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和忙总:我也说易之 履 -- 履虎

共:💬564 🌺4635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8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野在山西就是看客?

                  战略上挺进大别山是成功,那时候不挺进大别山不是没有出路。华野、中野两大集团经营中原也是可以的,不过对于根据地的压力太大了。毛当时更多的考虑是减轻根据地压力,让刘邓在蒋管区发展。把吸管插到他的肚子上。

                  • 家园 标题何解?山西?

                    中野分三路出击:陈庚西助陕,刘邓东进山东,徐北上晋绥。

                    刘邓就是来解山东国军对华野重点进攻的,挺进大别山其实不是毛和刘的第一战略选择,建立鲁西南和豫皖苏根据地,直接面对南京才是第一选择。

                    只是华野七月分兵不成功,华野西线叶陶和陈唐5个纵队有被围歼于湖东的可能时,才被迫挺进大别山。

                    • 家园 大别山这个战略其实是毛的多年的军事经历的经验

                      毛从井冈山起家,当时各地根据地纷纷建立。这个经验对于毛思想形成有很大作用。毛的武装割据、星星之火这样的思想在这个事情得到证明并发展。所以,毛认为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方法会不断扩大革命进而包围城市。和围棋的势这个一致。此外,毛一直强调主动性,甚至要打破客观加于其上的现实

                      但是军事斗争不完全如此。当时,刘邓南渡黄河,与华野在中原互相配合,对蒋介石的打击可能更大。

                      • 家园 刘邓同华野在中原互相配合实战表明,是需要长时间磨合的

                        这不仅是两大野战军的问题,还牵扯到华东局与中原局、中原与山东2大根据地等众多协调配合。从实际发展来看,直到淮海战役开始都未得到真正解决。

                        而中野+华野不过50万部队,与山东地区75万最精锐的国军抗衡,不仅仅需要中原与华东的密切配合,还需要高超的战略战役指挥艺术,这对当时的刘邓和陈粟来说,是不现实的。

                        通宝推:范进中举,
                        • 家园 两大战略集团的配合才能打好中原这个局

                          那么淮海总前委是个尝试,不过在主力华野方面却是粟裕独当一面。淮海战役中,KMT败在被TG各个击破,这个恐怕是他们台里面的毛病。一句话,粟裕分兵江南了,都是弃子了,谁是那个决定中原战局的打击者?毛想在长江南北玩四渡赤水,结局就是你说的第五次反围剿了。长江南北在当年物质条件下可谓天堑,不是那么容易调动敌人的。

                          • 家园 没有粟裕还有陈庚,陈庚走了还有许世友

                            刘、粟在外线苦战,解放了内线和根据地军民。人存地存,更何况还有东北。

                            毛也想中原决战,七月分兵就是一次尝试,分兵虽然实现了解除山东国军重点进攻的战略意图,可过程中的战役都失败了。没有力量决战,只好继续修练内功,同时扰乱敌人的后方,最后是将敌人的后方变成自己新的根据地。

                            由于黄泛区的存在,大别山并不是一个好的根据地选择,中野的损失大多是过黄泛区造成的。大别山只是对于中野来说是最合适的选择。

                            • 家园 中原决战在1947年不合适,在1948年不搞就是对不起中

                              江南跃进显然导致分兵力散。淮海战役就打不起来。

                              在东北大局一定情况下,中原就有了输的资本。TG有东北,照样可以打进关内的。

                              • 家园 淮海战役本来就是夹生饭,战略不能以期望敌人犯错为基础

                                47年华野和中野的实力比48年强大的多,华野刚吃掉74师,中野围歼了69师,都是最兵强马壮的时候,只是敌人应对得当,仍然打得凄惨。

                                而48年华野刚刚休养恢复,中野已经在大别山消耗过大,实力比47年大不如,只有胶东徐世友是养肥了。

                                中原只要存在就比输光、拼光强,对东北的作用更大。只不过由于指挥者的关系,东北优势下本应打的变成了磨,中原劣势下本应磨的变成打。

                                • 家园 你要从战略全局考虑

                                  1947年中原战场,TG实力绝对力量比1948强。但是,在东北还没有看出有决胜的苗头。基本还是TG依托苏联和农村,KMT占领大城市,机动力量还是存在。这个时候的中原一旦输光,那么关内TG可能被KMT各个击破。没有决胜的东北在得到关内资源补充情况下,TG有什么可能胜利?退到苏联是必然的。

