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苏联灭亡的历史告诉我们,某些统治者喜欢自掘坟墓 -- cmosplay

共:💬154 🌺912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人家说的是苏联红军,斯大林大杀苏联红军军团长

                  毛泽东是何许人,如果他认为托派的主张更符合他的需要,你认为他会考虑和苏联的关系?

                  主张不能当饭吃,我党的武器,费用都是要钱的。

                  至于中共对红军时期的“肃反”是怎么总结和评价的,建议你去读一读《中共中央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那是文革以后的决议。

                  而且,托派在中国的发展,在1927年之后与中共基本是两条线,二者的发展环境是相同的。为什么中共能发展起来,而你们托派发展不起来呢?

                  托派国际没钱没兵。

    • 家园 【原创】5.铁血肃反

      那么还是从苏维埃的诞生说起吧。布尔什维克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在两派人的领导下实现的,一派是希望解放沙皇俄国全体人民的苏联人,一派是共济会领导下的犹太人(至于犹太人的国籍,似乎并不重要,大家都清楚,和热爱自己祖国的普通人不同,犹太人一般都另有效忠对象)。犹太人的人数,大约占俄国总人口的2%,那么犹太人在苏联政府各委员会里面所占的比例,是不是也是2%呢?我专门贴了个图加以说明:

      点看全图

      我想事情很明白了,一共274人,犹太人占了232人,犹太人占据了总人数的84.67%,是大股东,俄罗斯人必然是小股东,斯大林这样的格鲁吉亚人当然是散户。

      苏联的建立,曲折复杂,不过这个话题先放在后面。单说苏联成立后的斗争。执政的苏共,完全没有执政经验,也没有执政基础,整个党团队伍在不久前还在反动政权的严厉打击下处于半瘫痪状态,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主要是依靠工人和士兵的自发斗争获得胜利的,苏共并没有起太大作用,当然也没有能力起多大作用。

      政权建立之后,政权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而自身队伍成分复杂,混乱,缺乏战斗力。必须加以整顿才能救亡图存。自己的队伍必须整肃,外面的敌人必须镇压,肃反大业在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还没有成立时就已经展开了。站在明处的白卫军由新成立的红军对付,隐藏在暗处的各种敌人就由肃反队伍来清洗。

      需要对付的敌人多种多样,比如,有马林诺夫斯基这样的内奸,根据警察局的命令混入社会民主党内部,在参加竞选时,警察急忙逮捕了所有可能威胁其地位的党员干部,以保障其当选,从而使他能够参加社会民主党代表大会,并当选国家杜马的代表。当然,革命胜利后,根据法庭的命令,内奸们都被处决了。

      有其他党派的反动分子,比如立宪民主党、社会革命党之类的党派成员,代表其他阶级的利益,以组织反革命政变等方式试图颠覆革命政权,当然,反动分子遭到革命政府力所能及的镇压。

      还有社会民主党内部的反动派,比如孟什维克之类的,也喜欢反对革命,理所当然遭到镇压。

      还有很多不反对革命的人,持有不同的主张,比如代表农民的利益,反对国家工业化,也遭到镇压。必须指出,作为一个农业国,代表农民利益的人数量很多,反抗也很坚决,有很多人以白卫军的方式武力抗拒工业革命的到来。惨烈的内部斗争导致血流成河。

      还有一些人不仅不反对革命,反而是革命队伍的一部分,只是政治主张有所不同,比如赞成无政府主义、对民主选举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其主张也未必都是反动的,但是造成政权内部混乱,运转失灵,而当时苏联的内外形势又不允许有一个宽松的内部环境。所以很多人也都遭到镇压。

      还有很多其他人,同样也都未必是什么坏人,只是站队错误,在严酷的环境中遭到镇压。

      以上各种情况,也没有太多好讨论的地方,镇压了也就镇压了,换成谁去操作,只要想把事情做好,所作出的决定差别都不会太大,所以也就这么着了,跟斯大林的关系并不是特别大。也没有太多可以争论的东西。

      那么跟斯大林关系大的是啥米呢?就是质疑比较多的那部分。

      通宝推:种植园土,唵啊吽,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你贴的数据很惊人,但缺乏细节和出处

        我从常识上不相信。

        请给出是哪一年的苏联政府,你的数字代表的是什么人的人数,以及数字的出处。谢谢。

        • 家园 知道背景,就容易接受了

          网上看来的,俄苏犹太人全史(节选)

