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南方系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忽悠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危险 -- 思想的行者

共:💬66 🌺183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日本的货币政策是很保守的

                      我不知道你怎么评价日本货币政策,零利率并不能等于货币扩张政策。货币扩张政策最简单直白的描述,就是印钱。跟印钱这个大杀器比起来,调利率和准备金率,都是只能算是货币政策的常规武器。

                      有了这个定义,那么看看日本政府没钱的时候,它是怎么做的,首先它卖国债给自己的国民,回收市场上的流动资金。这就是保守的货币政策。与之相对应的货币扩张是怎样的呢,就是印钱,大量发行日币。你算算,日本现在的国债是960万亿日元,大约73万亿人民币。这个数字和中国的全部M2数字相当。如果中国把目前的M2全部用国债的方式收回,那么市场上的流动资金会是怎样一个枯竭的情形?不敢想象吧?而日本就是这么做的。如果日本不是通过国债方式,而是印960万亿日元供应日本政府,那么日本的货币市场会是怎样一种泛滥的情形?会不会通货膨胀?

                      日本政府不印钱,反而用国债回收流动性,然后居然还抱怨日本通货紧缩。这不废话么,日本这么保守的货币政策,能不紧缩么。

                      那么同样是卖国债,美国和日本有什么不一样的,其实区别就在于买家不一样。日本卖国债,都是自己国民在买,回收的就是市场上的日元流动性。而美国卖国债,如果全都卖得出去,那么回收的也是国内外市场上的美元流动性,这就是健康的循环。但是问题在于,它卖不出去的时候,就只能是美联储买下来。那么美联储买美国国债的钱是哪里来的呢?就是印出来的。这个时候,不但不是回收流动性,反而是释放流动性了。

                      美国为什么那么着急要中国买它的国债呢,甚至给中国专门开了小灶了,就是因为中国买和美联储买,性质是不一样的。中国买是美元的健康循环,而美联储买就是货币扩张,会导致通货膨胀。

                      同样,希腊国债,如果市场上消化的掉,那么就是健康的循环。如果市场上没人买了,必须欧洲央行印钱来买,印钱就是货币扩张,那么,接下来就是等着通货膨胀了。

                  • 家园 财政扩张在任何国家都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引发剧烈通货膨胀有两种可能

                    1,剧烈的货币宽松,超过生产能力太多的货币宽松,导致货币的泛滥

                    2,剧烈的货币紧缩,导致生产能力被严重抑制,引发生活必需品的严重不足导致的抢购

                    请注意,我前面列举的都是货币政策而不是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截然不同的两者,不要混淆了。

                    • 家园 现在希腊的问题,如果不采用货币宽松,怎么可能财政扩张?

                      本来就是没钱了,你还让人家财政扩张,怎么扩张?财政扩张的唯一办法就是印钱给希腊政府,然后希腊政府拿来进行财政扩张。

                      既然开始印钱,印钱难道不就是货币宽松吗?货币宽松难道不就是会引发通货膨胀吗?

                      • 家园 希腊是政府欠债多,而不是企业没有钱

                        企业普遍的缺钱,好像今天的中国这样企业普遍的缺乏流动资金那就是需要货币宽松的。

                        而且欧盟也在实行货币宽松啊,对于货币宽松除了对经济学一窍不通的中国学者以外欧昧国家是不会批评欧盟的宽松政策的。

                        财政扩张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税收,发行国债等办法来解决。

                        货币宽松不一定造成通货膨胀,这个我解释了很多遍了。

                        剧烈的货币宽松严重超过相应的生产能力的货币宽松才会造成通货膨胀,希腊政府能够欠多少钱,最多几千亿昧元罢了,这点钱根本就不算多,倒是企业没钱了,于是要求货币宽松,于是欧洲普遍的实行货币宽松政策

                        IMF:欧盟应实施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我原以为这篇新闻的内容会很多,但是搜了好几个网站,发现该新闻都只有一句话,这是意味深长的,毕竟IMF一边劝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搞货币紧缩,一边却建议欧盟货币宽松,太难以解释了,索性不解释,就给一个标题。

                        • 家园 晕。现在希腊国债危机,就是因为国债发行不出去了。

                          财政扩张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税收,发行国债等办法来解决。

                          晕。现在希腊国债危机,就是因为国债发行不出去了。你还建议人家用发行国债的办法来解决。 至于增加税收,经济原本就不景气,你还增加税收,那不是更加让企业活不下去或者搬迁到别的国家么?

