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商榷 马来西亚 -- 香辣鸭头

共:💬531 🌺3963 🌵5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 家园 非常感谢您的分享,另谢颜子兄宝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 家园 非常感谢颜子同学的详细介绍

        颜子同学对中国的理解至少在我看来是没有偏差的。这让我有时有些诧异,怀疑是否真的来自马来西亚。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后面心里有种沉痛的感觉,或许颜子就是用悲伤的心情写的吧。是那些大国沙文主义的语调使你有感而发的吗?

        我在西西河最喜欢的五个人,包括王外马甲、陈郢客、李根、颜子还有走了的碎片与记录(?),哎,太久了,连偶像的名字都不记得了。看到偶像真的很好

      • 家园 理想主义者还是很可爱的,花之

        我在工作中接触到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华人,都能说我听得懂的中文。尤其一个在wincor nixdorf的马来华人搞研发的,乍一聊真听不出他不是大陆人

      • 家园 如果你对中华民族的天下观念有信心的话

        大可不必担心中国殖民马来西亚。

        中国的复兴,离开世界孤立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中国必须站在全人类的立场而不是只是在中国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如果中国要殖民马来西亚,就像拿破仑复辟当皇帝一样,即使成功也免不了被历史淘汰,因为资本家不会容忍皇帝,资本主义不需要皇帝。今天昔日的帝国主义国家都全部放弃殖民地了,中国更不会做占据殖民地这样的蠢事。科学技术的新突破,需要相应的组织体系来发展它,率先适应了新技术的组织体系会比别的组织体系更有优势,而新的强势的组织体系与弱势的组织体系之间的关系必将以新的面目出现,不可能重复以前帝国与殖民地那样的关系。

        另外,中华民族本身就是许多种族融合而来的。如果一个马来族的人,他通晓华语,信奉诸子百家之学说,真的让我感觉比很多香蕉人还亲切呢。古时的华夷之辩,血统并不太重要,文化上的认同感才是主要原因。

    • 家园 【原创】谈一谈国籍和文化认同

      中国的双国籍问题是很多人关心的,但是就算不考虑技术细节,中国目前也是不应当放开这个严厉的国籍控制的。究其原因,就在于按东方的思维,任何事都必须有代价,既然改换国籍的人已经由此获取了利益,那么自然也该承受这一行为带来的代价。不能说中国弱小的时候,你换了国籍享了别国的好处,等中国强大了,立刻换回来,好处继续享。这天下没这么容易的事。

      诚然,开放双重国籍,哪怕是隐性的,对中国的好处都是显而易见的。以前中国穷,留不住钱,留不住人,今天富了,大家都争着回来报效祖国,开个口子何乐而不为呢?从资本以及金钱至上的角度考虑,这当然是最自然的事,但是从东方思维出发,这显然是最不合理的行为。中国人更注重的是长期利益,很多事,短期的狂欢带不来质变。虽然西方人拼命强调,资本就是好来就是好,但凡有了资本,改变都是翻天覆地的,可是明眼人应该看清,资本多数情况下就是蝗虫,他们所过之处,最终难免一地鸡毛,这世界毕竟还有个家喻户晓的词,那就是——拉美化。

      因此,最严厉的国籍政策,就代表了不能取巧,如果当初靠放弃中国国籍获取了一定的好处,那么今天当然也要付出足够的代价才能要回原来的身份,很公平。

      当然这会对国外很多吃过苦的华人来说,会显得有些不公平,只是,这个世界当然没有绝对的公平。爱国和文化认同都不是廉价的,各人心中心知肚明,越会抱怨的,往往越是借题发挥。

      西方思维可以允许巨大的浪费,那是因为其本身建立在抢掠的基础上,抢来的东西,浪费也就浪费了,分给一样想要规避风险的豺狼,总比分给一无用处的羊羔好,毕竟以后还有合伙抢掠的机会。丛林法则,人性本恶,就是为这种思维量身定做的,如果你认同了这两者中任何一条,你就必然得选择冷血,而如果你还想保留一些热血,那么多少就会有些自相矛盾。在西方思维里,这一思维矛盾无法得到根治,最终几乎都只能靠临终忏悔来敷衍了事,很多人往往熬不到那一刻就精神分裂了。不过当然这样也并非全无好处,冷血往往代表着更强大的精神力,同等情况下,认同西方文化的个体往往比东方人强悍。

