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管窥与窥管 -- 晨枫

共:💬95 🌺530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革时期有没有断层可以去看一些军事期刊

        上面有很多当年科研人员的回忆。

        文革时的问题不是没有项目,而是项目太多、太烂,在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搞四处开花,急于求成。

        河友szbd有很全面介绍中国武器的文章,你可以去看一下,看看60、70、80、90年代我们到底分别搞成多少武器。

        • 家园 中国军49年至09年记录

          老实说,倒是八十年代,从数量上还略少于六七十年代。

          http://news.ifeng.com/mil/special/weapon/

          • 家园 看了一下

            地面武器和导弹,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八十年代都完胜六、七十年代。

            海上武器和空中武器,数量上八十年代少于六、七十年代。不过,一般的军迷也都知道,那个图中的武器是按大型号统计的,如果按小型号统计,结果就完全不同了。比如,歼七战斗机是六、七十年代研制的,但早期歼七战斗机性能和质量很不稳定,特别是电子设备很一般,所以才有歼六万岁的口号。到了八十年代,歼七经过一系列改进,出了歼七二等型号后,才真正堪用。旅大级驱逐舰也类似,七十年代虽然已下水,但很多设备都没有配齐,特别是电子设备上总体水平比二战时的军舰也没有差多少。

        • 家园 两弹一星和核潜艇算么。
        • 家园 比如 那,七四年开始的,计算机汉字化。

          自那门子杀啊

          邓小平要这性子,还等的到七三年复出么。

          https://baike.so.com/doc/5533275-5754803.html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王选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上海市

          出生日期

          1937年2月5日

          逝世日期

          2006年2月13日

          职业

          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主要成就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

          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代表作品

          《软件设计方法》

          目录

          1人物生平

          2主要成就

          3社会任职

          4人物影响

          5人物评价

          6后世纪念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王选

          王选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2月5日,王选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0]

          1941年(民国三十年),入上海南洋模范学校幼稚园。[10]

          1942年(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入上海南洋模范小学。[17]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小学五年级被选为班长,后一直担任学生干部,直到大学毕业。被评为班上"品德好、受欢迎"的学生。[17]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小学毕业,以全班第二名的成绩升入上海南洋模范中学七宝分校(今上海市七宝中学),就读初中。[17]

          1951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是班里第一位团员。后担任团支部书记。被免试保送入上海南洋模范中学高中就读。[17]

          1954年秋,王选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前两年以学习基础课为主,师从江泽涵、程民德、丁石孙等一批著名学者。[4]

          1954年至1958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习。

          1956年,王选选择了计算数学专业。[10]

          1958年,王选大学毕业,留校在无线电系当助教,主持电子管计算机逻辑设计和整机调试工作,也参与过部分电路设计,通过阅读国外文献,他逐步领悟到只有同时掌握硬件设计和程序与应用,才能产生创新。[10]

          1961年,王选从硬件转向软件,但不放弃硬件,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以探讨软件对未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影响。[10]

          1963年,王选在研究过程中养成了每做一个项目先要了解国外现状的习惯,为了加快英文阅读速度,他开始锻炼英语听力,连续两年多每天半小时的收听使他的反应速度明显加快。当时这样做的理科教师很少,所以"收听敌台广播"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成了王选的一条"罪行",但这对他了解外国的先进技术起了很好作用。[10]

          1964年,王选承担了当时正在进行硬件设计的DJS21机的ALGOL60编译系统,同时探讨适合高级语言的计算机体系结构。[10]

          1965年,回到北大,与陈堃銶、许卓群等同事进行DJS 21机的ALGOL 60编译系统设计工作,1967年研制成功,在几十个用户中推广,成为国内最早得到真正推广的高级语言编译系统之一,被列入中国计算机工业发展史大事记中。[17]

          1966年,旧病复发,因"文革"北大环境混乱,到昌平北大分校休养。[17]

          1967年,与陈堃銶结为夫妻,搬回北大。[17]

          1968年3月,再回上海养病。父亲被打为"现行反革命",成为"专政对象",家中环境大变。同年12月被扣上"偷听敌台广播"的帽子,召回北大,进学习班"交待问题",只能周末回家。在陈堃銶的理解、鼓励和照顾下,度过了艰难岁月。[17]

