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曹植 之一 风骨 -- 玉垒关2

共:💬47 🌺314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DEL

      曹植的生母是卞氏

      一 

      “三国志.本传”说得很明白。这日后的卞太后“本倡家,年二十,太祖于谯纳后为妾”。然后跟着曹操去了洛阳。逢董卓作乱,曹操出逃。而有人传来曹操的噩耗。家人想要逃回老家去。这二十来岁的娼妓出身的女子制止了他们。她说,曹君吉凶未可知,他日平安归来,何面目复相见也?正使祸至,共死何苦?

      后来,卞氏的长子曹丕被立为太子。左右仆从们向她庆贺并且讨赏。卞氏说,大王是因为曹丕年长而立了他的。我只应以免去教导无方的过失为幸,又怎么能重赏大家呢?曹操说卞氏,“怒不变容,喜不失节”。

      另有一次是,曹操得了几个美玉,他让卞氏挑选,卞氏拿了个中等的,曹操问她缘故,她说:取其上者为贪,取其下者为伪,所以,我拿中等的。

        三

      “魏书”上说,她的长子曹丕称帝后,有人告他的弟弟,曾经威胁到他太子位置的曹植放任不羁,终于犯法了。曹丕命人禀告卞氏。卞氏说,我也没有想到这个孩子成了这样,请告诉皇帝,不可以因为我而坏了国法。后来,等她自己见到曹丕,她也不为曹植求情。这段记录又说,曹植,是卞氏最爱的儿子。

       裴松之注释这段话说,魏文帝曹丕梦到磨蚀钱币。越磨钱币上的文字就越清晰。曹丕醒来之后找大臣解梦。大臣回答,这是陛下的家事。陛下想做,可惜太后那里没法交待啊。 (此陛下家事,虽意欲尔,而太后不听。)。这就是曹植的结局,前半生持才放旷。后半生在母亲卞太后的干预下保命。又因兄长曹丕的逼迫,而在离乱和动荡中,用文字成就了一段功勋。

      卞氏还曾救过曹洪。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最早跟从曹操起兵。有一次混战中曹操失去坐骑,曹洪立刻下马让给曹操,曹操推辞,曹洪说:“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天下可以没有我曹洪,却不可以没有你。 这次曹洪没有看走眼。不过,曹丕年少的时候曾经问曹洪借钱,曹洪却有眼无珠拒绝了。等到曹丕继承王位,正遇到曹洪的门客犯法。曹丕将乃叔曹洪收监,要处死他。群臣进谏求情,曹丕都不听,曹丕之母卞太后威胁曹丕的妻子郭皇后说:如果曹洪今日被处死,我明日便让陛下废了你的皇后的位置(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郭皇后急忙去尽力周旋,于是曹丕将曹洪削官减爵之后,饶了他的性命。他们都很幸运地没有活到十多年后的公元249年,司马懿政变夺取了曹魏的实权。包括曹植的兄弟曹彪等宗室被杀。

      司马的江山也并不长久,不久就在内战中分崩离析,接着便是五胡乱华。那是个数万少女被杀死给大兵们做军粮的时代。其实倒也不是那时候的人多么灭绝人性。所谓人性,因势利导,不论哪个年代都差不多的。

      闲话不多说,卞氏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其中第四子曹熊早亡。长子文帝曹丕活了40岁,曹植41岁,而三子曹彰,是曹操引以为豪的猛将。有记载说,曹操死后,曹彰曾经追问曹操的印玺在哪里。

      而曹彰活了大概35岁。他是在朝觐曹丕的期间暴病身亡的。曹植作诔悼念,说“同盟饮泪.百僚咨嗟”。同盟,指的的是同为诸侯的兄弟们。后人读到这句之后问,他哥哥死了,哭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把眼泪吞进肚子里呢?

      有疑惑的不仅是后人。而饮泪的,可能更有卞氏。不过在那个“生民百余一”的动荡的大时代,她已经很幸运了。风尘出身的卞氏比她身为贵公子的儿子们长寿多了。她活到七十岁,直到她的孙子做皇帝的时候。 “三国志.本传”说,她驾崩后“合葬高陵”。

      顺便再说一下,曹彰长的是黄胡须,有人考证过,说卞太后有鲜卑血统。

        她活得也比她的儿媳妇们长多了。

      “三国志”在曹操,卞氏,和曹植兄弟的本传里,都说他们“性约俭,不尚华丽”。又说他们死后是薄葬。这是家风,也正是乱世的时代之风。而曹植的妻子,豪门大家出身的崔氏因为穿了绣花的衣服,被曹操看见,让她回家,然后赐死。

       至于她的另外一个媳妇,曹丕的妻子甄氏是著名的才女和美女。原本以孝顺而出名。后来年老色衰,曹丕称帝后,久久没有册立她做皇后,她更写了首诗歌抱怨了一下。发泄之后,曹丕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恩赐她 死。

       

       七 

      前不久所谓的曹操墓里面,有两个陪葬女子。一个五十多岁,一个二十多岁。卞氏大概一醋之下,愤而出去打酱油去了。

      集智慧,容貌,幸运于一体的卞氏终于没有躲过这一劫。

      • DEL
        家园 送花

        叹!!!人也,时也?

