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富家子弟与名校 小沃森的藤校之路 一 -- 阿辉1

共:💬71 🌺48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亲戚家的小孩

      和文中的小D程度差不多,05年去的美国读高中。前年申请了哈佛、耶鲁、普林斯顿、麻省、加州理工,除哈佛被拒(没有第二语言成绩,母语中文不能算),最后去了麻省。。他本人非常喜欢数学,是两届美国奥数队队员,更喜欢音乐,一度想当音乐家,差点

      荒废学业,足球则是另一大爱好。。。他们家倒没有藤校情结,把耶鲁放弃了。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 家园 怎么没去加州理工啊

        虽然名气稍小,可是学术水平一点也不逊于MIT,而且学生少老师多,能得到的指点相对更多点。

        • 家园 确实也很想去的

          还特意去加州理工看过,还给奖学金的。(纠正一下,没有申请普林斯顿,有斯坦福)

          主要是他中学里参加过哈佛和麻省联办的HMMT数学竞赛,深受启发,暂时放下音乐立志专攻数学。MIT对他学业而言是个关键触发点。另外,麻省给的是全奖,呵呵,还能辅修钢琴。

      • 家园 入选美国奥数队

        是你亲戚家小孩最大的亮点,MIT一定会录的。

        • 家园 MIT对于人文很看重,似乎是弥补当年把人文分出去的一个

          遗憾,申请MIT的时候似乎有这印象,加分点更应该是音乐,奥数队加上音乐足球,很吸引人。

        • 家园 不一定

          他有个队友就没有成功。主要是申请材料里除自荐信之外还有篇文章,要求写自己感触最深的事,这位队友写的自己学数学过程中和父亲的分歧。这位父亲(中国人)的策略是,考试或竞赛如果准备时间来不及,就多看题目,强记答案,有点儿题海战术,儿子不肯这么做,冲突的挺厉害。我觉得这是篇诚实的文章,应该表扬。遗憾的是文章反而影响了录取,学校还写信给家长和中学要求干预这位父亲。

          只能说,美国名校都有自己的特殊喜好,倾向于招具有某种特质的学生。你的材料能综合体现这种特质就很好了。

      • 家园 正解
    • 家园 我猜, 多半是申请本身出了问题. 小D高中的成就虽然

      不能保证他HYPMS每一所到都手到擒来,但满盘皆输不是这类学生的常态. 他的高中同学中应该有进HYPMS的吧.

    • 家园 宋霭龄不是 Wellesley college毕业的

      是南方的一所college

      • 家园 谢谢

        查清了,是威斯理安学院(Wesleyan College)坐落于美国南部佐治亚州的梅肯市(Macon,Georgia),卫斯理学院(Wellesley College)则位于北部的马萨诸塞州。在历史渊源上,两校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直以为是同一所学校。

    • 家园 【原创】富家子弟与名校 小沃森的藤校之路 二

      说美国私立名校里,聚集了大量富家子弟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这些学校的本科生中,有超过半数的人不申请经济资助中看出端倪。

      达特茅斯学院号称美国银行家的摇篮,该校曾宣称自己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不需要经济资助。

      不需要经济资助的学生自然不会是薪水微薄的劳工阶层。

      此外,这些私立名校里,每年录取的新生,有近半数的学生来自美国一些著名的学费昂贵的私立高中。

      而私立高中每年的毕业生在美国高中毕业生中,占很小的比例。

      换句话说,就读著名的私立高中,入读美国名校的机会远远大于就读公立高中。

      曾经读过小托马斯 沃森的一本自传,这本传记,记述了IBM老小两代总裁的创业以及奋斗史。

      但这本书让我感慨良多的,不是沃森家族两代人的辉煌业绩,更不是老少沃森看似神奇的丰富经历,而是老沃森怎样帮助小沃森进入常春藤名校。

      IBM 的创始人老托马斯沃森出身贫寒,早年挨家串户替厂家推销缝纫机,屡遭挫折,倍受磨难,但他坚持不懈,终成大器,被后人尊称为“计算机之父”。

      老沃森是货真价实的晚婚晚育典范。大约在三十七八岁时,他遇到了自己的终生伴侣珍妮特,并使出浑身的解数,赢得了“平生最成功的推销”。

      差不多四十岁时,才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这第一个个孩子,就是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资本家”的小托马斯沃森。

      正是小沃森的努力,使得IBM真正成为工业界的蓝色巨人。

      小沃森从小顽皮捣蛋,人称“可怕的汤米”。

      中小学时代,他成绩单上的分数总是D 和F,偶尔才会有A 和B。 但他的动手能力却比啃书本的能力好得多。这个能力,在他十二岁时的一项壮举中得到了完美展现。那年,他买了一瓶黄鼠狼臭腺,在全校师生集合的当儿,将黄鼠狼臭腺抛撒进学校的主通风管道。使得整个楼层臭气熏天。学校被迫关闭,他也创造了自己学校生活中最辉煌的时刻,不幸的是,这次辉煌的结果却是被迫暂时休学。

      老沃森是小沃森就读的学校的董事,但这并不能保证小沃森因行为恶劣行为出众而不被惩戒。

      小沃森就读的学校,一个学期,你的过失只要不超过50个,就不会被开除。

      小沃森的过失,每个学期都在在30 个以上,五十个以下徘徊。而每次过失的惩罚都是在星期六的时候,围着学校的教室,在众目睽睽下跑步。他时常被罚跑50 圈,而其他同学只跑10 圈而已。

      他先后换了3所学校,花了6 年时间,直到19 岁的时候,才勉强将高中念完。

      他念的最后一所高中是著名的私立哈恩学校,他和他的父亲都希望通过哈恩学校将他推入普林斯顿大学,因为哈恩与普林斯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哈恩中学是这样一所贵族学校,那里充满了花花公子。

      这些富人家的子弟们,无视禁酒法令,口袋里揣着酒瓶,身穿烷熊皮大衣,胳膊上挎着美丽的小妞,开着高级轿车在大街上风驰电掣。

      在这所学校里,学习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比别人有钱?是否总是和女孩子一起外出?是否有汽车?小沃森在这所学校里的车就是一辆在当时最时髦的、红黑两色的克莱斯勒,那是他17 岁时的生日礼物。

      小沃森虽然不喝酒,但却时常带着女孩子到外面跳舞。他甚至还试过和同学一起抽大麻,当然,他试过之后发现,抽大麻的滋味并不那么好玩。

      想进普林斯顿大学的他,在哈恩学校的行为一如从前,学习依然倒数第一。但他却在学校划艇队里有不一般的表现。其缘由是他到校那天,有同学告诉他:学校有一支划艇队,在普林斯顿大学训练。

      到普林斯顿大学去划船,对做梦都想进普林斯顿的他,有着特别的吸引力。

      他加入了划艇队,并对这项运动着迷,刻苦训练一年后,也就是他在高中的最后一年,划艇队成绩优异,使他们有资格参加在英国举行的国际划艇比赛。他动员父亲给自己的划艇队捐助了2000 美元,作为全队的旅费。当时,一张到英国的三等舱,来回票价也才100 美元。

      关键词(Tags): #美国教育通宝推:咪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