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请中国政府对萨米人的悲惨遭遇表示关注 -- Emyn

共:💬9936 🌺84380 🌵123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63
下页 末页
                                • 家园 E兄要不讲讲05年的事?

                                  葡萄说05年决定了如今的左转,当年有啥迹象啊?

                                  • 家园 左转最早可以追溯到90年代的

                                    左转最早可以追溯到90年代的。

                                    同80年代的时候知识界看法不同,90年代的时候知识分子层面的认识已然分化,新左派与自由主义当时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论战。由于90年代政治高压,虽然双方都宣称论战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以及传统话语权中的左--右无关,其实质从根本上来说仍然是左右之争。这场论战当时在知识圈之外的影响很小,但以后却影响深远。现在的左右之争已经大众化,而摆在台面上的立场理论以及各种话语,其实基本都可以从90年代的论战中找到出处。

                                    到了本世纪前几年是乌有的兴起,主力是体制内的退休或者另类。在此之后左右之争从知识界扩展到大众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走高层路线。2007年之前左右的对立达到一个比较高的程度,但在十七大的时候却以左派的一败涂地而收场。十七大之后由于权力斗争中受损的势力反弹,不少人借助立场之争来尽量在权力之争中占据主动。左右之争追根溯源,是可以找到90年代那里的。

                                • 家园 为什么09年会风云突变的呢?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E大眼光锐利,我试着理解一下

                                  孟学农那段话是抢先挺今上的,但是太早了点,于是被拿掉。

                                  太上开会那段话,目的是说自己历史清白是当上总书记的原因,而和286无关。此后登韶山是为了取得毛派认同。今上因此被迫去韶山。后来又力挺广安取得另一派认同。策略成功,于是太上让位。

                                  那么如今为啥形势逆转了呢? 5~10年后会不会再次逆转呢?

                                  通宝推:Emyn,
                                  • 家园 我也是这么理解的

                                    我也是这么理解的。不过老江在湖北团那一段话我的看法稍有不同。

                                    老江跟邓家显然多少不是很和谐的。早在92年的时候南巡那句“反对改革的人不要反对了,去睡觉好了(谁不改革谁下台)”就让老江心惊肉跳。97年以后太上没了心事,可能有些得意, 搞起了三个代表。这三个代表出台以后,按我的估计(瞎猜)只怕与邓家之间最大的冲突是:按邓家的看法,在历史地位上286是与太祖基本平起平坐,是高高在上的圣人,而386只不过是后生晚辈,普通的领导人而已。反过来按老江的看法,估计是他自己自视甚高,认为自己多少也是一代“核心”,就算比不过开国的太祖,与286的差距也不是特别大。

                                    三个代表出来以后那一段时间内,如果关注一下的新闻,可以看出来提邓小平理论的明显少了。这在邓家心里面肯定不是滋味,这么下去,岂不是历史地位成了邓与老江差不多?瑞林王对三个代表不满的谣传也是那一时间出来的。至于老江打压邓家的不少谣传,就更不要提了。

                                    此一时彼一时,03年之前可以说是一手遮天,然而到03年的时候,老江的职务只有军委了。要能继续保住自己的位子,就得放下架子求别人了。武汉团来这么一段话,大概意思估计是表明自己也是百万雄师出身,这百万雄师是保皇派,估计是暗示自己当年也是走“邓路线”的,有示好邓家的意思。不过从后来的情况看,显然邓家根本不甩老江临时报佛脚。

                                    到了9月老江,去国防科大的时候又特意去了韶山,这自然也给今上不少压力。今上虽然10月份去了韶山,但从以后的发展来看,邓家在04年显然给今上帮助极大,特别是那个“终身制”的谈话。老江反过来慌了神,又转身要去广安,据传是邓家根本不理。到了9月就从军委的位子退下来了。

                                    老江也好,今上也好,最关心的还是权力。政客既然能做到最高层,就绝对不可能是“某某思想”或者“某某理论”的信徒,那都是糊弄底层的。另外,政客都是圆滑的,就算同时踏几条船也是常有的事,所以今年去韶山,明年也是有可能去广安的。你看庆红不就是这样的?当然脚踏几条船也要看人家愿不愿意让你踏。如果是像老江在03年武汉团讲话那样临时报佛脚,可不一定管用。