      • DEL
        家园 文章有什么用?

        文章首先有教育作用,我们中国人都是读着杜甫、屈原、范仲淹这些人的文章长大的,好的文章不但教我们识字,而且告诉我们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有利于往真善美的方向上,往文明的方向上培养。

        文章(主要从文学艺术上的文章来说,实用性文章另论)一般来讲,确实不能吃,不能穿,不能住,难道我们过一辈子就真的只是要吃吃喝喝穿穿外加大豪宅吗?如果你已经解决吃喝住房问题呢?有人有更为远大的理想,就是为更多的人能够吃好喝好住好,这个确实令人敬佩,但我们人类整体上难道就真的只有这点追求吗?我认为不是的。我认为即使我们吃穿住都还有问题的时候都可以有精神追求,更不用说人生基本要求解决之后了。最起码,人要有点情趣。

        其实艺术素养在工业社会也起着间接的作用,比如许多工业设计,象轿车设计这样的,有一定艺术素养的和没有艺术素养的人,设计出来的轿车外观高低立判。

        人文艺术素养对科学技术也有促进作用,有研究表明,艺术创造的生理过程和科学发现和科技发明的生理过程有一定的类似性,可以达到互补,所以钱老生前向国家建言多加促进人文素质的培养。

        P.S.写好之后发现楼主删帖了,有点遗憾了,我真是因为觉得话题和我关心的比较接近,所以来讨论讨论的。我想楼主删帖应该和我的回帖没有关系的,因为我一发就发现楼主删帖了,大家别误会啊:-)

        • 家园 我也想表达和你一样的意思。

          不过,我的文字有些辞不达意。

          最近正在磨练中。

        • 家园 我是个寻章摘句的人。

          建安文学,曾经是我少年时代最喜欢的一个话题。所以,对于这一个系列,我自己有所期待。

          此外,对于周围的人,有时候我也会信口雌黄,但是,对于这些称为“遗产”的事物,我希望我的评述慎之又慎。所以,除了第一篇,是积压了很久,所以脱口而出以外,其余的,我都改了又改。还是不得要领。

          非常谢谢你这么认真的回复,等我好好读了之后,再和你讨论。

           

    • 家园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留名

    • 家园 DEL

      一个人的格局总会受到家庭出身的影响。只是程度不同。比如出生在农家的人更有可能对农民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尽管他的眼界可能会远远超过了他父辈眼里的韶山村,而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又如出身清朝遗老之家的民国才女。她的文风有可能会因此而不同寻常地孤绝,阴冷。外面的世界八面来风,却始终吹不散她字里行间前世的尘埃落定。一如她父辈的烟榻上。

      家庭也会对子弟的施加有意识的影响。比如孔鲤经过庭院,他的父亲孔子问他,你读了“诗经”吗?如果没有读的话,你怎么“立言”呢?你读了“礼记”吗?如果没有读的话,你拿什么“立身”呢?

      这件事情有个专有的名词,叫做“庭训”,从此就代表老子教训儿子。有的庭训写在门楣上。比如“淡泊明志”的匾额。比如“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的对联。有些读书人则写文章教训子弟,称为“家训”。比如“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样精品的“老子教训儿子”的语录集合起来,就称为“蒙学”。而“蒙学”,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传承”。

        于是我们有“诗礼传家”,有了“三苏”,“三曹”。我想说说曹植,还是先尝试略说曹家往事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好久没看到关于三曹的文章了

      小学读《龟虽寿》,总是似懂非懂;

      中学读《白马篇》,意气奋发,只恨军校不收俺;

      大学好《洛神赋》,模仿之,给意中人写诗,最后还是没敢送出去-------

      工作了,反倒喜欢上曹丕的诗了,《燕歌行》深得我意,质朴无华;这世界虽有很多无奈,但是哀而不伤,才是正道。

      在下以为,三曹其实都是性情中人,只不过曹丕更现实些,曹植更青春理想些,而曹操,才是真正英雄气,不受什么拘束。一首《短歌行》,少年学得,青年颂得,中年写得,老年吟得,真真建安风骨第一

      • 家园 深得吾心

        花之

      • 家园 文章有什么用?辞藻有什么用?

        少年学得,青年颂得,中年写得,老年吟得

        只此四句,就骗了我一朵花!!

        而且,读完之后,根本就不想这四句,究竟有没有道理。

        • 家园 呵呵,只是个人一点看法罢了

          青少年读《短歌行》,大都被气势给感动了,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沧桑豁达,非得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不可,所以只是“学得”、“颂得”。

          到了中老年,就可以慢慢咂摸其中的韵味了,且吟且书,呵呵。

          文字这东西,个人有个人的说法,兄弟我也给你一朵花,这样交流也蛮有意思的:)

          • 家园 我不是说您的那四句有什么错误

            而是说一个道理。如果一句话文辞华茂,那么,即使那一句话的道理不是十分正确,也会获得人们的认同和传诵。

            短歌行的确是名篇,“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稍有愁苦的时候,总是不自禁的想到这一句,至于“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也总是让我兴起韶华易逝之叹。其他的句子,感触不深。

    • 家园 如果能给些例子就更好了。现在有些像空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