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鲁白自白(上) -- 穿越

共:💬48 🌺18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鲁白自白(上)

    鲁白是个非常有意思、有思想的人。他在上海念研究生时和饶毅是一个宿舍的,后来双双到美国成了神经科学的大牛教授。像很多大牛一样,他们也对接下来可以看得见终点的学术生涯开始厌倦了,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其他才能没发掘呢。于是两人又双双窜回国来。饶毅去北大生命学院当了院长,从此不再以个人的科研为重,而认为自己以后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教化社会大众,当舆论领袖指导中国的科研,所以经常看见他在网上码字,挥斥方遒。殊不知中国科研虽然不咋地,但嘴上的牛人可多了。于是板砖与口水齐飞,鼻青共脸肿一色。打得堂堂一大牛在网上狼狈不堪。

    和饶毅相比,鲁白低调多了。他从美国的NIH退下来后去了葛兰素史克的中国研发部当主管。银子多挣了很多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把科研成果产业化。看到自己的心血、知识变成实实在在的造福大众的产品,对很多科学家都是一种挡不住的诱惑。

    不过对河里很多搞科研的人来说,当官或者发财都还是遥不可及的梦,先得把自个的专业干好了才能去想别的。所以我们就来听听鲁白的一个演讲,学习一下怎么做好的科研,发好的文章吧。

    如何在顶级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1

    如何在顶级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2

    在这个演讲里,鲁白把好文章归为六类:1。在传统领域取得大突破;2。发明新技术、方法;3。有重要实际意义,如癌症、艾滋病方向;4。新概念;5。打破、改正传统观念;6。新领域。

    我们来品味一下他的见解。首先要说的是,鲁白明显很传统,赞成小科学。也就是说,注重在一个小作坊式的实验室里,以聪明智慧取胜。他忽视了在顶级学术杂志里,有一大堆的文章不是走这条路线的。如果谁手里握着世界上最好的望远镜或者显微镜或者中子衍射器,看到点其他人都看不到的东东,就能发片牛文章。或者就开一超大规模的实验室,所有人都跟工人似的投入到某一只有靠人海战术才能做出来的项目,做完后也能发好文章。顶级杂志又不是没有过文章有一百以上的作者的。事实是在项目没做完的时候就能发一堆好文章。我领域里有一牛人做一个二、三十年的项目,每几年汇报一次进展,好文章不要太多啊,靠这他就拿了个美国科学院的院士。

    所以手上有足够多的资源的话,发好文章并不是很难。中国现在顶级杂志的文章数目上去了,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这类的。

    鲁白归纳得不够完美。当然,瑕不掩瑜,我们来看看他归纳的这六类。

    1,4 和6,在传统领域取得大突破,新概念和新领域,谈何容易啊。谁不想在本领域内取得突破,可是这么多聪明人已经想过了,没有在文献中看到的未必没被人想过。更有可能是有人试过,发现不对。因为错误不能报道,所以就查不到了。所以当你有个崭新的想法时,别太兴奋,错的可能性比对的大。

    第三条,有重要实际意义,如癌症、艾滋病方向。嗯,这话说得在理,可是热门的东西谁都在抢,你一定抢得过别人吗?以前提过,一个科学家最大的悲哀,就是出了一堆好数据,然后看期刊的时候发现这些数据刚被同行给发表了。这种事出个两三次,这个科学家的职业生涯差不多就报销了。

    所以也就是剩下两条有容易操作的空间。发明新技术、方法是条好路子。我一直觉得科学的推动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的推动。当伽利略发明望远镜时,他拿着它东看西看,发现了不少好东西。要是放在现在,就是一堆牛文章了。显微镜被发明时,也是如此。

    打破、改正传统观念也相对容易点。科学有个特点,就是你懂得越多,就会发现你不懂的就越多。所以我们现在的认识很可能是错的。当然网上的伪科学家们也别兴奋得太早。如果有谁要反驳教科书里的某个观点的话,我会说“拿出好的证据出来”。Idea is cheap。我老人家每天都有几个ideas,基本上都是错的。学赵本山式的忽悠,您还嫩了点。

    但是,我也强烈怀疑教科书里的很多观点。所以要是有谁想法用先进的仪器去重新验证几十年前的结论,我会猜想说结果会让人大开眼界。这也是发好文章的一条捷径。

    元宝推荐:海天,晨枫,游识猷, 通宝推:冰河之水,frnkl,嘉英,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我这儿就蹦了个ideal出来

      跟那个myth buster类似的,但是搞一个期刊,就登那种人人都以为可行,但是证实不可行的东西。

      如果能够有理有据的证明某个事情不可行,让科学界的其他人少走弯路,也是功德一件啊

      期刊名字嘛,就叫《伪科学》好了

      • 家园 有个刊物叫做JNR

        journal of negative result

        意思就是说想让别人少走弯路。

        可惜的是发这样的文章对作者没有很大的好处。因为人家知道“哦,此路不通”之后,就忙别的去了。没有多少人在自己的论文里引用这个期刊的文章。现在的科学界越来越唯影响因子,所以很多事情都扭曲得很厉害。

    • 家园 【原创】鲁白自白(下)

      谈完了好文章,我们来谈一般的文章。鲁白指出了什么样的工作是一般性的工作:1。换个实验系统重复别人的实验;2。填补空缺; 3。补充细节;4。 提供更多的支持证据; 5。继续以前的发现;6。不完整的工作。