                                    邓家出了这么大的力,投桃报李,邓小平“理论”重新成为主导,17大的时候甚至寸字不让,达到了最高点。当然从那以后开始逆转。

                                    至于形势转变的原因,在这幢楼里以前就讨论过。有时间再多说两句。

                                    附小孟同志简历的补充:

                                    2007年9月:孟学农任山西省代理省长

                                    2008年9月:孟学农辞去山西省长职务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邓家在17大的时候能量还这么大啊;主要靠瑞林?

                                      虽然我知道邓家盘根错节,势力很大。。。可是还有其他元老的势力啊

                                      到了17大,还有现在那能量如何呢

                                      bg下吧,E大

                                      还有对比这个,yuanap:这个才是薄的信号:清明时薄与杨祭扫杨闇公

                                      薄是不是正如Javacai 所说,是所有非主流的旗帜啊?

                                      薄因为处于劣势,所以农村包围城市?

                                      • 家园 启示录(4)

                                        九十年代初期的时候,高校团委书记,特别是北京两所高校的团委书记就已经是炙手可热的位子了。很多人都看出了这个位子在官场上的巨大潜力。不过除了共青团之外,当时还有一条路子,就是领导秘书,也被很多人看好。很多人预测共青团与领导秘书出身将是以后中国在官场上的主力。最后的结果,共青团如愿所偿,然而领导秘书出身的人数上却与当年的前景相差甚远。这也是有很多原因的。

                                        虽然领导秘书每天都有直接同领导接触的机会,可以说有先天巨大的优势,只要能力能被领导肯定,凭着强大的私人关系,可以说以后就一定会被力挺。然而领导秘书也有很大的劣势,一是文章要写得好领导才会赏识,然而文章写得好了,领导如果找不到别人替代,可能又不轻易把秘书下放到地方。就比较难尽早走到上升通道。二是虽然同领导有强大的私人关系,可人脉都是单线的,不要说别的领导不买账,同阶层的交流也有限制。最后就是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旦自己的领导退了或是完蛋了,如果自己还没有上升到一定地步,就基本上算是停了。三是领导通常年纪要比秘书大好多,而现在官场上年龄卡得也很死,等领导把秘书下放,可能领导离退休也差不几年了。虽然在退之前会大力推,也很有可能过了几年领导退休,自己的仕途也基本到顶。最后还有一点,对同阶层的干部,秘书出身一方面让人羡慕,因为一旦领导放你下去,多半会对你力挺照顾,上升容易;可同时又容易让同阶层的干部看轻,认为你走了“捷径”,甚至有反感抵触心理。一旦秘书背后的领导退休,同阶层甚至上层态度就可能一下子转为压制,这样出身反倒成了包袱。这也是为什么秘书出身的干部,中层多,高层少的原因。

                                        从领导秘书的上升途径也是想强调一下,体制内上升,当然要有人力挺,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影响因素。没有人力挺是不行的,但光有人力挺还是不够的,还要面面俱到,缺一不可,不一定需要各方都赞成,但至少要让大多数人不强烈反对。

                                        看十八大的动向首先有个前提,就是现在到明年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有足够的可能出现各种变故。就以三少本身来说,06年的时候三少在商务部还是风光无限,报纸电视上还是常常见到。按照当时的势头,就算在十七大的时候不能定位为候任的主席或是候任的总理,至少还是可以接吴仪的班,这样到十八大的时候轻轻松松入常,一不留神还会跻身四巨头(主席总理委员长政协主席),断然不会出现到现在为了一张入常的船票拼死卖力的问题。然而等到07年一月份的时候老薄一入土,就马上变天了。当时的媒体报道明显冷了下来,到了十七大更是连吴仪的班都被抢了,还被发配到重庆“接”了“高升”广东的汪书记的班,结果不得不在这几年花大力气扭转局势。可以说,不到揭晓的时候,谁也不能保证不出什么问题,这是前提。

