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帝魔探险记 -- 晨枫

共:💬1457 🌺6638 🌵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8
下页 末页
    • 家园 魔都篇之五:世博(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俄罗斯的卡通形象也很可爱,就是不知道典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被俄罗斯借去用的中国花儿更加可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传奇般的俄罗斯大美女,呃,水平一般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馆内弄得像童话世界一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天棚上像是环形山,莫非这是俄罗斯版的天上人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天棚上的“礼炮”号航天站算是唯一能看出俄罗斯科技的地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可惜的是,美轮美奂,但不知所云,这些和俄罗斯是什么关系?

      吃完午饭,四周张望,锁定了俄罗斯馆。俄罗斯人到底是俄罗斯人,设计很特别。一个说不出形状的建筑,像朝天抓起的手指,又像扎堆架起的帐篷。雪白的底色上,是红色的传统服饰的花边。外墙大量使用搪瓷版和塑料片,传统里又充满了新颖。俄罗斯馆的周围有很多俄罗斯传统童话里的卡通人物,可惜俄罗斯童话在中国和世界上都式微了,除了“渔夫与金鱼”、“金鸡”什么的,就很少有人知道了,所以看着这些可爱的卡通形象,大家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是为了和中国人套近乎,还是俄罗斯建筑中本来就有这样的元素,周围还有一些小桥流水。但走进馆内,就是一片完全不同的世界了。这是一个蓝色、绿色和紫色的世界,这是一个童话的世界。馆内空间在二楼挑出一圈平台,中间有一个特别大的立柱,空中穿梭着盘旋坡道,此外没有分割。在建筑空间的处理上,很有创意。偌大的空间里,蓝绿的灯光不明不暗地照着,好像在海底一样,或者在月光下的森林里。大得不可思议的花瓣、草叶点缀其间,森林小屋像蘑菇一样这里冒出一个,那里冒出一个,更加强化了童话世界的幻觉。天顶上吊这一个礼炮号空间站,但此外的展示就不知所云了,完全不知道展示的主题是什么,要表达什么样的一个意思。走了一圈出来,嗯,漂亮,好玩,但……没有了,既没有表现出俄罗斯的文化科技,也没有表现出俄罗斯的风土人情,好像有点离题了,变成一个哗众取宠的兴致所至。总的来说,美轮美奂,但不知所云。

      俄罗斯馆出来,就要合计合计,不能见馆就进,否则时间不够了。接下去想去丹麦馆。去年在哥本哈根和小美人鱼打了个招呼,今年不能过门而不入啊。但是路过奥地利馆,忍不住还是进去了。奥地利馆的设计很有Eero Saarinon的纽约肯尼迪机场TWA航站的风范,不过里面没有什么内容,弄一台蹩脚的音乐秀了事,真是愧对奥地利音乐之乡的美名,奥地利街头音乐会或者乡村啤酒节的音乐可比这强多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奥地利馆拿几个小妞凑一个调子滥竽充数,真是愧对音乐之国的美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土耳其馆号称文明的摇篮,不知道印度或者韩国要跟土耳其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挪威馆也貌似很有特色,但我们急着去丹麦馆,就过门而不入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可这爱沙尼亚馆怎么跟墨西哥大卖场似的?严守一到了爱沙尼亚,不是要很郁闷吗?

