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赵紫阳之死 -- 温相

共:💬118 🌺3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关于赵紫阳和八九事件再问几个为什么?

      失败者容易受到同情,这是普遍的现象。举凡失败者一定是他自身的弱点或者缺点战胜了他的优点和优势,这是无可置疑的。同时,失败者是不是因为失败或者悲壮的结局就可以被完全抹杀他的错误以及他的错误的延伸了呢?事实上,这是办不到的,但是,事实上,人们却是经常主观这么认为的。

      学生运动是怎么从自发转化到激化最后再转化到流血的?

      鲍彤在阎明复已经代表中央对学生作出安抚之后,而学生已经答应撤出广场之后为什么单独召见封从德和柴铃?在召见一小时后,学生为什么继续绝食而改变了此前的决定?

      学生一开始矛头直接对着赵紫阳,熊炎向袁木、何东昌出示赵紫阳打高尔夫球的《东西南北》杂志封面,随后学生编出打倒赵紫阳的顺口溜,可是,两天之后,方励之、严家其联合会见王丹、吾尔开希、封从德之后,学生口气大变。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中央在给赵紫阳做的结论中指出赵利用学生运动压中央捞取个人政治资本,是不是有比这个更加有力的东西能够推翻这种说法?是不是说这种说赵紫阳利用学生运动的说法一点都不值得相信?

      赵紫阳不同意戒严,不同意流血解决问题,这是事实,但是,不要忘了连徐向前、杨尚昆、聂荣臻等人也不同意镇压,许家屯对此有过具体的回忆(见许家屯回忆录),但是,中央容忍的底线是学生必须撤出天安门广场,北京恢复正常的秩序,中国不能这么乱下去。而恢复北京乃至全国的有序,学生是不是一点责任都没有,是不是一点义务都不需要尽?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赞同撤出广场,放弃绝食等极端做法,李洪林、张显扬、包遵信、温元凯等“动乱分子”都有回忆证实这一点,戴晴更是直接指出严家其“坏了大事”(详见戴晴《我的入狱》)那么为什么严家其等人不允许学生撤出广场,非要把事情的发展推向激化?是不是各方势力都需要一场流血才能给这次运动作出一个结论来?

      一句话,到底是谁把无辜的学生们一步又一步的推到枪口的前面?

