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东亚民族的心理特征及进入工业化社会后面临的挑战 -- 酥油茶

共:💬44 🌺288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西方社会的第一推动力是什么?
      • 家园 穷则思变,穷疯了

        所以,西欧人总想要到亚洲来发财。但是财路被土尔其人挡了。于是有了大航海时代,有了航海的大发现,先是发现了绕过好望角抵达亚洲,后来又发现了美洲。与此同时,开始了殖民运动,所有这一切,原因只有一个。欧洲人太穷了。而通过殖民和抢劫,他们发现了致富的最快的方式。另一方面,由于欧洲小国林立,各小国之间战争不断,于是,他们不得不把抢来的钱用于军事,于是大大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 家园 关于方向

        有一点我想说明白,但凡人类文明中那种基本的要素,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是可以找到的,区别只在于组织形式,所以我对所谓的“共性”总结总是心怀警惕,比如柏杨的“酱缸区”这种往国人头上扣屎盆子的就应被拉出去KO一千遍。之前有一位河友对国人总结道,中国人有很多缺点,但中国人身上有其他所有民族的优点,我觉得这个总结是我看到的最到位的说法。放眼望去,全球能“融汇所有民族优点”的,恐怕也只有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了,所以不难理解这两个民族为何能统领世界,各领风骚数百年。我觉得下一个阶段,必然是这两种文明相互融合,共同催生下一个文明范式,这才是文明的方向,需要所有人的努力。

        关键词(Tags): #民族性#世界性
    • 家园 这文明积淀的东西太厚,逻辑里历史的惯性会不断影响现实

      传统社会在城市和乡村仍旧顽强的生存和繁衍着,中国不乏千年古村古镇,数百年历史的村子更是星罗棋布,这些东西构成了郡县制实体之下的最基本元素,是宗族和血脉,是古老家族的传承,虽然工业化造成了人口大流动,但这种基本格局在城市化未完成之前应该是继续存在的,中国人是基于血缘关系的家族和文化趋同性上的民族而集合起来的,基于对外界的不可知性是偏保守的,很多文化显现的是传统社会顽强的生命力,我们的文明是农耕社会的小村子小群落逐渐同化,扩张的,存在内在的文化逻辑,羞耻感是根本放不下的,德与名,利与功是传统士大夫追逐的核心,也是这个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名利双收是中国人最愿意追求的结果,这一代接受了完全的工业化思维的洗礼,我们还不能把握住方向,总要时间来验证,三千年之大变还在持续进行中

    • 家园 烤鸭MM的高度和总结能力真是让男人汗颜
    • 家园 个人的角度

      领导世界方向

      这个命题太大

      需要太多的运气、时机和人品

      不过从个人来说,如果东亚,不,中国人放下羞耻感,对人不用那么纠结,或许会找到自己的动力源泉

      • 家园 放下羞耻感之后

        有一个阶段会无所适从,带来混乱

      • 家园 羞耻感?我觉得这是上一代的事了。

        经过这原始积累的几十年,下一代中国人会相当放得开。

        问题是中国人的实力成为世界一极的时候,我们尊崇的是怎样的文化。比如说,如果我们只是盎-萨文明的复制或继承者,那我们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就算不上是领导性的。

        不过现在谈论这个话题感觉很奢侈很伤人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