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永别了,上海话 -- Davi

共:💬72 🌺3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楼主放宽心,有上海MM在,可保上海话无忧

      MM用上海话发嗲,上海话称为作,是很可爱滴;如果改成普通话,嘿嘿,没法听~~~!

      试问,勤劳勇敢智慧精明到过头的上海MM,怎么会弃长就短,用工作语言普通话发嗲呢?那样等于放弃了巨大的社会优势....

      记得前不久在文汇报副刊上看到一篇父亲从小培训女儿上海话滴文章....他的理论就是上海话作为市井语言,具有开拓和维护社会关系的不可替代的巨大优势,普通话那是官话,做报告行,发嗲滴不行...

    • 家园 现在有专门的上海话频段了^^
    • 家园 从里往外透着一股优越感

      上海话已经成为社会低俗阶层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一种无人看管和彻底的“无政府主义”语言

      方言本来就是老百姓在使用,不然就是死语言。什么叫社会低俗阶层?!

      不得了,阿拉上海人怎么可以跟乡巴佬讲一种话

      就这种感觉

      • 家园 有时最好分开来看,优越感的问题和方言的问题

        方言的问题上人们有不满不独见于一个两个省,也不独见于南方方言区。北方方言区的山西,河南,四川都有很多人有类似的不满,就连北京市的老北京们也喜欢说点北京特色的普通话(固然普通话以北京音为基础,但北京土话还是很有特色的)。总不能说大家都在耍“优越感”吧?

      • 家园 没法送草,浇楼主一桶凉水吧

        楼上的帖子深刻分析了楼主代表的某些自以为已经列入“成功人士阶层”的矫情。

        让人不禁想起了遗老遗少四个字。脑海中勾勒出一副画面:坐落在小镇临街的华老栓茶馆的门前,一群留着长长辫子的遗老遗少们伴着夕阳,感叹这世道变化的真快。。。

    • 家园 米国差别大不大不知道,德国那么小一个国家,方言差异可是不小
    • 家园 车同轨 书同文 量同衡 语同音 人同心

      《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以秦国小篆取代东方六国文字,取消六国古文中“不与秦文合者”,这是第一次“书同文”。由于当时历史条件下极其落后的交通和交流条件限制,秦始皇未能实现“语同音”的梦想。

      秦始皇最初实行车同轨,行同文,统一度、量、衡不也是一片怨声载道,但后来呢?人们从中得到好处后,就不再拿这个说事了,只说他焚书坑儒、劳民伤财修万里长城。

      清雍正皇帝1728年诏令闽粤设立正音书院,要求举子修习官话,这是第一道“语同音”的政令。“普通话”一词是清末朱文熊1906年提出的。

      从历史上看,各朝各代无不以书同文、语同音为大一统国家的强有力工具,而且多有严厉举措,如清朝雄才大略的雍正皇帝曾亲自下诏谕严令广东举子必须学习“官话”,否则不准参加科举。

      据英国人庄士敦回忆录《紫禁城的黄昏》,康有为因国语讲不好,同光绪帝在语言上沟通困难,君臣两人往往面面相觑,相坐移时不能交谈数语。

      孙中山:“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民国初成,众议员共商治国大计,民国国语几被定为粤语,盖因国会议员过半粤人也。然孙文先生顾全大局,力劝同乡,国语终被定为京话。

      蒋介石和蒋经国的最大功绩之一,就是在台湾推广国语,使得台湾省本地人再也不能在语言上“去中国化”。

      成大事者,无不胸襟广阔,以天下为己任。

      《圣经》第十一章,讲的是洪荒之后,诺亚方舟上留下的人类妄自尊大,竟然想修一座通天塔与上帝见面,于是上帝非常生气,混乱了他们的语言,造成思想无法统一,文化产生差异,分歧,猜嫉等各种问题接踵而来。于是,这座塔也便成了一个泡影。

