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加藤嘉一:比谁都害怕反日情绪的是中国共产党 -- 螺丝钉

共:💬53 🌺21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其实我的态度是从不反对外来,

                    即便是今日这样早已远远不同往日。外来的东西并没有错,但是如果追本溯源去学习,就会像日本一样的四不像;如果像汉唐宋时以自己的方式吸收掉,化解在自己的文化中,现在的所谓“崇洋媚外”的说法就无从提起。不像英国,日本天生有一种自我恐惧的心理,如果非想以这种方式来大陆,我只是担忧目前我们这个国家很多人心态依旧有阴影,依旧不够自信到去以自己的想法开开他国人玩笑和去吸收别人的长处;即便我不会忽视掉中国人固执的同化能力。只希望搬来中国的人,除非形成一个有地位的文化小聚居圈——如同今日某些少数民族——不然就无法和周围中国人敌对——无法敌对就只能随着我们的文化走。

                    一个清醒的自我定位却不容易。白人这点表现地无比固执。认识几个很好,对中国人也有想法,而且自身就算是nice那个层次上的白人,我私下还是想说:不可理喻,不要指望他们能理解我们。虽然他们可以拿西方心理学,拿各种研究数据压死你,但是这本就不是能归纳中国文化的。我本抱着幼稚的情绪,以为从他们的理论上跟他们讲道理就可以work it out。但是越讲越深,一路讲到哲学上和世界观上的分歧,再讲到两国观点如何形成的再讲到为何形成的不同,考古学也搬出来了,最后就没差把古人类学搬出来——give it up。

                    我也想起本坛子前几天有个帖子说起各国的华人,说起有关于Chinese的东西,大家都很开心一起,但是说到loyalty to China,立马各找各妈去。对于我们来说,loyalty是本质问题(想到不理解为何没有双重国籍的那帮人):华人自己尚且因为国籍都不是一路人——何况日本人。中国人被说成是宽厚的——那是因为中庸造成我们没被逼到底线上之前都不会翻脸——而有些国家擅长逼中国人到底线上——然后就看看国歌歌词就行了。so墓碑事件清晰地表明了不要碰我们的底线,在1931年之后。

                    • 家园 俺一直以JY集团指代的原因

                      并非针对具体的日本或西方老百姓, 他们在一方面来说是JY集团挟持的牺牲品, 并没有多少决定命运的权力.

                      而外来文化, 讲求的是取其精华摒弃糟粕. 然而糟粕往往容易快速形成影响, 比如最近的援交事件. 说真事, 俺姑母同学的女儿, 一个独居兼职的失足妇女, 这档活计怎么在西方电影里看到不少呢.

                      前面说的同化, 其中所包含的战争因素, 是天朝赖以通过形成不仅是文化优势的方面实现吸收他方文化部分而非被同化的重要手段, 这个重要的因素是不能够被忽略的. 天朝自古, 好异族女性, 衣冠, 器物, 音乐, 但华夏之本保留至今, 是在军事战争和文化战争中的顽强不屈. 虽经历满清300年得困滞, 但现在又重新回到继续的道路上, 只是如今的对手和对象, 已非五胡之辈可比.

                      至于啰油啼, 还是那句古话"夷入夏则夏, 夏入夷则夷." 有些东西, 个体是不得不随从主体而作妥协. 俺一直强调的政府计划因素即是想要说明, 相较于华人的独立自主性(嗯, 也常常被叫做一盘散沙), 日本人是团体意识决定一切,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集团意识的长久计划行动, 而不是一个个个体对生活的追求集合.

                      • 家园 哈哈,我非汉族,so我对清朝元代都没意见哈哈

                        这点儿我是没办法辩的哈哈。不过即便是元朝清朝,如你所说"夷入夏则夏, 夏入夷则夷"。我们被胡人们统治的时代还有南北朝,但是为何固守文化,顽强不屈?因为中国人固守故土,忠于祖先,而且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1)不接受外来因为的确就是不够好,2)我们人多,大丈夫能屈能伸,一时的屈服不代表永久的。但是现在看来,出现一帮所谓小资的,全盘西化或日韩化自己,就过了底线了,这是没自信的表现——其实有没有人在背后都不重要了,因为他们自己已经自我成为了木偶了。JY这个词你描述的很对。

