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系列】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和地球气候(0)引子 -- PBS

共:💬46 🌺15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系列】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和地球气候(0)引子

    在写【系列】太阳黑子,行星和地球气候的时候,本想在宏观上将太阳活动以及其同地球气候的关联描述一下,顺便引入太阳磁场的概念,为以后的天外遥远来客与太阳和地球互动导致地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做一番探讨。

    由于写太阳黑子,不得不讨论黑子周期(或太阳周期),讨论太阳周期,不得不讨论其长度。因为其长度的一种特殊表现--太阳黑子周期延长极小期--足以显示与地球温度的关联,我不再认为一般的黑子周期长度变化与地球气候应该给予另外的关注。

    殊不知在讨论黑子周期长度(还是可商榷的时候)时,有位河友(估计是IPCC的坚决追随者),指责我造假数据,认为我修改太阳周期长度数据,造假图:【打假】神奇的太阳黑子

    当时我看到标题一愣,这个西西河科技版的风气是挺不错的,讨论都是很理性的,怎么一下子就变成打假这个高度呢?再一看内容,我就笑了:

    首先,作者认为这张图是我自编的。其实我是太阳黑子爱好者,但功力还没有达到可以画得出这样的图来;

    其次,打假文自作主张地将太阳黑子周期定义了一番,看来他也是个玩票的,我当时就想,这个黑子周期的长度就你在这里定义了就成为规则了?

    对付一种谬论的最好方法是提出一个新理论来取代,比如我认为IPCC二氧化碳变暖论是垃圾,觉得使用太阳活动-宇宙线理论更能解释全球变暖变冷的机制。

    化学史上有个”燃素论“,这个理论是错的,束缚了化学发展达百年之久,直至道尔顿的倍比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化学反应的事实后,燃素论才永久地退出科学的舞台。

    既然打假一文的作者认为黑子导致冷暖的论断是假的,你能不能也给出一张图,将太阳黑子周期变化同地球温度变化无关给表现出来?

    由于IPCC的所作所为,门道越来越多了,看来冰川门,邮件门,气候门,丰田门后面还有一个黑子门。

    它们之间有联系吗?

    通宝推:再闻鸡起舞,一觉到天亮,游识猷,方解石,唵啊吽,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新闻上说:太阳表面黑子逐渐增多进入活跃期

      你来说说对地球气候可能的影响吧

      太阳表面黑子逐渐增多进入活跃期

      但是这次太阳活动极小年比通常持续的时间更长一些,甚至一些研究人员开始怀疑这种状态是不是会一直持续下去。费舍尔说:“这次太阳平静期持续了3年多。”

      特纳说:“其中三次发生在道尔顿极小期(Dalton Minimum),这是19世纪初太阳活动非常低的一段时间。第四次也是第一个太阳活动周期,发生在1755年,相对而言,这次太阳周期也很缓慢。”

      好像有说法什么什么情况下,小冰期,没粮吃什么的,给评估一下呗

      顺便说一下,你这几天老在高铁上忙活,如果你在这个问题上能说得有根有据,我就不怀疑你的ID被盗了

      • 家园 再回复一下

        你这几天老在高铁上忙活,如果你在这个问题上能说得有根有据,我就不怀疑你的ID被盗了

        我对中国高铁的看法也是从两个官方正式新闻中用数据分析方法得到的:

        1.越南拒绝了中国的高铁出口而采用日本高铁,日本高铁是300技术。越南人给出的理由是中国高铁技术不成熟。

        那么中国的高铁技术可能是300或300以上不可靠,300以下可靠但无法同日本竞争,因为日本给了越南300的技术。

        2.中国高铁出口缅甸是200的技术,那么明确地告诉全世界一个信息:中国高铁200技术是稳定的,250以上可能不稳定。

        有人反驳我说云南缅甸高原地区地质条件不能造300高铁,我查了缅甸的中央平原从北到南一马平川至仰光,高原区300跑不了,那么平原区跑300为什么不可以呢?

