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朱令案,只说文学 -- 玉垒关2

共:💬157 🌺391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朱令案,只说文学

    大家也许还记得清末四大奇案之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历史何其相似。

    知县老爷的少爷看上了小白菜,色令智昏,毒杀了小白菜的丈夫。并且嫁祸于杨乃武。

    两方都要活命,于是各显神通。冤犯级级上诉,真凶层层贿赂。这个案子起于通奸杀人,止于官场地震。本省的官员几乎被一网打尽,100多人被摘掉了顶戴花翎。

    云遮雾掩的清华投毒案。又让我们看到这一幕。至少,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其中一方求生的欲望:即便是千夫所指,苟且偷生,也要活着。就算死也要同归于尽,鱼死网破。

    不知道多少高手已在背后过招。退一步就会全盘皆输。往前走哪怕荆棘密布,也要杀出条活命的血路。

    侯门深似海,我辈小民隔海相望,空怀恨。

    小时候,看杨乃武的案子觉得最愚蠢的就是县令家的师爷。清华案也一样。可以说“在不恰当的时间,用不恰当的方法,针对一系列不恰当的人,十几年如一日作了一系列不恰当的事情”。

    不知是“肉食者鄙,不能远谋”,还是天理昭昭“欲先灭其人,首先乱其神”?

    本文说了要谈文学,就继续谈两段。

    红楼梦里薛蟠杀人。当时贾府真得势。这些“人命些些的小事情,自有他家人理会”。薛家帮凶还断定,那家不过是借此多要些“烧埋银子”罢了。然而,终于,有一天。树倒猢狲(注意:这个“狲”字有个反犬偏旁呢)散。薛蟠杀人偿命,人头落地。

    不知哪个时候,他自己准备了烧埋银子没有?

    最后讲一段“毒杀”的故事,就是“基督山复仇记”里的一段了。

    狠心的继母维尔福夫人嫉妒继女的美貌和财产。于是处心积虑毒死了她以及她外祖父母。然而终于被自己的丈夫发现。她丈夫留给她的最后一段话,非常精彩,懒得去查书,根据我记忆里,这段是这样的:

    维尔福先生: 夫人,我想,你应该留了最毒的毒药给你自己吧?

    维尔福夫人(大吃一惊,颤抖):您说什么,先生,我怎么听不懂呢?

    维尔福先生:就是那种你毒死了我的女儿,我的岳父岳母的那种毒药。

    维尔福夫人:(痉挛,口吐白沫):我听不懂啊。

    维尔福先生:难道你是懦弱吗?你数着一分一秒,眼睁睁看着两位老人,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在你面前死去。你不曾害怕过吗?你不曾留最毒的毒药给你自己吗?你难道没有为自己预备这个被发现的时刻吗?

    这一段,是我很小看过的,大概就是这样吧。其实我建议大家还是查查原书可能更精彩。

    难道,你是懦弱的吗?你数着一分一秒,注视着一个美好的生命要被活活痛死。眼睁睁注视两位老人被你拖入人间的地狱。你难道没有为自己预备这个被发现的时刻吗?

    关键词(Tags): #且走且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说到文学

      今年正好看过一本侦探小说《遥远的回声》,讲的就是四个大学生在雪地里发现了一个被奸杀的女孩,然后成了杀人嫌疑犯的故事,建议所有热衷于当网上法官的人都去读一读。

      重要的是无辜的人

    • 家园 问题的关键是

      孙维是小白菜还是衙内?

      闷着头不看不听不顾合理的质疑,统统一顶官官相护的帽子扣上去,这和收了钱只管闷头葫芦断案有什么本质区别?

    • 家园 往前看一点,基督山伯爵和小白菜最初也是被冤枉的吧

      这是典型的道德上刺刀。所有的都是自由心证。你信你想信的。山某想问的是,凭什么你们就有权力把一个也是花季年华的少女的一生变成一个无处投诉,无法申冤,没有是非只有舆论的泥淖。有人会对自己的话负责吗?如果说将来证明这朱案另有其人,这些在这里发议论的人有没有人会对自己的话负责?为十多来年折磨一个无辜少女负责?想想十多年的折磨只是为了有人要在网上一逞口舌之快,想想十多年的冤屈只是有人要占上道德的高地,想想十多年的折磨只是因为一个“可能”。

      用同样的话:难道,你没觉得自己的残忍?你看着一字一句的编织着地狱的罗网,注视着一个生命被慢慢的拖进深渊,呻吟着,被那罗网一点点的把血肉磨掉,眼睁睁的,编织着,看着。你难道没有为自己预备万一你错了的时刻?

      • 家园 同意,嫌疑人不等于罪犯

        不能以道德杀人。

        我还是最近才知道朱令案的。孤陋寡闻啊。朱令案的问题在于(个人观点)医院在诊断上时间比较长(也不是说他们技术问题)。导致各种疑云密布。给了罪犯摆脱嫌疑的时间,给了大家想象的空间。

      • 家园 事实上实验室确实管理不善...

        说孙维是唯一能接触到铊的人压根就是个笑话。这故事每过几年就被拎出来让大众消费一下,卷进去的人都够倒霉的。

        通宝推:胖的卡门,
        • 家园 同意+1

          他们推断的一个很重要的所谓证据就是孙是唯一能接触到铊的人。

          在实验室待过的人都知道实验室管理严格什么的是笑话

          • 家园 说到实验室的管理,想起我大学时的一件事。

            我和同学想做报警器,需要液体开关。当时是想用水银。到化学药品店里买的时候,一瓶100多,没钱,就跑到学校里化工学院实验室去碰运气。当时实验室就一个老师,挺好的,听了我们说的,就说水银不能给我们,但可以给一些其他的导电的化学药品。然后就从柜子里取了些包给我们。当时的情况,如果我们其中一个吸引她的注意力,另一个完全可以偷些化学药品。

            对了,我的母校,就是也发生过铊投毒事件的矿大,还有个用孙维爷爷命名的奖学金呢。

            我初中就知道清华投毒事件了,02年刚上大学正好这事泛起来,当时我也肯定是孙维投毒的,但07年矿大投毒事件后,又重新看清华投毒案,感觉很多所谓证据,就是贝一个人说的啊,他说听警察说的。

        • 家园 为啥都说铊很不常见呢

          俺本科化学,貌似大学一年级普通化学实验课里就做过铊离子跟氯离子生成白色沉淀的实验,铊溶液就在实验台上,随便拿,那是朱令案几年后的事,做这个实验时大家八卦朱令这件事来的,所以印象很深。

          至于砒霜啊,氰化钾啊,实验室里就更常见了,当时对毒品的管理相当很松,想拿多少拿多少,没人管,直到98年下面提到的那哥们铊中毒以后,这才管得严起来。。。

          • 家园 你谢过不杀之恩了木有,化学系的童鞋?

            这帖子居然是我生日发的,有缘啊哈...

          • 家园 很简单,相较于“铁”、“铝”,“铊”字太不常见了。

            许多人下意识地认定,他们不熟悉的东西一定是很难弄到手的。

          • 家园 有一种说法待求证

            说朱令中毒量巨大,如果用溶液的话毒成那样要当饮料一样喝,所以推断是固体铊盐。

            不知道你们当时上课的时候有没有直接接触固体铊盐,我不是学化学的,有限的一点化学课里用到的各种溶液都是课前老师配好准备好的,直接接触固体倒确实是不多。

      • 家园 同意,花
      • 家园 这些人只会耍耍嘴皮子

        要么找出证据,要么血亲复仇,这些人一样都不敢干,天天在网上YY,实在是无聊透顶。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