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化学、抗联、共谍、核武 -- 黄河故人

共:💬40 🌺60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化学、抗联、共谍、核武

    总结了一下这几年的关注的内容,大概是化学、抗联、共谍、核武四个方面,那么现在是时候找到一个点把这四方面的内容连接一下了。是的,四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方面确实能通过一个点联系起来呢?

    这个点是一个女人,她有很多名字:鲁特维尔纳,乌尔苏拉汉布尔格,鲁特库钦斯基,索尼娅……为了简单起见,还是称她为汉布尔格,这是她第一个丈夫的姓。

    她是谍王佐尔格的手下;她是超级共谍陈翰笙的朋友;她帮鲁迅搞到过珂勒惠支的版画;她帮杨靖宇搞到过炸药原料;她通过家族关系联系上了核武间谍福克斯,并传递了重要的原子弹情报;在东德情报主管“无面人”沃尔夫的建议下,她写下了自己的传记小说,而这本来是作为培训情报人员的素材来写的。

    汉布尔格的父亲是一位德国数学家,母亲是一位英国画家,她自己投奔了共产国际,并且从中学起,就有了坚定地信仰,并伴随她一生,即便柏林墙倒下之后。这和她的家庭有关,她的父亲是德共党员,6个兄弟姐妹中的5个是共产党员。

    汉布尔格在上海首先结识了史沫特莱,史沫特莱把她介绍给了鲁迅,后来汉布尔格帮鲁迅搜集了珂勒惠支的版画。在上海,汉布尔格认识了宋庆龄、丁玲、陈翰笙等人。如果大家看过我的《天下无谍》,那么后面的三个名字都出现过,都算是轻易不能动用的共谍呢。

    还是在上海期间,汉布尔格加入了佐尔格小组,正式踏入了情报界,这是她一生传奇的开端,佐尔格也是她一生最为崇敬的人。

    1933年,佐尔格被中统的张冲逼走,随后被派往日本,谍王一生最精彩的乐章在那里上演。

    汉布尔格也被召回了莫斯科接受系统的训练,第二年被派往奉天,参与第三国际或者说红军总参谋部情报局在满洲的情报工作。和她在一起的不是她的丈夫,后来汉布尔格和这个男人生了一个女儿。

    汉布尔格帮助抗联购买过一些炸药原料,并见过杨靖宇。1935年一些制造炸药的中国人被捕,追踪原料查到了汉布尔格,不过日本宪兵只认为她是个普通的俄国妇女,带着身孕的汉布尔格这才侥幸逃亡北平。在北平还没有站住脚,因为陆海防的叛变,“怪西人”案被军统破获,汉布尔格匆匆撤回莫斯科。

    返回莫斯科之前,丈夫和情人都要她打掉孩子,但是汉布尔格拒绝了。此后丈夫汉布尔格陪同她直到这个女儿长到三岁,汉布尔格在波兰成功潜伏下来后,两人正式离婚。为了行文方便,我们还继续称她为汉布尔格。

    1939年,汉布尔格和一个英国人假结婚,准备前往英国组建情报网。后来两个人就假戏成真了。

    1941年,经过瑞士、法国、西班牙、葡萄牙一路辗转,汉布尔格到了英国。当时格鲁乌的总部不在莫斯科,在英国。汉布尔格情报网工作成就很高,但是高不过她通过家族关系认识到了同样在英国的德国共产党员福克斯。基于信仰和对世界局势的判断,福克斯早有想法把原子弹的情报泄露给苏联,但苦于没有渠道。与汉布尔格的结识,解决了福克斯有情报传递不了和苏联需要原子弹情报的双重苦恼。

    二战结束后,汉布尔格回到了东德。因为档案中存在近20年的空白,工作中受到困扰。汉布尔格大约在60年代之前接受了东德情报机构的王者沃尔夫的建议,辞去了一切工作,开始写作。

    汉布尔格的作品第一版被删掉了很多。原子弹部分被全部删掉了,这并不是个别现象。2007年,一位默默无闻的老人在莫斯科去世,22个月后,普京追授他金星奖章,也就是俄罗斯英雄。其实,他更配得上苏联英雄的勋章。这位老人叫乔治科瓦尔,前苏联第一个原子弹引爆装置的情报就是他从美国传递回来的,而引爆装置的麻烦曾经困扰美国的原子弹直到引爆前一刻。