        从上面两个官方通讯社报道的消息,我推测中国向越南推销200技术被拒绝了,越南人要的是高铁300技术,刘跨越吹嘘的高铁350“自主技术”在越南人目前现了原形。而缅甸高铁的消息进一步从侧面证明越南人的理由是有道理的--中国人无法为缅甸人提供高铁350技术。

        • 家园 我说的“这个”,是指太阳黑子,你在太阳黑子问题上

          有理有据多说几句就可以证明PBS没有被盗号

          不过我去了铁道论坛看了你回复dfh3的帖子,也用的是PBS,所以我现在基本上不太怀疑被盗号了:不会有人同时在两个地方费这劲吧?

          我就歪这一次楼:

          到目前为止,你引用的所有来源都是dfh3的,你有没有觉得只从这一个地方获取论据来源太窄了?

          铁道论坛上认为高铁技术完全抄来的,似乎也就dfh3和IDF301,后者我觉得显然有WW血统或情结,dfh3也只发表过15个帖子,大概从跨越倒台之后才开始在该论坛发帖子。对这种马甲发帖,可靠性打些问号似乎不过分

          你所提两个报道,我有两个理解,供参考:

          1 越南和天朝接壤,和日本不接壤。如果采用了天朝的高铁技术,万一日后被拿一把就全完了。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我要是越南人我也主张用日本技术

          2 缅甸这么个穷地方,当前高铁又是完全客运的,说整380不明显太超前了么?武广现在大家都埋怨票价高,那高铁修380难道用来做毒贩子专线?所以我倾向于按380标准修路,先跑200的车,等条件成熟了好升级

          • 家园 不用dfh3的数据就可以得出这些结论,越南人的评论即可

            dfh3的数据可以给我明确的细节,这个老兄现在慢慢往外倒内幕。

            但他的细节数据对我的判断没有很大的帮助,我的怀疑首先来源于滇缅高铁200这个数据观察,然后是越南的故事。

            我们这里不讨论了,等到中纪委的调查报告或者一次大事故出来了就知道结果了。

            ===============================================

            讨论太阳活动同地球的关系的帖子当然会继续,太阳不骗人,只有人骗人。

      • 家园 那个忘情河友把我在那个楼回帖的功能给屏蔽了,不让人说话了

        我的ID没有被盗。

        小冰期嘛,对靠天吃饭的农耕社会影响极大,对工业社会来讲不是大问题。

    • 家园 【系列】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和地球气候(1)打假风波

      刚才讲了有河友认为我提供的那张图是个假图,【打假】神奇的太阳黑子是我编造出来的,那我们先看看这张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和这张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张图的原始来源于一篇发表于美国1991年《科学》杂志的论文:Length of the Solar Cycle: An Indicator of Solar Activity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Climate

      Science 1 November 1991:

      Vol. 254. no. 5032, pp. 698 - 700

      DOI: 10.1126/science.254.5032.698

      由于该文发表时间是在1991年,数据截止期应该不晚于1990年,也就是说第22太阳周期的数据作者是无法加进去了,(因为第22太阳周期结束在1996年4月)。由于作者没有把第22周期的数据加进去,他们白白放过了一个可以证明他们的论证的一个机会--因为第22周期只有9.6年的长度!而那段时间地球气温上升至战后高点。

      近20年后,一个反IPCC的网站将上面这张图套用并加上其新数据(主要是第23周期的数据),给予这张图一个新面孔。由于作图者只是在原图上补加2根直线,坐标都没有改动,所以大家一眼就看出其来路了。作者毫不掩饰这张新图的来源,特别注明此图源于《科学》杂志的论文,有否版权侵犯我不得而知。

      这张图是真的,我可以给个网站链接,大家看看这张图同我的那张”假图“有什么区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网站地址是:Global warming and climate change

      图5就是那张所谓的”假图“吧。

      这张新图的特征是将地23周期长度的13.5年特别标了出来,并将温降标在右下方,比例是对的。看来1991年文章的作者们不知道2008年2009年温降会如此大。

      我看打假风波到这里应该搞清了,对图不满意的人尽管找那个网站的拥有人理论去。

      由于我没头没脑被贴上造假标签,这口恶气要往IPCC身上出:没有IPCC全球暖化骗局闹剧,我才不会写劳什子的太阳黑子呢。所以我对打假河友没个人意见。

      当然有好事者利用这张图不仅对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同地球温度做比较,还同地球大气二氧化碳做比较,这一比就看出相关性不同之处来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原来二氧化碳同地球增温的关系远不如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同地球温的关系靠谱。