                        当代我们的生活,很多人说失去了一个信仰等依靠。其实就是当你没有古代的厚度做支持,西方的又学的乱七八糟-没有根。有点类似的是,这跟日本的状况有点点类似。我回想了你之前的话。现在的日本人没有可以压过别人的自主性的文化来源,没有一个理论上的高度。东方的,他们的来源是我们,西方的,他们模仿英国和美国。吃饭的咖喱是泰国的,礼服是四不像。理论——指导实践,而他们唯一拿得出手的是对生活的一种细致态度,which我们在解放后就给当四旧和资本尾巴全部丢了。我们本是通过各种手段在几千年中不断吸收,融合变成自己的,现在说嫁接都高举了我们的四不像状态。

                        唔,一个集团的有意识的活动——你让我想起菲律宾的华人社会。。。内部通婚,内部社交-华文文化一直保留。日本人要真在中国成这种气候是大大滴悲剧。就像韩国城那样的。。。

                        • 家园 补充一个对比

                          南美的华人, 与处于西方和东南亚的华人比较, 其在当地的融合度较高, 尤其是越早到达的. 南美的华人和北美的华人前期主体一样, 是被贩卖的劳动力(降兵), 时间也差不多. 其随后参加了拉美独立运动. 相较于早期中期被孤立排斥压迫, 南美的华人与当地细语裔相互接受, 没有过分的地位差异和歧视存在, 所以渐渐地融入当地族群. 我们看北美区, 当时黄祸论和排华法案使得华人不得不抱团求存, 在东南亚, 比如菲律宾, 早在西班牙开拓时期当地华人就遭到过大规模屠杀, 更多的时候, 华人更像是东南亚的犹太人般的存在, 经历了几旺几亡, 而在战后的国际共运风潮之中, 华人面临着的是更加严酷的局面, 那么在面临排斥孤立的局面下, 加强集中并保持与母国(不管是ROC还是PRC)的联系以备支持和退路就成为必然而然的抉择.

                          那么, 天朝的韩国城和日本城中的韩国人和日本人可有受到过华人那般的磨难和炼成, 可不可以不依靠源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支持从无到有一把血一把泪地花上几十上百年去建立社区呢.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通过国家和财团使用各种手段来挤占天朝主要城市已经拥挤的空间来建立殖民地般的享有一定超国民待遇的定居点呢. 而他们中一些人甚至从事着危害天朝安全的间谍和破坏活动, 犹如上两个世纪日本人在天朝活动的重演.

                          望京暴力抗法的事件已在发生的话, 很难说历史不会重演, 届时, 他们或许会体会到一些东西.

                          • 家园 华人自身的特点很难融入,南美的是不可复制的契机。

                            在西方,华人自身的文化和容貌都不是可以轻易融入的那种;在东方,华人很容易从文化和人种上有优越感而看不起当地人也会造成不会融入。

                            回到主题。

                            望京那块儿已经激起当地中国人不满了。别的地方且看吧。中国的普通人和统治者历朝历代从来都不缺心狠手辣过,国家机器转动起来没有道理可言的。宗教都可以灭了N次何况不守规矩的天外来客。

                            本来棒子的言论可以无视,那是因为以为没什么影响。但是端午节事一发,国内自此再无对韩国宽悯的言论,连带台湾HK和澳门。中国人就是读历史书的本事比较强大点,记忆力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好点,喜欢Quote各种文献。

                            不过我想如果是日本人这样没有障碍的移民,他们细致的间谍工作应该会告诉他们不抱团就会被吞了的吧?还是日本人自己短视了。周末日本好友过来看我,突然想起说这些我真是双面哎。哈哈哈

                            关于日本人现状聚集的,我没看过太多的资料,你能告诉我一些么。我知道的只有韩国人——大概是太聚焦眼球了。

                            • 家园 望京是不是成了京中之京?

                              望京不是北京市政府的“政绩”吗?倒是想看看京官儿们会不会理睬“当地中国人”的不满。

                            • 家园 呜哇, 前面发的不知道为何出不来

                              白人对华人的问题比较复杂, 主因我认为还是竞争因素. 东南亚的问题, 一方面是历史原因, 当地社会发展缓慢而起点低, 使当时的华人有着和现在的白人相似的心态. 另一方面是华人的审美文化必然离母国不远. 你知道, 华人向以白为美.

