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北京11岁女孩开学前一天跳楼身亡 -- 咪铛

共:💬73 🌺176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替楼主反驳。

            你这是在严重损害老师和你自己在孩子心里的威信。老师的要求可以用作假来蒙蔽、妈妈是会作假的人,你觉得将来的后果是什么?你告诉他生命最重要又有什么用,你的话在他心里能有多大影响你考虑过吗?
            孩子的理解力比你想的高多了。我认为,要让孩子知道怎么应对复杂的世界。这个比让他相信一个童话式的品德更重要。

            也许你觉得唐诗没那么重要,这也没什么。但是给你打个比方。部队要求内务很严,难道上了战场还会两家比内务吗?不会的,严格内务是培养一种内在的东西啊!
            并非每个人的目标都是作战士。人,其实不需要活得那么累。

            虽然咱们可能不在同一地区,但我实在怀疑仅凭学校布置的假期作业就会给孩子带来承受不了的负担?
            我小学一两年级的工作常常到了九、十点钟也写不完。四年级时,老师又兴大留作业。我写不完,总是中午被留下来饿饭。初二、初三时,常常一门学科的作业是一张卷子。有时一晚上要做两三张卷子。

            什么是快乐?完全没有痛苦那就没有快乐了。
            你在有意地极端化。相信楼主不是那个意思。

            我觉得为人父母者都该考虑一下:所谓的负担过重,多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不舍得孩子吃一丁点苦、没有给孩子培养一种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识而造成的?不要随随便便就全部推到别的原因上去,
            要培养孩子的意志是对的。但前提是在孩子自己感兴趣或者自己认识到重要性的基础上。否则,让孩子为你的需要和目标而吃苦,是培养不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

            当孩子做也做不完的时候,你是否留意到他的效率和质量问题?你是否在这上给过他有益的帮助? 至少我看你就没有教导帮助孩子去做好日程安排
            这倒是个有益的提议。

            看得出,您是黄色性格的人。

            • 家园 花这句

              我认为,要让孩子知道怎么应对复杂的世界。这个比让他相信一个童话式的品德更重要。

              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 家园 反驳加请教

              孩子的理解力比你想的高多了。我认为,要让孩子知道怎么应对复杂的世界。这个比让他相信一个童话式的品德更重要。

              没错,孩子的能力其实往往超出家长的想象,所以轻易地去欺骗孩子、在孩子面前做假是很容易被识破的,但是就是有好多家长是这么做的。 至少到目前为止谎言与欺骗还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现实存在,所以一不能对孩子完全隐讳这个的存在、二要对孩子讲清诚实与王小二是怎么回事、三千万不要轻易地以自己的言行去为孩子展示谎言与欺骗的存在。
              并非每个人的目标都是作战士。人,其实不需要活得那么累。
              这只是我拿来做个比方。但是不管你将来干什么,至少你必须生存于这个社会之中。
              我小学一两年级的工作常常到了九、十点钟也写不完。四年级时,老师又兴大留作业。我写不完,总是中午被留下来饿饭。初二、初三时,常常一门学科的作业是一张卷子。有时一晚上要做两三张卷子。

              十几年前的课业负担和现在是否一样?各地区之间是否一样?我想我们都没有那个精力和财力支持我们去做个详细调查,但我可以举个例子:一般周一至周五我孩子都可以在最多两小时内完成作业,同期他的某同学每天写到十一、二点也不一定能写完,我儿子的成绩也就是个中游,你觉得这个情况可以完全归罪到课业负担重吗?
              你在有意地极端化。相信楼主不是那个意思。
              操好心办坏事那也不是不可能。

              是我极端吗? 我不明白当大家吵嚷孩子负担重的时候,除了眼睛盯着教育部门外,还有没有考虑过“以前是一周上六天课的法定假日也少、考试上线和上辅导班的多少是正比关系吗、孩子做不完有没有无用功问题...。

              要培养孩子的意志是对的。但前提是在孩子自己感兴趣或者自己认识到重要性的基础上。否则,让孩子为你的需要和目标而吃苦,是培养不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

              孩子的认知和谁有首要关系?你说的这个前提和家长没有关系吗?兴趣也许天生的居多;孩子自己认识到重要性和家长的关系就大的多了吧!
              看得出,您是黄色性格的人。
              这个怎么讲,即便我不信这个听听也没啥坏处,你就本着八卦精神给我讲讲吧。

              • 家园 每个小孩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

                我承认伪造记录不是个完美的解决方法,确实不利于小孩责任心的培养.而且我没有对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描述,所以你的质疑是有道理的.