      • 家园 【文摘】三、六四的性质

        我把「六四」定义为赵紫阳为代表的改革派与保守派联盟之间的一场

        决战。它的结果是全部都是失败者,没有一个胜利者。

          胡耀邦去世以后,对胡耀邦去世感到最内疚的是一九八九闹过事的在

        校大学生。他们隐隐约约地感到,胡耀邦的去世与他们的闹事有着某种说

        不清楚的连带关系。胡耀邦去世以后他们受良心的呼唤,开始表达对邓小

        平的不满,同时表达对胡耀邦的哀悼和愧疚之心。他们大概只能看到邓小

        平,因为邓小平在最高位置上面,他们并不了解邓小平是在什么情况下做

        了这个动作――挥泪斩马谡;他为了向保守派妥协――保守派的进攻非常

        强大,自己把他提起来又自己把他干掉了,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但是学

        生们不知道这些事情......街上的标语越来越多,都是反邓小平的。这正

        是杨尚昆烧三年高香都烧不来的局面。那恰好可以制造赵紫阳和邓小平之

        间的进一步冲突。要不你进一步镇压,你如果不坚决镇压,就表示你赵紫

        阳有野心,也就是想搞倒邓小平。因此,对待学生的态度,就成了一个对

        待邓小平的态度问题。

          其实,学生「见好就收」最符合赵紫阳的利益,因为赵紫阳一直不主

        张镇压学生,他主张对学生怀柔。学生越闹得凶,保守派就越高兴。他坐

        山观虎斗。当时的利益结构就是这样的。所以最不想让学生退的就是杨尚

        昆,就是陈云、薄一波、邓颖超这一大批老人们。

          那么怎么样让学生们不退呢?很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我告诉你,我

        要秋后算帐!因为一秋后算帐学生的分配就没有去路了,所以他们一定要

        闹。你要秋后算帐我能回去吗?参加过这个活动的都知道,就是这个心理

        。而保守派决不可能说你这个运动是爱国的,我一定要把它定性为「动乱

        」;只要是「动乱」,我秋后就算你的帐。只要你定性为「动乱」,学生

        就不会善罢甘休。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逻辑。当时的形式和利害关系就是这

        样的。保守派是想坐山观虎斗,他们希望学生不要退场,希望邓小平和赵

        紫阳斗的越剧烈越好,那么他就可能让赵紫阳在「十四大」之前下台。

        保守派利用了学生,杨尚昆利用了保守派和学生、赵紫阳和邓小平之间的

        冲突。他处于最有利的位置――既能沟通邓小平、赵紫阳,还能沟通保守

        派。他有一个大家都有求于他的「身份」,他可以跟所有人说话,没有人

        认为他是两面三刀,因为他要扮演邓小平的传话人。他的位置使他可以做

        到一箭三雕:让赵和邓和保守派同归于尽,自己做「太上皇」,控制军权

        ,找一个「儿皇帝」,他想重演邓小平的故事。而且,他确实办到了这一

        点,在其后的两年内,他就是「太上皇」。

          但是赵紫阳毕竟在中国共产党里滚了这么多年,他有他的政治谋略。

        他的谋略是什么呢?以退为进,隔岸观火。在学生闹得最凶的时候,他去

        北朝鲜访问。他效法的是一九六六年的毛泽东,学生开始闹事的时候,毛

        泽东躲到杭州去了,让邓小平和刘少奇在北京处理事情,处理完了,八月

        份,他回来便把他们打翻在地。赵紫阳现在重演这样一个故事。他临走之

        前交代三条:第一,我走了以后不能召开中央常委会;第二,重大事情向

        我汇报;第三,由李鹏主持中央工作――他想把这个「祸水」重新引向李

        鹏。但是,杨尚昆比他还高明。赵紫阳前脚刚刚走,杨尚昆后脚立刻召开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常委会他没开,他开的是政治局扩大会议!这个会

