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生与死 -- 魂与梦

共:💬1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生与死

    生与死

    老子在第五十章中一开始就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这一段话是什么意思?当然不是简单地把人分成三份,一份可以生,一份要去死,另一份本来可以生,却也要“动之于死地”,也得死!

    但是世界上的人实际上倒的确是处于这么一种状况。我们常听人(不管是古人还是现在的科学家)说:人本来的寿命远不止现在这么几十年。按一般动物生命期应该是发育期的六倍(这可是完全有科学根据的),人的寿命至少应该是15*6=90。保养得好些,活到百岁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可是前几百年我们平均寿命只有几十岁,近几十年我国人的平均寿命大大延长,但也还是达不到这一水平。这是为什么?

    老子在这一段话中回答了我们的这个问题。他一上来就说:“出生入死。”什么意思?不是要你像我们现在口头说的那样去出生入死地冒危险,他是说:人一出生就是要逐渐走入死亡的。这话虽不中听,但却完全是真理。人生自古谁无死?不死的就不是人了。

    虽然人出生后总要死,但死的时间却不同。他接着说:有三分之一的人是按正常生活后死亡的,他把这些人称为“生之徒”;有三分之一的人是不到正常该死(对不起,这话不好听!)的时候就死了,他把这些人称为“死之徒”(更不好听了);还有那三分之一的人本来不该死,的确是“动之于死地”自己到“死地”去找死的!他们怎么会去找死呢?“以其生生之厚”!

    “以其生生之厚”中,第一个“生”是动词,其意思是生养;第二个“生”是名词,表示生命。“生之厚”的意思是厚待“生”。因此,这句话可以这样翻译:(这些人找死的原因)是由于对自己的生命照顾得太好了,好到了生命承受不了的地步,于是就死了。

    这实在是荒唐!可惜这样荒唐的事情却时刻发生在我们的周围,自古至今,概莫能免。有多少锦衣玉食之流,甚至位居九五之尊,虽然尝尽了人间美味,享尽了世间豪华,天天犬马,夜夜笙歌,所谓“三十六宫都是春”,结果反而病入膏肓,少年夭折。尽管用尽了千古奇方,还是回生乏术。

    所以看来,穷得没有饭吃,会饿死,这是属于老子说的第二类;富得吃得流油,会得高血脂、糖尿病,也可能会死,这就是属于老子讲得第三类了。

    那么要怎样才能进入第一类呢?按老子的教导,是清静寡欲,粗衣淡食,正如《清静经》中所说:“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善摄生”的境地。至于是不是真能像老子后面说的:“陆行不遇兕虎,入阵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那就得请诸位自己去实践了。按我想,是有难处的。除非真的做到了老子在《清静经》中说的:“如此清静,渐入大道。既入大道,名为得道。”这样的地步,那“以其无死地”也就自然到达了。

    关键词(Tags): #老子#生#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