                                        十八大现在已经定下来的,就是太子还有小强是前两名,另外人大委员长还有政协主席排名三四。除此之外不要说名单,就算第五至第九名常委的排名都定不下来。纪委政法委可能排名第五,国家副主席也可能排名第九。甚至到底是不是九常委也未必有百分之百的保证(当然只有极端情况才不会是九常委)。总之活动的余地还是很大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官场上谁跟谁关系好,谁跟谁关系不好,谁谁是某人的铁杆,谁谁是某人的死对头,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不能老是把体制想象成大棋,以为体制内的高层都是一心为公,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这都是很扯淡的。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能听风就是雨,把不相干的人胡乱扯在一起。在体制内大家都是有很多顾虑的,哪有那么容易守望相助?出于各种考虑,有时候就算是硬贴上去,人家也不一定愿意跟你靠近乎。当年赵本山拎着十瓶茅台去中央台,最后一瓶也没送出去,就像他自己说的,感情没到那个份上,你送礼人家也不收啊!

                                        就以网上提到最多的团派为例子,要说小强不是胡的铁杆肯定是扯淡,且不说两人在80年代团中央的交情,93年胡进常委后小强也升上了团中央第一书记,没有胡点头决不可能;胡当上副主席,小强在这之后正式下放。可另一方面,其他好多例子就不一定靠潽了。比如说团中央与各省的团委书记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平时见面的机会都不是很多,也没有交流过几次谈话,怎么可能突然就是一派的了?像小孟同志明显以前跟胡交流不多,这才需要一上台就在公开场合表态拥护,希望抱住大腿。不过时间早了点,被人枪打出头鸟了。这其实正说明以前小孟与胡的关系没那么深。如果小孟本来就是胡的铁杆,其实不需要这样动作的。小强平时就深得胡信任,所以很少见小强在公开场合表态。当然,小孟同志因为表态受到打压,胡自然也必须维护,否则的话,谁还愿意跟这样的老大?

                                        另外就是汪书记的例子,前两年网上包括西西和在内有看法认为汪书记是胡的爱将,要说汪书记是胡的人可能性当然不小,有传言是胡在党校的时候看上的。但两年前还有传闻汪书记高调是因为有可能将来替换小强成为总理,这就是瞎扯了。汪书记再是胡的“爱将”,这“爱”也不可能超过小强。反过来,汪书记十七大刚过的时候,其实入常形势跟三少差不多,都排在最后,否则的话,汪书记大可低调,不用着急高出那么大的动静。

                                        不过到了现在,汪书记明显放松了好多,甚至在今年初开始调侃三少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恰恰有可能是汪书记想通了,他跟三少不同,有年龄优势,明年不入常,到十九大的时候也可以入常,明年入常算赚的,而三少明年不入,就没机会了。相比起汪书记,三少仍然是比较焦虑,还在不断出新闻,最大的可能是三少入常可能性大,所以患得患失,怕出差错;而汪书记入常可能性小,期望值低一些,反而放得开。

                                        尽管现在看来三少入常可能性要比汪书记大,三少还是最危险的。这跟体制内支持三少的力量,还有反对三少的力量相关。派系是关系三少入常最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Tags): #启示录(熊小猫)通宝推:Javacai,穷贱忙人,
                                        • 家园 启示录怎么躲在这么拐角旮旯的地方?

                                          真是大隐隐于市

                                        • 家园 秘书是跟领导锻炼出来的,团派那火箭算什么?上上下下都是

                                          “团”派的屁股,具体工作没做,成绩没有,先卡住了职级的位子,毫无顾忌,这让下面的干部怎么想?都开始排几十年后董事会位子了,几十年得发生多少事,够荒唐的,钢盔开得好头。

                                        • 家园 启示录(5)

                                          所谓的团派中有靠谱的,有关系未必特别紧密的,也有不靠谱的,其实太子党也一样。虽然笼统的都称作太子党,其实背景不同,想法也不同,站队就未必就相同。所以要先对太子党划分一下,区别开来。

