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永别了,上海话 -- Davi

共:💬72 🌺3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任何方言都有低俗成分

      我一个香港朋友告诉我。粤语里面用来形容人体部位的词有很多,而且大部分是在骂人的时候使用。北京话里面的“丫”也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还有张作霖从关外带到关内的“妈了巴子”,让人对东北话误会了将近一个世纪。广西的哥们告诉我,“丢”在广西方言里面就是北方方言里的“X”。

    • 家园 低俗化不仅仅存在于上海方言中

      普通话里也同样严重。

      这是一个文化问题。五四以后旧文化被不断地砸烂抛弃,温良恭俭让让位于宣传画上工农大众五分男女的巨臂。中年人是当年的知青,大部分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峥嵘岁月。年轻些的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价值观混乱的时候接受明显是胡说八道的基础教育。在年轻的每天耳闻目染的是浅薄的快餐文化,听得是日化或韩化的主持人贫乏的词汇量。

      看看那几个主要的门户网站每天的标题,这么一个氛围里语言只能堕落。

    • 家园 不知道明、清时南方人民的普通话水平如何?和现在差不多?
    • 家园 方言本来存在的意义就不大

      语言就是用来交流的,非要保留某些方言,有什么意义吗?

      好好一个中国,到了南方居然发现用英语交流更方便,有意义吗?

      • 家园 不能仅仅只看到语言的交流工具作用

        南方的交流问题可以用工作环境推行普通话来实现。人家家长里短聊天你需要去听什么?

        我对一件事至今耿耿于怀,北大入学第一天,我爸非要跟我坐千多公里的火车北上,我也知道他的心情,到了宿舍当然要嘱咐一些话,就在那里用家乡话摆了摆,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小老太太进来了(后来知道是班主任,过来关怀新生),开口就是“要说普通话”什么什么的,丝毫不管我父亲在场,我爸小时候普通话没学好(这多少有时代的关系),但我得尊重他,我总不能跟她说“我爸普通话不好”吧?再说这是父子私人谈话,她又凭什么来管呢?老实说我的普通话比她的福建腔好多了。一来就留下这么个印象,使北京和北大给我的感觉立马打了个折扣,就是这么对待外地人的么?虽然她并不是北京人而是福建人,虽然以后遇到很多友好的北京人,虽然北京给我的印象开始由陌生变得亲切,这件事却始终如骨鲠在喉,也许是我小气吧……

      • 家园 这个论调就如一些美国人说

        “为什么世界上还需要英文之外的其他语言”一样霸道。

        得罪了。

    • 家园 【评论】南方语系逐渐衰败是很正常的事情

      英语虽然有口音,但基本的发音却是一样或者很接近的。汉语要有更大的影响力,自身的统一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来自不同地方人们的交流。

      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呀~~~~

      • 家园 小语言的消失是一个方面,但你也要看到另一方面,也就是大语言的异化

        小语言也并非是完全消失的,对于大语言反过来有异化作用,大语言自身也是有分化的,比如英语在经英帝国推行世界以后,有了南非,澳大利亚,印度等很多版本。这些都是自然过程,也是人类的需要。这就是辩证法,统一有统一的好处,不同有不同的好处,这也是为什么要反对某些人为的简单粗暴的强制政策。

      • 家园 语言上的一致才产生彼此的认同感

        试想一下,几十年前的海外,一个广东人遇到一个上海人,再有一个西北人,加上上个内蒙古出来的。。。。虽说都是中国人,可谁都听不懂谁,怎么可能团结?。。就我个人感受来说,一个跟我讲中国话的人远远比一个跟我讲英语的人让我感觉亲切。

        语言上的一致才是让中华民族彻底在心理彼此认同的方式。我们的集体感应该是外国人与中国人的差别,不管是哪个省的,都是内部人。

        各地讲话当然会有不同,但应该是细微的不同吧。小的差别是语言的调味剂,差别太大就会使人们同床异梦啦。。。

      • 家园 英语方言千差万别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