      我个人的看法是一般性的工作才是主流。它们是不是必要的?大部分科学家都会说是。因为一个横空出世的概念,必须要有无数的科学家跟进验证其正确性。不能说跟在后面缝缝补补就该鄙视。当元帅固然光彩,但做好一个小兵也很重要。

      还有个重要的限制条件,国家给项目的时候,并不是让人东试西试的。它要求在几年以后,要有具体的成果给它看,否则你就出局了。这看似急功近利,但不这样的后果更可怕。你到处宣扬“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点空”,于是你就一直拿钱不干活,万一你是一骗子怎么办?我总不能过个十年、二十年后再揭穿你吧,那时没准你都退休了。

      所以我觉得要是培养人就该五年博士毕业,三、五年博士后毕业。为了这个,还真得做点一般性的项目。如果觉得手上有什么钟爱的想法,必须得试一试,就既给手下一个容易的项目,也给一个难项目。给容易的项目让人保底。也给难的项目,万一碰对了就大发了。碰不对也就是命不好,至少容易的项目会总出点成果证明能力,可以让人安全着陆在某个地方。

      做容易的项目,自然只能得到很一般的文章。在这些一般的文章里,鲁白说的第2、3、4、5类 都是常态。实际上,写项目的时候不写以前的实验依据的话,是件不可能的事情。任何天马行空的想法也都是有依据的,否则不可能成立。所以反而是稳妥的想法才容易拿到项目。直到某人有了足够的资历,政府知道这个人怎么做都有好数据,才会发钱让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种人在美国不多,一般离诺贝尔奖也不远了。

      做容易的项目就是选择稳妥了。科学家必须在两条路线间做选择,要嘛卓越,要嘛稳妥。鲁白明显是赞成选择卓越的,他自个就是个成功的例子。不过作为诚实的科学家,鲁白也从不否认卓越需要付出代价。他说做科研的有两条道路,一种是纽约马拉松,一种是纽约导游。其实两条道路都是搏命的路。不跟疯子似的玩命在实验室里干,卓越的可能性很小。

      可惜鲁白没提的是,在卓越的背后,有很多人即使搏命,也没能卓越,成为累累白骨。他有一批他钦佩的科学家,可是这些人里面不少人名声不好,对手下的要求几近变态,也就是可以被形容成“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那种实验室。在这些实验室里,有不少人白天黑夜地干也没有什么成绩,最后就不知所终了。

      说到这里,我有点写不下去了。许多人的悲哀在我面前掠过,包括我知道的鲁白一师妹的事。

      不过鲁白演讲的下半部分,讲怎么选角度写文章,怎么投稿,怎么回应评审,真是精彩啊。值得一读二读再三读。要能背下来才好呢。大伙儿自个慢慢体会吧。

      【完】

      元宝推荐:海天,游识猷, 通宝推:踢细胞,黑天鹅,
      • 家园 鲁白说的很实用

        真东西。学好了是真屠龙术阿。

        我这里有点解释爱吃肉的兔子:【随笔】关于屠龙术的一些想法

        穿越兄的文笔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你为什么现在能当教授。

      • 家园 这段太对了,不得不推

        可惜鲁白没提的是,在卓越的背后,有很多人即使搏命,也没能卓越,成为累累白骨。他有一批他钦佩的科学家,可是这些人里面不少人名声不好,对手下的要求几近变态,也就是可以被形容成“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那种实验室。在这些实验室里,有不少人白天黑夜地干也没有什么成绩,最后就不知所终了。

        鲁白的博客从头看到尾,很多都赞成,可是......

      • 家园 穿越有卓越的洞察力和悲悯的心肠。
      • 家园 的确如此

        可惜鲁白没提的是,在卓越的背后,有很多人即使搏命,也没能卓越,成为累累白骨。他有一批他钦佩的科学家,可是这些人里面不少人名声不好,对手下的要求几近变态,也就是可以被形容成“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那种实验室。在这些实验室里,有不少人白天黑夜地干也没有什么成绩,最后就不知所终了。

        而且经常发生的还有一种情况:开拓的人开拓了一大半,时候到了,博士得毕业,博后得出站,然后新人进来捡个洋落。

        搞新东西的风险真是太大了,未必有付出就肯定有回报。

        • 家园 捡皮夹子的人到处都有

          现在中外都没有好的,对一般性工作进行评价的方法。大家就都拼命忽悠。

        • 家园 嗯,这种例子我见过好几次了

          所谓人走茶凉。做出来的成果不及时发出去,就会从第一作者的位置下滑到第二、第三的位置。

          主要还是科研这行竞争太激烈,成者王侯败者寇。

    • 家园 如果伽利略申请了望远镜的专利

      我有些好奇,如果伽利略申请了望远镜的专利,之后的发展会是如何的。现在觉得是会申请专利的。那他十有八九不会与教会斗争,而是坐着收专利费,生活安逸,终老于托斯卡纳的某个庄园。

      还好数学是不能拿来申请专利的,不然牛顿的微积分……

    • 家园 这六大类也可以有交集

      比如06年日本科学家首创的ips技术,可以把已经分化的成体细胞推回干细胞状态,首先这是干细胞这个传统领域的重大突破,又是新发明的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当然临床应用风险有待评估),创造了新概念-不同种细胞间不存在不可踰越的鸿沟,开辟了一个新领域,无数科学家跟进。一句化,if a single paper can give you a Nobel prize, this is it.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