      奥地利馆出来,穿过去就是丹麦馆了。丹麦是斯堪迪纳维亚国家之一,但也是斯堪迪纳维亚国家中较特别的一个。丹麦地处波罗的海通往大西洋的出海口,地处兵家必争之地。另一方面,丹麦国土狭小,还分散在几个岛屿和半岛上,既不像北方瑞典、挪威那样地大物博,又没有南方德国那样兵强马壮,所以长于夹缝中求生存之道,在丹麦经济中也反映出来。尽管丹麦有风电等强项科技,工业美术设计才是丹麦的最强项。Bang & Olafson不仅是音响器材界里一个异数,还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里永久性展览的作品。丹麦设计在基调上依然是功能主义,形式服从功能,强调简约,但既有德国风格的谨严和精细,又有意大利风格的灵秀和人性,丹麦设计的家具、龙头、日用小品更是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欢迎。事实上,工业美术设计已经成为丹麦经济命脉的一部分,哥本哈根还专门有一个工业美术设计博物馆。自然,丹麦馆聪明地没有过于拘泥于展示丹麦的科技、风光甚至驰名的糕点,而是在馆中最重要的中央空间开辟一片水池,池中放上中国人民最熟悉的丹麦形象……小美人鱼。去年去波罗的海环游的时候,在哥本哈根的海湾里看到礁石上的小美人鱼,但在岸上只能看到正面,在水上只能看到背面。在上海,小美人鱼放在圆形水池的中间,环形坡道交错盘旋,可以环绕着小美人鱼尽管看。由于人流一直在动,听说尽管高峰期间,别的馆人满为患,丹麦馆始终保持人流流动,等候时间相对较短,达到很好的效果。在战略要点含蓄地放上几个展柜,陈列丹麦的工业美术设计作品,还提供设计新颖时尚的自行车,供观众沿坡道上的专用自行车道骑行,不仅凸现丹麦设计,还传递了丹麦环保的理念,用心良苦。整个丹麦馆其实就是围绕着小美人鱼,没有不必要的图板或者模型的打岔,路线简明,主题清楚,人流组织很好。除了小贩叫卖小美人鱼像的聒噪烦人外,丹麦馆在展馆设计上是看到的所有馆中最好的。

      丹麦馆隔壁就是瑞典馆,一进门就是几个大大的IKEA蒲公英灯。但是瑞典馆变成IKEA的展销厅了,屋顶上倒吊着IKEA的家具展示,楼下的游乐厅好像从IKEA店里直接搬过来的,主题倒是清楚,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丹麦馆主题突出,就是围绕这美人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美人鱼的模特是嘉士伯啤酒的老板娘Eline Eriksen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Eline Eriksen的真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她老公不心疼她这么风吹日晒的,丹麦老百姓心疼了。这100年来,她一会儿丢胳膊,一会儿丢脑袋。上海是最后一次露天展出了,回去后就进博物馆,估计是她老公创建的Ny Carlsberg,哥本哈根海湾里就放复制品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丹麦馆有一批自行车,既时尚,又环保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但美人鱼哪有我们的中国宝宝可爱啊?前面她在吮冰淇淋的时候没有拍到,可爱度至少高三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瑞典馆一进门就是这IKEA蒲公英灯,99加元一个,因为我买过一个