            历史背景

            随着中世纪的最后一个世纪在西欧各国掀起的排犹浪潮和反犹大屠杀愈演愈烈,大批犹太人迁徙到了种族环境相对宽松的中欧、东欧和中东地区。许多人在波兰(后来是波兰—立陶宛联盟)和匈牙利(后来是奥匈帝国)定居下来。在乌克兰和立陶宛的无人居住区,从波兰来的犹太人参与了当地的殖民化进程。

             在全部人口几乎都是犹太人的小村庄,或部分人口是犹太人的中等城镇,犹太社团被允许按照犹太律法自治,并获得当地统治者授予的部分特权。

            沙皇时代

            15世纪80年代,莫斯科公国在宗教上的地位等同于开罗阿巴斯王朝和神圣罗马帝国。以“第三罗马”理论为基础,人们确信沙皇事实上统治着“唯一公正的、独立的、被穆斯林和罗马天主教徒等异教徒包围着的正教国家”。

             在西欧,教皇和君主的政教二元统治给了人民相对较大的自由空间,与此相异的是,在莫斯科,沙皇毫无疑问是政教合一的唯一领袖。即使沙皇得了精神病(比如“恐怖的伊万”),也没有人怀疑他的权威,更没有人会像在其它国家那样被推举为摄政王。

             以这样一种理论建立起来的宗教狂热导致了对不同信仰的人,包括对犹太人的完全敌视。犹太人在莫斯科大公国境内不再受欢迎,从1721年开始,帝俄官方公开实行反犹政策。当俄国军队夺取了一个波兰城镇,就像1563年在立陶宛商贸重镇波洛茨克发生的那样,他们就立刻把所有被俘的犹太人全部处死。即使在犹太人政策相对宽松的时期,他们也会被驱逐出境,到1727年,俄国乌克兰部分已没有犹太人了。

             然而,随着波兰被三次瓜分,对待犹太人的传统措施失效了。在第二次瓜分(1793)和第三次瓜分(1795)之间,俄国接受了大量犹太人,沙皇不得不建立一块包括波兰和克里米亚在内的犹太人“住区”。犹太人只能在“住区”里活动,要想去俄罗斯必须获得特别许可。

             1825年,起义的火种被“十二月党人”点燃了,紧随其后的是俄国知识分子的斗争,虚无主义运动、自由主义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工团主义运动,以及最后共产主义运动的风起云涌严重地威胁着沙皇旧秩序。作为反应,沙皇政权不得不采用鼓吹民众的宗教狂热和民族狂热的手段。在亚历山大三世的统治下,俄国发生了第一起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他的前任,因在1861年废除了俄国农奴制度而得名“解放者沙皇”的亚历山大二世,也曾经疯狂地镇压过少数民族。不过,他批准了波兰政治家亚历山大·维耶罗波维奇在波兰王国实行的“犹太人与其它公民享有同等权利”的政策(当然,这一政策不可能完全得到实行)。亚历山大三世是一个顽固的反动派,他严格遵循沙皇制度的格言“专制、正教、民族主义”。他企图把犹太人描绘成“杀害基督的凶手”以及斯拉夫民族和基督徒的压迫者,并以此扩大官方反犹主义为“民间反犹主义”。屠杀犹太人事实上已成为他和他儿子,尼古拉二世在位时期的国策。

             在俄罗斯帝国后期,列宁对反犹主义的历史深恶痛绝,他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解释反犹主义的现象。按照列宁的说法,反犹主义“企图把工人和农民对剥削者的憎恨转嫁到犹太人身上”。他把反犹主义和阶级斗争联系起来,认为反犹主义不过是沙皇利用宗教狂热维护其专制统治的政治把戏,犹太人成了社会矛盾激化的替罪羊。苏联官方坚持并继承了这一马列主义对反犹主义现象的经典阐述,斯大林在解释列宁的这段话时,把反犹主义称为“一种极端种族沙文主义”和“最危险的弱肉强食现象残余”。然而,这并没有避免1948年到1953年期间苏联政府对犹太裔知识分子的迫害。

