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读书俱乐部·作业】石油的优势(2010.12) -- 南方有嘉木

共:💬8 🌺13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读书俱乐部·作业】石油的优势(2010.1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石油的优势----俄罗斯的石油政治之路》

    作者:迈克尔·伊科诺米迪斯;唐纳·马里·达里奥

    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内容星级:3.5

    推荐星级:3

    一句话总评:

    文字:中文版翻译得不好,阅读的时候完全无法从文字获得乐趣。

    内容:当作历史和资料来读,可以约略窥见俄罗斯百年石油政治发展之路,石油在某个意义上即是俄罗斯的“万灵圣药”,也是它的诅咒,它挽救过苏联的经济,也使这个国家陷入懒惰,失去改革的动力。

    意义:以苏联之石油政治史旁观中国,能更深地理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本书最有价值的章节:

    第六章 水仍然很深:勃列日涅夫时代开始

    第九章 普京时代的石油政治

    谋求能源资源、寻求对能源资源的控制已经成为许多重要世界冲突的中心内容,便如早年和一位在苏丹工作多年的前辈聊天提及达尔富尔,他笑答曰不过是为了石油。石油和天然气的地缘政治在某种意义上控制着国际关系。如德日韩这样本国石油供给不足的国家在工业化时代就能源依赖方面是脆弱的,但为了摆脱这种依赖,寻求“能源独立”,他们会在经济政治体系以及技术创新方面去努力。而像委内瑞拉、伊朗以及俄罗斯这些富有资源的国家,他们的领导人太了解能源资源的力量,便会利用这些资源来巩固其政权基础,以国家长久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多元化为代价换取短期的利益和生活改善。

    自1873年诺贝尔创立俄罗斯石油工业以来,石油天然气一直是都是俄罗斯“权力的支柱和国家恒久不变的根基,是俄罗斯生命的血液”。本书顾名思义,围绕俄罗斯巨大的石油资源和其政治的关系来铺陈历史,具体在作者的笔下,政治表现为外交和内政两个方面。

    就外交方面来看,在苏联建国之前,石油对俄罗斯的外交所起到的杠杆作用并不大,原因有二:油田和产量不大;西方世界的工业化程度所决定的对石油的依存度还不高。

    苏联建国之后,列宁,一个非常实用主义的革命者,支持利用石油来积极推动与西方资本主义公司的贸易。当时的苏联政府从石油出口中得到硬通货,这些硬通货帮助了他们发展石油部门、基础设施,以及获得国外的先进技术。石油,不仅仅为苏联新生的工业经济提供了燃料,还支持了其政治经济权力的巩固。1920年11月,苏联确立了石油租让制政策的法律基础,其颁布法令明确:对油田和木材有兴趣的外国投资者实施租让制,

    通过发动外国政府和地方机构、私人企业、合资公司、其他国家的合作社和工人组织对苏联的自然资源进行提炼和加工进行合作,可以使苏联的生产力回复进程。” 用列宁的话说“必须做一切可能的事情租出巴库(当时的俄罗斯产油区)的租让制企业.......如果我们找不到的话,对于我们来说将非常糟糕。如果我们没有尽全力找到一家受让企业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即将完蛋。

    作者认为,列宁的先例标志着一种荒谬和矛盾关系的开始----石油成了解决或转嫁苏联国内经济或政治危机的良药,或毒药。

    在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的石油工业已经获得恶名,被认为是被高度依赖的外汇来源。到1932年,苏联的石油出口占到苏联出口所得全部硬通货收入的18%。而到二战时期,石油的战略力量找到了它的最终表现方式,1939年8月,斯大林用石油作交易,换来地不是金钱和技术,而是将近两年的备战时间。石油,在纳粹的进攻战略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并为苏联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1942年1月苏联军事统帅Marshal Semyon Timoshenko说道,

    如果德国成功夺取了莫斯科,很明显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巨大的失望,但这绝不会打断我们的大战略......唯一重要的东西是石油......因此,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使德国增加他们的石油消费,尽一切可能把德国军队阻止在高加索地区之外。” 在这种认识下,1942年7月,斯大林在召见当时苏联石油工业领导人尼古拉·巴伊巴科夫时说,

    你应该牢牢记住,如果你把哪怕一吨石油留给德国人,我们就会枪毙你......但是如果你把油田过早毁灭,尽管希特勒得不到石油,但结果我们发现自己也没有了燃料,我们也会枪毙你。

