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说说饭桌上的礼仪 -- 大西洋14

共:💬1 🌺1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说说饭桌上的礼仪

    俗事缠身,再加上明天即赴巴西圣保罗度假,总要把手头上的事提前做好,有几天没码字了。临行前再往河里扔块砖头吧,出门在外,下河就比较困难了。

    本篇说说饭桌上的礼仪,也算是礼仪小系列的一点吧。

    中国是礼仪之邦,同时还是一个“饮食大国”。

    “食、色,性也”,这是我们老祖宗的话;“民以食为天”,这是封建王朝统治者也知道的道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这是老百姓的语言。可见饮食对中国人的重要性。

    还有一句问候语也说明了这一点,中国人见面非常自然的一句问话是:“吃了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诠释太多,这里就不说了。现在用“吃了吗”问候的情况少了。

    既然是饮食大国,那就有饮食文化,既然是文化,那就有礼仪了。

    孔子曰:“食不言、寝不语”,这应该是最早的饭桌上的规矩了。我想孔老夫子的意思了不完全是吃饭的时候一点儿都不能说话,而是要求说话时要把嘴中的食物咽下再说,嘴里塞满东西说话是不礼貌的。嘴里有食物,话也说不清,别人也听不明白。外国人这点做的比较好,我想是因为西方语言有个卷舌音的问题,不把食物咽下,说不了话。

    “食不言”推而广之,在饭桌上也尽量不要发出其他声音:大声喧哗,这点中国人很难做到。国人在饭桌上最喜欢推盅换盏,甚至划拳劝酒,实在不雅;尽量避免碗筷刀叉发出碰击声,更不能用筷子敲桌子敲碗,这是十分失礼的;吃饭时不要吧唧嘴,更不能出虚恭。吧唧嘴的声音让人作呕,吃饭时出虚恭更令人难以忍受;临时离席避免拖拉椅凳以免发出刺耳的声音。

    除此之外,在饭桌上还要注意(记得小时候长辈们经常挂在嘴边上):长辈不动筷子孩子们不能先夹菜,不要将嘴填得满满的,不要狼吞虎咽,不要站起身来夹菜,够不到的菜可请长辈给夹(现在好了,一般餐桌有转盘,可以将自己想吃的菜转到自己面前。但也要注意,当有人正在夹菜的时候你不要转。有一句调侃的话说,饭桌上最忌讳的事之一就是:领导动筷你转盘),不要用筷子在菜盘中乱挑乱翻,不要边吃边用双眼紧盯着桌上的菜,不能用筷子指人,不要将不爱吃的东西吐到地上。最忌讳的,就是将筷子直插在饭碗中(那是祭祀时才用的礼节)。

    饭桌上的礼仪反映了不同民族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也是一种文明的标志吧。在这方面在下认为中华传统略胜一筹。举个小例子,这也是我经常和外国朋友经常讲的,他们也感兴趣。外国人请客,个点个的菜,来了就吃,吃完就算。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请客,主人不动筷子客人不能先动,结束时,主人不能先于客人放下碗筷。客人先于主人动筷不礼貌;主人先放下碗筷无异于催客人结束饭局。

    以上是日常家庭朋友之间饭桌的应注意的礼貌礼节,下面说点正式宴请方面应注意的“礼”。

    正式宴请的“礼”有形式之礼和待侍之礼。形式之礼是指礼仪的形式和氛围所体现的礼,比如宴请场所的选择、礼仪的档次、环境的营造、用具的准备,都要体现对客人的一种尊重。

    待侍之礼是指招待客人和侍奉客人的礼节,如宴席的排座是以长为先、师为先、远为先的原则,即按辈分排座,远道而来的亲戚朋友要优先入座,

    宴请应视客人身份和礼仪风俗的特点,在饭菜种类、质量档次、饭庄的选择上是有区别的,总的原则是不能让客人挑出“不是”来。用北京人的话讲就是“挑理儿”了。

    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请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回民)吃饭,你不能请人家吃炖肘子。江浙、广东人不要请他到川菜馆吃饭。

    开宴前主人应将不熟悉的朋友(特别是主客)向大家做个简单介绍;主人应亲自斟酒,按顺序向长辈和客人敬酒,但不能强求(在国人的饭桌上这又是一个很难做到问题);向宾客敬菜时,要注意客人的饮食爱好,介绍菜的特点。最好不给客人布菜,因为对方可能不喜欢吃,或者已经吃过了,主人布过来,吃也不好,不吃也不好,双方都会尴尬。

    对于女主人来说,应注意的是:上菜时盘子四周不能有菜渍,上菜要用双手端盘、端碗,手指不能抠在盘沿和碗边里(这是常识了);盛饭、盛汤,倒茶时不能太满,斟酒要满,但不能溢出;倒茶的动作要规范,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扫地、掸桌子,尤其不要将茶水泼在地上。

    还有一点,如果聚会有孩子,而孩子们之间发生了争执,主人不要训斥自己的孩子(一般来讲,主人客人都不会训斥他人的孩子),这么做很不好。当着客人的面教训自己的孩子,一来客人会不自在;二来打击孩子的自尊。

    打住了,最后一点已经不是饭桌上的礼仪而是育儿了。

    祝河友们周末愉快!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