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整理】黎阳:为肖传国说句公道话(一个海归的杯具) -- 迷途笨狼

共:💬418 🌺710 🌵2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整理】方舟子“遇袭门”--这里的水有多深!

      关于方舟子、怒江,读者把两个词分开搜索一下有的是

      还有所谓翻译,大家看一下《科学杂志》回复全文再看那些咬文嚼字诡辩的比较好

      先转篇遇袭门的——

      方舟子“遇袭门”--这里的水有多深!

      作者:愚悻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1037 更新时间:2010-9-30 顶 荐 【字体:小 大】

      【复制本文】 【下载本文】

      这里的水有多深!  

         

      最近时日,屁小的方舟子“遇袭门”,竟可让主流媒舆掀起空前未有的讨伐巨浪,连篇累续的一边倒文字和评述,形成令人趋之若竭的滚滚大潮。今天,“肖传国招了”的消息又蹦到了纸上,估计又会引发出几万的激扬文字来。对这个屁小的事,北京警方用以对付“特大刑事案件”的力度行使着暴力公权,并以罕有的“透明”应接主流媒体。短短二十来天的一文一武,把个屁小的“遇袭门”演释成中国当代法治神奇,在赚够了眼球赢够了掌声的同时,也隐隐向人展告那潮流下面的水有多么深!  

      世人都知“遇袭门”本不是什么大了不得的事,从袭击发生的时间(白天)、地点(闹市)、方法、结果及袭击者的案后表现,均不具备恶性案件最基本特征。倘若此案发生在平民百姓中,连受理的机会都不会有,这种看法,相信从事刑警、司法、律师等正直的人员均会同意的。现实也真在应验,就在方舟子受袭同期,一个上访的老年妇女却被不明人打得头破血流,又有何方媒体、何处警员为其鸣冤、为其雪洗不平?!  

      事情奇怪就在这里:一个近似于街头闹剧,却引发主流媒舆一片哗然,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有记者透露,这是公安部督办的案件!连微伤都未造成的街头被袭,居然还被公安部督办。要知道,方舟子只是一个连国籍都不清晰的无业荡人,如果不是成名出彩在打击中医和吹捧转基因,其名声都不会及过王海,但如今却能享受类似国家元首级受袭的安保待遇,你不觉得这种蹊跷过于荒唐?!  

      如今,主流媒体诚信几近殆尽,暴力公权的诚信更不会好到哪里。舆论造势也好、评论讨伐也好、微博通报也好、新闻发布也好,似乎只是文来武去在演双簧,再要人盲目从信是断不可能的。从“遇袭门”发布第一天始,我就看准了舆论下面的暗流,那是“媒舆利益共同体”一手操控下的抄作,在密聚的锤锣击鼓中,把武行者逼至了台前。这让人再次看到“媒舆利益共同体”是多么厉害,舆论和口水是足能淹没事实和公道的!  

      回顾一下过去了的“发布新闻”,不得不令人去究想今人的武业道德:  

      “21日19时30分北京市公安局发布通报称,“打假斗士”方舟子遇袭案已告破。  9月21日 17时,主要犯罪嫌疑人肖传国被专案组抓获。警方通报称,经初步审查,该案系因肖传国认为方舟子、方玄昌通过媒体、网络对其学术“打假”,从而导致其未能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报复二人,遂指使戴建湘,由戴建湘组织龙光兴、许立春等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下午5时抓获肖传国,7时30分立马发布通报,如此普通案件却以处理最重大危急案件的方式进行,北京警方开拓了小案特办的罕例,其选择性执法世人都瞠目!  

      若按司法程序,涉及犯罪动因及性质,在捡法缺位情况下,警方是无权作出结论的。可这次警方公然不顾事实先声夺人,越职宣告“遇袭门”缘于方打肖的假,“从而导致其未能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而行报复。  

      这里颠倒了一个极重要的事实:肖传国与方舟子的恩怨不是起始于方打肖的“假”,而是肖在2000年底首先打方的假,方一直到2005年才弄明白是肖在打他,由此而导致方对肖的报复性“打假”。倘若不存在肖打方的假,后面的事情绝难发生。警方通报隐藏了最基本的事实根源,昭显很不地道!  

      警方通报中称方舟子是“打假斗士”,并宣扬是方在打肖的假,先是认定方是“打假斗士”, 实是宣布“肖氏反射弧”是假的,这种用公权暴力去认定科技“真”、“假”,也够荒唐!  

      翻阅近日媒舆所组织的捧“方”伐“肖”评论,无不建立在事实根源被颠倒了的通报基础上。失去事实基础的任何评论,除了能蒙不明真相者的功用外,留下的全是负效应。  

      今天蹦出警方通报:“肖传国招了”, 连想前面,你会相信其中有几句是真话?!  

      “遇袭门”案的“公正性”预后恐不会太好,我真是有点儿耽心,……。  

      昨日《广州日报》文章:“为什么这么多人讨厌或者恨方舟子”?本人就是“这么多人”中的一个。我虽不幻想一文一武能够“有理”地对待“遇袭门”,但至少希望其们懂得“有利”、“有节”,懂得适可而止,懂得见“好”就收。既然知道有“这么多人讨厌或者恨方舟子”,为什么截至今天还在继续不停息地发表评论,去挖苦、贬低“这么多人”,而根本不让“这么多人”中的置疑声出现一句?如果你们真的希望“这么多人”能够“理性”起来,就应该给“这么多人”一个说话的余地,正反正反,无“反”何能现“正”?!  