            布尔什维克革命和迫害犹太人的结束

            列宁在他最早的一次全国性演说中宣称,在沙皇制度下受尽压迫的“犹太人已经被解放了”。十月革命后,列宁把自己发表过的全国性演说《对犹太人卑鄙地诽谤》记录在了留声机唱片里。这篇演说没有被任何俄国报纸登载,甚至没有在民众中流传;当时,全俄只有几千人拥有留声机。列宁正式宣布俄国无产阶级获得了全面的自由,并以官方的名义废除了犹太人“住区”。

             这些措施,连同大量犹太人参加布尔什维克党这一事实,使共产党在对抗白匪军的俄国内战中被敌人攻击为“一群犹太强盗”;犹太人成了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人数最多的群体,俄罗斯人反而成了少数。

             苏联在“五年计划”期间实行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政策造成了社会思潮的自由化,反犹主义失去了市场。在斯大林重工业化政策实施前,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本身并不了解犹太人。然而,由于斯大林的强制工业化和城市化政策,大量农村犹太人和非犹太人一起,离开小城镇和乡村,移居大城市。这使得苏联人有机会密切接触或深入了解犹太人,许多人彻底识破了沙皇制度下关于犹太人的谎言,例如称他们为“杀害基督的寄生虫”。

             1936年,苏联共产党的宣传喉舌《真理报》还刊登了一篇揭露反犹主义罪恶本质的文章。文章说:“民族沙文主义和种族沙文主义是人类蛮荒年代丛林法则的残余...它为剥削者服务...防止资本主义制度被工人阶级打碎;反犹主义,一种完全违背苏维埃制度的现象,在苏联已被消灭。”

            犹太人和布尔什维主义

            布尔什维克党的许多成员都是犹太人,尤其在党的领导层。由于俄罗斯帝国对非俄罗斯民族的压迫,因此推翻沙皇制度的口号吸引了许多犹太裔知识分子。基于同样的原因,其它许多非俄罗斯民族,特别是拉脱维亚人和波兰人,也在党的领导层中占据了似乎过多的席位。对此,沙皇秘密警察组织“安全局”便把反犹主义和排外主义当成破坏布尔什维克党高层组织的武器。

             一些犹太裔布尔什维克领导人以及他们推进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特别是托洛茨基和托洛茨基主义——使布尔什维主义的敌人误认为共产主义就是满足犹太人利益的政治观点。在德国,阿道夫·希特勒的纳粹政权利用这一荒谬的理论炮制了假象中的“犹太—布尔什维克阴谋”。甚至在今天,许多反犹主义者依然把犹太教和共产主义思想联系起来。然而,整个种族或宗教群体都必须为某些事件负责的观念已经没有多少人接受了。布尔什维克似乎更倾向于无神论和国际主义,更乐意把广大的工人阶级,无论他们属于什么种族、信仰什么宗教,团结在自己的身边。

             20世纪30年代,大部分犹太“老布尔什维克”和他们的非犹太人同志都被斯大林清洗了。然而,由于斯大林在1953年的突然去世,因此,在筹备对“医生案”的审判期间,他为什么会批判“无家可归的世界主义者”(对犹太人的委婉称呼)至今仍令人难以理解。

             尽管在布尔什维克党中有数量可观的犹太人,但它的政治对手孟什维克中的犹太人比重更高。不过,大部分俄国犹太人不属于任何政党。

            融入苏联社会

            经过长时间的争论,主题从《莫罗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到反犹太复国主义,苏联终于确认(至少名义上)“不论社会地位、性别、种族、宗教还是民族,每个公民一律平等”。纳粹大屠杀之前的几十年是俄国犹太人大变革的时期。“犹太人住区”到处是可怕的贫困。这些犹太人限制区是凯瑟琳大帝(叶卡婕琳娜女皇)征服波兰大片领土(以犹太居民为主)后指定的。按照1921年苏波《里加和平条约》,前“犹太人住区”居民有权选择自己更喜欢的国家。40%的人选择移居“大俄罗斯”境内各大城市。然而,还是有许多人选择了波兰。几十万犹太人不顾共产主义天堂的美好前景和苏俄被犹太人统治的现实,加入了波兰国籍。

             在两次世界大战间隙,向“大俄罗斯”的移民非但使苏联犹太人在斯大林主义下过上了相对舒适的城市生活,无意间还拯救了不计其数的苏联犹太人;纳粹德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了整个前“犹太人住区”——但距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依然有千里之遥。按照《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占领了前俄罗斯帝国的许多属地后,流放了大批当地人。这在许多非犹太人受害者看来是一种荒谬绝伦的背信弃义,但对几十万被流放的犹太人而言,他们得救了。不管这些人的生活条件有多么艰苦,纳粹德国统治下的犹太人命运要悲惨得多。