                          你这两个方法,在希腊都行不通啊。那么怎么可能实行财政扩张呢?印钱是唯一的实行财政扩张的途径啊。

                          至于你说的那个一句话新闻,什么内容都没有啊,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啊。

                          • 家园 印那一点钱怎么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呢

                            这个货币量与价格的关系---基本上就是比小学数学的正比例反比例稍微复杂一些的数学题,老流氓弗里德曼给全世界的只知道死读书的人布下的一个骗局,我说过了太多遍了,但是西西河这样的在华人论坛里算高端的,还就是没有多少人能够理解。

                            这么说吧价格=货币/产量是吧(当然做了一些简化,例如消去了一般情况下不太会改变的货币平均周转次数),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那是不是产量也增加了很多呢,如果是高效率的投资的话,那么少量的货币带动的是更多的产量,那么这个时候价格是会轻微的上涨呢还是下降呢,分母增大得比较快,分子增大得比较慢,你说物价是涨还是跌呢?

                            所以IMF建议欧盟搞货币宽松的时候,一点都不在乎货币宽松会带来欧盟的通货膨胀,他们担心的是欧洲的流动性不足,所谓货币宽松就会导致通货膨胀那是IMF那一帮人拿来骗当年的俄罗斯的青年经济学家盖达尔先生,拿来骗中国的没有学会质疑式学习的习惯了背书的中国的读经济学的那帮人的。

                            希腊的问题是国债危机本华尔街炒高了,结果国债利率大幅上升了,政府要发更多的国债的话利息支出要大很多,本质上是一个市场信心因为投机而遭到重创的例子---如同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的东南亚货币由于国际投资机构进行了猛烈的投机,重挫了人们对东南亚货币的信心,造成了金融危机一样。

                            就税收而言,法德两个国家主张的是就金融交易增税,如果能够顺利湿湿的话,希腊政府的税收也会增加很多,当然了法国和德国在军事力量上根本就不是昧国的对手,他们也就只能说说而已。

                            • 家园 你这个基础假设就有问题吧。

                              这么说吧价格=货币/产量是吧(当然做了一些简化,例如消去了一般情况下不太会改变的货币平均周转次数),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那是不是产量也增加了很多呢,如果是高效率的投资的话,那么少量的货币带动的是更多的产量,那么这个时候价格是会轻微的上涨呢还是下降呢,分母增大得比较快,分子增大得比较慢,你说物价是涨还是跌呢?

                              你这个基础假设就有问题吧。比如政府投资4万亿,产量增加了4万亿,如果原先货币和产量相当,价格定为1,那么政府新增货币投资和产量相等的情况下,结果价格仍然为1。而如果有部分投放的货币没有变成相等的产量,被浪费掉了,那么结果就是价格大于1了。

                              那么什么情况下新增货币投资会使价格下跌呢,就是引进了原先没有的技术,提高了效率,使得产品大增的情况下。也就是说,虽然增加了4万亿货币,但是由于效率高了,产量大于4万亿了。那么结果才会是价格小于1了。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正在快速进步,效率不断提高的社会,可以印钱,当初的美国日本,如今的中国,都经历过这个阶段。但是一个效率固定了,没有进步的社会,就不能印钱了。例如希腊。

                              为啥大家认为不能印钱给希腊,就是因为希腊目前看不到发展。如果希腊小宇宙突然爆发,掌控了一个新兴行业,这个时候印点钱给希腊,是没问题的,因为它很快就可以通过产品的提高把投资成本赚回来。正如你说的“如果是高效率的投资的话,那么少量的货币带动的是更多的产量”,可问题是,现在希腊哪里可能有高效率的投资啊?这能怪大家对希腊没信心吗?

                              • 家园 效率高低是相对而言的

                                当一个国家的流通货币增加,而此时的生产效率与此前的一样,那么价格不变。

                                当然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些,也不能盲目增加,因为市场容量有限,当市场容纳不了那么多的时候,你的投资的效率就要下降了。

                                一个国家的宏观调控目标,价格不是唯一目标,只有中国的经济学家们才以为价格是唯一需要调控的,欧盟IMF他们根本就不担心欧洲物价会升高,因为他们懂得经济规律,至于建议中国紧缩财政和货币,是他们对中国经济学界的调戏罢了。

              • 家园 欧洲搞财政紧缩至少副作用非常的大

                希腊因此准备退出欧元区,其他国家受到的影响也很大,法国的财政紧缩政策导致该国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该国的新政府已经不再准备实施财政紧缩了。