      法国馆在世博开展前声势造得很大,很多唾沫花费在卢浮宫的7件珍宝如何值钱上。据说这也是排大队的地方,广场上的大喇叭里说平均等候时间2小时,但我们看看队伍和移动的速度,估计要不了那么多,就排上了。事实证明,连排队带参观一共用了1小时40分钟。建筑周边是一圈水池,但水池里是很多画像,都是龇牙咧嘴、愁眉苦脸的亚洲小孩形象,不知道算是什么用意。内院很有点宫廷内院的意韵,卢浮宫的Cour Carree就是这样一个封闭的矩形内院,不同的是法国馆内院墙上挂满了植物,大概是凸现环保和绿色的理念。内院广场上的喷泉吸引了很多人,但实际上很普通。进得馆内,长长的过道大概是和上海地铁同一个人设计的,墙上是法国风光的投影,然后才是那些久仰大名的卢浮宫名作。卢浮宫去过了,这些其实不全是卢浮宫的,至少有一半应该是奥赛的。不过奥赛是从卢浮宫分出来的,所以要说都是卢浮宫的也勉强可以。这些算不算卢浮宫(和奥赛)的精品,这个就见仁见智了,咱们不去花费这个口水。只能说,这个青铜时代在巴黎西区Auteil的街心三角花园里也有一个,风吹日赛,绝对可以零距离接触,而且没有观众排队等着合影。LV站台的霓虹灯饰倒是有巴黎地铁Hector Guimard的Art Nouveau设计的风范,很巴黎。法国馆也是主打文化牌,但或许东西多了,什么都想显一显,喧宾夺主,反而没有丹麦馆主题鲜明,效果突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法国馆外面的这些画看不明白,这是在搞行为艺术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内庭的这个喷泉很多人在牌照,其实很普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辆雪铁龙概念车没有见过,会生产吗?打得过ABB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法国馆的主题是生活品味,这还算贴题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典型罗丹,这一尊是青铜时代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米叶的“拾穗人”倒是写实主义名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LV展台有巴黎Art Nouveau的风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但LV的设计理念其实和Art Nouveau无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荷兰馆(近处的花冠)像一个热闹的小村一样,罗马尼亚馆(玻璃球)在50年前会有特色,在今天已经是陈年故伎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英国馆是一个惊人之作,看着就有机,好像是一个活物一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有机的主题延伸到了室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每一根杆子里都有一颗种子,象征生命的多样性和延续性

      但就建筑而言,英国馆或许是世博里最为突出的。英国建筑和英国人一样,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经常可以在平淡、保守和杰出、前卫里剧烈震荡。近些年里,伦敦Swiss Re和伯明翰Selfridge在建筑界里掀起很大的浪花,上海世博英国馆的设计师托马斯海泽维克很有可能成为英国建筑界里的新秀。在所有世博馆里,英国馆在设计上最为大胆、新颖,感觉不像一个冰冷的建筑,而像一个温软的活物,很有机,富于生命的流动感。外墙上的“毛毛”延伸到内部,这些都是丙烯酸树脂做成的,透明,但富有弹性。每根杆子的顶端里藏着一颗种子,都是从伦敦Kew Garden植物园来的。这是英国最大的植物园,可能也是世界最大的植物园了。英国馆也同样没有拘泥于科技、风光、产品的展示,而是集中展示环保、绿色的理念,强调生命的延续和可持续发展,做得很成功。老牌到底是老牌,不同凡响。

      意大利馆的建筑设计有时髦的解构主义的风范,很像Daniel Liebeskind的手笔,但要收敛、典雅一点。馆内是典型的意大利风格,将古老和现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记得在Ferrara的旅馆里,钢架玻璃的门厅和15世纪的主教府邸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好像把这些20世纪的新颖东西扒掉的话,古建筑就少了什么似的。巨大的玻璃门厅里,墙上是巨大的福字和种种中国元素的图案,但真正的入口则是模仿维琴察的奥林匹克剧院舞台的 “牌楼”。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安德烈帕拉迪奥和维内托地区在文艺复兴建筑艺术中的地位好比达芬奇和塔斯卡尼地区在文艺复兴绘画艺术中的地位,维琴察对维内托则好比佛罗伦萨对塔斯卡尼。奥林匹克剧院(Teatro Olympico)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室内剧院,有舞台、布景和观众席,不同的是,维琴察奥林匹克剧院舞台上“牌楼”后面的是采用透视绘画技术的布景,而意大利展馆的“牌楼”后面是展厅。走进去,当然就是从法拉利跑车到Aprilla摩托车到五趾分开的鞋,还有奥黛丽赫本在《罗马假日》里骑在格列高利派克背后兜风时的那种Vespa轻骑。但中央大厅才是真正的核心。