             对比死于纳粹占领(和乌克兰卖国贼的暴行)下的200万苏联犹太人的命运,从“犹太人住区”移民至“大俄罗斯”的行为至少拯救了40%的前“住区”居民。从犹太小村庄向新兴工业化城市的迁徙同样使犹太人享受到了斯大林执政下生活条件的全面进步。随着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苏联犹太人成为世界上受教育程度最高的群体之一。

          我也觉得那个图表中的比例太高了一些,不过,共产党在对抗白匪军的俄国内战中被敌人攻击为“一群犹太强盗”,那么说明犹太人比例确实很高。

        • 家园 给出处没问题,但进一步考证太费力

          说起来惭愧,这个图是从安部芳裕的《世界金融都是罗斯柴尔德设计的!》里面截的,来源是纽约俄罗斯人亡命团体(Unity of Russia)人名录(这是个什么东东?)。

          你问是哪一年的,虽然书里面没有提,但这显然是1917年十月革命刚刚胜利后的苏联政府(严格地说,当时还没有苏联),斯大林属于人民委员会,是民族事务人民委员。这一点显而易见,因为苏联政府各委员会的命名结构后来很快就发生了变化。

          我手头没有苏联政府的原始文件证明这些事情。但是苏共的领导集团主要是犹太人,这一点好像是基本常识吧?而且苏联人对犹太人统治的反抗也很激烈,哥萨克白卫军打输了,波兰白卫军打赢了。内战结束后,苏联人的反犹运动也没有消停,反而愈演愈烈,以至于一向对反犹主义乐见其成的斯大林也不得不公开发表声明说:“我们同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斗争,并不是因为他们是犹太人,而因为他们是反对派”。

          • 家园 不过是反犹主义的妄语而已。

            其实真正的斗争在于国际派和本土派的斗争。

            托洛茨基、季诺维耶夫、加米涅夫、列宁等人都曾说过:没有世界革命,苏俄革命不可能成功。而斯大林为代表的本土派在列宁死后提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以此理论对抗国际派的理论的目的,是在路线上否定国际派,从而达到从组织上清除国际派。

            苏俄早期犹太人领导人居多在于沙俄反犹主义对犹太人的压迫更重,同时犹太人受教育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很多,如此而已。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 家园 真正的斗争是一场非常复杂的斗争,而简洁的政治公式最会骗人

              最好不要把它公式化,教条化。这样不好。

              所谓“本土派”也想让世界革命成功,只不过是手段不行。看看斯大林、季诺维也夫他们对德国革命下的一系列指示就知道了,当时的德国,已经成了世界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干柴遍地,但是他们明显不知道该怎么点燃火种。

              这一点也不奇怪,1917年如果按照他们的路线,十月革命根本就不会发生。更不会胜利。至于后来讲一国建成,那当然,别的国家不建啊,只能自己建。而斗争的先后关系,是先组织上清洗托派,再理论上压倒托派。要知道,政治斗争未必一定要从理论入手呀。不要忘记,托派在政治上失势,始于1923年,1924年1月的第十三次党代表会议上的公开提法是:“以托洛茨基为首的反对派”。会议的决定是什么呢?托洛茨基离开工作,去高加索治疗。呵呵,这里有谁不清楚治疗是什么意思吗?而鼓吹那个一国建成的理论,很不幸,要晚很久了。简单的政治公式是会骗人的,呵呵,我自己就被骗过很多次。

              所谓

              反犹主义的妄语
              ,这一公式在几乎所有关于犹太人的讨论中都会出现。据我所知,西西河仍然属于铁手老大的私有财产,并没有被默多克控股,不需要这么多政治正确,不正确的言论也可以发表。

              没错,沙俄有反犹主义,犹太人受教育程度更高,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度更高。那么苏共早期领导层有很多犹太人也可以理解。犹太人占2%,如果犹太领导人占40%的话,应该没什么好惊讶的,可以用这几个因素解释。但是接近85%,按上面老科学的家的说法:

              我从常识上不相信。
              说明用一般道理是不能解释这种现象的。

              • 家园 你忽略了一个根本问题。

                那就是俄国革命是城市无产阶级发动的。在沙俄,

                1、虽然犹太人只占2%,但是在城市的人口比例并不低。

                2、如果考虑到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人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教育,那么犹太人所占比例还要提高。因为大部分俄国人是文盲。

                3、反犹主义的盛行,犹太人政治参与热情更高,同时他们不可能加入支持沙皇的右翼党派,比例还要提高。

                这么算下来,你还觉得犹太人在苏俄领导人的比例高吗?