      本人讨厌方舟子至少己四年,本帖无有过多篇幅去详谈,只好简单归纳:  

      1,方舟子是双国双栖香蕉人,身上存在太多的谜。他同原母校副校长方厉之在美国的关系是个谜;早早放弃专业而创建亏本的文学网络站是个谜;九九年杀回中国扩建《新语丝》动因是个谜;虽无业但却不愁生活来源是个谜,2001年后他服务某“美国生物信息公司”,但这个公司的名称和背景都是谜;地址在美国、赞助来自海外、专为方舟子打假成立的中国学术诚信基金会,其基金来源及构成是个谜……。    

      2,方舟子是美国新殖民战略对中国实施过程中的走卒,突出服务对象则是美国生物资本,手段是“打假”,这点够明显的。2008年前,方舟子重点攻击是中医,称是“伪科学”,置伴随中国数千年的中医于死地,企图要让西医西药独霸中国产业和市场,让国内对西药几乎没有专利发言权的制药业跟在西方生物制药业屁股后面爬行。2008年后,转基因食物成了中国争论焦点,方舟子成了吹捧转基因、打击反转基因专家学者最卖力、最无耻的头牌杀手,我有太多的实例去证明这一点……。今天,转基因争论已把方舟子推红到前所未有高度,成了中、美双边均能讨好的人物,没有转基因争论,方舟子在“遇袭门”中休想占有如此强势!  

      3,方舟子的“打假”很具功利性:打小不打大,打名人不打官僚,打中国人不打外国人,打软弱不打强势,其打假目标的选择相当准确。……。  

      4,方舟子地道是科技学术界的局外人,本没有多少“学术打假”资本和资格。在美国他从来都不敢自称科技人士,只是在中国能被尊成“学术专家”,这真是对中国人及中国科技界的一种嘲讽!……。   

      5,方舟子爱美国远胜爱中国,历次中美冲突,没有一次不替美国讲话。美国炸中国驻南使馆,他认为“大使馆通常都是间谍结构”,言下之意炸了活该。在南海撞机事件中,他指责中国收押美国军人违反国际法,认为美国军人享有豁免权,应该“立即归还”, ……。

      不论主流媒舆怎么渲染,方舟子是何等角色已经固化在我的脑中,不只是讨厌,更多的则是蔑视与愤恨!  

         

         

       2010年9月29日   

      关键字: 方舟子 肖传国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乌有之乡 http://www.wyzxsx.com

      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201009/185085.html

      • 家园 说的有理,送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 家园 这个有根据么?

        美国炸中国驻南使馆,他认为“大使馆通常都是间谍结构”,言下之意炸了活该。在南海撞机事件中,他指责中国收押美国军人违反国际法,认为美国军人享有豁免权,应该“立即归还”, ……。

        • 家园 国际法那一段应该有

          我不是说了,不管要调查什么,都不能用扣人的方式 - 方舟子 (40 bytes) 05:43:52 4/05/01 (25788) (4)

          >>>不能以任何借口(包括调查)扣押住人不放。送交者: 方舟子 于 April 05, 2001 02:29:38:

          回答: 调查总需要时间吧 由 hqqq 于 April 05, 2001 02:09:48:

          军政人员享有豁免权,就是说不能以扣押的形式调查(或审问)邦交国的军政人员。

          ---------------------------------------------------------------------------

          送交者: 方舟子 于 April 05, 2001 01:33:15:

          回答: 转贴:中国应有和美国周旋的魄力 (作 者: 陈冰) 由 med 于 April 04, 2001 23:21:33:

          中国应该立即归还美国飞行人员(也可说是驱逐出境),这不是什么日内瓦“善待俘虏”政策,而是根据国际法,军政人员在为国家工作时享有豁免权。按照国际法,如果一个国家的军政人员执行命令在另一个国家从事危及国家安全的活动,后者有权将其拒捕,但无权扣押不放,必须将其归还祖国(或者美其名曰驱逐出境)。中国现在的做法,是只有在断交或战争状态,国际法无效时才做得出来的。

          • 家园 有这条法律?

            根据国际法,军政人员在为国家工作时享有豁免权。按照国际法,如果一个国家的军政人员执行命令在另一个国家从事危及国家安全的活动,后者有权将其拒捕,但无权扣押不放,必须将其归还祖国(或者美其名曰驱逐出境)。

            那这么说,美国就不能扣押拥有中国国籍的间谍了,最多就是驱逐出境啰

            方舟子难道认为外交人员的豁免权可以推广到所有的军政人员?

      • 家园 先回答一个问题,肖传国的行为是不是涉嫌犯罪?是还是不是?

        整那么多没用的干什么?

        另外请注意,河规不支持全文转载。像这样往河里倒垃圾是不对的。

        • 家园 【整理】就算有罪,旁观者不能评论,律师不能辩护?

          就算有罪,旁观者不能评论,律师不能辩护?

          我现在转载没加评论?