      地上放着超高的时装模型,从远处看还是袅袅婷婷,但到了跟前才感觉异常高大。好些MM想和时装与模型合一个影,站在旁边一脸茫然,自己实在太渺小了。一面墙上挂满了时装模型,绝对没有人头攒动是后面的人看不见的问题。另一面墙上侧吊着一个完整的乐队,凸显意大利的音乐传统,谁要克莱蒙纳是世界大中小提琴的圣地呢?上楼的电梯穿过一个佛罗伦萨大教堂拱顶一样的结构,一切都是很有意大利的味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意大利馆里有一个大大的福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进口处的意大利牌楼可是有讲究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种鞋子穿着舒服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少男少女都在这里“哦”“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其实应该到这里才对,跳上Vespa后面的GF才是好GF,跳进法拉利的可能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大厅很意大利,一面是佛罗伦萨大教堂的拱顶,一面是米兰的时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两件是不是有点中国元素?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另一面墙上是一个完整的乐队,很是别出心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些水中漂浮的卧雕在意大利旅游的时候看到过,没想到这里又见面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MM很想和旁边的红衣模特比美,但是……很茫然

      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是有原因的。十字军东征从意大利走,到西西里渡海,这是从欧洲到圣地最近便的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都是靠这个发财的。如今的意大利人也熟谙生意经,电梯一上来,就是吃饭的地方。天色已经晚了,索性吃意大利餐吧。其实也就是pasta和Italian salad。老母亲吃得直皱眉头,我看着直乐,这东东可是正宗的哦。据说意大利馆的一个大厨师在世博做出了味道,要留在上海发展,他可别太正宗了,生意要黄啊!

      二楼是意大利城市风貌,这一天展示Emilia-Romagna,估计这是每天轮换的。Emilia-Romagna是博罗那、摩迪纳、拉维纳的所在地。拉维纳曾经是西罗马帝国的首都,博罗那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摩迪纳则是法拉利、蓝宝基尼的故乡。另一个厅里是意大利园林,水池里是维内托的Villa Pisani水池中的漂浮卧雕。

      意大利馆出来,时间已经很晚了。走上高架道,看看夜景。卢浦大桥像划过黄浦江的一道圆弧,在夜色中调皮地变幻着颜色。俄罗斯馆像俄罗斯珍宝盒一样熠熠发光,英国馆更像蒲公英了。还没有到关门时间,很多馆都可以长驱直入,但是一天走了十个馆,没有力气再逛了,打道回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夜色中的卢森堡馆,没人排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俄罗斯馆比白天更好看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卢浦大桥在远处变幻着色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爱热闹的巴西人和哥伦比亚人也快收摊了

      世博公交专线回上海南站很顺利,但到了南站,出租竟然嫌路近,不肯去,差点把他牌照拍下来,去投诉。后来想想,算了,人家也不容易。幸好赶上公交末班车,回家,洗洗睡觉。

      通宝推:肯定没有被注册,
    • 家园 魔都篇之五:世博(上)

      10月9日,当日世博参观者达到103万,创了一个世界纪录。我是9月头上去的,第一天“只有”20多万人,第二天多了很多,也“只有”39万人,真不敢想象103万人的样子,我可能到了大门就要逃之夭夭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幸好第一天去世博的时候,“只有”20多万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著名的小白菜们

      今年夏天到上海,不去世博是要有点定力的。很多人的见面问候都是“世博去过了吗?”如果知道你刚回上海,更是要问一句“什么时候去世博?”

      为了上海世博,有关方面作了很多宣传。其实知道世博是很早的事了,当年有一个金奖白兰地,就是因为哪一年在世博露了一脸,据说茅台酒也是这么出的名。再者,喜欢建筑的人,没有不知道伦敦水晶宫和巴黎埃菲尔铁塔都是世博的产物。说来有趣,老爸坚持上海世博是面子工程,是向世界作宣传用的。我倒一直认为上海世博是世界向中国作宣传用的。事实上,世博里除了外国馆的工作人员还有几个,外国来的参观者和国内参观者简直不成比例,和奥运会根本是两码事。