                我觉得,把世界历史都解释为老罗家族的控制才是真正的用简洁公式骗人。世界是复杂的,多线程的,不可预测的。即使用上帝来解释也比上述的说法靠谱些。

                • 家园 这个事怎么说呢,我之前好像没有说清楚

                  你说得有没有道理呢,当然有道理,很有道理。而且我其实没说老罗家控制,观察19、20世纪的历史,老罗家的控制主要专注于金融,政治上的操作更多是因势利导,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

                  我提老罗家,主要是从俄国革命两次高潮中各派别的表演,革命党派的分化重组来观察的,能看到一些老罗家的风格,所以判断他们有些操作,但不清晰。

                  关于这个领导人比例问题,我并没有成熟的结论,现在只是有几个思路,比如可能就是你说得那样,犹太人就是这么多,或者是这个党派的民族代表性本来就不够,或者是老罗家确实干预了,但这个可能性不是太大,老罗家直接在党领导层安插大批人手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特别是在列宁派,这种可能性更小,因为列宁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生活非常窘迫,显然没有得到老罗家的资金支持。

    • 家园 【原创】4.集体农庄

      计划经济一章里,给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和斯大林同志的正确领导,唱了一点赞歌,这一章就该对1926-1941年期间苏联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埋藏的隐患加以批判了。

      这15年最辉煌的成就无疑是以国家计划的方式实现苏联的工业化和电气化,那么就先拿工业化建设开刀吧。要说快速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这个目标倒没有错,斯大林认为苏联比西方落后50-100年,比如1920年苏俄工业产量只占世界工业产量的0.5%,被一个小小的波兰打得抬不起头来。因此斯大林提出苏联要生存,就必须在10年内基本赶上西方,当然,他必须采取的最快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要想发挥作用是需要很多前提条件的,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条:

      1.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这就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足够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农产品,并为工业投资提供大量资金,没有这些硬件条件,光靠国家计委的官僚在那里拍脑袋,不可能实现工业化(也不一定,像日本德国那样投靠一个老大,资源和农产品的缺口也好商量)。好在苏联的硬件条件还不错,只要能有效地组织动员起来,就能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当然也得看谁组织,怎么组织,同样一群人,被蒋介石组织起来,就只善于炸毁大堤,不战而逃,一溃千里,被主席组织起来,就能横扫千军如卷席。

      2.工业落后,世界上有现成的设备、技术、工艺可以购买和借鉴,要实行赶超战略,有成熟的学习对象非常重要,没有现成的样板,计委的官僚那是经常抓瞎(听说日本通产省八十年代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就干过不少蠢事)。好在美国经济主动自爆了,也是巧了,苏联可以比较方便地从西方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这样才好说赶超。要是工业落后的面貌已经改变,没有现成的路线可以借鉴,靠官僚们高瞻远瞩,开拓创新,实现产业升级,那就是非常不靠谱的一件事了。当然如果官僚们一开始就放弃赶超,祭起比较优势的大旗,那也就没那么多麻烦事了,反正落后国家的重化工业是永远不会有比较优势的,那就干脆不要发展了,给西方打工,人家吃肉我喝汤,随时准备在金融上挨一拳,吐点血滋补西方,这种日子普通老百姓怎么样说不好,官僚买办的日子肯定不会差。

      3.高效率、低损耗的官僚系统,很显然,计划经济需要以大量的行政手段干涉经济运行,如果官僚系统运行不畅、内耗严重,那么再好的计划,也没法执行,最后肯定是一团糟。但是,官僚系统不好调理啊,首先,苏联内部并不是斯大林一家独大、一言九鼎,而是山头林立、派系众多,内部意见并不统一,比如犹太人就和苏联人意见不同,认为不应该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其次,掌握部分行政司法资源,控制社会舆论的文人,有自己独特的利益要求,他们希望掌握较大权力,对国家做出较少贡献同时获取较多利益,工业化进程中普及全民教育的内在要求遭到他们本能地排斥,由于这一章是讨论经济,不是讨论肃反,这部分内容点到为止,在下一章再展开论述。