          再转篇——

          方舟子若干打假及言行的损益分析

          作者:颠人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796 更新时间:2010-9-29 顶 荐 ★★★ 【字体:小 大】

          【复制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 颠人(齐.湖.银.茶) [172017:1494], 23:13:59 09/28/2010:

          - 论剑谈棋 豪杰尽聚 - 华岳论坛 - http://www.hua-yue.net/

          警察破案,最基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找出谁是受益人,然后逐个调查或者排除。 其实这也是分析很多人言行的方法。

          没有关心过方舟子都打假了什么人或者别的什么事, 仅就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一些事列表分析一下:

          直接受益人是可以从事件中得到直接的经济、政治、声誉、泄愤等利益

          间接受益人是间接的从事件中得到利益,或者是因与直接受益人的交易等受益

          1、打假肖传国

          直接受益人: 方肘子(个人恩怨)、方的同益者

          间接受益人: 肖的竞争者(医生、医院等)

          直接受损人: 肖传国、肖的同益者(医生、医院)、病人

          间接受损人: 肖的雇主、肖的亲友、可能的海龟

          风险: 小 - 中

          2、打假唐骏

          直接受益人: 唐的雇主、唐的竞争者、方舟子

          间接受益人:

          直接受损人: 唐骏、唐的亲友、相关公司和学校

          间接受损者: “西太”文凭持有者、其他类似

          风险: 小 - 中

          3、打假钱学森

          直接受益人: 美国政府

          间接受益人: 方舟子、民猪人士

          直接受损人: 钱学森、钱的亲友、老毛、周恩来、中国政府

          间接受损者: 老海龟、新海龟

          风险: 小 - 中

          4、打杀中医(彻底否定中医)

          直接受益人: 外国医药公司及同益者(进口商、代理人等)、西医

          间接受益人: 方舟子

          直接受损人: 中医从业人员和学生、病人、中医院、中医研究机构和中药厂、中国政府

          间接受损者:

          风险: 小

          5、支持转基因食品在中国全面推广

          直接受益人: 外国基因(种子)公司及同益者(进口商、代理人等)、中国基因公司等

          间接受益人: 方舟子、农民及同益者

          直接受损人: (待确定)中华民族、国内种子公司

          间接受损者: 农民及同益者、中国农研机构

          风险: 小

          6、支持美军入侵伊拉克

          直接受益人: 美国政府

          间接受益人: 方舟子

          直接受损人: 伊拉克国家和人民

          间接受损者:

          风险: 小

          还有什么来着? 抛砖引玉

          关键字: 方舟子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乌有之乡 http://www.wyzxsx.com

          http://www.wyzxsx.com/Article/ShowNew.asp

          我觉得这篇利益分析不错

          为什么这么多人反对方肘子,关键是他行为受害者是谁?

          打唐骏假是好事,怎么不奋勇直追呢?

          力推转基因危害的是我等小民,不拍它拍谁

          反中医出于公心才怪!

          反肖费了那么大劲,早点反反它老乡开的黑心医院多好,网民保证踊跃支持!

          • 家园 力推转基因的是党中央吧?拿方舟子说事不就是欺软怕硬嘛

            是先有转基因文件吧?方舟子跟推转基因有什么关系了?只能说他认为转基因无害而已。

            打唐骏假是好事,怎么不奋勇直追呢?

            还要怎么追,找人干掉唐骏?

          • 家园 律师如果这样辩护,那是在把当事人往火坑里推

            当事人与方早有恩怨?这犯罪动机不就坐实了?而且还可能引出肖到底是想杀方还是想教训方的问题。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量刑可不一样啊。

            不同人基于不同立场对方肖两人道德可能有不同评价。

            但方的行为没有涉嫌犯罪,肖的行为涉嫌犯罪。

            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当然了,乌有也可以向人大建议设立诽谤中医罪,支持转基因罪,不批判黑医院罪。只要获得通过,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批判方了。

            • 家园 当事人本来就是与方早有恩怨

              这是事实嘛!有恩怨顶多说明有动机,仅仅说明了一种可能性而已,能坐实什么。网友是在评论一个社会事件又不是在为肖辩护。

              2。“但方的行为没有涉嫌犯罪,肖的行为涉嫌犯罪。”涉嫌犯罪和犯罪可是有区别的。至于方的行为有没有涉嫌犯罪很难说啊。刑法上可是有诽谤罪的罪名。

              3。“当然了,乌有也可以向人大建议设立诽谤中医罪,支持转基因罪,不批判黑医院罪。只要获得通过,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批判方了。”你的意思是一个没有犯罪(或涉嫌犯罪)的人就不能被“名正言顺的批判”吗?