                                  1948年,关内决胜是必然的。尽管存在锦州还是长春慢推的两种方略。不过东北TG占定了。当年毛要林下决心拿下锦州,是要把KMT精锐解决在东北为今后的全国战场减轻压力。如果TG逐次拿下长春、沈阳。那么东北国军精锐肯定入关。不管他们去华北还是华东,对于这些地方的TG都是头痛。

                                  那么回到全国战局的1948 ,即使出现这样的战略失误。TG占住东北这个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又拥有强大的农业基础的地方,最重要是TG第一次做到占领一个重要的战略区。背后还有苏联,解放全中国仅仅是时间问题。形式就是明末了,即使KMT把关内全部占领,东北作为根据地,TG也无所谓。这就是全局。

                                  1948年的中原战场,TG力量确实不足。这是众所周知的,三大战役就这一战,KMT有胜的可能。但是他们还是败了。

                                  1948年华野如果分兵江南,那么48年就不会有淮海了。平津结局不会那么顺利的。徐州的力量完全可以分一部分到平津方向。东北军没有那么轻松拿下的。

                                  虽然革命最终胜利,不过这和在中原被击败格局是一样的。

                                  • 家园 从全局看不可控因素过多,集中兵力于中原更是冒险

                                    比如东北快推、慢推的变化,对于华北、中原就是骨牌效应,东北果军南下中原岂不更危险?而下江南就很保险:建立新的根据地,扩大自己的基础,削弱敌人的根基。

                                    要知道TG的总体战略是农村包围城市,这也是TG最拿手和最重要的战术手段。只要仍然是敌强我弱的形势,TG就不可能放弃这一手段而强行进行决战的。

                                    • 家园 你还是只看局部

                                      TG有了东北即使关内全部丢掉有什么?不过是明末建州故事。况且TG国内革命多年,在关内煽风点火,游击区还是会有。陕北、中原还是会有小块根据地的。

                                      毛去苏联不在48年底就是49年初,这是必然的。自然TG会交换一些利益,那么得到苏联帮助的TG,在关外休养生息,很快就能进关,就像朝鲜50年一样。陕北、华北、中原各地的根据地响应关外进军,席卷而定。

                                      去江南,建根据地,是让野战军地方化,不利于革命。

                                      • 家园 局部即全局,只有局部做好了,才有全局

                                        去江南,建根据地,是让野战军地方化,不利于革命,这是李立三、王明的观点。

                                        • 家园 你不看时间和空间和力量对比吗?

                                          第一次土地革命时候,搞野战军不搞根据地搞全国革命是找死。抗战后还是一味搞根据地,游击战不搞野战军那就是晋察冀后来华北短腿的原因。部队一直不能很好向野战军发展,没有攻坚力量。最后还要东北来收拾局面。你看他们打得几仗那个吃力。

                                          不同时间,不同力量对比决定不同策略。

                                          事实是TG在1948争取最好结果。这个不能不说粟裕的远见和努力。

                                          毛不是永远正确,不是神。

                                          TG拿下江山虽然是必然的,过程中也是他们的错误,他们恢复了,而KMT没有办法从错误中恢复过来。

                                          • 家园 还是局部作好了才有全局啊

                                            粟裕的建议就是一场赌博,47年赌输了,48年赌赢了

                                            中原和华东的实力对比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仍然是敌强我弱,只所以结果不一样,是因为敌人的表现起伏太大。

                                            例如:张灵甫只坚持3天就被全歼了,而胡琏、李弥和25师被围困后都坚守到了5天。

                                            整5军在豫东的表现更是前后反差极大,包围区寿年时隔岸观火,到包围25师又拼死救援。

                                            这些都是不可控因素,正是敌方这些不可控因素的变化导致战役结果的胜负,而不是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

                                            从双方军事实力上说,我军没有大军团决战中原的胜算,不具备鼎定中原的条件。

                                            制订战略时,你不能以敌人突然反常为基础,在战斗中你却要抓住敌人的漏洞。所以战略上粟裕是冒险,战役中他确实敏锐的抓住了敌人的疏失。

                                            淮海战役也是,本来粟裕的谋划,是东北“放弃大路,占领两厢”的2淮再版,可敌人收缩过程中的混乱,露出黄这条尾巴尖,被粟抓住后,从而扯出徐蚌线上整条大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