      为了给世博加把劲,上海市政府以感谢市民忍受不便为名,每家都发放了世博门票和公交卡。单位据说也有为员工发放世博门票的。旅游业也把各地游客导向上海,想到上海来玩的,或者原来没有打算到上海来玩了,都来了。2010年的春夏秋这6个月,上海可是格外热闹。

      为了给世博添砖加瓦,也为了陪伴老母亲去世博看看,我们挑了一个好日子,出发去世博了。其实好日子就是没有应酬、可以空出来自由活动的日子,呵呵。老父亲不肯出门,对世博也没有兴趣,没有去。

      我们是从上海南站过去的,坐世博专线公交。车很多,一站直达,从后滩进世博,很方便。车上的公交电视有当天世博情况的报导,早上10点到达的时候,入园人数已经12万多,不过这对世博来说是少的。这一天的最后统计好像是26万,和后来的100万那是天壤之别了。天气不超过31度,有点风,多云,算不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海世博主办方应该为这两个标志申请专利,真是一图顶千言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种全电的小车是一个很不错的概念,要是大商场离公交站有一段距离,可以考虑专用这种小车作为穿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点烟器也是很有意思,一堆烟民围着这里,倒是都还自觉,吸着烟到处乱走的人没有见到

      后滩进去是C区,这里是美洲区和欧洲区。进门右手第一个就是美国馆,排队不长,不到10分钟。美国馆据说差点开不起来,经济危机加上美国政府当甩手掌柜,弄得馆方囊中羞涩,到最后一刻才把馆造了起来。现在的世博已经和伦敦、巴黎、巴拿马世博不一样了,产品展销的因素大大减少,主要是文化展销,向东道国宣传自己的国家,差不多相当于旅游展了。和旅游展的差别是建筑,各国各显神通,没有神通的当然就不大吸引眼球,也就门可罗雀了。所以到世博,一半是看建筑,一半才是看内容,至少对我是这样。美国馆的建筑没有什么特色,银色金属覆盖的表面,哪一个不大不小的城市街区文化中心的水平,乏善可陈。不过美国名气大,门口不乏观众的队伍。为了给排队的观众解闷,入口处小广场放一点美国音乐,我们在的时候就是那个什么YMCA的歌,一个PPMM和着音乐上独自跳舞,为等候的游人助兴。舞蹈水平很一般,她也就有一搭没一搭地挥挥手、抬抬腿,自得其乐地蹦两下,算是跳舞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美国馆实在是太普通了,难怪《纽约时报》称它是一场灾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美国馆的顶峰就是这个MM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巴西馆本来也是非常普通的建筑,但围上一圈绿色的竹子,就变腐朽为神奇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秘鲁馆的竹屏风也挺有创意,可惜要跑的地方太多,没有进去

      更加失望的是,馆内没有什么内容。大厅里挤满了人,一个波士顿长大的华裔女孩在做讲解,自称哥伦比亚大学刚毕业,这是她找到的第一个工作。中文说得不错,但带着台湾腔。空空的大厅里,四壁挂着一些美国风景的大幅图片。这就完了?正在疑惑,大门打开了,原来是电影厅里放短片。这是美国各色人等学说“你好”,“欢迎来到美国馆”,洋里洋腔的中国话对中国观众很发噱,但我们听得多了没有什么感觉。为了表示重视,希拉里和奥巴马讲几分钟话,对中国表示友好,没有什么特殊的内容。灯亮了,接着转移到下一个厅,这里是短片《城市故事》,讲述一个女孩要在破败的街区种花,美化家园。周围的人们开始是不解、无动于衷甚至捣乱,但女孩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赢得人们的同情和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战胜了大自然的毁坏,工作激发了人们的热情,一起实现共同的理想。内容其实不新颖,但这种社区精神确实是中国城市人们所缺失的,也符上海世博合“城市,使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第四个厅里就是个赞助公司的名号,然后就是纪念品小店。总的来说,美国馆很是有点敷衍了事。

