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帝魔探险记 -- 晨枫

共:💬1457 🌺6638 🌵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应该都是王海的座机

            注意两架飞机的红星是不同的,一个是九颗实心五星,代表击落九架敌机。另一个是九颗空心五星,代表击伤九架敌机。

            • 家园 请看历史照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应该是王海在朝鲜战争年代拍的

              如果实心代表击落,空心代表击伤,那王海是击落5架,击伤4架,两架展品的标法都不对。

          • 家园 我也不知道里面的规矩

            但我觉得两架都涂也有道理,因为王海的座机曾被击落过,那不能被击落那架战机的战果就不算了,而且很有可能战争后期王海换了新型号的战机,那以前老型号的战机的战果也还是要算的,战果主要和人相关联,只要是在战争期间用过的战机都可以把总战果涂上去。

      • 家园 关于重庆号

        以前记得河里好像有人说过,重庆号留下来的东西很少,好像都在军博,不过去年母校60年校庆的时候,弄了一个校史馆,在开馆仪式之前进去看了看,看到了一些很有意义的展品,其中最另我感到意外的就是有一台重庆号上面的涡轮发电机(名记不得太清楚了),根据展牌介绍说是当年重庆号打捞起来,决定不修复之后,在拆解的时候,将这台机器送给母校了,用于轮机专业的学生教学。当时想把那台机器照下来,可是没有带相机,以后有机会回母校,一定要给照下来

      • 家园 西安的西北工业大学航空馆也有一部分U2

        说一部分,是因为委员小时候去的时候,看到的是零散放置的零件,不知道能拼出来几架。

        晨大咋能把军人和警察叫吃公家饭呢,吃公家饭一般说的是号子里关的人,不是看守号子的人

        不过那俩警察确实挺有喜感的

      • 家园 关于国家大剧院

        那片地一直是为国家大剧院保留的,所以多少年没有动过。如果不是困难时期,早就建成了。在开工之前那里只是有一些民房。

        国家大剧院从建筑设计上来说不能说是一个成功。首先是环境协调上。看过国庆60周年阅兵转播的都有印象,在周边环境下,国家大剧院是绝对的突兀异类,无法协调。虽然标高被强行压制在大会堂以下,但体量巨大,与大会堂间缺乏过渡的反差是一种非常怪异的审美感受。你看到的大剧院外景照片基本都是其建筑单体。从天安门/故宫,或者是景山角度看过去,都属视觉不幸。

        从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看,大剧院可能是北京建筑前所未有,最大胆的一次反协调运动。甚至放在北京其他任何地方,比如奥运会场区域,都不会有那么大的刺激。

        从建筑单体本身来看,基本说的过去。为了满足标高将整体部分下压到地下,用水景自然修补并与长安街北侧的中南海做一定的呼应--可惜只有空中看得到。此外有几个无法弥补的问题永远是遗憾。一,是道路上的反光问题。大剧院的蛋壳是金属连续曲面,走在长安街上路过此一段时,理论上说总有太阳光连续的反射入你眼睛,无法避免。二是北京的沙尘暴。这已经不是北京自己改善环境做多少努力能解决的了。沙尘暴是无法避免的,那对这个大蛋壳来说基本就是灾难。

        建筑内部属于西方最高标准,但并非全然设计师功劳;money才是关键。但显然国内以前未尝见过,就功劳记到Andrew头上了。

        个人看法是求新求异的思想有些过分,有些不实事求是。怎么看都像是为贝聿铭的罗浮宫设计做一个外交上的对等。但贝聿铭选择被传统包围的金字塔是对西方传统有相当深刻的理解和融会贯通之后的提炼,而Andrew就把中国传统提炼为这样即开放又不开放环境下(中国所谓两厢/两翼位置)的一个2.2次方的类椭球?

        当然,这个项目是很困难的,特别是要把那么多不同功能要求的剧院都布置在一个建筑单体内,挑战很大。但无论如何,还是觉得应该能有一个更好的方案。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 家园 问题在于

          现在再造一个人民大会堂一样的建筑,已经不大可能了,已经过了这个时代了。不造那样的,造什么样的?低矮蛋壳、哑光表面,这是最地冲突的设计了,任何其他设计都会有更加突兀的感觉,或者和大会堂争宠,或者把中南海压下去。至于体量,这是大剧院性质决定,低矮蛋壳更是“藏”体量最好的办法了。

          • 家园 不能同意

            实事求是的说,造什么样的建筑虽然要有时代性,但更重要的是整体的协调性。在这个地方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就算你一定要时代性,而又找不到最合适的表现方式,那为什么不等着呢?不是已经等了几十年吗?

            如果一定要造,那对不起,整体性要重于以标新立异。至于你说的和大会堂争宠一件,我实在无法理解。第一任务标书就写明了的,标高要低于大会堂。第二,大会堂的主立面是在广场上,东向。大剧院的主立面是在长安街上,北向--这怎么争啊?在大会堂前你是死活也看不见大剧院的。难道你还要大会堂的北立面盖过大剧院的主立面不成?就算如此,现在做到了吗?不是一样长安街上看剧院,广场上面看会堂吗?而且,广场向东,公安部大楼那边,体量也都是很大的,但形式上符合两厢的排列,所以你都感觉不到其存在。

