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也来说说邓小平的功过 -- 达雅

共:💬1329 🌺7870 🌵17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坚持毛思想,但不要搞原教旨主义

        更不要擅自解释语录和经典。

        自己诠释也可以啊,言论思想自由嘛。

        但是不要以此为判断事物是否正确的前提。越写越可笑了嘛。

      • 家园 退三步进一步?

        呵呵,算一算,那就是在退了!

        改成退一步,进两步如何?

      • 家园 可能你不是避实就虚,而是捡芝麻丢西瓜

        反对法先王之法是对的,但这只是具体操作层面。

        只能举48公斤级却斥责他不能举110公斤级,那是强他所难。

        如果以不损害工农利益为前提,哪怕他步子走得再慢,也不会这么多人骂她,至多评头论足说他还要“锻炼”。

        如果你的说法正确,那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马恩列斯毛不配做导师。

      • 家园 首开奉送物质财富大法

        本来想等着达雅来分析,结果是正面描述,只好忍不住说说:

        低人民币汇率是我国物质财富流失的主要原因。人们从常识就能判断,两种货币的汇率,应等于它们的购买力之比。比如一个同样的汉堡包,在美国卖1美元,而在中国卖2 元,那么,就可以认为,1美元相当于人民币2元,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应是1:2。如果一国的货币购买力下降,商品的国内价格上升,该货币就应对外等比例贬值,反之,购买力上升,货币则会相应升值。刚才例子中,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汉堡包在中国售价上升为3元,在美国仍卖1美元,那么人民币贬值,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降为1:3,反之,如果美国的汉堡包售价上涨到2美元,在中国仍为2元,就说明人民币升值,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变为1:1。当然,理论上所说的货币购买力,不只表现汉堡包一种商品上,而是就国内所有商品的平均水平而言的。这种方法确定的汇率就是购买力平价汇率。到2006年为止,人民币的购买力平价汇率一直是1美元兑2元人民币左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两国物价确定)。然而,人民币实际汇率,从1990年以后,长期保持在1美元兑8元人民币以上。也就是说,一件价值2元人民币的商品,出口到国外,本来应换回1美元或价值1美元商品,在1美元兑8元人民币汇率下,只换回0.25美元,等于免费奉送物质财富0.75美元。

        2008年我国一共出口10万亿元产品,按照当年购买力平价汇率1美元兑3.8元人民币,应换回2.6万亿美元(如果实行按购买力平价汇率,可能减少出口量),实际由于汇率降低为1美元兑6.8元,只换回1.4万亿美元,使我们损失物质财富1.2万亿美元,加上出口补贴损失,超过当年国内老百姓消费的产品(按出厂价计算,2008年中国所有老百姓消费的物质财富的出厂价仅5.2万亿)。

        按照产品出厂价格计算,2008年我国人均生产的财富相当于美国46%,但是当年我国人均消费的财富只有美国3-5%,根本原因是人为压低劳动者收入,以赚美元为目的,制定低人民币汇率政策,出口退税补贴外国消费者政策,低价贱卖物质财富,将大量财富免费奉送给西方。

        免费奉送财富最多一年是2006年,当年出口商品价值人民币约7.7万亿,按照购买力平价汇率1美元对人民币2.11元,应换回36541亿美元,按照当年实际汇率1美元等于7.97元人民币,只换来9691亿美元,免费奉送财富26850亿美元。30年来,我国总共免费奉送的财富达到23万亿美元,参见:http://www.ccthere.com/thread/2658084

        这个奉送大法是1989年开启的,现在还在执行,不知道何时回头,每年奉送物质财富至少上万亿美元,超过中国所有老百姓自己的消费。其主要责任人就是xxx。

        这个物质财富奉送大法对中华民族是非常致命的。没有了物质财富,还拿什么抵抗外国侵略,提高自己老百姓生活水平?建国初没有石油,我们的经济建设就很不好办。

        我预测留给中国人民的时间还有30年,参见: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792155

        通宝推:捷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现在发现关于贸易汇率问题美帝的手段确实很高啊,

          不佩服不行啊

        • 家园 话也不能完全这样说

          你这算是只算了经济帐,没有算政治帐和技术帐

          没有这样的白送政策,咱们的商品出口就发展不起来,打入世界经济,成为其中的一部份的策略就不能成功,也只有钻进了对手的肚子里,你也才有机会来改革这个世界由列强们制定的游戏规则

          另外一方面,要承认在改革之初,咱们在各方面的技术水平是整体落后于世界的, 通过改革开放与引进,在各方面都有了加强,这是应该承认的,当然,在某些方面造成了失误,也是人所共见的,所以要算这笔帐,还真的是笔糊涂帐,是需要精算师的:)

        • 家园 这个问题我有空另外写个帖子

          放经济管理里去。

          我认为,你这里的计算路线,是和朱镕基、陈经一样的错误,属于见钱不见技术,见静态不见动态。

    • 家园 小平功过(-2.5)就图说说解散公社的代价

      感谢ifuleu河友告诉我怎么贴图。我就把新中国前56年的每年死亡人口数目曲线帖在下面。数据来自苍野河友

      人均寿命降低的统计数据何在?!

