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也来说说邓小平的功过 -- 达雅

共:💬1329 🌺7870 🌵17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9
下页 末页
                            • 家园 没太理解你的意思

                              我没看过当年长虹研发彩电的资料,但相信71年长虹研发的彩电,就是技术人员拿外国器件“攒”出来的,彩管不是长虹能拿出来的,集成电路也不是长虹能拿出来的。况且这种实验室级的产品离规模化生产还有十万八千里,所以当年的长虹厂厂长去参加“玻璃蜗牛”考察团,希望引进西方生产线。

                              我国现在是重商主义,这没错,整个东亚模式都是重商主义,重商主义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干预贸易,追求顺差,与之相对的魁奈重农主义信奉自然秩序,不主张干预,亚当斯密的自由经济主义继承了重农主义。

                              你说的商鞅,那是古典军国主义或者说是古典法西斯主义。

                          • 家园 关键是对技术的主导和掌握.不是重商主义,而是技术力优先
                    • 家园 从彩电到光伏,做什么都是一哄而上,一死一大片,

                      浪费了那么多资源,就没有人管吗?

      • 家园 我不管啥高科技,科技是为人服务的。能保家卫国,能给人饭

        吃,我都拥护。

        时代不同了,评价不一样。就是这样,不一定是和谁有仇。

      • 家园 邓搞科研确实是在太祖的基础上搞的

        邓搞科研确实是在太祖的基础上搞的,而且不能否认的是邓把之前的很多项目给下马了。

        包括现在的神舟,也是中断了几十年后重新捡起来得。早在8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宇航员的培训了(当然不是邓搞的,是延续原来的项目)。

        在这个方面江核都要比邓有眼光,重新启动了很多被中断的项目。

    • 家园 从陈祖德的《超越自我》这本书里摘了一段文字,看看文革时

      国内百姓的生活。

      “工人们学围棋毕竟有难处,工厂的劳动每天足足八小时,回到家还有永远干不完的家务事。工人们的经济大多拮据,一个三级工月薪47元,夫妻俩辛苦一个月还不到一百元。况且大多要扶老养小,如此每天得精打细算、艰难度日,很难会有闲情逸志。

      一次我和曹志林到一个工人家庭作客,为了不使主人事先忙碌,我们没打招呼来了个突然袭击。这对工人夫妇对我们很热情,诚恳地留我们吃饭,然后匆忙地外出采购准备。他们家有两个年幼的孩子,一男一女。我和小曹无意中听到那个男孩跟他妹妹说:“今天爸爸妈妈没钱。”小孩的一句话引起我极大的不安。我想这对工人夫妇肯定是向邻居借了钱为我们做了一餐。这顿饭吃得真不是滋味!这家的男主人是工厂的技术骨干,但家境如此困难!我心里汹涌起深深的同情和深深的忧虑--我们的国家有待解决的问题太多了。

      工人们平时要添置一辆他们生活中必需的自行车或一架缝纫机,需要很长时间的省吃俭用。工厂里的很多女工为了省钱,从家里带来一个饭盒,吃饭时蒸一下,饭盒中除了米饭经常是寥寥几片菜叶子。这不是一餐两餐,而是常年累月呵!无怪乎女工们的脸色大多如他们饭盒中的菜叶那么枯黄。

      中国人虽然是黄种人,但黄种人也可以有更好看的血色、更鲜艳的光泽。

      我们的宿舍距工厂有几站路,因此每天上班都要乘公共汽车。公共汽车那个拥挤难以用文字表达,非得亲身体验一下方能领略“拥挤”这个词的含义。尤其是严冬刮风下雪天,不少骑车的改乘公共汽车了。车站上候车的人群黑压压的一大片,其中还有抱孩子的女工。好不容易等来一辆车,人群如潮水般拥了过去。车中本已满满的,车下这么多人又要往上挤,没有本领的只能望车兴叹。要知道工人阶级是最讲纪律性的,但为了要上班不迟到这条纪律,在车站就无法讲纪律了。总有大量工人没挤上车,只能眼巴巴地等待下一辆。那开动的公共汽车由于太拥挤,门外还吊着几个人,售票员总是身先士卒,吊在车门的最外边,使劲将乘客一个个推进门内。

      这些售票员都是普通的女子,她们不知哪儿来的勇气和力量在公共汽车的开动中硬是把那些比她们强得多的男子一个又一个塞进了看来已经饱和的车厢。

      我经常看到在严寒中那些骑车的工人顶着迎面刮来的大风,身子尽可能前倾,两腿使足了劲,但自行车的轮子向电影中的慢镜头似地移动。我不禁联想到我在干校时拉车走上坡路的情景。尽管前者是骑车,后者是拉车,但两者的形象都可以归纳成一个词--挣扎。我还经常看到下雪天骑自行车的工人一个接一个地滑而摔倒在马路中央,有时四、五辆车摔成一堆。我不禁想,他们为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可他们得到的太少了,他们太可怜了。在“文革”中,似乎工人阶级最光荣,到处派出工宣队进驻上层建筑。但在生活上,他们属下层,在政治上呢?他们连《参考消息》都不能订阅。