          1969年,因身体状况不佳,被命从"学习班"回家"思过",成为被打入"另册"、只拿劳保工资、长期在家养病的老病号。[17]

          1972年,从同事处得知,北大参与研制的DJS150计算机遇到磁带纠错的难题。在家用手工对几百种编码方案进行筛选、计算,设计出磁带2位纠错方案。[17]

          1975年,王选投入到"748工程",即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研制工作中。[10]

          1975年开始,王选作为技术总负责人,领导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后来的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工作,这一系统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使中国沿用了上百年的铅字印刷得到了彻底改造。[10]

          1975年到1993年这18年中,几乎放弃了所有节假日,每天上、下午和晚上三段工作,身心极为紧张劳累。[10]

          1976年9月,电子工业部在了解了王选的方案后给予大力支持,把"748工程"中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制任务正式下达给北京大学,并成立了北京大学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由王选负责整个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研制工作。[10]

          1979年7月27日,经与协作单位共同努力,王选主持研制成功汉字精密系统的主体工程,从激光照排机上输出一张八开报纸底片。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来北大参观后,给予很高评价。[10]

          1980年9月15日,王选为首的课题组用激光照排系统成功地排出了一本《伍豪之剑》的样书,这是中国在告别铅字的历程中排出的第一本书。同年王选晋升副教授。[10]

          1981年开始,王选便致力于研究成果的商品化工作,使中文激光照排系统从1985年起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大量推广。[10]

          1986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1988年后,王选作为北大方正集团的主要开创者和技术决策人,提出"顶天立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模式,积极倡导技术与市场的结合,闯出了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成功道路。[10]

          1993年,王选退出科研一线。[10]

          1995年7月,北大计算机研究所与北大方正共同成立方正技术研究院,王选任院长,建立起从中远期研究、开发、生产、系统测试、销售、培训和售后服务的一条龙体制,这一年,王选任方正(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0] 9月王选做出决定:以研制计算机动画制作系统为契机,开发数字视频领域,进军广电业,12月方正在香港以红筹股的形式成功上市,中国报业的技术水平已跃居世界先进行列。王选决定研制日文出版系统,进军日本市场,依靠自主创新技术走向国际。[10]

          2001年,出席第三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开幕式,出席中文信息学会成立20周年暨换届大会开幕式。[17]

          2002年3月18日,北京大学从并不充裕的经费中拿出500万元,重奖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选院士,这一奖励在中国高校历史上尚属首次。[17]

          2003年,在十届政协一次会议小组会上做《关于发展信息产业的若干建议》的讲话,同年出席全国政协《中国京剧音像集萃》新闻发布会并主持会议。及出席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并主持开幕式。[17]

          2004年,出席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开幕式并讲话。先后出席" 电子政务公文系统标准与技术高层论坛 "、 "首届民营企业高峰会"、第四届技术创新与技术管理国际研讨会、" 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 "启动暨成果汇报大会、全国书画家国庆座谈会开幕式、2004中国企业创新年会、 "中国芯工程"成果报告会等并讲话。主持全国政协京昆室举办的"保护扶持昆曲艺术"和《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二期工程新闻发布会。[17]

          2005年,出席中南海高层协商会,并递交书面建议,出席并主持九三学社建社60周年纪念大会,出席2005中国eBook产业年会并讲话。同年接受中央台11套及中国京剧杂志社采访,对荀慧生诞辰105年、保存京剧戏曲资料发表看法;接受中科院及《科学时报》采访,就院士增选及问题发表看法,《科学时报》以"院士未必总是学术权威"为题予以报道。会见科技部马颂德副部长,希望有关部门对网络出版项目予以支持。此为王选最后一次在公开场合露面。为北大计算机所2005年科研总结暨表彰大会录制新年致辞。[17]

          2006年1月3日,为《科技日报》成立20周年题词:"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同年2月13日11时许在北京病逝,享年70岁。[11]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成就

          折叠科学研究

          1976年夏,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压缩倍数达到500∶1)和高速复原方法,率先设计了提高字形复原速度的专用芯片,使汉字字形复原速度达到700字/秒的领先水平,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或参数)描述笔画宽度、拐角形状等特征,以保证字形变小后的笔画匀称和宽度一致。[10] 。