      点看全图

      首先,苍野给出的数据是当前的官方数据,其特点是,在1960年附近有一个非常尖锐的峰,1960年的总人口比1959年整整少了一千万人。这个数据部分毛左是不承认的,怀疑是造了假。记不清是老田还是谁了,曾经举着第四次、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在乌有之乡和其他地方讽刺说,1960年死掉的人在第四、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时候一批又一批活回来了,并预言在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时候还会有新的一批活回来。这里我们不管这个讽刺,就当官方数据全部正确好了。

      官方数据在1984年以后中国每年死亡的人数基本是线性上升,我认为这很合理,因为老龄化了嘛,当然是死的人逐渐多起来。有趣的是,这种线性可以一直延伸到1966年。我就把1966年和2004年的数据简单拉了根直线,可以看到,除了1971、1973的两个小坑和1987的一个大坑,这个直线和数据吻合得相当好。

      下面就从长寿的角度讨论一下这三个坑。曾任毛泽东保健医生的王鹤滨先生写过一本书《养生十讲》,我觉得说得非常对,建议希望长寿的河友都找来看一看。他的核心观点概括起来就一句话,延安的生活最健康。分开来讲,就是粗茶淡饭、积极乐观、劳逸结合。

      按照王先生的观点,我们当今的生活方式其实是不怎么健康的,常常大鱼大肉暴饮暴食,熬夜睡懒觉,然后整个社会弥漫着颓废荒淫的空气。当然,从好处讲,这意味着我们还有很大的长寿潜力可挖。

      而1966年以前的中国社会,影响长寿的主要因素是,大部分人连粗茶淡饭都吃不上。新中国成立以后,花了很大力气让大家基本能吃上粗茶淡饭了,于是死亡率和每年死人数就降下来了。这时候积极乐观和劳逸结合基本不是问题。

      而到了1966年,“文革”开始了。“文革”前面三年和当今有些接近,就是人的压力比较大,主要是政治压力,一不小心就成历史反革命啥的了,于是人无法保持积极乐观,不利于长寿。而等到1969年九大召开,大家就都松一口气了,普遍乐观,很多人由此多活了一两年,于是有一个小坑。可是好景不长,林彪叛逃批林批孔,政治空气又紧张起来,所以小坑结束。等批完孔,大家又松了一口气,于是又出现了下降。但是呢,这时候很多人已经开始为国家的命运担心了,觉得老这么折腾不是个事情,担心就影响了寿命,所以又是一个小坑。

      等到了1976年粉碎“四人帮”,全国人民的心情都显著改善,觉得国家又焕发了青春,于是自己也焕发了青春。1976-1978年全国人民真正实现了粗茶淡饭、积极乐观、劳逸结合,于是出现了一个死亡人数的大坑。

      等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解散人民公社,这种好状态就结束了。粗茶淡饭逐渐走向大鱼大肉,然后一部分人逐渐开始担忧毛主席在水晶棺里能不能睡安稳了,贫富分化也开始出现人的经济压力逐渐增大。同时,有很多人不注意劳逸结合,老想着把“文革”失去的时间抢回来,例如科学院系统大家常常忙到深夜,结果就英年早逝,于是死亡人数就又逐渐上升。等到了84、85年,大家逐渐都适应了,于是就回到了“正常”状态,死亡人数每年缓慢增长。

      所以,从人均寿命这个角度看,改革开放其实是不划算的一件事情。如果不搞改革开放,就算从1979年起我们再无潜力可挖跟1984年后一样缓慢增长,那也是图中右下的虚线。虚线和实线之间的面积,就是因为改革开放而提前死去的人数。这个人数是1960年左右提前死去的人数(1960年附近三角形面积)的两倍以上,并且还在继续增长,你说可怕不可怕。

      所以,对改革开放必须认真检讨,应当用“人均寿命”而不是GDP作为考核官员的首要指标。

      • 家园 人民公社要是留存到现在,估计会惹大麻烦

        现在看来,人民公社的核心特色并不是什么“集体经济”或者“社会主义”,而是经济决策权下放到了乡级政权。一个人民公社地盘大概一个乡,拥有辖区内所有的土地和基础设施,辖区所有的居民既是股东又是雇员,公社有权对社员征劳役、兵役、实物税和货币税,可以用集体积累来投资办企业或者其它社会机构、基础设施。

        全国三千个县好几万个公社吧,如果在公社普遍存在的前提下搞市场经济改革,那大概是这种结果:

        80、90年代的时候数万个公社都争先恐后地办工厂,参考华西村,大家都上钢铁厂、化肥厂、电解铝、电视机和VCD, 上了几万家,导致极度残酷的市场竞争以及大家全部赔钱。

        00年之后数万个公社一拥而上都搞房地产,我们现在的房地产泡沫是三十来个省、直辖市以及若干计划单列市造成的,如果多了几万个人民公社,我觉得后果的严峻程度已经难以想象了。不仅如此,耕地还会大量浪费……

        市场经济是需要一定程度的垄断的,不然大家都不赚钱,而且市场主体越多泡沫越大,经济危机也就越严重。

        所以说,人民公社这东西是用来打核战争的,发展经济的时候搞这东西估计是个灾难。

        • 家园 不一定,总有国家规范的侧重点

          也就是他们攻击的一管就死,总不会让所谓自由的百花齐放的。

          大上快上一窝蜂完全是市场自由经济。

          要是规模到了,国家计划肯定要出手限制的。

          • 家园 够呛,朝廷的管理方式是闯出祸来然后再擦屁股

            往往就是让你随便试,“法无禁止皆可为”,捅了篓子以后再考虑擦屁股。

            改开这么多年,各个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管理状况也就是一言难尽,

            多了几万个公社的话天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