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如何与“外行”谈你的专业才不伤和气? -- 大懒虫1号

共:💬117 🌺663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如何与“外行”谈你的专业才不伤和气?

    嗯。这个,有感而发。

    经过多年的观察,俺发觉,专业内的话题,最好在小圈子内讨论。这个小圈子是指有共同的学术师承背景的同学老师之内。在特定的圈子内讨论特定的专业问题,对于热爱本专业的人来说,真是一种享受。相信对于这个,大家多少都有过体验,就不罗嗦了。

    学以致用。如果学的东东不能用起来,不能在课堂之外的地方用起来,那会让人降低成就感滴。再加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为自己的专业所局限,因此,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的视角依然会很关注跟自己的专业相关的话题。

    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课题:如何与“外行”们谈自己的专业问题?

    谈诚然是可以谈的。但谈得“不好”通常是大伤和气的。有时候,为了不伤和气,就干脆不谈。而这点,俺在河里看到的是一种普遍现象。经过一些样本的采集,俺发觉,河里很多同学们都在“不务正业”,即不少同学津津乐道的话题,其实跟他们的本专业、跟他们的工作、相差甚远。这是很有意思滴。拿自己做小白鼠解剖一下,就理解了。

    想了想,在关于专业话题上容易彼此和气的原因大致有:

    1. 定位不准。以为自己是专业的,尤其是师出名门的,就容易以为自己的观点是代表了最正宗的最权威的观点。这点其实是“好为人师”的另一个版本,嗯,其实是特别令人讨厌的。即使真的是很权威,但真的会令人讨厌。

    2. 水平不够。对于自己的专业内的话题,如果没有达到真正的大家的水准,其实是没办法表达清楚的,或者说没能力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嗯,比如对自己最熟悉的人,俺们通常不知道从何说起,道理一样的。也就是说,对于我们各自的专业,大多数人在这个阶段,充其量就是一个科班出身的半瓶子甚至只有一点的醋。

    3. 度量有限。基于以上两点,一般也伴随着第三点,而这是表示包容力不够,对听起来明显“外行”的声音,直接就表示了鄙视和否定,这就无法做到去主持一个拥有不同声音的讨论话题,也就是无法控制话题的发展趋势,最终就会伤了彼此的和气。

    那么,什么情况下与“外行”谈专业才不会伤了和气?

    其实很简单,就是当别人需要你谈的时候,你再谈,就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不仅不会有大问题,而且还可能得以发挥学以致用的功能。而如果别人不需要你谈,你谈得再完美,也没意思,除了显摆自己外,很有可能自讨没趣甚至自取其辱。嗯,其实子曾经曰过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拿自己举例说明。

    比如我研究对象是儿童,自以为学得很活很实用,一直在学以致用中形成自己的专业观点。例子之一就是俺从前连续若干年编写的关于儿童成长的某杂志专栏,每年都被95%以上的孩子选为最喜欢的栏目,对于帮助孩子们去认识和解决他们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很有帮助,甚至有的老师还拿它们去当课堂教材。例子之二是俺这个“专业的特长”,在业余帮了不少朋友,或者说,至少在朋友圈内,群众将俺定义为“专业”,虽然俺自诩业余爱好,但群众奉承俺这个免费的顾问比那些收取高额咨询费的“专家”们水平高出很多:))经常有朋友推荐来的朋友跟俺咨询孩子的教育问题,俺也以自己能帮得上忙为乐。

    但是,俺家人的重要代表之一,即俺的亲妹子及其老公,他俩一直鄙视俺的,将俺明确定义为书呆子,鉴于俺很少看书,所以他们的书呆子的意思是:学些没用的东西。所以,他们在养孩子的过程中,很长时间内,对俺的观点是:排斥,嗯,强烈排斥。

    强烈排斥到什么程度呢?