          1979年,他主持研制成功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主体工程,从激光照排机上输出了一张八开报纸底片。[3]

          1981年7月,王选主持研制的中国第一台计算机激光汉字照排系统原理性样机(华光Ⅰ型)通过国家计算机工业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举行的部级鉴定,鉴定结论是"与国外照排机相比,在汉字信息压缩技术方面领先,激光输出精度和软件的某些功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0]

          1991-1994年,王选带领北大科研集体,用创新技术引领市场,又引发了报业和印刷业三次技术革新;告别报纸传真机,直接推广以页面描述语言为基础的远程传版新技术(1991年开始),致使中国报纸的质量和发行量大大提高;告别传统的电子分色机阶段,直接研制开放式彩色桌面出版系统(1992年开始),引起一场彩色出版技术革新;告别纸和笔,采用采编流程管理的电脑一体化解决方案(1994年开始)。[10]

          1992年,汉字字形发生器在处理笔划交错情况时的一个措施" 和"分段生成报纸和书刊版面点阵的方法"获得2项国家专利。·率领北大计算机研究所成功研制方正彩色出版系统并在《澳门日报》投入使用,诞生了世界上首次实现彩色图片与中文合一处理和输出的中文彩色报纸。引发中国报业和出版印刷业的彩色技术革新。·率领北大计算机研究所研制成功通过卫星以页面描述语言形式远程传送报纸版面的新技术,被人民日报社首家采用,使中国报业跳过报纸传真机,直接推广以页面描述语言为基础的远程传版新技术,实现了报纸发行的全国同步、同质量印刷。·推出国内第一个基于 MS Windows 的中文专业组版软件。[1]

          1993年,指导学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PostScript Level 2的中文页面解释器,与专用协处理器芯片相结合,推出第六代产品方正93系统,在香港《明报》的竞标中一举中的,此后迅速进入港澳台、东南亚、北美等地,迄今占据了海外80%的华文报业市场。[17]

          1994年,新闻采编流程计算机管理系统研制成功,由《深圳晚报》首家采用,由此引发了国内报业" 告别纸和笔 "的技术革新。[2]

          20世纪80年代起,王选就致力于科研成果的商品化,20世纪90年代初,王选带领队伍针对市场需要不断开拓创新,先后研制成功以页面描述语言为基础的远程传版新技术、开放式彩色桌面出版系统、新闻采编流程计算机管理系统,引发报业和印刷业三次技术革新,使得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占领99%的国内报业市场以及80%的海外华文报业市场。[3] 王选直接研制西方还没有产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针对汉字的特点和难点,王选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方法,率先设计出相应的专用芯片,在世界上首次使用"参数描述方法"描述笔画特性,并取得欧洲和中国的发明专利。这些成果开创了汉字印刷的一个崭新时代,彻底改造了中国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技术。[4] 王选又相继提出并领导研制了大屏幕中文报纸编排系统、远程传版技术和新闻采编流程管理系统等。[5]

          折叠人才培养

          在王选培养下,一批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的青年科学家走到了科研前沿。1993年方正研究院任命肖建国、阳振坤、汤炽三位年轻人担任研究室主任。肖建国主持完成了第一个中文彩色报纸编排系统,汤炽提出并主持实现了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的新一代排版软件;而阳振坤博士也领导完成了由中国独立研制的Post Script Lever2照排系统。[6]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文革对军工科研的冲击是非常严重的

        除了钱学森,其他的军工科研大老差不多都有被冲击的经历,宋文骢、陈一坚的传记里都有。军工科研没有完全停顿下来,但受到极大干扰。支持军工科研的一般科研则完全停顿下来了。军工生产厂也受到极大干扰。要不就没有63式自动步、69式通机和反击战中的手榴弹、火箭筒弹打不响的事情了。

        • 家园 现在95之父,不还是抱怨,枪管靠人眼看

          别拿小北京之类说事,看原箸战役底子是依托的一个,实际战例,就到军长公子上阵,那个因为发连坏蛋,而阵亡,就直接飞了,按原书,这位爷在敌机枪阵地前五十米,连着三次连继装发,而且,当时的连长,也没给他火力掩护,五十米是手枪和手榴弹的距离,他去那里敌前架炮,而连里不但同意他干,还不给他安排掩护,而越军,架着高射机枪,等他折腾三次才开打,这不是军工问题,象谋杀案啊。