                就背唐诗的事情,我家的孩子六岁参加过疯狂背古诗的活动,几百首古诗背得滚瓜乱熟.过了几年就忘了.实际上小孩的理解力和审美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背诗只是鹦鹉学舌的成分多,效果不大.现在的环境和古代差别很大,唐诗里思乡送别忆旧题材很多,都是现代的孩子在交通和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环境下没有体验的,也无法理解的.要一个10岁的男孩去理解古人对月伤怀,对着春花秋月垂泪的心态,基本上不是一个空间.

                背唐诗能体会古典文学之美,中国文字之美.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读懂唐诗,但有一个积累和渐进的过程.目前他对唐诗没有敏感度,背了效果也不大.所以没有要求他必须每天背诵几首.

                我不能否认老师的要求,因为可能别的孩子能够接受唐诗,每天背颂的效果很好.我也没有质疑老师的权威,正因为现实的情况是老师的威权在孩子的心中很重,没有我签字的记录他根本不愿意去学校报道.所以我采取了最简单省事的做法.

                至于为什么不跟老师细致的交流,因为据老师声称他们的工作量很重,每个班的孩子很多,他们无暇就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跟家长细致地讨论,所以在以前的某些尝试无效后很多时候我就自己斟酌着决定了.

                我的孩子没有每天背唐诗的责任主要在家长的身上,而我不愿因自己的决定让他上学后受罚.

                在我小时候我自己的老师们的形象是高尚的温和的负责任的,直到今天我仍然在心底感谢他们.但是我的孩子的老师们,也许是教育产业化的成果.比如现在我正跟儿子讨论教师节的礼物.我从来不愿意在孩子眼里制造玫瑰般的童年,一个真实的,目前还可以接受的现实世界,是我希望孩子能够真实体验到的生活.而且从来乐意让孩子明白凡事皆有两面,美好的和阴暗的.

                • 家园 忘记了也还是有用的

                  几百首诗,怎可能忘得干干净净?

                  如果能够在孩子脑袋里面留下点痕迹,那就足够了,他可以在慢慢的成长过程中一点点领会到当年不能理解的词句。这是他一生都可以享受的财富。

                • 家园 老师的水准什么样是很难说的。

                  在我小时候我自己的老师们的形象是高尚的温和的负责任的,直到今天我仍然在心底感谢他们.但是我的孩子的老师们,也许是教育产业化的成果.比如现在我正跟儿子讨论教师节的礼物.我从来不愿意在孩子眼里制造玫瑰般的童年,一个真实的,目前还可以接受的现实世界,是我希望孩子能够真实体验到的生活.而且从来乐意让孩子明白凡事皆有两面,美好的和阴暗的.

                  我小学里,送礼是必须的。老师间也会互相谈论自己收到什么礼物,谁谁送了什么。老师打骂讽刺孩子也是日常的基本功。此外,还有后任老师当着全班的面嘲讽前任老师无能和不负责任。还有前后两个老师靠事前漏题让我们班学生的成绩在全年级提高名次。而我所在的学校在当时是区重点小学。

                  另外,据我一个同事说,他小时候,学校为了应对上级的一项体育健康情况的检查,会按排把某个班级体质差的学生都用其他学生换走。

                  所以说,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是很重要的。因为很多时候,你无法选择环境。

                • 家园 实在忍不住我又要开火了,请你原谅,但我实无恶意

                  这次开火的目标是你的具体做法。

                  实际上小孩的理解力和审美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背诗只是鹦鹉学舌的成分多,效果不大.现在的环境和古代差别很大,唐诗里思乡送别忆旧题材很多,都是现代的孩子在交通和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环境下没有体验的,也无法理解的.
                  这个确实,不到一定的年龄没有一定的阅历那些意境确实不是很容易理解的,社会生活也不要求每个人都是文学家或具备相当的文学鉴赏力(当然有这方面的才华肯定不是坏事)。虽然你是如此认识的,但你还是让孩子参与了背唐诗的活动,不过也没啥,背了也不是坏事。
                  就背唐诗的事情,我家的孩子六岁参加过疯狂背古诗的活动,几百首古诗背得滚瓜乱熟.过了几年就忘了.
                  看看,孩子很出色,而你的太糟糕了。