      如果再放任香港这种用香港话(掺杂着不少香港腔英语的粤语)作为官方语言的行为,大概过段时间后,中央政府又得多担心一个新的分裂主义了——“港独”了。兵不血刃消灭独立倾向的最好办法,就是推广普通话,消融异心于无形。大陆的“藏独”、“疆独”、“蒙独”都是本地方言占据民间优势的地方,而普通话占据绝对优势的地区则不存在自发的独立倾向。台独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但是如果当地闽南语占优势的话,大概早在蒋家统治结束后就已经建立了以闽南语为官方语言的“台湾国”了。

      一样的语言保证了交流的顺畅,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心慈未必真良善,雷霆方显菩萨心。该强行推行普通话了,统一中华民族的语言。

      • 家园 秦朝实现车同轨,书同文,量同衡,之后15年陈胜吴广就起义了

        项宇也一把火把阿房宫也烧了

        爱国青年是在咒天朝早亡是吧?

        语同不同音和人同心不同心有什么必然联系?

        伟大领袖毛主席到死都是一口湘潭话,哪个时候全国人民不也很同心吗?

        • 家园 大概是想说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当然还有臆造的蒙独什么的。

          1982年,我倒是看到一次蒙古人游行,口号却不是独立,而是还我土地。

          河里没几个人知道这类故事,不知道的事,最好别乱编,杜撰就能显得自己水平高?我忍了又忍,还是看来自己修养不够啊,终于回了他一篇。

          我可不是鼓励你和他吵架,就是看不下去瞎编。

      • 家园 虽然我对蒋光头很反感,但是……

        不得不说,他在台湾大力推广国语这一条,还是为维护中国统一、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的。有一个说法,说如果一个地区被殖民了50年,那么殖民者的语言的影响力至少要持续200年。台湾曾被日本殖民50年之久,要不是蒋光头退到台湾时,一堆汉语言的专家跟了过去,又或推广国语的政策没有强力执行的话,那么今日的台湾语言受日语的影响会更深,被闽南语同化的力度也会更大,自然对大陆的离心力也要高得多。

      • 家园 蒙独是个什么概念?

        蒙古早就在民国时代独立了,还要独什么?内蒙2300万人,蒙族不到十分之一,什么时候本地方言占据优势了?倒是很多蒙古人,尤其是小孩子,完全不会说蒙语才是真的,就像很多海外华人的孩子不会说汉语一样。

        要非说内蒙的方言,西部区因为大部分人是走西口的后代,方言是一种夹杂北部山西话(晋北方言)和北部陕西(陕北方言)话的土语,东部是东北方言占压倒优势。

        电工老弟,你的香港那篇我就不跟贴了,但是在西西河说话,还是调查一下比较好。

      • 家园 瞎说,西南方言通行那么多省,会的人有几亿,什么时候要独立了?

        这是将政治经济文化问题生拉硬扯在一起。不能因为“有联系”就对这种联系随意定义,夸大其词。

        语言多样是文化丰富的保证,如果大家都只说一种语言只有一种文化,又有什么意思?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多了去了。你认为有自己的语言就要独立,这根本是欧洲民族国家的观念,我们凭什么要学欧洲的民族国家?普通话在工作层次是方便的,但不能代替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在文化层次的作用。政治安定不是靠这个来保证的。

    • 家园 方言的地域性限制

      这种地域性的限制导致了不同地区人交流上的障碍。就像“英雄”里面一个“剑”字有多少多少种写法或者是孔乙己大哥说的那个茴香豆的那个“茴”字有多少多少种写法一样,带来的不便往往远远大于艺术上或者是感官上的愉悦和享受。方言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遗留,有着它们的研究价值。 推行普通话并不是要彻底的消灭某一种方言,而是要为大家设定一种可以用来交流的共同语言。所以,没有必要哀叹什么方言要灭绝了,任何语言都是在使用中不断变化的,总会有一些语言衰败,有一些兴盛的,有一些改变的。

      • 家园 但不能的在文化上推行简单粗暴的政策,搞语言大跃进

        既然语言的统一是一种需要,一种自然倾向,那么就应当科学的来。而且要注意的是,统一是需要和自然,异化也是一种需要和自然,还要辩证的来,否则就是另一个大跃进,另一个文革。

        广电部一个规定,毛泽东都讲起普通话来,何其荒谬?

        而且你说不是那个意思,但楼上的电工兄霸气逼人的言语似乎就是那个意思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