                欧盟的主权债务危机,主要原因有几点

                1,昧国膺国的金融投机

                对于这一点法国德国方面提出增加金融税的方案,但是在政治上行不通,因为昧国人不允许他们这么干

                2,欧盟诸国的公共投资的效率问题。

                公共投资的低效率导致公共投资的回收期过长,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回成本并且相应的减少政府负债。

                3,欧盟的不统一。

                为什么中国不会发生类似的主权债务问题,或者说华尔街要投机中国的国债困难要更大很多,因为中国是中央集权的,也就是说经济情况比较好的地区可以支援经济情况比较差的地区,例如财政比较紧张的地区可以得到更多的中央财政的划拨,这样就能够维持一个比较均衡的财政健康状况。

                问题在于欧盟各国的财政状况不一样,要财政状况比较好的德国像中国中央政府那样的把相当部分的财政给调拨到其他国家,德国显然是不肯干的。

                德国坚持财政紧缩政策实际上也是一种利己却不利他人的做法,因为德国的经济情况,就业情况比较好,财政紧缩对就业的影响不大,而且他们又担心整个欧元区的主权债务问题烧到自己头上来,于是就建议其他国家也搞财政紧缩,至于其他国家财政紧缩会出现什么问题,那是他们国家的问题,不要影响到自己就可以了。

                总的来说,无法有效整合的欧元区,面临昧国和膺国的投机确实进退两难。

    • 家园 宁愿病死,也不能借钱-评南方系对温家宝的四万亿政策的攻击

      本来我不爱看温家宝的两会期间的记者招待会,我知道那是一个充满了感伤的(或者从讨厌温家宝的人来说是另外一个词)记者招待会,但是当我看到温家宝使用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词语时,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其中的悲凉。

      温家宝最在乎的是什么呢?

      很显然是他的四万亿的财政刺激政策被中央判定为错误的,他的宽松货币政策被中央判定为错误的,2011年以后他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相当部分的决策权,此后中国的经济困难,实际上是因为温家宝的正确经济路线被排斥导致的经济困难---即休克疗法导致的经济困难,而且是严重的经济困难,都算在了他的头上,你说他的心里会好受吗?

      至于影帝影帝的称呼,是谁先叫起来的,是左派还是南方系?反正不管是哪一方,都是否定温家宝的,左派是因为在经济上幼稚,右派是因为有昧国中央情报局的统一指挥,不管是左派右派,影帝影帝的称呼都对感情容易自然流露的温家宝的心理(或者说独立人格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当然,此后的温家宝与某方的政治斗争我这里不评论,我仅仅评论经济路线。

      用什么来形容南方系对四万亿政策的攻击呢这就像有一个人生了重病,需要治疗,例如需要手术,需要用很贵的药,但是没有足够的钱,怎么办?

      ---借钱,这是一般人都想得到的。

      但是南方系一班才子之所以是才子就是他们可以用非常优美的文采,用非常隐蔽的技巧说服病人家属---你这样做不是要欠很多很多的钱吗?你不是要欠很多很多的钱吗?

      还原到四万亿政策上来,南方系就是对四万亿的财政刺激政策对国内需求的带动效应---或者说针对国内有效需求的病的治疗的效果避而不谈,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不停的追问,你的财政的欠账很多了,你的财政的欠账很多了,你财政的欠账很多了。

      至于病人---处于有效需求不足的中国经济的病情,那是不用考虑的,南方系就是要让病人家属(全国人民)都相信不欠账是最重要的,病人病的怎么样是不重要的。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这样的攻击技巧确实很有效,当年毛泽东就曾经感慨宋玉抓住登徒子的一点攻击登徒子好色,结果导致登徒子这个人成为了历史上的好色的代名词---实际上人家就是与一个长得不怎么好看的老婆天天在一起忠心得很呢,结果被宋玉抓住一点说他连那么不漂亮的老婆都那么疼爱,可见他对漂亮的美女会怎么样怎么样,于是登徒子就成为好色的代名词了。

      南方系里面的才子就是多啊,宋玉的那一套他们学习得不错。

      当然在围攻四万亿政策的言论里面还有什么公共支出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等等,西西河的万里风中虎就曾经持此论调,但是这个论调还是显得太抽象了些,对普通民众的舆论影响力不够,所以真正打击温家宝的还是四万亿导致欠债太多的论调,比方说对高铁的攻击。

      至于高铁本身赚钱不赚钱,那是次要的问题,赚钱也可以通过谣言来变成不赚钱,总之就是要抓住财政欠款的事情不放。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到底需要多少个万亿的投资?