    • 家园 肖传国这事做得确实三滥,不过方舟子也不是好鸟

      不过是网民健忘而已,方舟子当年小有名声的时候,华能花了大价钱请他去实地考察怒江水电开发,方舟子一行吃喝玩乐之后,他人模狗样的还发了点文章,做了几篇新闻,大肆赞扬怒江开发云云。

      方舟子打假就是为了糊口,连这点都看不清的话,也是蛮容易忽悠的人。

      至于方舟子本人,我是没有接触过,但是听人倒是说起过,名利心很重,心眼不太宽。

    • 家园 【整理】这个指责有没有造假,方的追随者快来打压

      剽窃铁证:出国际洋相的方舟子

      寻正

      按:本文根据刘华杰等人揭露方舟子剽窃《科学》杂志文章的相关内容整理而成,最早向《科学》杂志编辑部告发的是肖传国,刘华杰相关文章承认早在他之前,已有网友离乡客作文揭发在先。

      摘要:2001年方舟子在《南方周末》发表《科学地解决道德难题?》一文,本文详细回顾方舟子文章与对应的《科学》杂志原文,对比直译或者甚小改动的复述内容,及明确的复述内容。在此基础上,确定方舟子几乎没有原创内容。进一步针对其原创内容检验,发现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原创内容错误成堆。揭露方舟子抱着谴责他的《科学》编辑部来信当着支持他的证据,出了国际洋相还说洋人维护他。最后我以方舟子的判定抄袭剽窃的标准,论证方舟子该文属于剽窃。

      全文:

      由于本文在最后一节结论时要用到方舟子语录,学习方舟子语录转到相应章节。

      一、方舟子文章与原文对比

      2001年9月14日,《科学》杂志上发表了J. D. Greene等人报告了对人进行道德判断的研究结果(Science, 293, 2105-2108)。2001年10月4日方舟子在《南方周末》上发表《科学地解决道德难题?》一文。方舟子编译英文冒充原创在下面以逐段列表的方式进行对比,如果是原文翻译或者稍微改动地复述原作者内容,则标记为红色;如果是依据原文写作,明确判定为复述,则标记为橙色;如果属于原创,则为黑色。为方便评论,各段加入序列号。如果一段话来自多个源,则用带圈数字排序。

      1. 当代哲学的一个任务是解决道德伦理问题,为此哲学家们经常要辩论一些假想的难题,其中较著名的一个是“电车难题”:假设有一列失控的有轨电车飞奔而来,前面有两条轨道,一条站着五个人,一条站着一个人。如果不扳道岔,电车将冲向第一条轨道压死五个人。那么是否应该扳道岔,将电车引向另一条轨道,压死上面的那一个人?大多数人会回答应 该,因为牺牲一个人拯救五个人是值得的。

      The present study was inspired by a family of ethical dilemmas familiar to contemporary moral philosophers. One such dilemma is the trolley dilemma: A runaway trolley is headed for five people who will be killed if it proceeds on its present course. The only way to save them is to hit a switch that will turn the trolley onto an alternate set of tracks where it will kill one person instead of five. Ought you to turn the trolley in order to save five people at the expense of one? Most people say yes.

      2. 现在,再考虑另一个难题:同样有一列失控的有轨电车飞奔而来,前方的轨道上站着五个人处于危险之中。在电车和五个人中间,隔着一座天桥,桥上站着一位陌生的大胖子。拯救这五个人的唯一办法,是把这个大胖子推下天桥,电车将他撞死后就会停下来。那么是否应该把这个人推下桥去拯救五个人?大多数人会对这个“天桥难题”说不应该。

      Now consider a similar problem, the footbridge dilemma. As before, a trolley threatens to kill five people. You are standing next to a large stranger on a footbridge that spans the tracks, in between the oncoming trolley and the five people. In this scenario, the only way to save the five people is to push this stranger off the bridge, onto the tracks below. He will die if you do this, but his body will stop the trolley from reaching the others. Ought you to save the five others by pushing this stranger to his death? Most people say no.

      3. ②为什么同样是牺牲一个人拯救五个人,人们却会做出不同的道德判断?①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的争论,使得哲学家们有活可干。③一种经典的解释是,在“电车难题”中,牺牲掉的那个人是不幸碰巧站在另一条轨道上,并没有被直接用来拯救另五个人;而在“天桥难题”中,胖子是直接被用来拯救五个人的,因此直接利用一个人的生命来拯救他人,是不道德的。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个“电车难题”的变型:假设站着一个人的那条轨道的另一端是跟另一条轨道相连的,即形成一个回路,如果那上面没有这个人,电车会从这条轨道绕回来到另一条轨道压死五个人。在压死这个人后,电车会停下来,不会危及另五个人。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应该把电车引向站着一个人的轨道去压死他?虽然这一次,这个人是被直接利用了,大多数人仍然会回答应该。

      ①Taken together, these two dilemmas create a puzzle for moral philosophers: ②What makes it morally acceptable to sacrifice one life to save five in the trolley dilemma but not in the footbridge dilemma?

      Many answer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example, ③one might suggest, in a Kantian vein,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cases lies in the fact that in the footbridge dilemma one literally uses a fellow human being as a means to some independent end, whereas in the trolley dilemma the unfortunate person just happens to be in the way. This answer, however, runs into trouble with a variant of the trolley dilemma in which the track leading to the one person loops around to connect with the track leading to the five people. Here we will suppose that without a body on the alternate track, the trolley would, if turned that way, make its way to the other track and kill the five people as well. In this variant, as in the footbridge dilemma, you would use someone's body to stop the trolley from killing the five. Most agree, nevertheless, that it is still appropriate to turn the trolley in this case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here, too, we have a case of "using."