        议当晚结束后,杨尚昆就带着李鹏、李锡铭和陈希同去见邓小平,把这场

        运动描绘为一场疯狂的反对邓小平的运动。于是邓发表了一篇杀气腾腾的

        讲话。这篇讲话大家都知道,当时就在党内公开传达了。邓小平的中心就

        是三句话:不怕流血;不怕骂娘;不怕制裁。对学生要采取最强硬的手段

        。根据邓小平这个讲话的调子,当天晚上胡启立奉命主持起草了四月二十

        六日的《人民日报》社论,把这场学生运动,定义为反革命动乱。

          从此以后,赵紫阳和邓小平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因为邓小平讲话传

        达时,一点也没有介绍背景资料。这篇讲话是在什么背景下说的?谁去汇

        报的?一句话都没有。他同时也促进了杨家的灭亡的命运。因为他这样做

        实际就是把邓小平逼到了墙根,火山口,就把邓小平变成了一个暴君。就

        是这场运动将来不论以什么方式发展,其罪过都在邓小平身上,因为有这

        篇讲话。这叫一箭双雕。赵紫阳回来以后,你要是讲怀柔,就是直接与邓

        小平的讲话对抗,邓小平已定性为反革命暴乱,你这不是与邓小平对着干

        吗?赵紫阳不知道,以他的背景和功力,是不能跟毛泽东相比的,所以他

        不能玩那个谋略。他本来是想你们镇压完了之后,我来收拾。如果你们镇

        压了或你们非常严肃地处理了,我回来进行怀柔的处理,就我一个人对。

        但是,赵紫阳出的这个招,被杨尚昆以一个小小的动作就彻底的毁灭了。

        杨尚昆已经看穿了他的用意。

          邓小平的讲话以后,包括李鹏、杨尚昆这些人,唯一的担心是学生坚

        持不住,会撤退。结果他们担心的局面终于出现了。紫阳同志回来以后,

        在五月三日发表了讲话,学生觉得这个讲话很舒服,就回去了。但五月十

        三日中午,学生「绝食」出台了。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抉择。思想是不以

        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学生无法理解中共所做的事情,他们上街是因为何

        东昌在各大学演讲:赵紫阳的讲话只代表他个人。这个讲话把学生刺激得

        坐不下来,没办法在学校里读书,他们要讨个说法,要求承认他们不是动

        乱。

          从学潮开始,到学生上街绝食,所有的的事情都按照杨尚昆的意图在

        发展。那时侯他已经成立了戒严指挥部。戒严指挥部刚成立的时候在中南

        海办公,几天以后搬走了。

          大家知道,一但动了军事行动,对改革派无论怎么进行清洗都不为过

        ,因为已经流血了。如果不流血,那什么事都好说。在这之前――邓小平

        时代,他们没抓多少人,最高的处罚就是开除党籍,像方励之、刘宾雁、

        王若望等,他们并没有被投进监狱。投进监狱就是在「六四」,动了军队

        以后才开始的。冲突已经升级到军事冲突,他们无论做出什么人们都不会

        惊讶。现在老抓人,就是六四抓惯了,抓起来已经没什么了,那么多的人

        我都抓了,现在我还不能抓吗?

          但是,杨尚昆想当「太上皇」,也就为自己的灭亡种下了祸根。因为

        他做的这些都瞒不过邓小平,只是邓小平当时不敢和他动手。一方面,邓

        小平不可能既打赵紫阳,又打杨尚昆,这样的话他马上会灭亡。杨尚昆不

        管倒向哪一边,哪一边的力量一定加强,所以邓小平一定要稳住他。另一

        方面,杨尚昆军权在手,对他动手必须小心谨慎。就像一个公司经理,你

        的卫队长如果对你不忠心,你可能还要安抚他,因为他们随时可能把你软

        禁起来,一个电话就行了:小平同志,你不安全,我给你重新派一个警卫

        连,让那些反革命不要进入你的家里。从此以后你连电话也打不出去――

        你无法联络,他只要一个动作就足够了。

          当然,邓小平并不好「玩」。中共「十四大」前,杨尚昆兄弟莫名其

        妙地下台,可以被看成是他那次「玩」性发作的代价。他的失败,只是比

        那次保守派与改革派「同归于尽」的大火迟到两年而已。

        • 家园 这种分析窃以为是出自演义心态.

          政治不是演义. 刀光光剑影虽有之, 但我想身处如此显位, 并且有崇高信仰的人,纵然有考虑自己利益的一面,更多的还是想建设好中国.谁不爱自己的祖国呢? 目的相同, 只是方法甚或是义气之争而已.

        • 家园 邓小平没有打杨尚昆:

          杨尚昆和杨白冰兄弟两个人是两回事。杨白冰是不识好歹自己肇祸。

      • 家园 我的亲身经历是

        那夜之前,学运已经渐渐进入了低谷,社会上的舆论也开始不支持学生继续闹下去,这个时候任何高潮都起不来了。

        我几十年都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还要--

        开枪是不是唯一的选择?当时很多人的答案都是相反的。

        • 家园 据说有几个解释

          1) 当时的政府缺乏镇压大规模群众骚乱的经验,手段,器材。

          2) 有美国和法国的特务介入。

          3) 担心政变。

          这是从某高干子弟的那里听来的,不知真假。

          无论如何,这是场悲剧。

        • 家园 这件事也是我一直在琢磨的:

          总体是事前几天已经把政府逼进了死胡同,特别是谈判和努力失败以后,已经是十分危险的境地了。决定是学生不撤离之后作出的。

          就说这么多了。没有一个人不同情学生的,至今仍旧如此,越是同情就越是反思那场鲜血流的应该不应该?本来学生不应该那么死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