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新年献礼】E舅公的故事:你们不让我当老大很久了 -- wqnsihs

共:💬336 🌺2328 🌵1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 家园 送花谢宝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 家园 由我不由天

      三十年前靠父母,三十年后靠自己,心性的修养是很重要这点超赞

    • 家园 请问忙总“黑乎乎的煉茶”是安化黑茶吗?

      看这篇文字真是好享受

    • 家园 不是很认同阶级是文化概念的说法

      可能还是因为经验有限,太年轻了。

      人在社会中生活,能力造就影响力。随着时代变动,对人的能力要求也会不同。简单理解的现代经济社会,就是用财富来衡量人的能力。财富的本质是掌握和分配生产生活资料的权力。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公共权力也是一种权力。阶级归根结底还是根源于经济力量。

      不过,对您说的“三十岁以后长什么样,是我们自己修炼的。”的说法心有戚戚。尽管对这个说法体悟得还不够深入。这不,一个多月来工作上的大挫折就是因为不肯和光同尘。

      • 家园 读书在古代是很奢侈的。

        我记得有人推导过起码XX亩地才供得起一个读书人。(找不到具体出处了)

        唐以前,知识被士族垄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书籍的珍贵。

        一般是一个家族供养几个读书人,读书人科举当官之后,就自然而然成为家族的保护人,为家族兼并更多的田地、享受某些免税特权以及提携家族新一代去当官。对家族来说,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但是对国家来说,这是恶性循环:税源就这么一点一点变没了。(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核实天下土田为八百五十万七千六百二十三顷;到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已减一半有余,只有四百二十万八千另五十八倾。)

        那些所谓文化,其实是家族内部教育,某氏家训、某氏家书、某氏家范,换个角度完全可以看作预备官僚之养成。

        当然,兼并土地,由于舆论的限制,耕读起家的士大夫不能做得太狠,唯一比较合法且合理的手段就是贷款。准确地说,就是高利贷。所以王安石青苗法是犯了大忌的:此法废掉了兼并土地最好听的手段。

        还有,张居正大搞一条鞭银本位,其实是加剧了明末土地兼并的。顾炎武就讲过(丰年而卖妻子者),山西某县,土地还算肥沃,但是一到丰收,农民们必须卖儿卖女才能交够税。为什么呢?银子并不是自由流通的,银本位其实是把小农推向了市场,农民直接参与商业的结果只能是更迅速更彻底更集中地破产。《多收了三五斗》说的也是这事,谷贱伤农。

        总之,文化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经济问题。

        • 家园 我强烈反对你的部分说法

          反正就我所见,我的爷爷,我的老太爷很早就死了,我老太太将他供养进了新式的小学。

          我的姥爷,家庭也就是个下农,中农,我姥爷上了两年私塾。

          我的舅爷,上到新式的初中,在那个时候是很高的学历了,他父亲供养三个孩子上学,我舅爷,我舅爷的两个妹妹,也就是我的两个姨奶奶。我两个姨奶奶一个读完了小学,一个读到小学四年级。那是解放前的事情。

          不过据说我奶奶娘家算是富农,我奶奶的母亲的娘家是地主,所以有所接济。不过,我奶奶家只有20亩地,据说是我奶奶的父亲愿意卖十亩地给孩子上学。当然,他之所以有这么大负担,跟他坚持让两个女孩子上学是分不开的。

      • 家园 曾经在河里跟一位兄弟聊过关于“阶级”的定义

        http://www.talkcc.com/article/3102996

        当时的讨论,还有后面一些的回复,仅供参考一下。

      • 家园 我想你对阶级的理解是政治教科书的理解,对文化的理解

        是知识的理解,都不对。

        阶级是非常复杂的,远不是我们在政治教科书中学习到的那么可以清晰认出的。

        有钱的人家,一旦没钱,可能就落魄了,其子弟也就沦为贩夫走卒之类;有权的人家,一旦没权,就可能连生存权都会被剥夺。而唯一能够长期传承的就是文化。所以中国如果所有真正稳定的阶级的话,就是书香门第,就是知识阶层。

        同时我想你误解了有文化与读过书这个概念。读过书的人不一定有文化,狼心狗肺的博士还少吗?我认为有文化有一些以下标准:

        1、有理想:即使做不到以天下为己任,也应该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实在不行,也应该:不为良相必为良医。不完全为自己的蝇头小利而活着。

        2、有道德:即使做不到天下为公,也至少做到公正,中和,不偏不倚,不媚上,不欺下。

        3、有良心:做不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至少做到有恻隐之心,不忍之心。

        4、有能力:不是只会高谈阔论的迂腐冬烘,而是有办法,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干才。

        至于心理优势,我想最高境界就是孟子说的浩然正气。至少也是理直气壮,无畏无惧,不怯场,不在位高权重者面前弯腰。

        通宝推:xshxsh9999,刘枪枪,大脚丫,腾格里,
        • 家园 太到位了

          忙总这些话,正是我和朋友讨论的问题,就是贵族的价值。

          朋友认为,贵族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而目前的富人大部份是暴发户,而官二代则鄙视所有人,所以中国文化败坏。我的观点是,精神上的贵族是必须的,也是个人修养的方向,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就是这种精神贵族,即士大夫精神。这种士大夫精神不在意别人怎么看,而是在意自己追求的境界。金钱、官位都不能带来精神的解脱,对理想的追求才能让人满足,至于什么是理想,自然是因人而异。

          现在看来,我们讨论贵族这个阶层是根本错误的,应该讨论的是“什么是文化”,忙总的问题切入更到位。

          虽然在能力和成就方面远远比不上忙总,但很欣慰在这点上能够沟通。

        • 家园 强烈建议忙总牵头,提炼“新时代传家祖训”

          在培养自己孩子,乃至传承种族时,常常想这个问题。

          自己能给孩子留下什么?才是真正对他(她)好,对再下一代好,下下一代好,对社会好。

          权力,财富,当然有莫大好处,但如果一旦拥有,仅仅拥有,还是不行,的确,起码抗风险不行。

          文化,想来的确只有文化,汇集成与时俱进的家规祖训等等等,才能落实成子孙永远的自强不息,永远的利己惠人。

          • 家园 没有意义,其实先人总结的很多了,毛主席总结的经典,就很好

            随便举个例子

            毛主席的“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我个人认为,没有任何励志语句能超过这句。我和我哥哥的个人经历也符合。

            古人的:百善孝为先。-----优秀无过于此句。

            经典理论就那么些,因材施教,教育过程更重要。

            呵呵,一家之言,灌水灌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