      4. ①可见,“直接利用是不道德的”的解释遇到了麻烦。②还有人提出了别的解释,但也都有人想到了与之相抵触的例子。至今还未找到一个能被普遍接受的解释。③有心理学家认为,“天桥难题”之所以和“电车难题”的选择结果不同,是因为将一个人推下桥这种做法让人在感情上接受不了,觉得太残忍。④也就是说,感情会影响人们的道德判断。但是哲学家们普遍认为,道德判断应该是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做出的,不应带着感情。

      ①This answer, however, runs into trouble with……

      ②These are just one proposed solution and one counterexample, but together they illustrate the sort of dialectical difficulties that all proposed solutions to this problem have encountered. If a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exists, it is not obvious. That is, there is no set of consistent, readily accessible moral principles that captures people's intuitions concerning what behavior is or is not appropriate in these and similar cases.

      ③We maintain that, from a psychological point of view, the cruc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olley dilemma and the footbridge dilemma lies in the latter's tendency to engage people's emotions in a way that the former does not.

      ④it is this emotional response that accounts for people's tendency to treat these cases differently.

      5. ①最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用实验对这个“感情说”进行了验证。②他们让试验对象对60个难题做出决定,③并用“功能性磁共振影像技术”监测大脑功能区的变化。大脑功能区被激活后,那里的血流和脑氧代谢都增加,用磁共振对大脑进行扫描就可以形象地展现大脑各个功能区的活动情况。这60个难题分为三组:④一组是与人身密切相关(也即可能会调动感情)的道德难题,包括“天桥难题”和其他类似的道德难题(像偷了一个人的内脏器官去拯救五个人,是否应该?在救生艇因超载面临沉没时,是否应该把某个人扔到海里?等等);⑤一组是与人身关系不密切或无关的非人化的道德难题,包括“电车难题”和类似的道德难题(例如捡到了钱,该不该还给失主?);⑥还有一组做为空白对照,是与道德无关的难题(例如出门旅行,是坐汽车还是坐火车好?)。

      ①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is an attempt to test this more general hypothesis.

      ②In each of two studies, Experiments 1 and 2, we used a battery of 60 practical dilemmas.

      ③In each experiment, nine participants responded to each of 60 dilemmas while undergoing brain scanning using fMRI.

      Two independent coders evaluated each moral dilemma using three criteria designed to captu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④the intuitively "up close and personal" (and putatively more emotional) sort of violation exhibited by the footbridge dilemma and ⑤the more intuitively impersonal (and putatively less emotional) violation exhibited by the trolley dilemma. Moral dilemmas meeting these criteria were assigned to the "moral-personal" condition, the others to the "moral-impersonal" condition.

      ④Typical moral-personal dilemmas included a version of the footbridge dilemma, a case of stealing one person's organs in order to distribute them to five others, and a case of throwing people off a sinking lifeboat.

      ⑤Typical moral-impersonal dilemmas included a version of the trolley dilemma, a case of keeping money found in a lost wallet, and a case of voting for a policy expected to cause more deaths than its alternatives.

      These dilemmas were divided into "moral" and ⑥"non-moral" categories on the basis of the responses of pilot participants. (Typical examples of non-moral dilemmas posed questions about whether to travel by bus or by train given certain time constraints and about which of two coupons to use at a store.)

      6. ①结果表明,人们在判断人身化道德难题时,与判断非人化道德难题和非道德难题相比,大脑中与感情有关的区域明显变得活跃,③而与记忆有关的区域则活跃程度明显降低(②以前的研究已表明,人们在处理感情问题时,大脑记忆区域受到抑制)。④少数人对“天桥难题”这类问题做出了“应该”的回答,而他们花的时间要比那些回答“不应该”的人长得多,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要花更多的时间思考,让理智战胜感情。而对非人化道德难题和非道德难题,回答“应该”和“不应该”所用的时间没有差别。

      ①Planned comparisons on these areas revealed that medial portions of Brodmann's Areas (BA) 9 and 10 (medial frontal gyrus), BA 31 (posterior cingulate gyrus), and BA 39 (angular gyrus, bilateral)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active in the moral-personal condition than in the moral-impersonal and the non-moral conditions. Recent functional imaging studies have associated each of these areas with emotion. ②Areas associated with working memory have been found to become less active during emotional processing as compared to periods of cognitive processing. ③BA 46 (middle frontal gyrus, right) and BA 7/40 (parietal lobe, bilateral)--both associated with working memory--were significantly less active in the moral-personal condition than in the other two conditions. In BA 39 (bilateral), BA 46, and BA 7/40 (bilateral),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oral-impersonal and the non-moral condition.

      ④As predicted, responses of "appropriate" (emotionally incongruent) were significantly slower than responses of "inappropriate" (emotionally congruent) within the moral-personal condition,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eaction time between responses of "appropriate" and "inappropriate" in the other two conditions.

      7. ①这个实验结果,对主流哲学家是个打击,他们向来主张道德判断是纯理性的,而现在却必须考虑其中的感情因素。②但是,这个实验其实并没有解决这些道德难题。它并没有告诉人们,把一个人推下天桥救其他人是对是错,而是告诉人们,为什么人们会做出是对是错的选择。换句话说,它只是揭示了人们做道德判断时的一个心理机制。②有一个问题仍然有待解决:在我们对道德判断的心理机制有了更好的理解之后,是否会影响我们的道德决定?如果会的话,将会有怎样的影响?在我们知道对“天桥难题”的选择原来是受情绪影响后,是否会有更多的人狠下心来理智地选择“应该”?是否应该选择“应该”?哲学家们不必担心失业。

      ①The long-standing rationalist tradition in moral psychology emphasizes the role of reason in moral judgment. A more recent trend places increased emphasis on emotion.

