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迟到十年——发点小数据给黑岛人挑起的争论败败火 -- 大秦猛士

共:💬520 🌺2064 🌵12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国家对老龄化也是有控制的,要求生育率必须在1.8

          国家人口战略研究有结论:全国平均总和生育率在未来30年应保持在1.8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这次普查,0-14岁(1996-2010年出生)人口为22239万。 1996-2010年平均生育率只有1.44左右。

          0-14岁(1996-2010年出生)人口为22239万,平均每年1483万;而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公报显示1996-2009年平均每年出生1729万,说明以前统计公报结果是不准确的,是高估了人口增长。

      • 家园 老龄化问题当然是真实的,但它其实从开始就是被预测到的代价

        人口增长迅速刹车,同时也不准备付出人均寿命大幅下降的代价,小学生都能算出老龄化对于中国来说将不可避免的至少来临一段时间(应该说会是很长一段时间)。

        但相比另一个结局——人口超过生态和经济承受极限,导致国家和社会的有效治理与发展潜力崩溃。只能是两害之中择其轻。

        • 家园 觉得以前可能没预计到人均寿命会提高这么多。

          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增长之下,人均寿命确实大幅提高了。

          以前的老人70岁都算比较长寿的,现在80几岁,甚至90岁都成了常事。

        • 家园 事实是汉族老龄化

          少民可没有。把这些混在一起的人别有用心。

          • 家园 这个倒不好说

            可能用“经济发达地区本地人口老龄化,落后地区可没有”更确切一些。但问题是,疆独藏独闹得最凶的地方,恰好是两个经济落后地区。

            我觉得满族、朝鲜族、壮族、蒙族这些少数民族都没什么问题,他们已经在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过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了。

            • 家园 这几个民族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

              满族汉化程度深,满汉通婚普遍,境外没有独立民族政权,绝大多数满族人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满独组织也有,背后有国外势力插手。不过有些传的很邪乎的事情,不排除是所谓“皇汉”瞎编的。总的说问题不大。

              壮族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西南地区,也有相当的汉化。壮汉矛盾不能说没有,比如广西东部的汉人嫌自治区里有壮族身份的更容易晋升,但主要还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有极少数壮独,总的说问题不大。

              蒙族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好,城市里蒙汉通婚也比较多。境外有独立的民族政权。蒙独组织一直存在,在国外的活跃程度仅次于藏独和疆独,当然也不如台独。

              朝鲜族比较特殊,大部分人的祖辈是清末民国以后才从朝鲜半岛迁徙过来的移民。有境外独立的民族政权,其中韩国属于发达国家。有国家认同问题,有认同是中国人的,也有认同是朝鲜(韩国)人的,还有认为自己既是中国人又是朝鲜人的。虽然与汉族文化相近习俗相似,但族内通婚比例相当高。朝鲜族人士为境外南方或北方政权充当间谍的事件也是屡有发生。

            • 家园 这个应该是一个很基本的道理

              一个共同的敌人,是不同群体联合的由头,如果敌人强大而战线持久,联合会朝融合的路上走。

              不过这个思路一点都不普世,人家普世喊的是民主,民族自决。你这么说在西西河没事,到其他地方估计要有人冲过来给你嚷嚷。这个当然是英帝国遗留下来分而治之策略的精装版本,岛民打不过融不了就挑拨离间玩了几百年了,不过逻辑自洽,洗脑容易,很有黑暗森林的风格。

              另外个人觉得这个思路确实帝国味道重了,内部矛盾外部解决。当然目前来看除了帝国已经没有第二选择了。

        • 家园 我认为没有任何资料表明当局开始就预测到了老龄化的问题

          在宋健他们搞“人口控制论”,邓小平决策一胎化的时候,只考虑了人口总量这一个控制目标,根本没有考虑人口构成或者说老龄化的问题。

          而且即便是宋健的《人口控制论》,也明明白白地写道,等到了21世纪初,人口控制目标基本达成,就可以恢复到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维持人口可持续增长。这段话表明两点:

          第一,宋健他们并不认为“只生一个”政策应该一直搞下去。或者说,他们没有看到计划生育部门会有那么强的自我维持动机和能力。

          第二,宋健他们隐含认为女性生孩子就跟水龙头一样,想关小就关小想开大就开大。换言之,宋健他们根本不理解女性生育意愿的演化过程。

          在这两点基础上,我认为,宋健他们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老龄化的问题,而当局就更没有考虑到了。事实上计划生育部门一直到今天都不打算考虑这个问题。

          • 家园 1980年就已经提到这个问题了。

            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

              发表时间:1980年9月25日

              全国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同志们:

              为了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总数控制在十二亿以内,国务院已经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七九年我国努力控制人口增长,九年累计少生婴儿五千六百万。......