        • 家园 我妈妈单位文革斗死一个人很可惜(不是军工单位)

          首先你Google一下“伍钦荣”,算是当时青年科研的骨干。文革被批判成“假标兵”,后来又有人“揭发”他有香港亲戚,诬陷说他亲戚家是台湾特务的联络点,结果自杀了。后来一位老先生的回忆(你也可以Google到),“伍钦荣同志在文化大革命灾难中不幸去世。不仅是xxxx所,也是我国xxxx界的一大损失”。

          批“反动学术权威”,批老先生,贴大字报就不说了。还有年轻研究人员之间互掐。一个资本家出身的女士被人斗,因为名字叫做“x海伦”,被人“揭发”是资产阶级名字。大白天被迫站在大院,胸前挂块牌子,上书“我誓死和资产阶级划清界限,从今改名x小兵”。

          科研停滞了很久,文革后才重新开始招研究生,开始项目。

          当然不是说文革后没有问题,新问题也不少。比如文革后开始和国外学术交流,很多人出国了就不回来了。也造成了很多人员的流失。80年代初去美国作访问学者一年至少2万美刀,而国内的工资是一两百人民币,实在是个太大的诱惑。我妈妈属于为数不多回来的,因为别人走了太多,所以反而在国内有了些发展空间。而当时没有回来的很多人,因为当时年龄已经不小而且拖家带口,很多要么一辈子在实验室打工,要么去开餐馆炒股票,能做到本专业上的发展的反而不多,倒是孩子多有有出息的。

          90年代陈章良回来已经要被树成典型。现在,回来多少人,回来的人是多少水平,开多少钱工资,项目经费多少,发表的论文是什么水平的,你自己去看吧。

          • 家园 是邹承鲁院士《我的科学之路》里说的吧。老先生为人为学为师

            都是让人高山景行的。伍欽荣是很可惜的,他当年与同事做的氧化磷酸化方面系列研究到21世纪仍然有文献引用。如果不早逝,那很可能有诺奖级别的成就。

            兄台是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的呀,那可真是好地方,上海中心闹中取静的漂亮洋楼。记得第一次去时老上海法国领事馆那边还能随便进,可惜有其他事没进去。后来就封闭了,遗憾啊

          • 家园 科研单位里出这种事情的很多,因为回国的这种单位最集中

            科研单位里出这种事情的很多,因为回国的专家这种单位最集中。有海外关系,能出国深造的按阶级背景划分有几个能躲开风雨的?

            我知道的被关牛棚的都不算啥事,跪三角铁的有,被逼打挺不过了,自己瞎编出出一大串特务名单的也有,当然还有受不了委屈自杀的。。我知道这单位科研干扰是干扰了,但项目倒是保持了连续性。。

            还就这么怪,这批被斗惨了这几个,真后来有机会跑出去时候,出去不回来的很少,后来当上院士的好几个。。。他们可都承认有个科学春天这么个时期的。。

            改开后情况和你说的很类似,一段时期内出去不回来的特别多,一度单位里老年人比年轻人人还多,现在门槛越来越高,想出去容易,进来就难多了。。

            再多说两句当时的故事吧,免得有些人都不承认有这段黑历史了。

            那个供出特务网的特别好玩,有国外关系,被批斗审问了几次,就承认自己是派来的潜伏特务了,那人家当然要深挖了,一挖他就绞尽脑汁编和谁联系呀,联系方式呀,自己还发明了一套联系接头暗号啥的。。结果又被牵连进来几个特务。。本来就编的,最后能不漏吗?。。。后来这人名声就不行了,自己也不好意思在单位混了,后来去了南方的一所大学,水平还是很不错的,后来也是评上了院士的。。。。一样遭遇的另一个人就坚决不承认自己是特务,批斗几次,胳膊都给拧折了,交代就一句话我是共产党员,厉害吧。。这位后来也是院士。。跪三角铁的,这位关牛棚里也不老实,他写书,放出来总结总结就出了一本书。。最后还是当了院士,死在岗位上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