      可以与罗斯福当年的政策相比较,我们知道罗斯福政府时期,昧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基本设施建设,尽管此后几十年昧国基本上停止了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其路线长度还长于现在的中国(具体数据待查)。罗斯福政府的公共设施建设严重的推动了包括汽车工业在内的昧国的内部需求,打下了此后几十年经济繁荣的基础。

      那么中国政府呢,需要多少个万亿,可以去计算一下。

    • 家园 人家是让傻子感觉自己最聪明

      自己为聪明的傻子破坏力最大,如。。。。。

      私有化是对的,但那是与把资源都交给傻子或者忽悠搞公有化相比的。

      你说你是聪明人,把资源交给你搞公有化最好,我是不信的,我怎么知道你不是忽悠。所以,还是自己拿着私有化好

    • 家园 投机怎么影响物价---兼批驳周其仁等南方系学者

      弗里德曼先生根据

      M=QP/V (1)

      公式得出P仅仅与M相关,这在数学上肯定是不严密的。

      上式中:M表示周转的货币,Q表示商品数量,P表示商品平均价格,V表示商品平均速度。

      根据小学数学我们就知道,如果M=2P,,M=3P等等,P的系数是一个常量的话,那么M和P确实就是成正比,但是在M=QP/V的公式中,我们注意到Q/V恰好不一定是一个常量,更多的是一个变量。

      特别的,当M即投入的货币减少或者说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时候,许多企业由于缺乏资金,产量会减少,即这个时候Q也会减少,当M减少得非常的多,导致Q的剧烈减少--特别是生活必需品的Q(产量)减少,那么就会引发抢购导致货币流通速度V的增大,两者共同作用,导致P(价格)前面的系数Q/V剧烈的减少,那么这个时候,物价P是会减少还是会上涨呢?

      我们可以假定,如果货币减少百分之5,导致相应的Q也减少5%,V不变,那么价格会变动多少呢?

      0.95M=0.95QP/V (2)

      两式比较一下就会知道,在这个时候,P即价格保持不变,即实施紧缩货币政策不会导致物价的下降,通过紧缩货币政策实现控制物价的目标无法实现。

      接着,我们假定,央行实施猛烈的货币紧缩政策,例如将货币减少20%,导致大量的企业破产,或者停工---例如俄罗斯实施休克疗法的情况,导致相应的产品产量Q减少30%,特别的由于生活必需品的减少,引发居民的抢购生活必需品,居民排着队一拿到钱就拿去购买生活必需品,这样货币流通速度增加了3倍,那么物价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0.80M=0.7QP/(3V) (3)

      与1)式对比,我们可以计算出这个时候的P改变为原来的3倍多,即实行紧缩货币政策不仅降不了价,反而会使得物价如野马一样的上涨。

      这样,我们就解释了俄罗斯实施严厉紧缩货币政策导致物价反而剧烈上涨的部分机制

      用弗里德曼给出的式子来计算投机对物价的影响呢?

      投机对物价的影响,实际上是改变原本的货币流向的均衡,导致大量的货币集中于生活生产必需品的销售环节,而造成其他领域内的货币的减少。

      例如当投机者将大量的货币转移到蔬菜的销售领域,这个时候,蔬菜销售的局部领域的M大量的增加了,而相应的蔬菜的生产则货币相对减少产量还稍微下降,这样,在蔬菜市场上的M增加,Q减少,V增大(因为消费者担心买不到或者价格上涨太快,进行抢购),这样就导致了蔬菜价格因为投机而上涨---注意,这里没有考虑货币政策的因素,假定总货币不变,仅仅是因为投机导致流向蔬菜市场的货币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紧缩货币呢,有一种可能是导致投机者的货币相应减少,囤积得较少,但是这要看投机者的实力,特别的政府紧缩货币政策更影响了生产者的资金,导致蔬菜产量的下降,导致投机者用更少的资金就能够控制更多份额的蔬菜,制造更大的恐慌,引发市场更强烈的抢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紧缩政策往往不能控制物价上涨,甚至恰恰相反,特别是在投机者的货币不受央行政策影响---例如来自于“热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 家园 南方系就在每个人的心里

      看了半天,坛子里都是精英啊,那么多聪明人,有空就上坛子来分享自己的心得,正应了一句老话,隔行如隔山,笨人在这里笑聪明人,这是个专业精英和媒体精英层出不穷的年代,但就是没有自己的时代人物,到了到了,最大的本事就是在别人的逻辑和话语里折腾,从精神上到心理上都是跪着的。无论是帝国主义、民族主义、民主主义还是自由主义精英,就像一连串的旅鼠,南方系到底在哪里呢,就在每个人的心里,只是时机未到,我看时候一到,旅鼠大军都是南方系的潜在同盟,我的话放在这里,有读历史的可以看看近代欧洲史,喜欢红旗的可以看看马恩全集,人类社会没有新鲜事。