      大家可以从图中看出,地球的增温和降温从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变化是相当吻合的---当黑子周期变短,地球增温,当黑子周期变长,地球降温,

      当黑子周期长度趋于13.5年时,中国连续经历了2次寒冬,北京颐和园这个冬季迎来了10场大雪的记录。

      所以太阳黑子周期长度的变化比较好的给出了不仅地球变暖而且变冷的相关性解释,这是个令人满意的,可以继续探讨的,可以做实验观察的模型。

      回头再看看那个二氧化碳的作用,它无法解释1940年至1976年的降温现象,如果它是个暖化气体,那它在那段时间干什么去了?要知道它的浓度在那个时段是不停地在上升啊?

      有河友指出《科学》杂志论文的原作者最后放弃自己的观点,认为太阳黑子周期以后的发展并不符合其论文的精神,并以此能够推翻这个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同地球气候的关系。

      我要首先指出的是,作者认为其1991年的文章数据论是充分的,只是至1999年那段时间数据不吻合,但是我们知道第22周期只有9.6年,完全吻合其观察结论.也许他们被1996年后太阳黑子周期的趋势出现困惑(殊不知第23周期是道尔顿最小期以来最长的周期)。

      另一种可能性是在1996年,仍然无法断定第22周期的长度。

      两位作者是丹麦科学家。1991年的文章至今仍然被引用,第22周期和第23周期的长度变化同地球温度变化仍然是吻合的。

      有好事者将1991年文章的原始数据复制了并添加了第22周期数据(第23周期只有起始,没有终结,看来还得”商榷"),放在这里做参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们知道特殊的太阳黑子周期-延长极小期会带来寒冷,丹麦科学家的工作令我们知道就是常规的太阳黑子周期的长度变化也能带来地球气温变化。

      世界上只有丹麦人在1991年才注意到常规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同气温变化的关系吗?

      答案是否定的。

      通宝推:代码ABC,
      • 家园 相比起来我更愿意相信天文原因

        人类活动也许搞出了不少乱子,但倒霉的也只是人类自己,顶多殃及生物圈。但相对整个地球来说只是一个很微不足道的变化而已。然而真正给我们带来能源的太阳只要有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变化也足以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只不过是光线入射角度不同就带来地球四季的变化。

        父亲是一个搞了一辈子海洋研究的工程师(也不支持变暖说),他的想法更唯心——也许我们的太阳系处在银河轨道上的位置不同也会影响我们的气候。至于极端气候变多,对于曾在台风中心工作过的他来说就是大惊小怪。

        • 家园 你父亲的看法很有道理

          也许我们的太阳系处在银河轨道上的位置不同也会影响我们的气候。至于极端气候变多,对于曾在台风中心工作过的他来说就是大惊小怪。

          太阳系约每2亿年完成一次环绕银河系的公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由于太阳的寿命是100亿年,所以太阳系绕银河系运转50圈以后就完结了。

          别看太阳不过只能绕银河系转区区50圈,转到30圈壮年的时候(太阳现在是60亿岁),就把你我給造出来了,还拉到了键盘前讨论起它来了。

          太阳系运行到银河系内某些区域时可能会面临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有大量陨石的区域,或中子强辐射区(假定银河系中心的黑洞在那里向探照灯一样发射中子流),那么地球上的某些事件就要发生了。

          我对6亿年前寒武纪的生物大爆发感兴趣,在地球原始汤中积累的氨基酸核苷等高分子大分子那时可能达到了惊人的浓度,在一次强劲的外源的质子中子的照射下,催化了一场生化大反应,导致生命出现--一种自组织有反馈机制的物质活动出现了,最后导致这种物质活动试图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探讨其存在的机制。