    记得在孩子两个月大的时候的某天晚饭后闲聊(当时我妈在他家做保姆,我妈让我一起住几天陪陪她,那时已经准备两天后离开,行李都打好包了),谈到以后的孩子教育问题,当时我的意思是要选一个好的学校环境很关键,但妹夫的意思则是,上学没用的,孩子以后在家自学成才就可以了。这是什么观点?!当时我惊诧不已,指责他说你这太不现实了,你要这么搞特殊教育,将会面临很多困难,对孩子也是不负责任。他反驳我说他的孩子他自己负责,用不着我这个不相关的外人指手画脚。

    嗯,说完以上的话,当夜、当时我就被他赶出他的家门了(哈,都能因为这样的问题搞到这样的局面,诸位难以想象吧?!哦,当时他赶我走的时候,我妹子及老妈都无法控制那个局面,她俩就陪我一起出门了。虽然事后他自己是没脸了,甚至没脸为此道歉,这种事情,怎么说得出口啊,但他母亲替他赔礼道歉什么的,最终我妹及我妈还是都回去了,但我有足足四年时间坚决不进他家的门,太受伤了,俺活那么大,那种事情还是头一回碰到,说出去都没人相信!可见当时大家都够年轻的,都血气方刚啊。)

    俺妹子呢,教育她的孩子的确有一套,孩子发展得不错,健康,快乐,聪慧,至少在前6年,她还是有成就感的。孩子的父亲则认为只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物质保证,即可。在此期间,我也就一年见一回孩子,尽管孩子打心眼里跟俺亲近,但俺还是知趣地当俺的姨妈,从不过问孩子的教育问题。后来孩子到了上学年龄,需要找学校的时候,孩子父母四处撒网调查学校,妹妹也跟我联系了,我以为能帮得上忙,结果没帮成,孩子他们自己找了关系花了不少钱找的学校。在孩子6岁之前,我妹妹是从不跟我咨询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的,她很明确地表示过这样的意思:你自己没结婚没生过孩子,学的都是死知识,所说的观点和建议,都是不实用的。

    我能做什么的?只有一点:欣赏她的孩子呗。

    后来呢?这两年来,跟妹妹的互动比较多一些,潜移默化地,妹妹对我慢慢地认可了。比如有的时候我会说一些关于孩子的情况,而这些,暂时还没发生,但过不久就发生了。又比如,有时候我会说一些关于孩子的情况,但这些是已经发生的,而我起先并不知道的。一次两次,妹妹以为我是瞎蒙的,是碰巧被我猜着了的。但后来陆续发生了一些事情,我的参与前后,效果差别很显著,于是,她才开始觉得我还是有用的。所以,当后来,在教育孩子方面,她彻底失控了、宣布自己的教育全部失效,甚至怀疑自己已经为此得了抑郁症的时候,她就开始频繁给我打电话,催我过去帮忙。(嗯,我那高情商的乖巧可爱的外甥女在入学的一年多时间里适应现行学校的教育环境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制造了多多的“问题”,导致她妈妈的手机每天收到来自各个任课老师的告状、甚至被宣布为“问题儿童”,她妈妈动用各种她认为可行的教育方式,均失效,比如,连让孩子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这样的课题,都有很大的难度,孩子能把1小时的作业拖到6小时去完成,诱惑打骂均告无效,唉,都挨过打了,可怜的孩子)。

    于是我参与了。其实也没费什么神。核心问题就解决了。真不是自吹自擂,的确几乎就是一下子的功夫。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任何复杂的现象,其本质核心问题只有一个,找出它,界定它,面对它,搞定它,就可以了。(嗯,不得不承认,专业的毕竟还是专业的,所以,俺尊重专业的。)

    后果就是:

    俺妹妹:总算轻松了,从来没这么轻松过!

    俺妹夫:看来,姐姐的方法还是有道理的。

    (我想,这会儿,他们已经把俺看作有用的人了,而俺这个被认可的过程,用了7年)

    孩子:姨妈,哪天你跟我的校长聊聊天吧!

    俺问:为啥?为什么要跟她聊?你怎么跟你校长说?

    孩子:我会跟校长说,我姨妈是研究教育的,你跟她聊聊会有启发的!

    俺问:啊,那你觉得我会跟她聊什么?

    孩子:到时候你就知道聊什么了!