            和中南海的关系是无论如何也解决不好的,所有方案,无一例外,全部是把主体后退到尽可能南端,空出前面的巨大场地留在新华门前。(原先的规划用地比现在要小,后来就是因为这个问题又向南大大扩展了。我下文提出的规划进一步扩大是考虑向西发展的可能性)。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中南海是园林,但又担负这样重的身份,你不做过渡解决不了。否则任何建筑一靠近就有拿中南海做附属的‘嫌疑’。当然,在这个巨大场地上用水景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个过渡强于空广场。但是在这方面任何方案都不会比现在的这个差多少。

            最后是体量,前文说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样的体量是藏不住的。你从天安门城楼上看一眼就知道了。国庆阅兵你也看到了,简单的球体,虽然理论上可能有改善,但尺度比较在那里,突兀感就把你藏体量的努力全破坏了。

            最后一点就是,其实大剧院设计还是有另外一个思路的。这就是不强求把几个剧院都塞进一个单体内。可能搞几个小的单体,再有机的联合/系在一起,成为一组建筑群,也许是个更好的选择。这样无论是对周围的协调,还是建筑设计,功能设计上都能更加灵活,有更大的创作空间,整体上也更符合现代精神;而这里的种种矛盾基本上都可以立时消解于无形。(当然最好规划还可以再扩大一点)。但当时似乎最多只有人提出过把1-2个剧院迁往他址。当然,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领导们估计也接受不了这样一个他们看来‘后后’现代的思路

            • 家园 不能同意你关于整体性的机械理解

              现代和传统的对比即使在强调整体感的欧洲也到处都是,维也纳斯蒂芬斯教堂广场、哥本哈根国家图书馆、伦敦市政厅、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厅,都是传统与现代强烈对比而有机整合的结果,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就更不用说了。事实上,世界主要现代地标性建筑绝少有复古风格的。

              把大剧院一拆为几个,在空间利用率上肯定要大受损失,大量减少剧院的座位数。如果座位数本来就没有那么高的要求,那同样座位数蛋壳可以设计得比群落小很多,这是很基本的问题。

              关于与大会堂争宠,假定大剧院是一个立方体,或者任何别的什么体,体量感肯定大于半球体,同样体积下,球体上表面积最小的形体,球体剧场不现实,退而求其次,半球体,或者近似半球体。在色彩上,哑光表面最不显眼,纯白、大红、大蓝、高对比色,都比哑光更加“显”体量。

              现在不造,再等几十年,这已经超出讨论范围了。再等几十年也未必有不受争议的设计。

              • 家园 保守一点的设计

                看50年前纽约建的林肯艺术中心,核心区是当中的大都会歌剧院、左边的纽约芭蕾、右边的费舍音乐厅(纽约爱乐)。中间的公共空间以一个大喷泉点睛。

                想象如果是这么一套建筑群朝北对着长安街,不算特别突兀吧。不过那是半个世纪以前的设计了,而且那时候林肯中心也不能以标新立异著称。

                可以这么说,这个水瀑蛋已经比较低调了,但是再怎么打扮和周围建筑年纪的差别实在无法掩饰,除非一开始就选择复古。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这是对现代化的理解问题

                  其实大会堂西的这个地块与林肯艺术中心那边比回旋余地大多了。我相信如果思路能够真正解放的话会有比林肯中心更有意思,更加反映时代,让所有人更加服气的作品出来。

                  其实这个项目是很多大腕有野心没信心的地方。所有人都知道其困难,大家态度都很慎重小心,没人有把握拿下来,悬念极大。可等最后的结果出来,乖乖,原来这也行!原先所有憋着的大腕全气糊涂了。有涵养的就避开话题再也不论,没涵养的就满世界开批了。国内你还可以说业界有双方面的意见(也是天知道),国外,专业领域谈起来就没见过一个不摇头的。贝聿铭被问急了憋出一句,我就担心在故宫能看见它。要是在以前,故宫也没多少高度,天际线也够不着,这问题还不太大。现在技术进步喽,可以航拍了,就啥都看见了。而对于传统的北京经典景观来说,破坏最大的大概就是从景山上远眺禁城。基本上就没有景观价值了,所有人一看就指着右上角问--这是个啥?

                  过去的已经是现实,批评,改变都不是目的。但过去了这些年--从项目开始算超过12年,从建成算超过3年--是不是我们可以总结一些什么了?讲了那么多年的实事求是,为什么我们对现代化的理解还是做不到尊重专业规律,尊重自己的思考认识的实事求是呢?为什么自己并不懂的东西反而会自然而然的心向往之呢?

                  也有人提出来反对建筑设计上的殖民主义,这一点我也不能赞同。其实中/外并不是这个问题的关键,开放也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相信机会,相信神话,相信天意,相信广告,超过了相信自己的头脑,超过了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一点风吹草动我们就不断的变换着方向,但是坚持相信皇帝还是穿了衣服的--甚至会不自觉的哪怕牵强附会也要劝说自己相信--再把这种坚持变成自己的信念。

                  到了今天,职业化的东西我们有了很多,但专业化的精神我们还是很不够。以烧香拜佛,念菩萨保佑的心态面对客观世界也许才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很难坚持不辍的保持实事求是的原因。

                • 家园 这个林肯中心在建筑上最多只是乏善可陈

                  作为范本可是不行啊。

                  • 家园 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宁可保守,因为北京城很大,而老城圈下来保护得还可以的就当中那么小一片了。在这个地段,建筑还想说些什么是很难的。

                    把这碗蛋放在鸟巢旁边,再出挑的也不出位啊。

                    卢浮宫前的金字塔,那个功能上只是个游客大厅;如果这颗蛋也只是买票大厅,放在门前的水广场上,那争议就不像鸵鸟蛋这么大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