      ②Our conclusion, therefore, is descriptive rather than prescriptive. We do not claim to have shown any actions or judgments to be morally right or wrong. Nor have we argued that emotional response is the sole determinant of judgments concerning moral dilemmas of the kind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On the contrary, the behavioral influence of these emotional responses is most strongly suggested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ose participants who judge in spite of their emotions.

      ③The present results raise but do not answer a more general question concern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forementioned philosophical and psychological puzzles: How will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that give rise to our moral judgments alter our attitudes toward the moral judgments we make?

      从上面的对比来看,方舟子原创内容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在这忽略不计的短短几句话中,还有科学错误。方舟子式的抄袭编译科普有一大特点,那就是,如果抄的东西不是教科书内容,涉及最新进展,方舟子只要展开阐述,他就一定犯科学错误。

      二、科学错误

      1. 第6段第④句:少数人对“天桥难题”这类问题做出了“应该”的回答,而他们花的时间要比那些回答“不应该”的人长得多……

      方舟子没读懂文章,或者没注意到一个科学工作者必然注意到的细节,那就是该研究的分析单位(Unit of Analysis),这导致了他乱说。该研究分两次实验,每次只有9个人参与实验,每个人进行60次测试。其分析单位是人-测试,样本量从人的层次上讲是9,但从其分析单位上讲就达到730了。

      原文中比较的是针对moral-personal问题进行肯定回答时与否定回答时反应时间的差异,而这样的问题有很多,从文章中提供的资料来看,肯定是每人都针对某些问题答了是,而针对另外一些答了否,作者比较的是答是与答否的时间差,不是这一些从跟那一些人进行对比。

      2. 第7段第①句:这个实验结果,对主流哲学家是个打击,他们向来主张道德判断是纯理性的,而现在却必须考虑其中的感情因素。

      原文针对哲学角度几乎是反复强调:

      this is an answer to the psychological puzzle, not the philosophical one.

      We do not claim to have shown any actions or judgments to be morally right or wrong. Nor have we argued that emotional response is the sole determinant of judgments concerning moral dilemmas of the kind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The present results raise but do not answer a more general question concern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forementioned philosophical and psychological puzzles: How will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that give rise to our moral judgments alter our attitudes toward the moral judgments we make?

      尽管作者反复强调如何理解其实验结果,强调的目的就是防止方舟子式的理解,结果方舟子仍然毫不迟疑地下了一个古怪无比的结论。这个实验结果对主流哲学家是个打击?稍有常识的还算不上哲学家的人,也不致于以为人就是完全理性的。主张道德判断是纯理性的,跟人在现实中受感情影响,完全是两码事。

      3. 第7段最后一句:在我们知道对“天桥难题”的选择原来是受情绪影响后,是否会有更多的人狠下心来理智地选择“应该”?是否应该选择“应该”?哲学家们不必担心失业。

      如果你习惯于表象思维,比如吃什么补什么;天要下雨,所以娘要嫁人;石棉是石头等等这类的判断能激发你的逻辑感,那么你不会觉得方舟子的说法很古怪。否则,你就会发现方舟子几乎是以十足外行的口吻在评论一项科学研究,而其作者如上所述,曾多达三次强调不能这样理解!

      4. 第5段③-④之间:大脑功能区被激活后,那里的血流和脑氧代谢都增加,用磁共振对大脑进行扫描就可以形象地展现大脑各个功能区的活动情况。

      首先,神经活动状态跟氧耗与血流量相关,从医学角度上说,二者互为指针,很难说功能区激活后才增加血流与氧耗的,还是先增加血流与氧耗的,或者是同时进行的。其次,功能性磁共振还没有能力“形象地”展现大脑各个功能区的活动情况,再等百年五十年看成不成。

      5. 第4段最后一句:但是哲学家们普遍认为,道德判断应该是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做出的,不应带着感情。

      看看原文作者如何表达的吧:

      The long-standing rationalist tradition in moral psychology emphasizes the role of reason in moral judgment.

      方舟子需要读点伦理学著作,看看哲学家是如何讨论“道德判断”(moral judgment)的,或者自己做个调查?看看是不是哲学家们就普遍认为道德判断“不应带着感情”。有Greene等人的实验,那么我们有可能“不带着感情”进行道德判断么?没有Greene等人的实验研究,哲学家就愚昧到以为道德判断不应带着感情?或者此后哲学家就改弦更帜,要“带着感情”?

