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育女经”(四) -- 大西洋14

共:💬1 🌺1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育女经”(四)

    在我的“听三字经有感”一文的回帖中,mazda6河友讲到言传身教问题,深有同感,当时即已回帖,本篇再展开些。

    “言传身教”自古有之,是中华传统教育的精髓之一。不俗不雅的老话有“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下效”;俗一点儿的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正式的可以推“曾氏家训”(当然还有其他)。曾国藩虽然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刽子手,但他教育子孙的家书确是史所公认。还有一个曾子的故事,曾子幼时,其母亲为哄其听话,曾戏言杀猪给他吃,曾父果然把家里的猪杀了,取“言必行、行必果”之意,不能骗人。

    我觉得“言传身教”首要的一条应该是家居环境。现在人们的物质水平提高了,生活情趣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有心情,有时间,也有能力把自己的家好好的装饰、布置一下了。就算是“蜗居”状态,也要布置的有自己的特色。我想家里有几个书柜要比有几个酒柜对孩子的影响更好些(绝无对做酒生意的朋友有不敬之意,酒生意也是一种学问,酒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做好了,也足以立足于世、笑傲江湖。河里潘涌兄即是一榜样)。

    余自小也“好读书,不求甚解”(绝不敢与写“桃花园”的“五柳”先生相比,是真正的“不求甚解”,浅尝辄止而已)。看河里众河友的文章“精益求精”、“考评详尽”,在下真是汗颜的很。家里只有区区不到三千册图书,令我欣慰的是,女儿在初中时就对我说,她已经把家里书柜里的书全都看过了(当然辞典等工具书不在其列)。上高中以后,她就自己买自己喜欢的书了。子侄辈过生日,我的生日礼物统统是书,女儿十四岁的生日礼物是一套金庸的武侠小说全集。

    日前看到河友永远的幻想的帖子,听亲戚讲小升初有感,当时已回帖,这里再多说几句。现在的小孩子们也真是可怜,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赶课场,不说披星戴月也差不多了。“捉蜻蜓、斗蟋蟀”早已成为传说中的事儿了,“看小人儿书”的乐趣也几近消失。想自己上学时“看闲书”的兴奋,还真有点幸福感呢。

    从小到大肩负着“好好学习”的负担,甚至节假日也要参加各类“兴趣班”、“补习班”,身心疲惫,有些孩子们发出“父母皆祸害”的呐喊,虽不足为训,却也有情可原。实际上家长们也是无奈,面对激烈的竞争,如果不随大流,担心自已的孩子赶不上时代的潮流,只好咬牙一拼了。

    在我看来,虽然以一身之力无法改变教育体制上的问题,但家长们在培育自己的子女时还是有着极大的空间的,当然我这里说的都是一些小事情了。

    关于“兴趣班”,如果是女孩子,我想可以在她四、五岁的时候参加一段时间的舞蹈班(我女儿上了两年),不是想从事这个专业,只是培养的一个方面。少许舞蹈训练,对孩子的身姿、气质有很大帮助,所谓“亭亭玉立”。然后又让女儿学了两年武术,我觉得女孩子不防让她身上稍许有些“进攻”性,不受欺负。这也是有实例的,中学里淘气的男孩子们有时会“欺负”女同学,女儿初二时,班里一个“调皮鬼”对她动手动脚,她无意中使出一招“小擒拿”,一招致胜,男孩子疼的哇哇直叫,从此再也从人敢欺负她。

    尽早的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是培养孩子待人接物大方得体的一个好方法,这方面不展开谈了。

    吃饭“叭叽”嘴是最令人讨厌的事情之一,吃饭无声是文明的标记之一。可不少国人觉得吃饭“叭叽”嘴才吃的香,大概也和国人见面就问“吃了吗”的原因有关。我们从小就不允许女儿吃饭出声,后来有一次带她去一个农场,看到猪吃西瓜的情景,女儿笑着说,我明白吃饭为什么不能出声了。女儿上高中住校时,有同学奇怪的问,你怎么吃饭没声啊?女儿回答,家教如此。

    有的父母经常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某某某多好,你怎么就不行呢,要向人家学习。父母的本意是希望孩子向好人学习,实际上可能适得其反,这种话可能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感。你一定要让孩子觉得,他或她在你心中是最棒的。

    啰里啰嗦说了这许多,打住了,“育女经”小系列也告一段落。看看有些虎头蛇尾,“江郎才尽”,也就是他了。

    教育孩子是每个父母的“百年大计”,“各村都有各村的高招”,“抛砖引玉”也好,“狗尾续貂”也罢,只是说说自己的经验体会。

    祝天下所有的孩子们“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所有父母的心愿。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