                  针对唐诗(英语单词)这样量大、日常使用率不高的学习任务(相对于小九九等):

                  一、你没有考虑如此大的任务量与时间段的科学匹配,简简单单的采用了一口吃个胖子的方式(但你孩子还是在短时间内背会了,所以我觉的孩子还是很好的)。

                  二、你没有掌握(或没有指导孩子采用)科学的记忆方法,没有采用反复滚动记忆方法来形成永久记忆而巩固学习成果。

                  结果苦也吃了却什么也没收获,这不熊瞎子掰苞米吗?

                  然后在老师要求背唐诗的时候,本来学过的东西却不得不从头再来(你说这负担和你有没有关系?),再然后你觉得负担过重就给孩子作伪。

                  你看看,本来是孩子应该感受到一点点提前学会的快乐的时候,却演变成了现在的结果。

                  目前他对唐诗没有敏感度,背了效果也不大.所以没有要求他必须每天背诵几首.
                  暑假要求他们背多少唐诗?是下一学期要学的那么有限几首还是真的要求每天都要背几首?
                  我不能否认老师的要求,因为可能别的孩子能够接受唐诗,每天背颂的效果很好.我也没有质疑老师的权威,正因为现实的情况是老师的威权在孩子的心中很重,没有我签字的记录他根本不愿意去学校报道.所以我采取了最简单省事的做法.
                  你看,由于熊瞎子掰苞米导致你今天陷入两难境地,你说主要原因在谁?

                  • 家园 【原创】【整理】【原创】俺还是想和您唱反调

                    请别介意

                    在咪铛河友同意小咪不用暑假背唐诗后,小咪就没有背,说明孩子是不愿意背唐诗的。

                    “就背唐诗的事情,我家的孩子六岁参加过疯狂背古诗的活动,几百首古诗背得滚瓜乱熟.过了几年就忘了.”

                    这只能说明这个孩子记忆力很好,他可以背唐诗也可以背课文,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区别,六岁的孩子是无法理解唐诗的。

                    而我本人小学时每晚都会自己挑一首唐诗背。

                    因为我很闲

                    自从母亲发现我的作业多到要做到十一点后,她就挑出一部分给我做,剩下的就由她帮我做了。

                    • 家园 没事我不会介意,其实我倒是担心楼主会介意我

                      我觉得这里你我的理解有点不同

                      我攻击的地方不是要不要背唐诗(限定条件—如果只是要求背诵课标要求背诵的那十几首的话,那就连这个也要攻击了),而是既然以前已经背会了怎么能让孩子熊瞎子掰苞米,导致今天的困境。

                      熊瞎子掰苞米的情况下,留下的只有辛勤劳动的苦却没有收获的成就感,不要说孩子有没有兴趣,连虚荣心导致的动力都没法加以利用了。

                      自从母亲发现我的作业多到要做到十一点后,她就挑出一部分给我做,剩下的就由她帮我做了。
                      我觉得这个挑出一部分给你做是很有学问的,估计挑选有个标准吧?

                      • 家园 呵呵,没有介意

                        你说的很多点都是很好的,我非常同意.

                        我也不是溺爱孩子,憎恨一切作业的家长.趁暑假大量背颂古诗词我认为可以作为可选项的作业,至于其中课标要求的十几首那自然是必须掌握的,老师迟早会在课堂上详细讲解,也不必追求什么"提前掌握'的快乐.

                  • 家园 好吧,您是一个极端认真追求完美的人,

                    我个人认为,收获一些不明意义的词句在记忆里不是什么成就,也没惋惜唐诗从小孩记忆里消失,因此没觉得处于两难境地.

                    我不是追求完美的父母.

                    胡乱说几句吧.