      三、《科学》杂志编辑部的结论

      方舟子在被人告发之后,想来捏着一把汗,如果《科学》编辑部认定他抄袭,那就惨了。《科学》编辑部发出意见之后,方舟子如获至宝,马上把一封嘲笑与谴责他的信高挂在新语丝,宣称他保留起诉造谣诬蔑者的权利!因为《科学》编辑部判定他没有抄袭。

      方舟子欺读者不会英文,或者因为过于信任他而不去检验事实,故而曲解事实。咱们看看《科学》杂志编辑部的信再说:(转自新语丝)

      Although I do not read or speak Chinese, I have had access to an English version of Fang’s article, translated by an independent source. We believe that Fang’s article would not be considered acceptable journ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He did not give the names of the researchers who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or the journal in which it was published, nor did he include quotes from other scientists. All these aspects would be essential for a journalistic article in a US publication.

      However, a charge of plagiarism would be difficult to uphold since Fang did say the work was performed by researchers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and–unless the translation I have is wrong–he neither implied that the work was his own by witing in the first person nor directly copied the language in the Science paper.

      译文:

      虽然我不会说汉语,我有一个独立人士翻译过来的方文章的英文版。我们认为方的文章在美国作为写作报道是不可被接受的。他既没有写出该研究中研究者的姓名及其发表的杂志,也没有引用其他科学家的话。所有这些东西是在美国发表一篇写作报道必要的。

      但是,剽窃指控却是难于确认,因为方的确说了该项工作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者做的,除非我所到的翻译有误,他既没有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暗示他做了该项研究,也没有直接拷贝那篇《科学》论文的语言。

      方舟子的文章是“不可被接受的”。这样的说法,跟指控方舟子剽窃的严重程度相差不多!方舟子得意洋洋地宣称《科学》杂志编辑部认为他没有剽窃,而事实上别人说的是“剽窃指控却是难于确认”。难就难在编辑部的人不懂中文,必须依赖于别人译出方舟子的原文为英文,仅仅从文字上比较,方舟子也不是傻到原文照抄的人(虽然他也的确经常原文照抄照翻)。编辑部不判方舟子抄袭,一者估计已经谴责到位了,二者,不想惹麻烦,因此把鉴定的最终责任用“难于确认”一推了之。事实上方舟子直接拷贝原文语言是极易确认的。

      面对《科学》杂志如此严重的指控——“不可被接受的”,方舟子是如何回应的呢?在方舟子回应刘华杰时说,

      索性在文后也不像以前那样附上原始论文出处,让那些想诬告的人麻烦一点。一个人热衷于散布谣言,而且是早就被驳斥过的谣言,不仅仅是先天素质、文化知识和心态的问题,更是人品的问题。”

      方舟子因为有人找他麻烦,不但对已有劣行无悔过之意,还有要变本加历,无视写作规范的意思,真是强,好人品!而这里提到的“附上原始论文出处”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方舟子在《南方周末》上发表的文章我已经展示完毕,而方舟子在受到质疑与批评后,他悄悄地在其新语丝版中文章最后加入了这么几个字:(原始论文见Science, 293, 2105-2108)。方舟子的诚信跟他的人品一样好。

      四、方舟子自己的结论

      认定方舟子在此文中有抄袭一点都不困难,因为方舟子有大量的逐字照抄,然后进行细微修改的段落,这样的文章拿到美国任何一个学校作为学生的作业都会被判定为抄袭,这应不难验证。

      方舟子抄袭的第二个重要证据是他缺乏任何原创性语言,仅有几处原创还处处都有科学问题,对所写话题无知,是抄袭的一个最重要的佐证。

      针对抄袭,我们还是要用方舟子的标准(2009年10月20日载于新语丝):

      见到科学松鼠会“2009科学嘉年华”的广告词,前面两段话,剽窃自理查德 ·道金斯《拆散彩虹》一书。

      桔子帮小帮主《端粒,好好看住别丢了!》一文把端粒比做鞋带两头儿的小塑料套,这个比喻其实是端粒序列的发现者首先采用的。像这种既独特又巧妙的比喻,最好还是说明一下原始出处,人家能想出这个比喻也是费了很多脑细胞的。不说明,也许还算不上剽窃,毕竟科普文章的标准可以宽一些。

      但是像这两段广告词,从立意到措辞,都是抄来的,却不给道金斯应有的名誉,就太过分了,不管用什么标准,都算得上剽窃。

      当然,国内“众多科学牛人和对科学感兴趣的牛人们”自己做学术研究就喜欢抄别人的东西,搞科普也抄抄,做广告也抄抄,习惯成自然,也许算不得什么。但是想要“在科学里畅游”,还是要讲讲“技术和范式”的。

      方舟子指责松鼠会抄袭道金斯,“从立意到措辞,都是抄来的”,涉及这么两段话:

      牛顿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光谱,揭开了彩虹的秘密,诗人济慈却觉得三棱镜是邪恶的,牛顿摧毁了彩虹的诗意。

      果真如此吗?三棱镜解析了彩虹,却让人们懂得如何还原一个彩虹,让人们了解白光蕴藏的绚烂诗意。科学,从来不是美的终结者,而是她的旅伴与盟友。因为科学,我们展开了更多的美,因为美,我们追寻科学。

      而道金斯原文,最相近的也无非是:

      My title is from Keats, who believed that Newton haddestroyed all the poetry of the rainbow by reducing it to the prismaticcolours. Keats could hardly have been more wrong, and my aim is toguide all who are tempted by a similar view towards the oppositeconclusion. Science is, or ought to be, the inspiration for greatpoetry, but I do not have the talent to clinch the argument bydemonstration and must depend, instead on more prosaic persuasion.(Preface: p x)