    尼古拉·巴伊巴科夫回答道,“你让我没有选择,斯大林同志。

    战争改变了苏联石油工业的身份,及其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地位,并促进了其向东部的转移。虽然在整个二战期间,巴库都扮演着主要燃料库的角色,在巴伊巴科夫的领导下,该行业的大规模移民亦在发生,巴库几乎一万名主要的石油工作者在三个月内搬到了苏联东部。在二战的前三年里,乌拉尔和西西伯利亚的工业工人增加了65%。到战争结束的时候,苏联的石油部门已经被重新安置,并引进了工业化。这个部门开始为苏联的重工业和国防生产石油。

    作者认为,如果没有石油,苏联作为超级大国地位的巩固,甚至其生命的延续都不会维持那么长的时间。

    斯大林之后,苏联经济内在的固有缺陷日益暴露,这个国家机器正在消耗共产主义阵营内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此时,为苏共提供资金的是石油,一次又一次,每当这个国家陷入某种经济困境的时候,数量丰富的石油就会被发现。向其他国家提供石油的承诺帮助苏联与它们建立外交关系。石油实际上所做的就是掩盖了苏联经济体制的真实问题,推迟了痛苦但却非常必要的改革。

    在赫鲁晓夫统治的十年间,苏联的石油政治,在外交上,对美欧等国,是利用石油出口换取硬通货和高级技术;对其他共产主义国家,石油被用来帮助推进一个集团的经济和政治整合。1949年成立的经互会的核心就是能源政策,苏联作为这个集团的能源供给者,通过油气管道和运输基础设施建立起和东欧地区的长期联系和控制,并拥有了新的市场,从而能够以此为杠杆对这些国家施加政治压力。在内政方面,本书作者着重于赫鲁晓夫对能源行业所进行的体制改革。但其改革的主要失败之处在于在部门分割的情况下又发展了地方主义,苏联当局将决策权委托给地方,这为戈尔巴乔夫统治后期和后苏联时代生产协会的管理人员抓住石油资产的控制权搭建了平台。

    对于苏联来说,1960年代和1970年代既是播种的时代也是收获的时代......在工业化建设的祭坛上历经几十年的痛苦牺牲之后,苏联人开始收获劳动的奖赏........这一个革命性的转变是不断试验、苏联人民的辛苦和牺牲----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在内的连续悲剧、一场革命、国内战争,以及冷战----的成果。

    ----这是本书第六章的开篇。读到这里,我实在忍不住停下来,想一想中国,然后觉得泪水都要出来。

    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石油工业变得越来越政治化。诞生于1960年代的西伯利亚能源帝国为专家们提供了大量机会去影响政治精英。苏联原油产量数年的持续增长,以及当局作为回报得到的硬通货的相应增长,令苏联当局产生了一种安全感。1974年,勃列日涅夫甚至公开宣布苏联的自然资源是用之不竭的。

    作者认为勃列日涅夫的权力基础很重要的一部分来自于他给苏联精英们提供的稳定和安全保证,使他们不论做任何需要保持现状的事情都符合自身利益。石油为该当局的自我稳固提供了支撑。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当时苏联部委、地方以及地方内部的竞争非常激烈,这些复杂的利益网络在每个可能的结合点都会发生碰撞,“不同的机构和集团......代表着对风险和各种选择的不同态度。这些问题,并不是对地域和资源的直接竞争,他们产生了许多冲突,这些冲突影响到了苏联的能源政策......”,换言之,是争夺最高领导人的支持(这一稀缺资源)的官僚竞争,而非对国家长期经济发展政策的考虑在主导着能源政策的制订。

    到此时,苏联的政经体制在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已经深陷泥沼,或说正在自我摧毁。但就在这个时候,爆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作为世界主要的石油出口国,苏联得到了巨大的利润。石油和天然气出口获得的巨大收益为维系失败的体制提供了决定性的金融资源,使其不必改革或从军工企业中分流投入。这样就可以在15年内不必为危机忧心忡忡。”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石油进口国从困境中获得了激励,他们通过制订并实施保护战略,研发更先进的技术,将经济由以机器为基础转型为以服务为基础等来应对危机。对世界工业大国而言,这是个关键的选择时刻。但勃列日涅夫政权坐在油桶上沉迷安逸,坐失良机。

    用石油利得或其他打鸡血的手段临时解决问题,而不作长期结构的重组是短视且有无限吸引力的做法,我们必须意识到政客对诱惑的抵御力是很低的----这是常态,是客观,指出并指责这一问题对改变现状,其实并无太大的意义。但另一方面,为了某种长期目标牺牲人民的短期福祉,经历史的实践证明也是不明智的。在世界各国之竞争中,没有捷径,也看不到真正的终点,我们都在黑夜中摸索前行,试图避开那些危险的暗礁,并相继到达一些驿站。要在长远和短期之间觅得平衡,需要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真诚融合。