                    曾经读过一本叫做<freakonomics>的书,从经济学的角度统计了孩子的未来成就和学校教育以及家庭的关系,最后结论是小孩的成就与家庭出生的相关性最大.孩子出生于某个家庭的那一刻,基本就决定了孩子以后人生的高度.(本人注:某些逆天的强人,比如朱元璋,本朝太祖等不在此列).这个统计数据是基于平稳发展的社会作出的.中国的解放后,改革开放等时期,正处于剧烈变革时期,个人的命运因潮流而动,和家庭出身的关系可能不明显.而未来中国的走向,如果和谐社会能够成功的话,阶层之间的流动机会就象逐渐步入稳定成熟期的其他国家一样,越来越小(相对改革开放时期).(如果不能成功,我们就应该讨论其他的问题,而不是教育育儿的话题.)

                    就我平时的观察和体验,小孩额外的学习负担,很多时候是学校,家庭等合力的结果.一般中等家庭的孩子的负担格外重,很多时候源于家长的期望和要求.我揣测家长们大约期望子女成为社会精英,登上金字塔上层,成为top XXX等,才会从幼儿园和小学起,就把孩子送到各种辅导班培训班去.本身是中等阶层出生的小孩,想突破自己的阶层,期待未来的人生在金字塔上再往上攀登,自然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如果追求非名校不可,孩子还有那个实力能进名校,出了名校的大门,求职或创业时家庭出身仍然是相关性极高的.

                    我对孩子没有那么高的期待,平时要求自己的孩子作业不能超过8点,放学后有一小时时间选择户外活动或者电视节目.根据东亚国家重视教育的传统,看看日本现在的大学录取率,再看看北京现在大学的录取率,小孩上学不需要那么累,在十年后上个差不多的大学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以后找个中不溜的工作就行了.

                    看来看去,我好象在说人应该认命.也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现在为孩子做的选择肯定不是完美的,只能说当父母只要尽力了就行.

              • 家园 再述我的观点。

                二要对孩子讲清诚实与王小二是怎么回事、三千万不要轻易地以自己的言行去为孩子展示谎言与欺骗的存在。

                我也是从孩子那时候过来的人,当然,您也是。我觉得没必要这么紧张。你解释是对的。但你是解释不完的。比如,你对老婆说一句:你是这个世界上最漂亮的人。

                孩子听到了。你如何解释赞美和奉承间的关系?

                你的孩子若非哲学家,小小年纪恐怕也听不了那么多解释。

                尽量不给孩子造成误解和不良示范是对的。但是不要矫情。怎么事一矫情就过头了。只要自己所做的问心无愧,孩子早晚是会理解的。要对孩子有信心。

                一般周一至周五我孩子都可以在最多两小时内完成作业,同期他的某同学每天写到十一、二点也不一定能写完,我儿子的成绩也就是个中游,你觉得这个情况可以完全归罪到课业负担重吗?
                某同学每天写到十一、二点也不一定能写完。这就要研究这个孩子的问题是什么。要么改进孩子的效率。要么放弃。

                前者不多说。因为那是您擅长的。对后者,我要说,人生在世,禀赋各异。有些孩子就不是学习的料。如其花十二分的精力,让他的短处有三分的进步。不如花五分的精力,让他的长处有十的进步。当然,除非他那个短处是致命的。

                如果你花尽精力在短处的提高上,他提高了,但也只是个庸人。这是我的观点,可能大部分人都不接受。但这也没什么。

                孩子的认知和谁有首要关系?你说的这个前提和家长没有关系吗?兴趣也许天生的居多;孩子自己认识到重要性和家长的关系就大的多了吧!
                孩子的认知和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自身性格特点,思维方式都有关系。不要以为家长有那么大的伟力。反之,也不要以为学校有多么大的伟力。

                我所主张的是,家长可以对孩子讲重要性,或者引导孩子认识。但是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要学会把决定权交给孩子。替孩子作选择,只能是迫不得以的情况下作出的选择,如同我们选择打孩子一样。

                看得出,您是黄色性格的人。这个怎么讲,即便我不信这个听听也没啥坏处,你就本着八卦精神给我讲讲吧。
                爱问下本《色眼识人》吧。

          • 家园 我在前几年也做过类似楼主的事,现在,想法改了,孩子的责任

            心和耐挫力是第一目标,没有这些,快乐是无源之水。

      • 家园 我觉得在这个社会环境下,要给孩子解释清楚很难
    • 家园 真是太难受了,

      小升初折磨人啊。一是担心将来没有好大学上,一是担心去了差校小孩学坏。 家长忙啊,小孩比大人还忙。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