                              日本人在华的移民和集团性迁移是同时存在的, 所以我通常不把这两者混在一起, 个体移民并不是我批评的对象. 而日本人聚居区和学校这些内容如同个体移民一样, 无论在天朝还是在日本, 都被刻意避免高调宣传. 关于"日本人学校", 你可以在wiki JP上以这个关键词搜索. 不同于华人的语言学校或者东南亚的华人学校(现代历史形成于战后被排斥), 日本人学校只服务于在华(及其它地区)的日本国公民. 而华人(裔)基本是所在国公民, 而且华人学校招收对象并不封闭.

                              这些对有着殖民地租界记忆的魔都众来说, 并不是一个友好的概念. 日本人社区在浦西和浦东都存在, 我都去过. 我一同学, 90年代中期从虹口拆迁被安置在郊区, 10年后回到虹口一看, 这里成"日本城"了. 其个中的滋味, 怕是日本人韩国人感受不到的. 虽然魔都一向被抨击为亲日地区, 但这里可是同样发生过大规模反日游行的地方.

                              而在主流城市之外, 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 也活跃着日本人"找亲戚"的活动. 就世界范围而言, 其实日本一直在岛外寻找这下一个生存和建国的地点, 所以自维新尤其是1920年代以来, 日本有计划地在各个地区撒播日本人群落并赋予军事政治经济支持, 这种支持在二战和战后一段时间里曾经一度中断, 而随着在西方车道上的二度繁荣, 计划又重新开始运作, 天朝自然再一次被当做第一重点.(这里又不得不提到南美, 比如秘鲁的上层结构.)

                              毕竟, 在我看来, 日本始终抱着占据取代中华之野望的侥幸, 认为自己不会遭遇历史上那些"覆灭"民族般的命运, 继而一而再再而三地采取相同的行为, 无法不让别人愈发地以更加极端的态度及手段来对应.

                              至于韩国的问题, 最近的海警事件如果被其单方面无限扩大化, 我希望TB采取打烂再收地态度. 之前TB一直以东北亚经济整合的大前提采取不断忍让的态度, 如果回旋的空间被单方面打破, 韩国和在华韩国人将不得不接受他们所预料不到的惩罚.

                              最后, 结合现在不断流露出的一些关于先制得观点, 重新回望一下朝鲜战争, 会发现那是TB关于目标明确的预防性(防止本土遭侵攻和大规模损失)战争理论的第一个实例. 不知道日本(和韩国)对这个实例是否在某些层面上做出过适合的解读, 因为在我的观点中, 不只是越南作为对象存在于此理论中, 日本和韩国也是对象, 而且日本面临着的, 是比越南和韩国更加残酷的结果选择. 如果他们始终对此存有侥幸, 那么谁也保证不了最坏局面不会发生. 对于普通的日本人, 虽然会受到怜伶, 但不会有实质的行动. 夏亚对卡尔玛最后说道 - 要怪, 就怪你那父亲吧.

                        • 家园 东南亚华人圈有着历史因素

                          华人势力在东南亚经营有几百年历史, 其行为习惯是在这几百年的风雨动荡中形成和继承的, 日本人是没有经历过, 有的, 也不过是二战MD集中营和某团的插曲罢了.

                          要首先意识到, 华人势力是自主出去的, 以至于皇帝都不太待见他们.

                          南北朝以及十六国, 想想异族用的谁参与制定和维护国体和制度, 我们今天未必都用汉奸去称呼他们, 汉族官僚和大行商依旧掌控操纵着中下层社会, 而异族上层却在暂时击败汉族的荣耀和由汉族缔造的荣华富贵中渐渐沉沦, 若非如此, 何以每每翻盘至今, 还不算上现在不太让公开评价的不断冲击着异族统治的那些历史人物.

                          对于城中城的问题, 俺只有一个历史借鉴以述, 敢于造次的, 从来就是杀无赦, 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太多次. 前些时候, 有韩国教授表示每当天朝翻混之时, 内部异族和外部势力每每能夺取天朝的领土和财富. 其意不过是想表达日后TB有犯之时, 他大韩帝国也可以乘人之危. 那么, 俺想说的是, 无论是谁, 在看历史的时候请再在往后和往前多看一眼, 那些侥幸贪图无教之流, 在酒足饭饱心满意足之后, 面对的将是灭国灭族的报复. 这个灭族, 天朝旧人惯以分散迁居久而久之使其淡化的方法实施, 但现在灭世武器的发展使得这个话题仅仅存在道德约束的限制, 这是非常恐怖的状况, 所以TB采取忍而有忍的态度, 但对方能否理解接受, 实际的表现并不乐观. 不过, 自然形成的规模底线从古至今一直存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