    到1977年,苏联石油工业残存的好运彻底逆转。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处在石油危机之中。1983年,西伯利亚的石油产出开始下滑。1986年世界石油价格暴跌了60%。与此同时,作为世界石油贸易货币的美元也开始大幅贬值。苏联曾经享受多年的石油暴利和美元利润化为乌有。到了这个时候,长期沉醉于石油扭曲状态中的苏联领导人才开始清醒过来,尝试解决深层次的结构性经济问题,但是一切都已经太迟了。到1991年底,在俄罗斯经济改革前夕,其石油部门的状况,不过“灾难”二字。硬通货储备已经消耗殆尽,政府不但没钱购买粮食,甚至没钱将以前购买的粮食运到海港。

    本书的第九章围绕着普京和尤科斯的斗争,对俄罗斯石油工业产权结构的转型及其在激发石油开采方面的活力进行了分析。对霍多尔科夫斯基及其尤科斯发家史的介绍提供了俄罗斯在1990年代石油行业大规模私有化的绝好样板。而此后普京与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博弈又说明了“后私有化”时代的政策导向。

    2003年,在莫斯科,世界目睹了来自两个不同世界的斗争。他们的代表人物是普京和霍多尔科夫斯基。普京,务实、性格坚毅,在如何领导国家这个问题上思路清晰、工于心计。他是国家文化认同和政治权力的象征。他恢复俄罗斯光辉和荣耀的意愿注定要受到精力充沛的冒险家、机会主义者、莫斯科人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的阻扰。与普京相反,他是西方价值观和新俄罗斯的象征,他想解脱历史的束缚,开辟新的时代。” 普京需要利用石油和天然气努力打造一个能源帝国主义的俄罗斯,为了重新取得对能源行业的掌控,他急需一场全面的胜利,对霍多尔科夫斯基,特别是其代表的势力的致命打击,是其推行重新国有化政策的开始。但与此同时,以普京为核心,一个新的能源利益集团也在形成。

    看来,无论被上天赋予了石油的祝福与否,权力和资本的勾连永远是任何一个国家政治生活不解的难题。

    关键词(Tags): #俄罗斯的石油(大圆)#石油(大圆)#读书俱乐部#石油的优势#嘉木读书通宝推:苏迅,霜迹板桥,
    • 家园 【资料】2010年俄罗斯GDP25%来自能源行业

      分析人士认为,俄罗斯经济快速发展,既有政局稳定、政策得当的原因,在相当大程度上也因为赶上了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好时机。

        1998年到1999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平均为每桶10美元到15.5美元。到2000年底,原油价格一度涨到每桶30美元上下。随后,美国发生的 “9·11”恐怖袭击事件、伊拉克战争、新兴经济体需求旺盛等,均导致原油价格逐年上涨。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一度超过每桶147美元。

        过去10年是高油价的10年,这给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能源出口的俄罗斯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不过,高油价在带动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其增长模式更加畸形。阿尔巴特资本管理公司董事长阿列克谢·戈卢博维奇说,俄原料出口比重在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为50%,1998年为65%-70%,如今为 75%。俄财政部长库德林今年7月底说,目前俄40%的预算收入来自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加工和运输,GDP的25%来自石油和天然气行业。

      外链出处

      关键词(Tags): #俄罗斯的石油#经济周报
    • 家园 丰富的石油资源是上天给俄罗斯的恩赐

      而且对俄罗斯人而言更幸运的是这些石油资源的地理位置。

      斯大林在卫国战争期间对石油的过分关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即使德国人占领了高加索地区,他们也没有足够的运输工具来运送开采出来的石油。二战期间德国因为缺少石油,拼死拼活地搞煤变油技术;而与此同时的苏联却因为乌克兰被占领而丢掉了主要煤矿,从而在冬天不得不烧燃油取暖。这或许就叫做一个人的幸福却是他人的不幸。

      当然,上面那句话还可以做别的解释。石油工业在二战后带给苏联的巨大利润,的确成为了阻碍其经济改革的一大因素。而俄罗斯现在不得不重新拾起石油这个法宝,否则便难以维持一个地区强权的身份。在俄国陷入了混乱与失落的十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已经从轻重工业两方面压缩了俄国企业的竞争空间。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俄国依然必须依靠石油收入来应付国际竞争。不过在此之前,俄罗斯人应该做到的是先把石油产量恢复到1988年的历史最高水平。

    • 家园 确实是好书

      内容非常精彩,当时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

      只有一个小问题,前面几章比较客观,最后一章因为作者的立场问题有些偏向,不过不影响阅读。

    • 家园 推荐普利策奖名著 "The Prize"

      1百多年石油和政经关系,细节丰富。唯一缺点是太长。上千页砖头书,每日捧读可练臂肌。

    • 家园 苏联打着社会主义招牌的帝国主义

      最后解体了真是咎由自取。

    • 家园 铁木辛哥元帅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