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话说国军德械师到底适不适合中国军队实际情况? -- xunzhao

共:💬176 🌺514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问题斯诺在《西行漫记》里就提过

        德械师的弹药用完了,武器损坏了都无法自己补充,不是奢侈的玩具是什么?当时国民党内不是没有高官看出这个问题,凯申帝仍然坚持买。空军和海军是没办法,可这笔钱拿来改造升级陆军现有的常规武器不比买外援强?tg在抗战中极为艰苦的条件下都能改进迫击炮,条件更好的国军也不知道当时在干什么?

        ps:日本当时的资源也没那么夸张,他们常用的武器三八大盖是1905年产的,坦克的装甲厚度只有12毫米。

    • 家园 国军德械师 精确点说应该叫德国钢盔师

      松山战役 国军对日军的实力对比不是更好的多了 照样搞的鸡毛鸭血不成体统

      淞沪战役初期花生米就想靠这点兵力 想要直接啃掉日本已经预有防范的得到海军舰队炮火支援的七八千精锐海军陆战队占据的坚固阵地

      简直是痴人说梦 压根就是不知彼不知己的胡来

    • 家园 国军德械师

      德国顾问训练的中国最精锐部队,其训练水平应该超过日本舰上水兵和参战侨民。武器方面,中国炮3、8、10团等部队参战,加上各师原有火炮,火力远远压倒日军地面炮兵。炮10团装备的德国 150毫米远程炮,是后来二战中德国陆军的主炮,炮2旅炮3团的“博福斯”75毫米炮也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火炮,远非日军火炮可比。

      德国顾问在抗戰前的另一个重大贡献就是主持构筑了吴福(苏州一福山)、乍平嘉(乍浦-平湖-嘉兴)、澄锡(江阴-无锡)等国防线,也就是永久国防工事,原计划退出上海后,依靠这两条国防线“做两年之持久抗戰”。但这完全是一战的思路

      • 家园 永久国防工事

        的思路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日军的作战思想也停留在一战水平上。更何况以国军的机动能力和战斗力来说还是比较合适的,历次战役战斗表明,国军的防守水平相对于其进攻要超出很多。台儿庄硬顶着也扛过去了,但昆仑关、松山这样兵力兵器远超对手的仗还是打成了尸山血海,令人扼腕长叹。

        具体到吴福(苏州一福山)、乍平嘉(乍浦-平湖-嘉兴)、澄锡(江阴-无锡)等国防线,不是工事不行,而是没有按预定设想去利用。在淞沪硬抗时,国军尚有军队的模样,也不乏英雄气概,实在扛不住了撤退也正常,但这个撤退的组织和掩护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结果是溃兵如潮,退过了一条又一条预设防线,人人都想立马转进,大家都想赶快逃命,有部分英勇之士想进入防线抵抗,却发现要塞上锁,防线关门,只好叹口气继续跑路。

        民脂民膏凝结成的“永久国防工事”不但没有起到阻敌之效,反而使储备的设施及物资尽数资敌,常委的“运输大队长”从那时就当上了。

        对比一下志愿军五次战役,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组织的撤退和掩护,看看“铁原阻击战”,不能不让人再叹一口气————差距啊!!!

        关键词(Tags): #抗日#国防工事#战争通宝推:johny,
        • 家园 奇怪要塞上锁,防线关门

          要塞上会有多强的锁呢,一两个手榴弹实在不行穿甲弹一下子就炸开了

          关键还是缺少准备--比如预留预备队在哪里,而且溃兵如潮,兵败如山倒,当局缺乏管制能力

          • 家园 老马的理解是这样

            1. 防线、要塞关门一事,印象中是一老战士的回忆(网上),没留底,出处与真实程度目前皆不可考,一家之说而已。

            2. 本来老马也觉得奇怪,作战工事,除了掩蔽部外一向天为房地作床,掩蔽部也是至少两面透风,何来关门上锁一说?后来想起法国人的马其诺、德国人的诺曼底、日本人的东宁等要塞,常委的国防线又是德人指导,那国防线上有一部分要塞类型的工事应该是合理的,且应该在这种封闭性的工事里储存有一部分武器弹药粮食及其他军用物资,包括一部分不便移动的重武器。

            3. 工事之门,绝不可能是普通家庭用的那种木门、防盗门;老马前段时间正好参加了一个人防工程的建设,地下作战指挥中心那半米多厚的门一旦关上,绝不是四五十公斤的炸药包(曾经将60吨重的梅卡瓦掀翻并致其身首分离)所能打开的,——那是用来抵御广岛响过的这种大炮仗滴。七十多年前的那些门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防护水平,但是作为军事设施,几个手榴弹(就算捆上十来个)开不了门应该是不算过分的推测。

            4. 没有史料证实曾有国军企图进入防线阻击或迟滞日军推进(或许老马孤陋寡闻,第一点表明的来源姑且不算),老马看的这不多的资料都说是迅速转进到了南京周围或更远的地方;但是,参照长城古北口的步步退守,守军的撤退计划和期望不可能像历史实际发生的那样,只是没有做好而已(如果有相应的作战电文资料就可以弄清楚了),更何况数十万将士之中,老马认为还是有些血勇之士,他们知道防线里有武器和补充物资,也想利用它们来尽一个战士的责任,但是——————,穿甲弹就别提了,这种门是不可能让你的炮直接打到的,就是有RPG,也不能在这种半封闭的空间使用。

            5. 所有论据全是应该、可能等推测,老马也想找资料证实,但目前还没有,至于河友们怎么看,只能是见仁见智了。

            • 家园 完全是假设

              有没有可能工事构筑质量成问题。国军在上海战役后期检查了工事发觉大部分不可以用,对工事完全失去信心?所以最后木有启用。战前,可能对敌人火力估计很不足。工事的质量和设计都成问题呢?因为后来就木有提起工事在战争中的作用。

              • 家园 如果在战时进行检查并得出了不能使用的结论

                应该会在战史(比如郭汝槐的《中国抗日战争史》<军事科学院>)上提到,TG也会大力宣传——这也是揭示党国腐败的大好材料呀——而现在的资料上只有防线建设,没有使用方面的介绍,老马认为不像是在淞沪大战时做过这样的工作。

                还是推测。

                • 家园 我记得李宗仁的回忆录里提到了蒋坚持再战一个月

                  李和白都建议撤退到国防工事里再战,在上海打太不核算了。而且敌人的援兵到了,原来的目标已经落空。更重要的是,敌我的高低已经比划出来的。我方高估了自己。

                  最后说起不用国防工事,说是时间来不及了。是不是,无法有次序撤退,从而无法在国防工事里布防。

        • 家园 撤退的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都要高于进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