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继续潭柘寺 -- 大西洋14

共:💬4 🌺1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继续潭柘寺

    早上不到六点,爬起来接着码字,还是潭柘寺。

    上篇是参天的古树,今天是错落有致的建筑。

    潭柘寺寺内面积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两项相加,约合13.7万平方米。虽然没有故宫规模宏大(故宫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但因是皇家寺院,也有些皇家的霸气。

    说它有些皇家霸气绝非虚言,潭柘寺在鼎盛时期有房999间半,而故宫则为9999间半。潭柘寺俨然故宫的缩影。

    就现代来说,现潭柘寺共有房舍943间(只少了56间),其中古建殿堂638间。而故宫,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共有房间8704间(不知道现在是多了还是少了),比例上来讲,故宫要比潭柘寺损失的大。

    建筑风格就不多说了,两者都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学原则,即以一条中轴线纵贯当中,左右两侧基本对称,整个建筑群显得规矩、严整、主次分明、层次清晰。

    潭柘寺方圆数里、景点众多,样式多样,情趣各异,然景观十分优美,春夏秋冬各有美景,晨午晚夜情趣各异,早在清代,“潭柘十景”就已经名扬京

    不多说了,上片。

    1.大雄宝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与所有寺院一样,潭柘寺自然也有个大雄宝殿。

    福海珠轮四字匾额为乾隆御笔。

    需要说明的是,这张片片可不是我拍的,我拍的有大舅哥玉照,不可曝光,只好在网上搜了一张。

    2.潭柘寺大雄宝殿的名气不是乾隆御笔,而是正脊两端各有一巨型碧绿的琉璃鸱吻,是元代遗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鸱吻是作为镇物出现的,传说是龙生九子之一,属水,克火,故而置于屋脊以镇免火灾。

    3,龙吞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屋脊鸱吻下两边为两个龙头,屋檐为剑,是为“龙吞剑”

    鸱吻两侧的四条所谓“剑”,正式名称为“镀金剑光吻带”,是康熙皇帝的御赐之物,在全国仅潭柘寺独有。

    潭柘寺大雄宝殿是寺内最雄伟壮丽的建筑,为古建筑中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太专业了)。

    4.天王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大雄宝殿的前面的天王殿,殿中供弥勒佛,背面供韦驮像(回来之后才知道那是韦驮,后悔没拍下来,九华山上就没弄清韦驮什么样儿,这次又错过了。

    5.四大天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6.戒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不多说了,见说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7.天心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怀疑不是原物,否则应该用玻璃罩罩上。

    8.铜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说是敲上一响可以给你带来好运,不过也商业化了,十元钱三响。

    寺中时不时回响着嘹亮、沉闷的钟声,善男信女(实际上多是好事之徒)花钱买好运了。

    9.莲花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善男信女在观音殿前点燃的莲花灯

    10.竹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寺内有几丛竹林,点缀在青砖屋脊间,层层叠绿。其中有康熙御赐的龙须竹,说是现今在寺中所见到的“金镶玉”和“玉镶金”竹,不过我是没找着。

    11.塔林。令潭柘寺遐迩闻名的还有上、下两处塔林。所谓塔林,就是得道高僧们的墓地。现有71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2.墓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墓塔的修建以圆寂高僧的道行高低而定,道行高的塔的层数多,道行低的塔自然矮些。

    13.这不知是哪位得道高僧的墓地,满目沧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4.丛林中的墓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为了不打扰高僧们的清修,两处塔林均未开放,游人只能远远的眺望或隔墙猜想塔下埋葬的是哪位高僧?

    我想这也是对的,游人一进入,不要说高僧们的清修了,古塔定会遭殃。

    潭柘寺虽然不大,但可看之处不少,稍不留神就会错过。此次也是,有两处没有看到。

    潭柘寺有两宝:宝锅和石鱼。

    宝锅:天王殿前有一口铜锅(确实没见着,可能已经搬到他处),直径1.85米、深1.1米,是和尚们炒菜所用。此锅原在东跨院北房西次间,现在那里还有一口更大的锅,直径4米、深2米(这次也没见着,不过上次见到过),一次煮粥能放米10石,需16个小时才能煮熟。记得上次听介绍,除了和尚们自己食用,腊八那天,寺里还会熬粥施舍给来寺上香拜佛的善男信女和周边的穷苦百姓。据说,由于锅大底厚,文火慢熬,故而熬的粥既粘且香,只是想不明白会不会巴锅。

    之所以称为宝锅,是因为用此锅熬粥有“泼砂不漏米”之说,原来,锅底有“容砂器”,随着熬粥时的不断搅动,砂石会沉入锅底的凹陷处。

    第二宝是石鱼,潭柘寺观音殿西侧有龙王殿,殿前廊上有一石鱼,长1.7米、重150公斤,看似铜,实为石,击之可发五音,传说是南海龙宫之宝,龙王送给玉帝。后来人间大旱,玉帝送给潭柘寺消灾。一夜大风雨时,石鱼从天而降,掉在院中。据说石鱼身上13个部位代表13个省,哪省有旱情,敲击该省部位便可降雨。

    这可是真没见着,前次没见着,此次也没见着。不过见着了可能也会失望,因为据资料,现在寺中的石鱼为后来复制的。

    好了,打住了,最后援引一段关于潭柘寺名字来历的传说:

    话说:当年佛教华严宗高僧华严和尚居住在幽州城北,“持《华严经》以为净业”,“其所诵时,一城皆闻之,如在庭庑之下”。很多信徒踊跃捐助,助其在幽州开山立宗,所以华严祖师就去找当时的幽州都督张仁愿,向其求建寺之地,张仁愿对华严祖师说:“和尚想要多少土地,地址可曾选好?”于是华严祖师带张仁愿来到了潭柘山嘉福寺附近西坡姜家和东沟刘家的土地,张仁愿对华严祖师说这是有主之地,我也不好擅自做主。就把姜姓和刘姓地主一起叫来协商,两地主本不想给,但看在张仁愿的面子上对华严祖师说:“和尚想要多少土地?不可太多,太多的话我们以后就没有饭吃了。”华严祖师知其俱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地主,良田无数。便取出盖自己蒲团的毯子对二人道:“不多不多,两位施主可否割这一毯之地与我?”姜姓和刘姓地主一看只有这巴掌大的一块毯子,忙不迭的答应,并且请张仁愿做中人。华严祖师见张仁愿答应了做中人,就把手中布毯往空中一抛,只见布毯在空中越来越大越来越大且迟迟不落地,众人目瞪口呆,不一会,布毯已经大到遮天蔽日,两地主面如土色的喊:“够了,够了!请大师慈悲,不要让它再大了!”华严祖师含笑看了二人一眼说:“落”于是毯子就落了下来。直直盖住了好几座大山。张仁愿对两人道:“这一毯之地就让与华严大师,二位可不要反悔。”二人一看真佛在此,哪敢反悔。

    于是华严祖师就在此地以破败了的嘉福寺为中心,重建寺庙。修筑殿宇,扩建寺院。因寺院后山有两股丰盛的泉水,一眼名为龙泉,一眼名为泓泉,两股泉水在后山的龙潭合流后,流经寺院,向南流去,不仅满足了寺院日常的生活用水,而且还可能灌溉附近大片的土地农田,故华严大师命名此寺为“龙泉寺”。但华严祖师以一毯之地建寺的大神通却广为流传,当地人都私下称此寺为“毯遮寺”后经千年,“毯遮寺”就逐渐演变为“潭柘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