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关于知青问题的一点看法 -- 渔樵山人

共:💬314 🌺2270 🌵5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偷老乡家里的鸡鹅,打狗

                偷老乡家里的鸡鹅,打狗,nima的学生还有脸说,你城里出生的就天生比农村人高一截,农村人在哪里生活一辈子,你知识青年在农村生活几年就觉得受了委屈。

              • 家园 那你告诉我,城里有什么工作给这些知青?

                1

                军队,我们当时军队的规模,有必要再增加几百万么?我怎么听说人员的增加叫装备都跟不上了,一些部队组建几年,装备都配不齐,可见部队明显不缺兵员。

                2

                工厂等,一五六基本建差不多了,虽然还有一定的复制任务,但对人员的吸纳力明显不够。而下一拔大的建设,也就是四三方案,尚没完成引进。

                3

                政府机关的人员情况也差不多。

                4

                商业,如果在基础物资紧缺时鼓动商业,只能造成恶性屯积,所以商业发展一定要在基础物资有保证之后。

                事实上从当时的各方面情况看,非农用工,没有一个地方有缺员,相反很多地方还表现出,人员过多。

                事实上改开初,由于进一步工业发展,老工人退休,还有放开私商,已经有了大量非农工作,但知青一刀切回城后,还是有大量的人没活干,最后走入黑道,并引发严打,最后用大牢和枪毙解决。

                另高中在解放前和初算人才,但当教育普及,批量出时,就已经没什么技术优势了。

                举个例子,我的一个长辈运气比较好,他们是较早一批技工,全苏式量产,一进入工厂就和老技工干上了,老技工是解放前的,那会儿技工少,他们是宝贝,有技术有资历,自然看不上新来的,但问题是那不是什么高技术,这些系统训练出的小技工,个个水平都不比他们差,且人多量足。首先是技术比赛失败,然后就叫新技工们给挤灭火了。

                事实上就和现在,上了大学也不一定能找到正经工作一样,当中学生量产出来,而相应工作岗位并不能同比出现时,就会出现人力过剩。

      • 家园 这叫从身不由己的角度来说强奸带来的幸福感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 家园 把所有知青应得的,不管是活着的,还是已死的,他们的荣耀

        和应得。

        还给他们,立一个属于他们的纪念碑,和一个纪念他们的纪念馆。

        象所有人群一样,有败类也有人受害,但要搞清倒底谁是受害者,谁是害人的人。

      • 家园 不是被有意义,而是被无功劳。明明是欺骗非说是施恩。
      • 家园 1当年不缺粮么?2当年城里有很多空出来的工作么?3一刀切

        回城前,逐步回城的没有安排工作么?

        4

        什么叫被有意义,你要想证明是无意义的,不是主观一说就行的,要能拿出客观依据来。

        如果当年农业生产不缺,那无意义,根本不缺农产品,派那么多人下乡自然无意义。

        当年城里有足够的比农产更重要,或其码差不多的工作,那无意义,城里这么多活,你把人调农村算怎么回事啊!

        如果在工业建调,和农村工作的进展时,知青没有同步回城,那不说无意义,其码是迫害。

        农村活都干完了,城里也有活了,你凭什么不叫知青回城。

        事实是知青回城在农村与工业工作进展过城中,就逐步展开了。

        如果早前回城的知青都没安排工作,那也可以说是迫害,但这种不负责任的放羊行为,是一刀切回城的放羊政策以后。

        如果说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就此断了,那就算再错,大家也可以眨一眼闭一眼,可问题是,这个东西还发展下去了,并在其后,乃至现在,形成危害。

        你可以随便定义,但客观依据哪?就光凭你的主观想当然?

        • 家园 你的第六点就是最好的回答。

          要问证据,上百万的知青还都健在,他们都是活证!

          另外,谎言说一万遍也不能成为真理,那么多贴合在一起就行了,不要浪费西西和的资源和河友的时间。

          • 家园 不管是活着的,还是死了的,知青们所作的,对这个国家的功绩

            是埋没不了的。

            最近古董节目很多,特别爱谈的一个就是掏老宅子,怎么掏老宅子哪?

            就是围着人家,拼命说人这东西多没用,我勉为其难要收,你不能要高价,还得谢我。

            其实要搞清这些把戏,不用有什么秘密情报或特别训练,多看看古董节目,也可以触类旁通。

            武侠片里高手可以用树枝作剑,这在武行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但在理论上,是真的。

            古董防骗节目,完全可以用来,说明,历史上的政治把戏。

            • 家园 淞沪前线国军将士的功绩是埋没不了的,但党国的战略是混蛋

              五次反围剿时红军将士的功绩是埋没不了的,但五次反围剿的战略是错的。烈士的鲜血不是用来给领导当遮羞布的。

              • 家园 要证明知青政策有误,有两个前题

                1要证明当时农村不缺人手.2要证明当时城市有吸纳这些知青的工作.

                那么这两个前题存在么?根本不存在,当时粮食紧张,不算知青下乡助产,生产的粮,就只算知青下乡就地吃,和从农村把粮运到城里给他们吃,这个运输成本,就是合算的,更何况知青们在农村,生产建设,取得了大量实际成果.

                再说城市工作,后来一刀切回城,当时四三已经启动,又开放了私营,城市工作大增,但还是不能全部吸纳所有知青,造成大量失业知青挺而走险,引发犯罪潮.

                综合这些,把知青调到农村工作,并按新的建设进程,逐步调回的政策是正确的,后来一刀切回城的政策,才是有问题的,是引发了不必要混乱的.

                有工作的,原也是要调回城的,在城里没工作的,回了城,最后只能靠犯罪来过活,完后不是吃枪子,就是送回去,作为劳改犯接着修理地球.

                • 家园 正当与否只有一个前提:放弃学习,放弃家庭去农村是否被强迫
                • 家园 要证明知青政策是正确的,至少有三个条件

                  世上本没有知青政策,所以要证明的不是这个政策错误,而是政策正确。

                  三个条件:

                  1)当时农村缺乏人手。以中国的整体上的人多地少,如果中国的农村还会缺乏人手,很抱歉,我不能理解。至于知青参加水利建设等等取得的成就,完全可以把知青组成工程队去干。

                  2)当时城市无法吸纳这些知青就业。没有亲身经历,不敢多说。但是,文革打乱生产秩序的功绩至少应该算上吧。少折腾两次比什么不强?

                  3)上山下乡总体上所取得的成绩比代价大。这个,见仁见智,不会有答案了。不过,几百万知青已经用脚投票,表达了他们的自身体会。

                  至于

                  后来一刀切回城的政策,才是有问题的,是引发了不必要混乱的.
                  不好意思,不一刀切才会引发更大的混乱。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谓归师勿扼,所谓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故人诚不欺我。

                  • 家园 1知青就是作为工作队去修的水利好么,如果农村没工作,那

                    知青一定会比较闲,但好象他们大部分人都忙的要死.

                    2

                    七六年以后算不算折腾,吸纳了全部知青么?

                    3

                    相对于农村工作,知青当然会喜欢工业化工作,但是前题是有,事实是前面按岗回人,越来越多的知青回了城,虽有问题,但无大乱,一刀切回,根本不考虑工作问题,结果么,该有岗的人,原就应有,没事.没岗的人,没有好工作,又丢了保底的工作,只能挺而走险,最后不是被枪毙,就是重新回去修理地球了,只不过这回是以劳改犯的身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