      But the dominant thrust of the book is in favour of good poeticscience, by which I don’t, of course, mean science written in verse butscience inspired by a poetic sense of wonder. (Preface: p xii)

      I am ironically amused by how much of what we have discovered so faris a direct extrapolation of unweaving the rainbow. And the poeticbeautry of what that unweaving has new revealed, from the nature of thestars to teh expansion of the universe, could not fail to catch theimagination of Keats; would be bound to send Coleridge into a frenziedreverie; would make Wordsworth’s heart leap up and never before. (ch3 Barcodes in the Stars: p 63)

      按方舟子的标准,方舟子上述文章所有着色文字全可判为抄袭!哪里是松鼠会能比的。方舟子整篇文章,“从立意到措辞,都是抄来的”。(方舟子指责松鼠会暴露了自己的无知,他不懂济慈,相应地不懂松鼠会的评论来源,将另述)

      方舟子还指责松鼠会另一位作者抄袭比喻,连比喻都要求说明出处,方舟子剽窃的铁帽子如何取得下来?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8444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这个指责有没有造假,方的追随者快来打压

      先发到第二位置,要是前面再有加塞的就修改到第一里面(8株钱很宝贵啊),顺带加上一大堆咚咚。

      还是那句话,浪子回头是好事,方舟子要勇于承认过去,没什么大不了的。快意恩仇把肖某搞得身败名裂进监狱也符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古训!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打假(不是假打)都是好事,生活中很难看到狗咬狗了,名人咬名人是很好的娱乐节目

      • 家园 原来强加给别人的罪名必须需要领取的。

        “在看待剽窃的问题上,也要防止采用过分严格的标准。这需要注意三种情形:一、必须对别人的观点注明出处的一般是指那些比较新颖、比较前沿的观点,如果不做说明就有可能被误会为是论文作者的原创。对于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常识、即使不做说明也不会对提出者的归属产生误会的观点,则可以不注明出处。二、有可能构成语句方面的剽窃的是那些有特异性、有一定的长度的语句,由不同的人来书写会有不同的表述,不可能独立地碰巧写出雷同的句子。如果语句太短、太常见(例如只有一、两句日常用语),或者表述非常格式化,例如对实验材料和方法的描述,不同的人书写的结果都差不多,那么就不存在剽窃的问题。三、科普文章和学术论文的标准不完全相同。因为科普文章一般是在介绍他人的成果,即使未做明确说明也不会被读者误会为是作者自己的成果,因此没有必要一一注明观点的出处。科普文章必须着重防止的是表述方面的剽窃,必须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介绍。”
        这是方的标准

        虽然我不会说汉语,我有一个独立人士翻译过来的方文章的英文版。我们认为方的文章在美国作为写作报道是不可被接受的。他既没有写出该研究中研究者的姓名及其发表的杂志,也没有引用其他科学家的话。所有这些东西是在美国发表一篇写作报道必要的。

        但是,剽窃指控却是难于确认,因为方的确说了该项工作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者做的,除非我所到的翻译有误,他既没有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暗示他做了该项研究,也没有直接拷贝那篇《科学》论文的语言。

        一个翻译有问题。

        uphold [p'huld] vt. 支撑;鼓励;赞成;举起

        [ 过去式upheld 过去分词upheld 现在分词upholding ]

        网络释义21世纪大英汉词典英英释义-uphold: 支持;举起;赞成;支撑支持

        英语复合词 ...overthrow向外传播 uphold支持 outspread向外传播 ...

        基于68个网页 - 搜索相关网页

        举起

        石油英语词汇(U) ...uphill 上升;坡度;上升的uphold 支持;举起;赞成;确认upholder 支持者;支持物 ...

        赞成

        石油英语词汇(U) ...uphill 上升;坡度;上升的uphold 支持;举起;赞成;确认upholder 支持者;支持物 ...

        支撑

        英语新词汇与常用词汇的翻译(U)—生命经纬 ...uphill 登高uphold 支撑upholster 装饰 ...

        -uphold multilateralism: 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多边主义

        高级口译第三版答案(15):国际关系 ...传染性疾病 communicable disease坚持多边主义 uphold multilateralism摈弃冷战思维 abandon the Cold War mentality ...

        -uphold,: 鼓励,坚持,举起。

        人家说的是

        However, a charge of plagiarism would be difficult to uphold

        对于剽窃的指控是难于成立的,难于支持的,难于确立的。

        而翻译者偏偏做了改动:剽窃指控却是难于确认。

        这是典型的韦小宝做法。暗示有剽窃行为。

        人家说的清清楚楚:方的文章有缺陷,但的确写了是别人的工作,而且没有当读者认为这是方的工作。

        松鼠会的文章中方说的很明白,指剽窃的是:

        但是像这两段广告词,从立意到措辞,都是抄来的,却不给道金斯应有的名誉,就太过分了,不管用什么标准,都算得上剽窃。

        松鼠会的文章让人感觉这是他们自己的语言,没有给原作者名分,这是问题所在。

        其实方说的很清楚,科普文章抄可以,但别让别人认为是你的原创就可以了。

        方做到了,松鼠会没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