                                          毛家邓家虽然虽然背后的理论影响力大,可他们的孩子本身职位并不高,权力也不见得有多大。而且正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放大,反而很难公开表态,只能私下表态,他们在十八大的时候更多的是由别人决定两家中到底那家受益,那家受损。云松云来乐飞这些新贵太子党们忙着赚钱,虽然可能关心政治,可是自己的身份使不上力,无处下手。绵恒海峰现在离漩涡比较远,是太上今上爱惜羽毛,为后代的平安着想。这些太子党们,基本上不会有影响。

                                          岐山虽然是女婿,可是主要靠的是80是年代的农村政策研究室经历,以后靠的是老朱,建行一直是老朱的重地。援朝延东是副部级中上层出身,与开国大老出身的太子党们还是有区别的,而且有团中央经历,同锦涛只怕联系更多,与三少走不到一块。这一批太子党的心思五花八门,背景同三少扯不到一块去,也不会有太多共同语言,就算是拥护向左转,也绝对不会支持三少的。更不要说像援朝那样的,只怕不给三少添乱就不错了。

                                          开国大老出身的太子党现在在台面的,三少之外就是太子与正声。太子与正声都在体制内,正声与邓家当年交情还不错,他们有可能支持体制向左转让他们有更大的利益,比如说回到55年之前那样的对干部友好的中左。三少搞的那一套对体制可能有破坏作用,是不一定对他们的胃口的。不过,三少搞出这么大的动静,相当于出头鸟,对他们本身的利益可能反而是好处。一来三少面对的那一方也是他们需要面对的那一方,二来三少可以吸引别人的火力,反而更加衬托出他们的中庸平和,更容易为人所接受。所以他们应该支持三少出头搞新闻,至于是不是支持三少本人入常,只怕是在两可之间看情况而定。

                                          其他的太子党们,特别是那些开国大老后代,现在却不是政治权力中心,有一定职位但闲职又多些的那一批人,其实应当是支持三少的主力了。这一批人,比如说陈家的陈元,陈家的昊苏,何家的光伟,还有将军后代合唱团的绝大多数,同三少最容易有共同语言。三少要入常,靠的是他们的力量。他们活动能量不小,却又不见得有直接的能量,更多的是靠间接的背后的及群体的能量,毕竟在最高层那里还是少的。

                                          为什么这一批与三少容易有共同语言呢?看一看三少为什么会在十七大以后才唱红就知道了。三少对十七大最大的不满就是被发配重庆带来的失落感,本来觉得自己在商务部干得很卖力(他也确实干得很卖力),无论如何都要比别人更有上去,结果体制反而要打压他,他对体制自然是失望的。而可能支持三少的陈家的陈元,陈家的昊苏,何家的光伟,还有不少当年也都是政治上很有前途的,结果到了90年代纷纷因为众多原因止步。如果说他们上不去是因为太子党的出身,而且上去的都是比较优秀的平民子弟的话,可能他们还能勉强接受这个现实。结果回过头一看,原来只是开国大老的后代不容易上去,副部级厅级的后代一样可以上去;而且上去的也不全是优秀的平民子弟,不少人一样是没能力靠关系。而那些副部级厅级们本来是不入他们法眼的,现在反而靠关系上去了。而有的比他们还要嚣张,你说他们这批人能接受这样的现实么,能甘心么?

                                          所以这一类势力现在的心态估计就是这样的:要么一视同仁,只准平民后代子弟上去;要么干脆靠出身,按开国的贡献论资排辈。凭什么便宜都让当年不入流的部下的后代占了过去?

                                          而且他们以前可能对文革反感,没有对“改旗易帜”警觉,甚至未必对毛家友好,现在回过味来了,等真的改旗了,他们的先人甚么都不是了,他们也什么都不是了。这样反过来,他们自然就对邓家颇为怨恨。

                                          这样的心理,同三少十七大以后的失落感是很有共同之处的。对三少的唱红自然大力支持,另外只怕还有力保三少入常的想法。不过到底这一批影响力有多大,也不好说。还要看都有那一批反对三少。

                                          关键词(Tags): #启示录(熊小猫)通宝推:Javacai,
                                          • 家园 启示录(6)

