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中国的“技术圈” -- 陈经

共:💬478 🌺1546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从know-how到know-why何其难也

      技术与科学之分就在于此。

    • 家园 典型的文科学生的思维和观察。
    • 家园 科学圈提升比较难

      欧洲是现代科学的发源地,科学圈的规模比想象的要小,基本是精英模式和学徒制,讲究出身和渊源,很有些陈旧的陋习。科学圈中大师的影响特别明显,不仅仅是会做研究,更多的是传继一种传统和文化。技术归结于 know how, 那么科学归结于 know why。中国技术圈的提升,凭借着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人口红利、教育大跃进,用人海战术寻求技术的迅速提升是可行的,参考美国和日本都是几十年的功夫成就了技术大国的地位。

      美国技术圈和其经济发展基本是同步的,美国技术圈的提升保证了制造业的强大和两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然而,直到二战美国仍旧以欧洲教育背景为荣,美国的科学圈要得到认可就更晚了,契机还是发二战洋财,欧洲特别英国德国被打烂,经济全方位倒退,牛人大师都被搜到美国去了。同样的前苏联学界,也得利于发二战洋财,洗劫德国科学技术,提升自己的地位并借以和老美抗衡。德国最惨了,虽然光学机械化工等历史优势方向其技术仍然很牛,但相比二战前其科学界领先地位完全一蹶不振。

      当前世界的竞争最终可以归结为文化的竞争,科学相比于技术更需要文化上提炼。科学圈的提升,单单一个国家闭门造车是不行的,科技强国之间都是互动交流竞争的,科学家有国界而科学没有国界,比如历史上的英法德,比如现今的美国欧洲东亚。现代科技源于西方而不是东方,可以说东亚三国中日韩在科学领域都先天不足,都是被动地靠后天补火文化改革取得一定的成就。

      日本和中国文化相同理念相近,辛苦多年成为技术大国,终于可以和欧美比肩。受累于二战之败,东西方文化差异和科学壁垒,日本的科学研究虽然很不错,但和欧美比就底气不足,匠气有余而大师不足。虽然日本也有几个炸药奖,个人觉得和国内科学圈是百步和五十步,更多是个时间问题。很多共同弊病,工程师式的科研者多,成果追求数量影响小。整体上比较,日本还够不着前苏联科技的分量,中国目前就更远了。

      中国科技圈子要达到欧美的高度,还会是个漫长的过程,感觉最后离不了东亚整合的路子,中日韩之间出现类似于19,20世纪欧洲那样的竞争和互动,等文化政治经济都有了足够沉淀,自力更生才有可为,指望撬几个牛人挂职来抬高档次那是不现实。当然,这是历来和当前美国和欧洲所尽力阻止的。

      技术领域在高端的功课还够得做,科学领域就更是慢慢补课了,没几代人耕耘,很难有什么真正的大师级人物。科技圈终极理想,在于将来的中文土著,用中文思考和交流,把一流的思想,在中文专业刊物发表,并在说中文的技术人群中得到应用。谁说英文谁TMD丢人,抢秘书的活,那就是真强了。

      通宝推:三儿,
      • 家园 日本在一些领域还是很强的

        半导体,材料,光学,生物医学,感觉都是和美国比肩或者更强的。

        我觉得日本最强的是他们科研自成体系。日本人的paper上如果提到用什么仪器,或者样品,有一半多都是日本国产的。能和他相比的只有美国了。

        说中国和日本百步和五十步就太抬举中国了。中国单位发的文章,他引率过百的估计屈指可数吧,达到世界一流的组几乎没有几个。

        • 家园 09年的科研文章发表总数中国第二,超过了日本

          而据我所,06年的统计,单篇引用率中国是3点几,日本的2点几。呵呵,都是灌水高手。不否认,日本人一些工作很漂亮。引用过百,以前稀奇,现在不稀奇。

          中国提倡SCI不过是十多年前的事情,提倡引用率是近几年的事情。日本一些领域很强,引用率高些,是个时间问题,比中国先走。中国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整体在上升,这个可是硬指标。

          • 家园 过百还是很牛的吧

            生物,医学我不是特别了解,但是物理,工程,引用过百的那都是神一般的存在了。

          • 家园 引用指标也会被评比扭曲的

            现在国内的考评讲究SCI和引用率,所以大家都开始特别注意引用自己以前文章,同事同学关系人员互相引用,最后提高引用率指标。这个其实是无意义的。这就好象在网上发贴互相送花,收花一大把,不证明文章的水平高。

            论文的影响力在于独立引用次数。如果国际同行(不是华人圈子的)频繁持久的引用某个文章,这才是真正有影响的好论文。这个就象是某个西河的帖子被其他网站大规模转载,这才是公认的好帖子。

            其实比引用率还有影响的是教科书。行业公认经典教材中必须提到而且不能回避的定理才是最具有影响力,这个才是真正开创性的成果。比如网上原创帖子被报纸杂志采用,甚至出版发行,这才是真正经典帖子。更进一步,如果这个作品会成为后代编写的文学史中必然提及的作品,这样的作家才可以被称呼为大师。大师的称号是要经受的起时间考验的。

      • 家园 謝寶

        花這句:

        科技圈终极理想,在于将来的中文土著,用中文思考和交流,把一流的思想,在中文专业刊物发表,并在说中文的技术人群中得到应用。谁说英文谁TMD丢人,抢秘书的活,那就是真强了。

      • 家园 中国现在没有大师,有的都是大帅
    • 家园 三网一线

      好几年以前,上海推广宽带网,安装费几百月租费八十,我觉得贵。当时电信有个调查问卷,问用户的设想。一直以来,有线电视每月就十二块电话月租费二十五,凭什么你宽带一上来就八十。调查问卷上我就写了设想:八十包括电话、电视和无限度上网。

      现在我只用宽带了,电话拆了,有线电视一直没有装,八十块宽带费再加五块,每月电视随便看,上网时间无限度,就差可视电话了。

      技术在怎么进步?刚开始,IPTV那就没办法看现场直播,图像总是会卡住,清晰度倒是不错可是牺牲了速度。后来电信免费上门升级过两次(就是换机顶盒),还换了路由器。现在直播基本可以看,清晰度稍微牺牲了一点,电视图像看上去有一层薄雾,这对我这号要求不高还想回看节目的用户,够了。可以免费升级到2M速度,嗯,哪天申请去。

    • 家园 可惜精英们并没有提高认识

      例如,国家搞大飞机,还是依赖欧美,搞全球采购。

      这与西方国家搞全球采购是不一样的。西方国家本身是一个联盟,相互合作,控制飞机制造技术。我们不可能成为这个联盟中的分子,搞全球采购,就是将技术让战略敌人控制。

      精英们还是认为技术很难,还是不相信自己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