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柞里子:说说普通话 -- 柞里子

共:💬87 🌺331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打压方言是不对的,但是拒绝说普通话更不对。

      打压方言当然不对,每种方言都是一座宝库,消失了都很可惜。

      但是这不是拒绝普通话的理由。一个国家总是要有一种通用语(过去叫官话),不然俩中国人之间难道还得用英语来沟通吗?!

    • 家园 我过去看过一个故事。

      最早,人们说同样的语言,他们齐心协力,要修筑一座通天塔,上帝知道了很害怕,于是,搞乱了人的语言,交流被阻断了,隔阂产生了,塔也就没有修成。

      连虚构的神都知道,同样的语言可以有利交流,减小隔阂。而你却认为推行普通话没有必要。历代好象都有官话和雅言吧,为什么现在不能推行普通话?当然了,历代没有这样推行,但那些时候,从来也没像现在这样人口流动的规模。

      至于北京方言和普通话的问题,又不是完全以北京方言为准,北京方言被人诟病的儿话音呢?

      说到北京方言,我倒是有本好玩的书《东周列国志》,好玩之处是,我这本书,是用北京话写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就不说了,但这前言写的,可真有意思。另外,我这本书是54年的,但第一版是48年,那个时候普通话还没开始推广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图片里的这几页,并不是北京话啊。

        典型的书面语啊。

        另外,儿化音普通话里面也有。听新闻联播就经常能听到。

        • 家园 这是前言,正文是北京话占多数。

          而且作者在前言里也说了,把北京方言中太特别的去掉。即使这样,我第一次读的时候(初中)还有些不好理解,比如匕首不是匕首,叫“攮子”,看得我莫名其妙。里边还有些像“回门子”之类的话。如果你感兴趣,我可以多拍些照片上传,然后把地址发给你。就不在这里歪楼了。

      • 家园 这是圣经里的故事吧?

        最早,人们说同样的语言,他们齐心协力,要修筑一座通天塔,上帝知道了很害怕,于是,搞乱了人的语言,交流被阻断了,隔阂产生了,塔也就没有修成。

        上帝知道了怕他们爬上来,把塔推倒了。人们散落各地,四分五裂。从此肤色不同、语言不同

        • 家园 通天塔

          创世记第11章节录

            创11:1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

            创11:2 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

            创11:3 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作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

            创11:4 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创11:5 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

            创11:6 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

            创11:7 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

            创11:8 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

            创11:9 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

        • 家园 语言也是文化传承的一种载体

          语言被割裂了,文化自然被肢解了,意识就散了,塔相应的也就塌了。

        • 家园 巴比伦塔

          是不是圣经我不知道,我是在科幻世界上看到的,那个美籍华裔用这个题材写的一个科幻故事。

          • 家园 同在小说里看见

            后来读书写作文,写了进去。老师点评说是圣经里的故事。

    • 家园 不要想当然

      “北京方言音是蒙语化、满语化”纯粹想当然了。你倒是说说看北京音哪几个音是来自蒙语或者满语。可千万别就举几个借词的例子哦,那可不能作数的。这玩意所有方言都是有的。

      也不用找什么生僻的资料,随便翻翻任何一本汉语史的教科书,你就会发现,北京语音跟汉语其他方言一样,和中古的切韵音系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只是各自保留的古代语音特征不同罢了。比如声母系统北京音系就比很多南方方言更接近中古音系。没有哪个研究汉语史的学者认为北京话是什么蒙语化满语化的结果。

      至于普通话选择北京音为标准音,这板子可更不能打在普通话身上。普通话的前身是国语。二十世纪初开始的国语运动曾经争论过如何确定标准音问题。由于民国刚成立的时候南方的议员、学者影响力比较大,所以国语一开始的标准音并不是北京音,而是一个保留的中古汉语入声等一些特征的人造音系。推广了半天,全国也只有赵元任一个人能说。这个就是著名的老国音。到后来实在没辙了,才确定以北京音为标准音。这个就是所谓的新国音。普通话不过是继承了国语的这个标准而已。这也是为什么台湾的国语,从标准来说也是北京音的缘故。

      • 家园 北京方言与北京音也不是一回事

        lz说的北京方言受蒙古,满族,东北关外方言语音的影响这是公认的,但这是指的方言,北京音为基础的普通话又是另一回事了,官话用词自然不会有多少蒙古,满族的影响,相反倒是日本引进的外来词占得多了去了,什么革命啦,主义啦,沙发电话啦,这还早在hold不hold住很久以前就存在了。

        其实中文同文不同音挺好,但是学校要教普通话,这样方言与普通话并存就是了,普通话作为官方语言,这已经比印度好多了。

        不过就人口流动的趋势看,以及网络对语言文化的冲击看,方言保护是需要提到日程上来,但是也很难有效了。先是方言,然后是全球性的语言减少,大势所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顶多不过一百年,全世界也就剩不下两三种语言了,到时是不是还有中文,就要看在座各位的努力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