    • 家园 最新的土地兼并忽悠,先兼并,然后投资通涨加集中投资引发的

      过度竞争,最终引发的集中破产。这样就能在,美国人烂掉前,先叫中国崩掉了。

      http://finance.stnn.cc/Macroeconomic/201112/t20111226_1684275.html

      厉以宁:中国经济不能再靠"四万亿"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11-12-26 [ 打印 ] [ 大 中 小 ] [ 关闭 ]   星岛环球网消息:我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学者之一,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厉以宁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据中广网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不过,当他近期再次出现在人们关注的焦点中时,谈论的已经不再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或者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建设,而是现阶段拉动国内需求的症结所在——9亿农民的钱袋子问题。为什么农民的钱袋子如此重要?

      中国经济已不能再靠“四万亿”

        如果给今年最后这几个月的中国经济界列一个关键词的话,80%以上的人可能都会选择“经济增速放缓”。对于这个拥有着30年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来说,低于8%的GDP增速可能带来很多难以想象的问题。可是怎么保持8%呢?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不能再靠四万亿了。

        厉以宁:投资冲动的怪圈是长期在中国存在的,甚至2008年以前,我们都遇到这个情况,一旦经济出现滑坡现象,于是就增加投资。但结果又是投资过热,过热之后又紧缩,经济增长率下降了,于是重复启动投资带动。我们今年谈到中国经济应该转变以投资为主的发展方式的时候。

        三驾马车中,“消费”目前难挑大梁

        于是我们习惯上很容易想到,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不行,就促消费呗。厉以宁表示,如果这样想就太理想化了,短期内中国的消费市场还是难以挑大梁的。

        厉以宁:以消费为主行不行?现在还不行,如果不靠投资,单靠消费带动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增长率可能会降到5%以下。内需之所以上不去,关键原因何在?关键原因是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我们能够做到什么呢?能够做到先过渡到消费与投资并重的阶段。

        但是,始终难有起色的内需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调动起来?厉以宁认为,农民是关键。他讲到经济学上资本的三个概念:首先是我们看得见的物质资本,其次是文化程度、技术水平各异的人力资本,再来就是以各种人际关系为基础的无形的社会资本。厉以宁认为,过去的三十年中,广大农民群体在这三种资本上都没有优势,而其中首先就是农村产权制度的不合理。

        如果把“农民宅基地抵押”作为关键词在百度上搜索,厉以宁不是最早提出“给农民产权”的人。事实上,2008年开始,农房抵押的试点就已经在四川、吉林、安徽等少数地区悄然开始。不过,时至今日,“给农民产权”究竟走到怎样的阶段?弥合城乡差距还需要哪些治本之策呢?

      农民需要产权

        在发表关于农村产权改革的观点之前,厉以宁在过去的一年里前后深入到云南、贵州、重庆、山东、山西、内蒙六个省区市进行调研。他认为,只能靠出租的农村房产流转可能引发很多社会问题,现在已经到了将产权抵押试点推广到全国的时候。

        厉以宁:农村调查,村干部说明明知道这家人打工好几个月,晚上灯亮的怎么回事?于是找几个村干部明天早上到他家去干去,推开门看堆满了炮竹,是地下的炮竹工场,反正不是我的房子炸了就炸了。还有炼地沟油的地方,还有夜间赌博、卖淫嫖娼,所以敢不给我们反映社会治安又不好管了这种情况下。

        假定全国都做到给农民产权,这将有多大资本注入到农村去啊。据统计全国农民住房价值在18万亿元以上。有三分之一可以用于抵押的话,就有6万亿元的资本,所以这个问题一定得解决。

        给农民产权,让他们可以获得原始资本,这只是缩小城乡差距的第一步。厉以宁认为,如何提高农民的知识技能,如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也是关系到这个巨大的劳动力蓄水池能否发挥潜能的关键所在。

        厉以宁:中国低工资的时代过去了,这句话是不准的,应该是低素质劳动力时代结束了。但是技工时代刚刚开始,今后对工人的要求是经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训练,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培训才可以。

        二次分配要改革,当前的重要问题是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因为最要紧的是解决低收入者后顾之忧。农民是不是进城,是农民自愿的,更不能用暴力拆迁的办法解决,要给他们帮助。现在有些地方在做试验,你可以享受社会更多的保障,甚至也可以进城,条件你把土地转包给别人,把土地出租给别人,你又得了钱,土地又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样就行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