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春秋左传注读后11左传中的车战00 -- 桥上

共:💬161 🌺96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谢谢回复,回得晚了点,抱歉

              计算机模拟属于你们年轻人的事了,我已经没有那个能力,只好谈谈我的一些想法,你要是有兴趣,倒可以模拟一把。

              我觉得突入阵中也许可能实现,杨伯峻先生在“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首”处注曰:“夷,平也。行首,即行道。疏行首,将行列间道路隔宽。说见王引之《述闻》。沈钦韩《补注》谓行首即《吴语》行头,每行领队者,不如王说。古人作战,行列欲其疏阔。《司马法定爵篇》所谓“凡陈行惟疏”、《淮南子道应训》所谓“疏队而击之”,可以为证。”(《成十六年传》(p 0883)(08160505))

              下面还有两个佐证:

              颜鸣三入齐师,呼曰:“林雍乘(chéng)!”(《昭二十六年传》(p 1472)(10260403))

              齐侯免,求丑父,三入三出。每出,齐师以帅退。入于狄卒,狄卒皆抽戈、楯冒之。以入于卫师,卫师免之。(《成二年传》(p 0795)(08020306))

              我记得(也可能不准确)有材料一辆战车车厢宽一米四左右,轨距两米四左右,轴长三米左右,加上伸出的车毂附加的利刃,大概得到三米多些,四匹马也要占三米左右(据衡长一米二左右估计),戈长三米三左右,车与车中线之间的距离七米多点,车与车之间的空隙三米多,可以过一辆战车。

              这样一百乘兵车列阵,如果十乘十,阵形宽度七十多米,深度亦约七十多米(据辀长两米左右估计);如果十五乘六,阵形宽度一百米多,深度约四十多米。

              左右师与中军之间的距离我估计也应有几百米,由于战场条件(关于战场条件本楼里亦有一些讨论,有几位河友提出了很有意思的意见和材料),中间可能还有灌木丛之类阻隔,所以需要挥旗为号,各听各的鼓声,且鼓声不会互相干扰。

              另外我没有见到王师以步兵为主的证据,不过翻译《左传》中车战的段落,我本来就是勉力为之,关于古代军事的材料,我读得很少,难免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而且我感觉很多地方材料不够充分,下定论很难,所以经常采取蒙混过关的办法,也是不得已吧。

          • 家园 嗯,我觉得都有可能,

            这里的“丽”字应如你说的,做“附着、连接”意,所谓“鱼丽”,就是如鱼群一样相附连行进(就像我在上个回复中贴的那个图片里的样子)。

            总结一下关于“鱼丽阵”的主要分歧:

            第一,是仅有战车,还是战车+步兵?

            第二,所涉及战车/步兵的人数和编制单位。

            第三,形状。

            资料和知识积累都不够,只能在持有某种倾向性看法的基础上继续存疑了。

          • 家园 呃,智商的问题,得你们来判断了~~~~~

            本想今天给你回复的,但刚才看九霄的奥涅金花了太久的时间,现在太晚了,明天再说:)

        • 家园 周郑繻葛之战与“鱼丽”之阵文史知识2012年第03期

          《文史知识》>> 2012年 >> 第03期

          http://wuxizazhi.cnki.net/Article/WSZS201203005.html

        • 家园 读了李严冬,还没读完,

          先胡说几句,羡慕,材料真多,我觉得,春秋战国之交确是大变化的点,之前之后应分别考察,太齐整的说法我不太喜欢,是后人根据己意发挥的迹象,只能作为辅助证据。战国时期游说之士,自孟老先生起,他们的东西为了游说的需要夸张得较多,也应辨析,相比左传,虽也难免夸张,但文风截然不同。打哈欠中,以上胡说,主要是为我自己记下一些想法。你回的东西材料很多,怕记不住,就写下来回在这里

        • 家园 我懒,发给我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