉得花差农民和当年明月只是在说同一件事的两个方面。看看日本的所谓“战国时代”吧,假如我们去掉那些如《信长记》之类的小说,就可以看到:

          a)铁炮很重要吗?当然,那么贵的东西,每家大名都装备了。可见不可替代。

          b)铁炮很重要吗?当然--!你看哪一次重大战斗是靠铁炮解决的?有记载的只有半次--长莜之战,号称是“最强骑兵与新时代的三千铁炮”对决的“史诗之战”。Well,即使我只看日本人写的《甲阳军鉴》(算是相对严肃的记载了),我也只好说,把铁炮换成弓弩结果不会改变结局的。这和僧格林沁冲击英法联军相比差远了。

          • 家园 如果按照传统说法

            一般认为铁炮传入日本是在西元1543年(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後奈良天皇天文十二年),一艘预定从澳门开往双屿的走私贸易船——船主是王直,几个葡萄牙人也在船上——遭遇飓风漂流到了日本九州南侧的种子岛。岛主种子岛时尧以2000两黄金的价格买了两把铁炮,且让号称“种子岛锻冶栋梁”的八板金兵卫清定仿制,费了大功夫才仿制出来。到戚继光抗倭时,铁炮传入日本才只有十几年时间,倭寇手中的铁炮绝对是一种珍稀而昂贵的玩意。

            不过,近年来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教授宇田川武久提出铁炮自东南亚传入说,对旧说进行了颠覆。他认为,日本流行的铁炮与欧式火铳并不相似,而与东南亚的鸟枪相像。因此,铁炮可能是倭寇与东南亚进行秘密交易而传到日本,然后又进行改良而得。如果此说成立,倭寇装备的铁炮数量就可能比想象的要多。当然,此说依然有很大争议。

            再回到戚家军手中的火器来,据说由于质量问题,当时生产的火铳常有炸膛的,明军士兵相当畏惧。也就难怪鸳鸯阵不用火器了。

            最后补充一点,火枪有什么用?那么昂贵,而且发射速度比弓箭还慢,还没准头。

            当然,火枪的穿透能力很强,巨大的声响对敌方的士气是一种打击。但在技术没有本质发展前,这不是本质的优势。

            火枪的真正价值之一在于易于培训。弓箭手是需要多年培养的,损失了也很难补充,而即使是一个农民,也能在短时间内教会他使用火枪。其次在于节省体力。弓也好,弩也好,拉弓上弦都是相当消耗射手体力的。火枪则无需体力要求。至于精度差,射速慢,靠列队射击能够解决。

            在火枪运用方面,日本不是个好例子。早在1453年攻打君士坦丁堡时,奥斯曼土耳其就动用了一万五千名火枪兵。要说火枪战胜骑兵,1513年的诺瓦拉会战才是世界上第一次。

            • 家园 啊,我拿日本说事有一个理由

              就是日本的所谓“铁炮”那基本就是可以作为独立的步枪战术来讨论,而奥斯曼土耳其或者明朝的火枪都是和更大口径的火器,比如火炮,或者抬枪(相当于现代的反器材步枪?)配合使用的。倒不是说日本的火枪本身很先进,还是因为日本人不怎么用炮嘛。

              所谓日本的战术嘛,其实不管弓箭手还是铁炮手都是职业军人了,临时征召的农民一般都是长枪兵(价格便宜量又足啊),偶尔有几个富农有马,那就是骑兵了(跟骑马武士不是一回事)。说起来,铁炮在日本一度那么流行,不仅仅是像在欧洲那样,是最方便培训的职业步兵,更可能是由于日本骑兵的性能低下(double ratio,骑兵/步兵,日本/欧洲)兼以价格昂贵,导致了铁炮相对的性价比提高了。

              据说戚继光镇守北方时的火器比例明显提高了,可能也是由于有张居正撑腰,质量和经费都有了保障。似乎壬辰战争双方就都大量使用了火器。杀伤效果不知道如何,但是从双方都开始热衷修工事这一点,似乎还是有的。

        • 家园 送花

          送花 关闭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这是指佛朗机?

          李成梁有钱,装备得起大量火器,这一点在他的儿子李如松在朝鲜对倭寇的战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李成梁的部队,火器装备方面,火炮远远多于火枪。所谓火炮,其实也可以说是大号散弹枪。

        • 家园 故人兄请指教。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