      满足了这几条,也不是说计划经济就可以无往而不利了,这玩意儿在不同领域的效果还是不同的。就三大产业来分,用在第二产业效果最好,用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效果就差。在第二产业里面,重工业和采矿业最为适合,轻工业和建筑业就差很多。在重工业里面,又以国防工业最适合采用计划指导。

      换句话说,决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而是用在不同部门效果不同,那么在苏联国力孱弱,特别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极其落后的条件下,鉴于国际形势极端险恶,世界大战一触即发,适当牺牲其它部门的发展,为工业让路的思路就是现实需要。但如果内外条件改变之后仍然抱残守缺,那麻烦可就大了。

      如果说工业化进程还算是有利有弊,利大于弊,成果显著的话,农业方面的情况就有真的点凄凄惨惨戚戚了。帝俄时期的农业,生产方式当然比较落后,但是各种农产品的产量还是不少的,因为工业非常不发达,所以大量工业品依赖进口,上等人要用啊,不进口怎么行呢?有进有出,大量粮食石油等农矿产品就要出口,所以农产品产量还是很可观的,再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底层农民、农奴勒紧裤带,也就皆大欢喜了,反正只要摇动笔杆子的文人有吃有喝,这就是“太平盛世”,“黄金x年”了。底层饿死再多,生活再困苦,也没什么关系,只要文人自己没事,就决不会是“x年浩劫”。

      说到农业,就绕不开苏联革命史,不过这个题目太长了,得在后面开专贴论述,这里简单说一点,苏联的革命历史比较离奇,是依靠列宁的高瞻远瞩,在圣彼得堡搞中心开花,从而在一夜之间革命成功,革命党在中心城市建立政权,反动派退到反动势力强大的边远农村,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反扑。

      所以苏联的主要支持力量是大城市里先进的工人阶级,在农村的力量比较薄弱。所谓工农联盟曾经在一部分农民那里,在推翻沙皇问题上找到过共同点,但是这终究是一个非常不巩固的联盟,大家很快就各奔东西了。

      那么政权建立之后,最紧迫的两个问题:1.打退反动派的进攻,维持生存;2.找到足够的农产品,维持生存。甚至工业化的问题都是看起来比较遥远的将来才需要考虑的问题。

      其实说白了,在苏联,指望百万农民兄弟踊跃参军,踊跃支前都是白日做梦,必须派出武装工作队下乡,解决农产品供应问题,维持生存。这个法子看起来并不美妙,实际上也不美妙,但是为了在残酷的战争中活下去,也实在没有办法。那么战争结束之后呢?

      战争结束了就不用吃饭了吗?当然还是要吃的,高价收购农产品?当然可以,只要财政允许,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而且战争结束还带来了一个问题,斯大林要推动工业化,虽然很多犹太人不同意,但还是做了,搞工业化要进口很多东西,卢布不好使,进口东西需要外汇,外汇需要出口东西去换。制造业出口和笑话没啥两样,除了出口原料和燃料,还是要出口农产品才行。既然没法高价收购农产品,那就只有低价收购。但是低价,农民自然是不愿意卖的,斯大林想了个主意,搞集体农庄,把农产品生产集中起来,方便控制,然后收购过来,吃掉或者卖掉,ok!问题解决了!

      当然是无稽之谈,小农经济固然是落后的生产方式,地广人稀的苏联当然需要大规模,机械化,化学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但是你不能这样乱搞啊。有本事的话,先发动农民,再集体化行不行?可惜没那个本事,在农民中力量太小,还要办大事。就算没功夫干那种细活,工作体贴一点,注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收购粮食的时候,别太攀比,给农民留下足够的口粮,也不至于让欧洲的粮仓因为非自然灾害的原因闹大饥荒嘛。