            人口“老化”的现象在本世纪不会出现,因为目前全国人口约有一半在二十一岁以下,六十五岁以下的老年人不到百分之一。老化现象最快也得在四十年以后才会出现。我们完全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到三十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就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因此,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可以不必担心。 ......

            实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到四十年后,一些家庭可能会出现老人身边缺人照顾的问题。这个问题许多国家都有,我们要注意想办法解决。将来生产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一定会不断增加和改善,可以逐步做到老有所养,使老年人的生活有保障。......

            • 家园 谢谢!我没有认真读这个资料

              从这个资料看出,当时搞只生一个,是隐含着三十年后修改的政治承诺的。不知道当局是否打算兑现这个承诺。

              不过从这个文件也可以看出,当时确实没有考虑长期只生一个对女性生育意愿造成的影响,以为三十年后一改政策,女人就跟打开水龙头一样生孩子,完全没有考虑你改了政策大家还是生不起不想生的情况。

              • 家园 我认为你也没有认真看过计生政策的背景、实际与调整

                “只生一个”政策仅实行于城镇人口而非全体人口,这点极重要的区别为什么总是被有意无意的漠视!

                80年代初中国(大陆)总人口稍超过十亿,其中城镇人口仅约两亿左右,到上世纪末全国城镇户籍人口也仅占约三分之一,把针对20%-30%左右人口的政策作为全国基本普遍甚至是唯一重要的政策,这就是你声称学习毛泽东主席教导的客观唯物主义辩证法吗

          • 家园 只要有中学的逻辑能力和小学的数学水平就知道会遇上这个问题

            道理很简单:

            人口增长突然急剧下降,而且要持续几十年,一代人以上,或者用最夸张的421论(当然与实际是根本不相符的),傻瓜都能看出如果计生目标顺利实现,而中国人均寿命又没有同时大幅下降,未来就必然会遭遇老龄人口比例居高不下的长期社会问题。

            你如果推论说太宗、宋健们不管是认为不需要自己处理还是也想好怎么有效处理,所以干脆没有考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就准备留给后人。虽然说也是无根之疑,但至少理论上还有这种可能。说宋健这种几十年的老工程师和行政官,居然连这点后果都想不到,那就过于贬低他们的智商了

            • 家园 历史有时候比最荒诞的戏剧还荒诞

              当初决策只生一个的时候,各方面还就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邓小平做事是一贯的顾头不顾尾。当时全国上下一片“人口太多”的哀嚎,邓小平就更是只考虑人口总量不考虑人口构成了。

              而宋健,人口控制是他的一个新课题。他当时可不是什么几十年的老工程师和行政官,而只是一个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人口领域的新人。哪个新人在研究一个新课题的时候,会一上来就把人口总量、人口构成、生育意愿等等全部搞定呢?当然是一个一个来,先只考虑总量了。宋健当时在人口控制中的结果,就是依靠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给出了生一个、生两个、随便生三个决策下未来若干年中国人口总量的变化曲线,并将曲线送呈高层作为决策参考。

              按道理,高层决策,不应当只有一份参考,人口构成等负面意见应该在其他学者的报告中给出。但问题在于,其他的人口工作者,我不知道他们当时做了什么。曾经有人说,宋健与其他人不同就在于用了计算机模拟,于是我怀疑,其他的人口工作者连未来人口曲线图都不会做,还只停留在喊政治口号的阶段。事实上,即便是今天,计生委也仍然只会喊口号。

              于是,邓小平选择了最激进的“只生一个”。

              我建议,你去读一读宋健的《人口控制论》,别在这里想当然大棋论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