      我国十亿人口中百分之八十是农民。在城市中,工人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生活的改善主要应体现在工人和农民身上。值得高兴的是,近几年我国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有了以往所不敢想象的令人目眩的变化,但要使全体工农都营养充足、手头宽裕还要作很大的努力。我多么希望早日看到我国广大农民能早日摆脱那些原始落后的农业工具,今后再也不要用锄来耕地、用扁担挑水、用石夯来打土坯以及再也不要开饭时只见窝头咸菜;我也多么希望看到我国所有的工人再也不要为了添置一辆自行车而饭盒只见几片菜叶,不要为了上班不迟到这条纪律而在汽车站上毫无纪律地争先恐后,更不要为了招待两个客人而到邻居家去借钱。我多么希望....

      我国有多少农民一辈子守着自己的家园,对于他们来说,世界太狭小了;我国有多少工人不是在厂房,就是在上下班的路上或是忙着没完没了的家务,他虽然在城市,但他们成年累月地奔波在工厂和家庭的两点一线上。我们的工人和农民具有极其可爱、极其难能可贵的伟大品质,他们辛勤工作一辈子,但对生活的企求很少很少,他们最容易满足。然而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人应当替社会创造财富,与此同时,也应当得到越来越多的、越来越美好的物质享受和精神生活。

      我们广大的工人和农民呵,我多么希望你们能早日得到你们应该得到的一切。“文革”使我在最宝贵的年华荒废了棋艺,这是无法弥补的损失。然而到了农村,又进了工厂,使我增加了不少知识,尤其是使我了解了工人、农村,爱上了工人、农村,这又很有所得。人生总是有失又有,当我想到我所失去的,其痛苦难以名状,但当我想到我所得到的,我又有所慰藉。

      人生是那么的丰富多采。无论是幸福的,或是痛苦的,当你回忆起来,都不无裨益。

      • 家园 一个从农业社会步向工业社会难以避免的一个阶段,

        就是原始积累的阶段.而且以当时的贸易限制,劳动生产力比较低的多种因素,是会很凄惨..

        你想1*2*2.....刚开始都是很很小的数字.而到后面那就翻天覆地了..

        我身边就有人觉得没有GCD的领导马上就能过上美国的生活了..也不想人家也不容易,全球这么多航母不停的跑来跑去,看谁不爽就揍谁...

      • 家园 文革时期就是领导阶级的工人农民生活也是很苦的

        左派不是说文革如何好么,那文革时工人怎么生活那么苦,按陈祖德的说法,买个自行车,手表都得节衣缩食。

        以前的小学老师提起过,就是70年代她教的一个学生到了月底就不来上课,后来家访到他家一看,才知道这家太穷,到了月底工资没了,全家只能喝粥,那个孩子没有力气来上学。这就是毛左们嘴里的文革时期劳动人民都当家作主了的真相。

        • 家园 什么都要比较

          和现在比文革时工人、农民甚至大部分的普通干部和普通知识分子生活都很艰难,但要是跟解放前(也就是二十年前)比,好了太多。我老爸是32年生的,小时候挨饿的记忆不要太深刻,至于医疗条件,别的地方我不知道,我们家是江西赣南,解放前农村的医疗基本可以说是完全的空白。我奶奶身体不太好,前后生了11个小孩,长大成人的只有三个。我父亲在家里排行老二,现在回想起小时候看着弟弟、妹妹死去的事情都还掉泪。

          所以虽然五十年代我父亲就被打为右派,六、七十年代也经受过一些冲击,但从来没有改变他对共产党、对毛主席的感激、敬仰。

        • 家园 我外公两兄弟在解放前长时间只有三条外裤

          我外公两兄弟在解放前长时间只有三条外裤,不能同时洗换.60年代每个人每年有一丈多的布可以做新衣服.至于自行车,手表就更不用说了,解放前普通人有几个有?

          当时的生活水平的成绩和印度比就能看出来.解放前印度穷人和中国穷人差不多,6070年代就比中国明显差(比如印度就不能让普通人节衣缩食就能买自行车和手表,也做不到每人每年一丈布).考虑到要先建钢铁厂,采矿厂,再建机床厂,再建纺织机械厂,然后才能是纺织厂,才能提高衣服量,这需要时间,更需要积累.

          通宝推:阿笨,
    • 家园 面對歷史還是跳不出臧否人物,格局太小了

      中國幾千年來對歷史的傳統思路,基本上就是學習褒貶和權謀。很大程度上,這種歷史觀的目的就是為了自己的功名路。如果現在還跳不出這個圈圈,怎樣面對工業化以及後工業化的社會?

      目前更應當檢討的是系統構架的缺陷,以及如何建立社會對未來的共識,即便是討論個人的對社會變革的影響,也應當從整體和未來的角度出發。

      通宝推:卷心菜,铁手,葡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