    (看看,这么有头脑的7岁孩子,居然被定义为问题儿童。这世道!亏得有姨妈俺在。)

    【本例小结】

    1. 善于判断情形。当别人不需要或内心有固定想法的时候,你的建议与提示再英明再准确再有预见,也是无意义的。与之争论更是自取其辱。

    2. 加强专业修炼。勤练内功,能达到不出手罢了,一出手就见效的程度。

    3. 得理更要让人。对专业领域的话题,保持谦虚的态度,让事实说话。

    祝大家在河里开心快乐地吹牛,别为了这些小事情伤了彼此的和气:)

    2010-10-27

    Everybody Hurts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DQ3NTkwNTY=/v.swf[/FLASH]

    [FLASH]

    http://www.tudou.com/player/outside/beta_player.swf?iid=26418482[/FLASH]

    关键词(Tags): #日志#交流#专业话题#儿童教育元宝推荐:牛铃,老马丁,喜欢, 通宝推:老平,柴禾儿妞,游识猷,铸剑,dahuang,山有木兮,坚持到底,huji1982,青袂,当生,踢细胞,藏猫猫,神仙驴,大水,ustcat,易水,Soen,frnkl,不打不相识,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捡对方能听懂的说

      只是闲聊而已, 对方能听懂多少就说多少。

    • 家园 就记住一点:等人家需要的时候,再说话
    • 家园 我是觉得现在有些人过于自大了。

      以前老是说国人缺乏自信心,着力培养小孩们要自信,但我觉得现在有网上的朋友已经走到了另一个对立面,有自信变成了自大。

      就像我们在网上讨论某人或某事时,经常听到一些并不内行的人张嘴就说:“××也不怎么样”或是“××就那么回事”,好像一副指点江山的样子,让你不知道是气还是笑。当这些人对你尊敬的人或事这么说的时候,往往不由得令人怒由心生了。

      我没有大懒虫的好脾气,这是我只能闪人。

    • 家园 谢钱

      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

      说得很有道理。俺自己就深有体会。比如俺爱看书,啥杂书都读点,闲聊中忍不住爱说两句,经常把人噎住,其实很无趣。人际交往是让别人感觉轻松愉快,有价值就更好,而不是一味满足自己的一点点虚荣的好胜心

      深刻学习贯彻上面的小结。

    • 家园 花一个

      其实很简单,就是当别人需要你谈的时候,你再谈,就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不仅不会有大问题,而且还可能得以发挥学以致用的功能。而如果别人不需要你谈,你谈得再完美,也没意思,除了显摆自己外,很有可能自讨没趣甚至自取其辱。

      真是生活的智慧。

    • 家园 车轱辘话 貌似还有点跑题

      最后还来一个总结中心思想

    • 家园 受益不浅

      多谢作者。

      这个问题,尤其是在社会科学中常常遇到,不仅仅是和朋友,甚至有时候和自己的爱人、父母交流都会遇到这个问题。科学讲究的是逻辑上的冷酷认真,其逻辑在群体意义上可能成立;但社会个体往往不能接收这样的假设。以往就我自己研究的内容,和家人偶有争执;楼主可谓解我一惑。

      我有个朋友(西人),年轻但极有成,认知心理学新牛。他最近的课题是,女性在某某时候的幻想对象以及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下回我问问他是怎样跟自己的朋友和家人谈及这一研究的。

      毕竟看心理学家发窘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哈哈!

    • 家园 做人比较难的一点就是

      忍住输出个人价值观的无限冲动~~~

      • 家园 盂子日: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看来这毛病由来已久

      • 家园 呵呵好为人师是大忌啊

        主要还是想显摆自己,修为不够呀!

        每当俺显摆的时候,吃亏是立马就出现的。比如3年前那次看到群众骑马的姿势不对,俺觉得自己经过专业的马术培训,“应该”让群众看看什么是对的姿势,忍不住显摆了。。。结果,被野马给教训了。。。到现在都没再敢骑马。

        • 家园 恩恩,很多情况会好为人师

          有时为了显摆,有时为了“为他们好”,有时又是兼而有之。

          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四处都渗透着推己及人的思想,鼻祖可能就是孟子了~~

          个人觉得最好还是,无论是“己所不欲”还是“己所欲”,都勿施于人。

          平时留出足够的尊重,只在别人主动需要帮助时才给予帮助,才是无私大善~~

      • 家园 作为内行要忍住这种冲动就更难了

        可以和监考老师在旁边看着考生干想就是想不出正确答案有一拼,我就深有这种体会,那还是开卷类型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