      最后,饥荒这东西,历朝历代经常有,不稀罕,你只要把文人都安抚好,照样是太平盛世。文人嘛,一杆大笔翻云覆雨,最擅长颠倒黑白。比如波兰白军屠杀红军就可以不提,红军在卡廷森林杀一些白军战犯就是十恶不赦,就一定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偏偏还把文人给开罪了,连文人都没有特权了,这还了得?是可忍孰不可忍?文人们口诛笔伐,所以这千古骂名也就坐实了。

      cmosplay:【原创】5.铁血肃反

      通宝推:唵啊吽,evilpanda,詹姆斯,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看到3、计划经济,决定冒泡宝推,静候楼主发完。
    • 家园 【原创】3.计划经济

      既然开始谈经济问题,就干脆再列一章多谈谈,政治问题只好暂时押后。

      话说1924年1月21日列宁同志升天,斯大林同志正式即位,开始领导苏联的经济建设,鉴于之前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对苏联的经济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有限,斯大林认为应该采取更加一些强有力的措施来实现苏联的工业化。比如1925年1月斯大林同志在和布哈林同志谈论经济问题时,就对新经济政策提出了批评。

      怎么说呢,新经济政策其实不算糟糕,根据统计,政策实施5年后的1926年,苏联的工农业生产就已经恢复到了1914年的水平,说明这5年的发展虽然不快,但也不算慢,对一个正常国家来说,已经够用了。但是呢,苏联根本就不是正常国家,而是一个时刻面临内外威胁的国家,斯大林同志判断,帝国主义随时可能打响针对苏联的全面进攻(事实证明,这个判断也是有道理的),所以没有条件慢慢发展,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获得基本的生存能力。当然了,萝卜快了不洗泥,一味求快也要引发很多问题,但是如果这些问题不足以威胁苏联的生存,那么斯大林同志就会认为付出这些代价是值得的。

      1925年12月,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通过斗争,制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这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力争在较短的时期内,赶上并超过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水平,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发展与巩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从1926~1940年,苏联工业增长了10.7倍,年均增长率为18%,其中重工业增长了18倍,年均增长率约22%。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强国,初步获得了抵抗帝国主义进攻,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多嘴一句,以前的政策并不是完全废止了,有很多还是继续实行的,比如很多苏外合资的企业,还是继续运营的。

      斯大林在1926年4月13日《关于苏联经济状况和党的政策》报告中指出,新经济政策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是依靠农业的,现在进入第二个时期,即新经济政策的新时期,是依靠工业的。苏联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计划经济,用经济计划的方式指导生产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要点在于:不以利润为最终目标,而以需求为最终目标。举个例子,比如国家急需钢材,如果以利润为中心,一笔资金最“合理”的用途就是囤积铁矿石和钢材,投机炒作,哄抬物价;如果以需求为中心,同样一笔资金最“合理”的用途就是建设矿山,钢铁厂,采矿炼钢,这样虽然投资周期长,利润回报低,但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种经济计划的方式在国家资源丰富,工业生产落后,工业产品市场需求广阔,“剩余”劳动力供应充足的时候能够挣脱眼前利润的束缚,快速形成工业生产能力,特别是重工业的生产能力,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高速度,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要以最快的速度获得足够维持生存的工业生产能力。苏联的经济发展速度如前文所说,在人类经济建设历史中确实是前所未有的高速度,这是一个奇迹!比如1930年斯大林同志在写给莫洛托夫同志的一封信中就提到,国家工业10个月总增长26%,这个结果不妙。只要能达到30%-32%的增长率,就可以放手去干。

      第三,高积累、低消费。为了给工业建设筹措资金,苏联一直是高积累、低消费,这要是放在中国,必然会有一大群人哭天抢地高呼生活物质极度匮乏,兜里有钱啥东西都买不到,然后厉声质问你是否愿意回到这种时代,但是苏联人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下来,咬牙忍了。这种超乎寻常的高积累一方面是靠工业等部门的利润积累,积累率高达30%。另一方面是靠农业部门的“被动积累”。主要靠农业的人、财、物的支持,靠减少农业投资,靠对农产品高征购,低价格的剪刀差取得工业化资金。它约占工业化资金来源总额的30%。再一方面是靠增产节约、压缩个人消费基金比重来筹集工业化资金。此外,税收、公债、捐税、储蓄也是工业化资金来源的一部分。总地来说,苏联没有殖民地可以掠夺,不依靠举借外债,只能靠内部积累,当然鸭梨很大,这种勒紧裤带的内部积累,对国内的某些人来说当然是不能容忍的,“民国黄金十年”那种不积累,只消费的制度才是“天上人间”。