                                            体制内总是有得益者与失意人的。同是开国大佬的太子党,陈家的陈元,陈家的昊苏,何家的光伟这些人属于体制的失意人,同病相怜,自然对十七大以后岌岌可危,游走在失意边缘的三少要支持,属于基本盘。然而太子属于十七大权力斗争的意外的受益者,虽然可能也坚定的反对改旗易帜,对三少的态度就未必像失意人那样全力支持。三少的不少举动,对整个体制而言是有一定的破坏作用的。对陈家,陈家,何家等那些人来说,反正在体制内不得意,那么破坏破坏也不见得是坏事;然而对体制内的太子而言,就不一定任何时候情愿体制被破坏了。

                                            在这些势力之外,对三少的态度也很有意思。要说真正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反对三少的势力,其实也不多,也就是立场非常偏右的哪一些势力,特别是拥护耀邦的改革元老们的那个小圈子。他们对三少的反对是从来不会掩饰的。其他的小圈子包括老江的也好,胡的也好,未必就是坚定的三少的反对派,至少他们对三少的唱红打黑的态度,也不是完全不可转变的。至于原因,其实与中国社会思潮的转变有关。仅仅在几年之前,中国社会的主导想法还是继续朝美国模式前进。然而这几年,社会越来越开始反思,特别是对这些年社会的理想丧失与道德沦丧开始反思。

                                              当时我的理想就是希望能到边远的地方去,因此,在与同一所大学学生座谈的时候,学生问我你年轻时有过冲动吗?我说我有过,我在毕业的时候曾经写过两份血书,要志愿到西藏去。但是后来学校留我做研究生。

                                            家宝是个善于做秀的人,不过当他提到写血书到西藏的时候,我还是相信当年的家宝同绝大多数年轻人一样都曾经有过理想主义。此一时彼一时,也许家宝心中的理想主义在90年代后直到今天也同中国的绝大多数人一样都抛弃得一干二净了,但这并不能代表他不会在某一天重新回想起来。

                                            怀念过去其实也同常意味着对现实的否定,有的人怀念50年代初的斗志昂扬,有的人怀念80年代初的朝气蓬勃,而当据说“身上流着道德的血液”的家宝同志也开始回忆自己年轻时候的血书时,恰恰说明了多数最高层可能也在迷惘于今天的同时而回忆过去的理想。这样的思潮下,远离只重结果的摸着石头过河,大步迈向资本主义的理论,寻找社会新的方向已经是大势所趋,那么三少唱红对很多人包括江胡习来说,可能都会时不时的唤醒自己过去的理想的年代。

                                            不过,部分赞同三少的唱红可不一定就赞同三少入常。一来唱红也有三少唱的是哪一出红的问题,谁又保证三少心中的红与自己的红是一致的?二来三少做事的方式是另类,对体制有破坏力。就像在开头所说的,体制中的受益者还是不希望这个体制被过度破坏的。除了失意的那些开国太子党对三少的大力支持,以及拥护改革的少量元老对三少的大力反对之外,胡也好,江也好,习也好,他们可能赞同三少的做事方式对体制的冲击,却不一定希望自己与三少一起共事。而这就是三少最大的困境。

                                            或者太子在重庆时的新闻标题可以做个注解:“习近平赴重庆调研肯定唱红歌,高度评价打黑”,这细微差别的对比也多少道出了体制中高层的心态,对唱红可以说是“既赞成又保留”。

                                            三少现在需要不断的新闻,其实就是竭力冲破所谓困境的努力。除了极力赞成与极力反对的少量势力外,体制内对三少多属于有保留的赞成唱红,可能也有的大力支持唱红,但多数却未必情愿与三少共事。所以三少就只能依靠中下层的民意给上层施加压力来让自己入常,而不断的新闻就是最好的施加压力的方式,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三少虽然基本入常,却仍然有风险的原因。体制内的机制,仍然是少数高层大佬说了算的,如果三少长时间没有新闻,高层的压力当然就会减小很多。

                                            关键词(Tags): #启示录(熊小猫)
                                            • 家园 三少入常很简单,

                                              一定要把老俞拉下,老俞年龄太大,胡哥70不到退,你67还想晋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6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