      美国馆出来,紧邻着就是秘鲁馆、哥伦比亚馆,还有巴西馆。巴西馆就是四四方方的一个,但外表用绿色的竹片编织,好像一个来自亚马逊的绿色篮子,很有意思。巴西馆排队也不长,到了门口还有一个LCD电视介绍巴西,里面还不时传出桑巴音乐的诱惑。进去后,穿过一个有几分晦暗暧昧的走道,就进入了中间的大厅。这里很是明亮,充满了生气,回荡着热烈但不粗俗的桑巴音乐,显示了巴西人爱玩爱闹的特色。天井上四边是超级大屏幕,显示了巴西人的生活、科技、文化。巴西MM在投入地吃,在文雅地和男友调情,嗯,葡萄牙语难学吗?地面上是巴西城市鸟瞰的大投影,走在地上好像踩在巴西城市的屋顶上一样。四周是一圈互动的屏幕,触摸屏幕就像鼠标点击一样,可以调出新的画面。屏幕介绍巴西的科技、环境、旅游、人文。对科技部分认真看了一点,突出介绍了巴西的航空工业和甲醇汽油,做得不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加拿大就是木头多,这个加拿大馆倒也算有加拿大特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正面的尊荣是这样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些出来的演员不知道是里面刚表演完,还是到外面去表演了。说是加拿大的Cirque du Soleil,结果还都是中国演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里面的红色彩带像火焰一样,墙上的假3D也效果不错

      巴西馆出来,就要考虑下一步往哪里去了。加拿大馆就在眼前,就是它了。加拿大馆造得比美国馆用心,但是加拿大馆的外形说不出像什么,也看不出什么象征意义,倒是像一艘倒扣而且漏水的木船。木条的外墙一定把曾经为打家具找木料而苦恼的上海人看傻了,那么多木头啊!不过加拿大最多的就是木头,有人的地方把森林砍掉了,没人的地方都是森林,要不森林大火怎么能把相当于整个英国加上法国面积的加拿大西部烧得日月无光呢?加拿大馆有一个好处,排队的地方有一大部分已经在建筑的里面,太阳不晒。正等着,边门打开,里面花花绿绿出来了一伙人,结果是演马戏的。不知道他们是里面演好了出来了,还是到外面广场上去演。馆内的大厅也做得比美国用心,长条的木片扭转飞舞,在红色的灯光下像飞腾的火焰一样,效果很是不错。墙上用投影打出三维立体的效果,像立体主义绘画一样的方块凹进去凸出来,好像墙面真的在动一样,但是侧面的角度大一点,就可以看到这完全是光学错觉。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弄的。旁边一个水池,池底又是互动LCD,手指一点,就出现一圈圈水波,挺好玩。第二厅里是加拿大城市街景的幻灯,这个就不用多看了。

      三个馆看完了,也到吃午饭的时间了。要是我一个人,肯定找一个功德林、老丰阁、避风塘、俏江南,再不济也得大娘水饺、五芳斋、永和豆浆什么的,但是老母亲对洋快餐有兴趣,那就汉堡王吧。里面人多,但还是有空座。已经好多年没有和陌生人共坐一桌了,人多,大家不讲究,入乡随俗啦。按照折算来说,汉堡王套餐的价钱和加拿大差不多,但在中国来说,这性价比就不怎么样了,除非对炸薯条、汉堡包情有独钟。和国外的洋快餐不同的是,番茄酱、纸巾、塑料刀叉这些都不是自己取,但也不是给你食品的时候自动给你,得跟他们要。不过“胃是最爱国的”看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不断看到洋人进来,有旅游的,也有工作人员。和加拿大汉堡王不一样的是,中国食客还没有习惯吃完了把吃剩的东西收拾到托盘里,在出门的时候自己倒到门边的垃圾桶内。这只是一个习惯问题,中国的中式快餐也没有这个习惯。

      通宝推:廖石,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