          这样的照射不能多来--尤其是生物的生命架子搭好以后,再来多了就是地球生物大灭绝。

          从化石考古发现从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以来, 地球上的生命演化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出现了五次影响遍及全球的生物大灭绝事件。

          第一次,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的物种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灭亡。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

          第二次, 在距今约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 历经两个高峰,中间间隔100万年,是地球史上第四大的物种灭绝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创。

          第三次,距今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 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 是地球史上最大也是最严重的物种灭绝事件。这次大灭绝使得占领海洋近3亿年的主要生物从此衰败并消失,让位于新生物种类,生态系统也获得了一次最彻底的更新,为恐龙类等爬行类动物的进化铺平了道路。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一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从古生代向中生代转折的里程碑。其他各次大灭绝所引起的海洋生物种类的下降幅度都不及其1/6, 也没有使生物演化进程产生如此重大的转折。

          第四次,距今1.95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估计有76%的物种,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在这次灭绝中消失。 这一次灾难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标志,只发现海平面下降之后又上升了,出现了大面积缺氧的海水。

          第五次,距今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 是地球史上第二大生物大灭绝事件,约75%--80%的物种灭绝。在五次大灭绝中,这一次大灭绝事件最为著名,因长达14000万年之久的恐龙时代在此终结而闻名, 海洋中的菊石类也一同消失。其最大贡献在于消灭了地球上处于霸主地位的恐龙及其同类,并为哺乳动物及人类的最后登场提供了契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到第一次生物灭绝时间间隔是2亿年左右,第一次和第三次生物灭绝也相隔2亿年左右。

          我看这寒武纪生命爆发和第一次,第三次和第五次生物灭绝特别有意义:它们之间间隔正好是2亿年,太阳在银河系也刚好转了一圈过来,又碰上了一个什么同样的致死源这么厉害,地球生物伤亡率可以达到96%--很可能是粒子武器才这么厉害,比如中子质子这类物理型的。

          第二次可能是个第一次的长尾事件,第三次同第一次又间隔2亿年。依此类推第四次也是第三次的尾巴。

          那么第六次(或第七次)地球生物大灭绝可能还会卷土重来,不过那是8000万年或1亿4000万年以后的事情了,同圣经的最后审判日或玛雅人的2012年的推测相差老鼻子了---所以各位尽可放心,我们很可能同恐龙一样至少延续14000万年,并列延寿冠军。

          看到如此这般的生物灭绝大事件,所谓的人造二氧化碳导致地球大气圈升温0.1摄氏度,对生物圈生存实在是微不足道的---要知道人类就是在5次大灭绝的大风大浪里进化存活而来,还怕这样的小儿科事件(包括DDT臭氧之类的把戏)?

          太阳物理系的教授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同学们:不要以为我们生活在宇宙中心,地球只不过是太阳演化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猴子满山走,跟着太阳系主任,2亿年潇洒一圈银河系游。

          太祖的诗词曰:“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变化是永恒的,至少我们的地球生物圈在太阳系里再大变化20次是可以预计的。

          • 家园 这个

            或中子强辐射区(假定银河系中心的黑洞在那里向探照灯一样发射中子流)

            黑洞发射也是垂直银河系圆盘的方向啊,而且银行系

            黑洞处于休眠状态吧,并不发射东西。强中子流的话

            也会在地表产生很多放射性物质,也该能在地质记录

            上留下一笔。

            第3(印象中),5次灭绝,似乎都跟殒石有关吧。

            记得在哪里看到,银河系恒星绕中心公转也是你追我

            赶,所以相对距离发生变化,太阳系和某其他恒星周期

            性的接近,扰动出殒石飞近地球轨道。

            • 这个
              家园 可能是双中子脉冲星两个不同的辐射锥造成程度不同的事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陨石也好中子也好,同你说的差不多,都是天文因素影响了地球:

              太阳系和某其他恒星周期性的接近

              从生物大灭绝周期的重复性看,一个稳定的时空和恰好强度的致死源很重要。

              过分随机的和过大过小的致死剂量不能造成地球生物大进化,只有定点定时定强度的破坏才能有足够的时间积累新种和恰当地清除旧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