      而在东方思维里,浪费基本是很坏的事情,东方人讲究物尽其用,很有计划性条理性,但又不是西方那种严谨到刻板的计划和条理。东方人讲究的是动态控制,不会特别注重小节的得失,而很考量最终成效,因此同等情况下,西方人往往只会遵循条理考虑有限的可能性,而东方人却很可能想出各种各样乃至离经叛道的办法。只是最终的结果,却很有可能让人啼笑皆非,那就是处处严谨的西方人最终却浪费了更多的资源,时时大条的东方人却用最少的资源换来最大的成效。很多人会说这是东方人的运气,但是这毕竟不是小概率事件,所以背后当然有其必然性。最简单的一个理解就是,越复杂的系统,精确的回报越低,在这种情况下并非“科学方法”不对,而是成本的量变引起质变,造成科学方法本身成本高企,超过了其精确节省的部分。

      回到文化认同的话题,认同东方的文化,那么人就很容易心安理得,因为所得和所失都一目了然,在精神上,东方人无疑会比西方人要乐观开朗得多,换言之,耐压性更好。但是缺点是,东方人更不愿意打破现状,小富即安思想严重。如果不能抱团的话,东方人其实是非常弱小的,所以东方人都很重视搞关系,这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保险投资”。

      这样我们可以考虑,在文化认同层面,以东方思维为核心,以西方思维为行动纲领,的确是可以各取所长的,而这里面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解决人性本善(中)和人性本恶的协调,以及如何看待和运用丛林法则的问题。

      通宝推:fullerene,
      • 家园 国籍与认同

        提一些意见:

        1.关于双国籍的问题,可以参考万隆不结盟运动会议上,周总理当年发表的谈话。周总理还和印尼签下条约解决当地华侨双国籍的问题。印尼当年是苏卡若总统领导的共产党统治,跟中国友好邦交,双国籍的问题容易得到解决。反观居住在马来亚的华侨,还在英国的殖民下,跟当时新中国没有邦交来往,只好自己组织起来向英国争取公民权。(详情可百度:马来西亚华人新村的历史)

        2.我祖父申请公民权一直被拒绝,直到去世时都是非公民的身份。想申请回中国探亲,由于没有正当的文件又被拒绝。想回中国回不成,又不能享有公民权利,能想象我祖父心中的懊恼吗?

        3.你错了,不是全部海外华侨都那么势利。恰恰相反,中国最穷,最弱的时候,很多海外华侨倾囊相助。陈嘉庚不是最典型的例子吗?厦门大学就是他捐助建立起来的。请以平等心态看待海外华人。

        4.现在不能称为华侨(华侨表示你还是中国人),只能称为华人(代表民族性)。

        以此共勉。

        通宝推:小飞鱼,
        • 家园 作为厦大一份子,感念华侨捐赠

          厦大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陈嘉庚,离不开新马华侨群体。

          厦大都未曾忘记。

    • 家园 解放前至1950年代

      厦门大学有数量众多的东南亚侨生,所以厦门大学至今在南洋依然有很高的声望。或许这就是一个办法。

    • 家园 没有任何理由这么做,而且现有教育资源也不支持。

      技术上来讲,这相当于给于一部分非本国公民以公民待遇。外国人在本科及之后在中国大学学习历史上由来以久。但是基本上都是因为中国政府的援助。如果要大规模援助,势必要所在国政府的配合,至少也是同意。那么,如你所说,马来西亚政府对马来华人一向不放心。那么如何可能同意呢?而且,马来华人真有这个意愿吗?如果这个意愿非常强烈,那么开个留学的绿色通道就可以了,甚至可以利用这个补贴高校;如果意愿不是那么强烈,要这么搞是要花很多钱的,现在中国自己的财政都不怎么宽裕。

      如果中国强大了,那么就没有理由这么做,因为马来西亚华人的处境自然会随之改善。马来西亚自然不可能在中国的眼皮底下乱针对华人的种族主义。

    • 家园 其实孔子学院只是一个方面

      中国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要达到这一层面的方式是很多的,只是在蛮夷小国,几乎不外乎几种情况:

      一、仰慕中华的,提供保护,辅以文化交流,使价值观趋同;

      二、桀骜自强的,尊重主权,求同存异,井水不犯河水;

      三、反复无常的,见利忘义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虽己方利益受损更大,亦保证对方痛入心扉,但惩罚的程度有限度,一般不赶尽杀绝。有仇不报非君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得饶人处且饶人。

      虽然在今天工业化的局势下,地球显得过于狭小,不过中国的思维还是会回潮的,工业化的代价会在今后的岁月里慢慢显现,西方的思维无法应对这个代价。

    • 家园 del

      del

    • 家园 那把剑。。。

      不是袁承志的金蛇剑嘛

    • 家园 我的马来华人同事

      与这个马来华人同事多年,当然他在马来KL,我在上海。他以前来大陆出差多次而且在上海呆过近一年,而我去年才第一次去KL开会。

      和大家感受一样,与马来华人同事在一起,几乎没有隔阂。当然也有不同,记得许多年前有一次聊什么提到“长征”,他问什么是“长征”?我当时晕倒,啊,这可是咱TG最值得夸耀最无人能敌的光辉精神支柱啊。呵,还有一次,他说韩战是“人海战术”,我当然教育他是咱英勇的志愿军。。。

      去年去KL出差前,我还真做了功课,包括咱河里的马华“颜子”的贴也认真地拜读了。(广告:颜子的家园链接出处)因此到KL后与同事好好的过瘾了聊两天--当然是他陪我边逛边聊。甚至我回来后瘾还没完,把我的想法又写了邮件发过去。但他居然没回我!

      后来我才想,我们是否是应该更加更加尊重马来华人的身同感受。我们在国内牛皮大了,什么都敢骂,什么都敢胡想,其实并非我们自己有啥能耐,基本不过是因为衣食无忧"吃饱了"后的过瘾而已。马来华人的生活环境与我们极大不同,这我也不用重复多说,仅仅一个例子,马来华人没有在农村的全在城市里,不是看不起农民,而是根本不可能拥有(也许甚至经营)土地,按同事的话说,感觉没有根。但他们不可能回国(老家海南福建广东,除了有钱的主能光宗耀祖回去拜祖坟,哪里还能有他们的地方?)他们当然需要自己的生活,需要平稳的生活好的生活需要安全的生活。

      曾很有一段没看见颜子了(刚才才看见今年2月24号又活跃了好几个贴,一会再拜读),会不会是颜子这样的“愤华”也看不下去咱的过瘾了呢?

      关键词(Tags): #马来华人(说了就走)
      • 家园 你能够反思很不错

        没错,在这里瞎吹牛皮过瘾的人不少,包括楼主。

        • 家园 得到洗心这个评价太让人沮丧了

          其实马来华人认同华人身份,但是也是已经认同马来西亚。楼下有个哥们说“马来华人,马来毕竟在前”。

          但是其实我几个马来华人朋友曾经问过彼此:Chinese Malaysian 还是Malaysian Chinese, 他们认为自己是前者。代表什么意义,不言自明。

          其实我只是认为,目前的对外招生政策(偏重外族,日本韩国人)和新马印三国政策(政府对口为主),是有一点改进的可能的。招收马来华人学生,没有语言问题,可以为中国大学引入不同背景的文化碰撞(现在的外国留学生基本上都是住留学生公寓自己人混),可以培养当地亲华情绪,为将来的后高铁时代培养中国企业的当地人才,更好的在当地做生意,培养当地华人领袖(当地的环境很难)等等。而拥有这些同中国更多联系,受过平等教育的人,也许可以改变他们被歧视被掠夺的命运,至少能帮助他们经济上过的好些吧,也算是不枉了抗战时共赴国难死在战场上的的南洋华侨。

          当然,能否改变,或者怎么改变,吾非鱼不知鱼之乐,这都是由马来华人自己去选择,他们可以选择这种被歧视被掠夺但是暂时也许永远都还平静的生活,也可以选择发出自己的声音,争取回来自己的权利。美国黑人也是通过民权运动才夺得当今的平等地位。权利,从来需要争取,没有人会免费赋予你。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