      关于剪刀差问题再多说一句,工业品卖给农民的价格确实是偏高了的,但是苏联的经济并不片面追求高利润,即使处于垄断地位,其目的也不是谋取超额垄断利润。早在1927年4月29日斯大林就在演说中指出,工业品的出厂价格不断降低是苏联工业必须遵循的基本路线。苏联的工业生产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不是专门为少数上等人服务的),确保无产阶级于农民、工业与农业的结合,才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

      苏联工业化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除了实施计划经济,摆脱狭义经济利润的束缚发展生产之外,简单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斯大林同志的坚强领导和全党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苏联的工业化路线,在苏联党内的争议是很大的,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其中有很多意见也是有道理的),只有斯大林同志能够排除万难,以最快的速度坚决推进苏联的工业化进程,赶在帝国主义全面进攻苏联之前做好准备。强调一下,这个工作是很艰巨的,比如在1929年4月25日斯大林同志写给母亲的信中就提到:“很久没有收到你的来信了——很显然你是在生我的气,但有什么办法呢,上帝呀,我实在太忙了。寄上150卢布——我已倾我所有。如果还需要钱,请告诉我,我尽可能寄上。”这说明在这个一五计划全面展开的年份里,斯大林同志已经忙得没有时间去看望他的母亲了。

      2.西方列强自我瘫痪,在1929年这个一五计划全面展开的年份,美国人主动引爆了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除苏联外,西方各国哀鸿遍野,一片萧条。而苏联经济却一枝独秀,风景这边独好。在大萧条期间,苏联采取了一些明智的对外经济政策:

      第一,引进技术,1929年,苏联同西方专家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已达70多个项目,涉及冶金、工业机械、金属加工、燃料动力、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农业机械、农业灌溉工程、汽车、轮船和飞机制造等多个重要经济部门。截至1931年,苏联接受技术援助的项目增加到124个,总值为8300万卢布(当时,1卢布约合0.5美元)。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立的一大批现代化骨干企业,尤其是在钢铁、机械、燃料动力、化工、汽车、拖拉机、飞机、造船等新的工业部门,许多是利用西方先进设备技术,甚至是在外国专家的直接帮助下建立的。据美国人萨顿《西方技术与苏联经济的发展(1930~1945年)》一书介绍,斯大林曾说,“在苏联,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的帮助或技术援助下建成的……其余的,也大多是在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技术援助下建立的。”

      第二,大量进口机器,这个时期,苏联成为世界市场上机器的最大买主。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是卖给苏联。1929~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是销往苏联,到1932年这个数字为90%。1931年,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30%是销往苏联,1932年这个数字上升到50%。在苏联的进口总额中,1929年机器设备的进口占了30.1%,1932年则高达55.7%。1929~1932年,苏联进口机器设备的资金总计60.1亿卢布。

      第三,重视“智力进口”,西方在经济危机中,出现了大量的失业技术人员,他们被招聘到苏联工作。1932年,在苏联工作的外国专家达1919人,技术人员10655人,分别比1928年增加了4倍多和20多倍。同时,苏联也通过“技术援助协定”等渠道,派遣人员出国学习。1929~1933年,仅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派往国外学习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就达2000人。

      第四,吸引国外贷款,1929年之前,西方大国都不愿贷款给苏联,即使贷款也附有苛刻的条件。但西方在经济危机中出现了大量的过剩资本,使得苏联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1929~1931年,苏联先后从德国、奥地利、英国、意大利、美国、芬兰、日本、挪威、瑞典、丹麦、比利时、法国等十几个国家的私人银行获得贷款,到1933年底,苏联获得的贷款总计已达14亿卢布。

      第五,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提出合作共赢的建议,1933年6月,苏联在伦敦召开的世界经济会议上,提出一项发展对外贸易,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计划,建议西方国家向苏联提供长期贷款,以保证苏联正常出口,苏联则准备在短期内向国外提供总值约为10亿美元的订单,并可能在近期内购买1亿美元的有色金属,2亿美元的黑色金属,约1亿美元的纺织品、皮革原料和橡胶,约4亿美元的设备和5000万美元的消费品。这些建议,既有利于苏联经济发展,也有利于西方国家缓解危机,应该说展现了在国际舞台上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cmosplay:【原创】4.集体农庄

      通宝推:唵啊吽,岳阳,金口玉言,xm,xiaobailong,桥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