    乔治科瓦尔不是俄罗斯人,他是美国人,是俄国犹太人移民的后代,出生在美国受教育也在美国,只是在20岁左右才因为美国经济大萧条回到了苏联,但却没能回到明斯克的老家,而是回到了满洲里的国界对面。大约在这个阶段,他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引起了格鲁乌的注意。两年后科瓦尔到莫斯科上大学,专业是化学,1939年进入格鲁乌。为了保护他,并没有履行入伍仪式,也没相关的档案记录。随后科瓦尔被派回美国,担任格鲁乌的纽约站站长。重要的原因是他讲一口标准的美语,而且熟悉美国的生活习惯和环境。作为一个例证,他以掩护身份在美国工作的时候,一直被认为是新乡的土人。

    科瓦尔被派到美国的任务是搜集化学武器的情报,结果误打误撞进了曼哈顿工程,我没找到他在曼哈顿工程期间的职务,但那时他是一个电气工程师。1944年下半年负责实验室辐射水平的监控,原子弹爆炸前被调入了代顿实验室,这纯属意外,天上掉馅饼的意外。

    1949年,前苏联的原子弹爆炸后,科瓦尔悄然回到了莫斯科。50年代初,苏联莫名其妙的在报纸上公开了科瓦尔一家的信息,FBI才发现manhattan工程中间可能藏着一个大间谍,并查到了科瓦尔。为了联邦政府的面子问题,科瓦尔的案子被压了下来。

    其他间谍还有死在电椅上的罗森堡夫妇,拒绝接受美元的福克斯,《春天里的十七个瞬间》的原型之一阿贝尔上校,为苏联传递氢弹情报的无名科学家等等。

    通宝推:回旋镖,酸菜刚,野博,梓童,菜菜丛,ameng8000,行走的考拉,土八路,2313234454dfsd,蓝沙狐,唐家山,苏鲁锭长枪,Lioncat,暗香疏影月黄昏,友竹,浣花岛主,bldc,西电鲁丁,李根,桥上,大漠老兔,goon,高粱,mingong,忧心,可爱的中国,种植园土,
    • 家园 恭喜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回复

      中国用于加工第一颗原子弹铀核心部件的机床是莫斯科红色无产者叶夫列莫夫机床制造厂生产的球面车床,从苏联进口的,不是走私进来的。

      • 回复
        家园 谢谢指正。我一直以为是绕过巴统买回来的
    • 家园 神了
    • 家园 科瓦尔

      在美军特别培训计划(ASTP)一项类似智商测试中获得罕见的高分。被选送到纽约城市大学(CCNY)攻读电气工程专业,并接受战时特别训练。朱利叶斯·罗森堡曾与他同学。

      1944年初,科瓦尔等十几人又被遴选入特别工程分队(Special Engineer Detachment),参与曼哈顿计划。科瓦尔被派往专门从事生产和分离铀和钚的田纳西州橡树岭实验室,担任保健物理学负责人(health physics officer),监测整个实验室的辐射剂量。该职务赋予科瓦尔绝密密级。1945年6月,科瓦尔又转往研制钋引爆器的俄亥俄州代顿实验室,继续担任保健物理学负责人。他可以随意出入实验室任何角落,事无巨细,均了然于心。

      正如美国著名核历史学家罗伯特·诺里斯(Robert S. Norris)在《乔治科瓦尔——曼哈顿计划间谍》一文中所言:“科瓦尔畅通无阻、一步步渗透至曼哈顿计划核心,绝不可能出自苏联人或其他任何人的预谋。这纯粹是机缘巧合,好比格鲁乌买彩票中了头奖。”

      要不是50年代初,苏联官方报纸《俄罗斯报》刊发名为《来自美国的幸福移民》的文章赞扬科瓦尔,引起美方怀疑,他的间谍身份还可能继续隐没。

      虽然科瓦尔返回苏联后境遇不佳,也有过牢骚。但终其一生,他还是坚定地信仰共产主义。

      • 家园 科瓦尔被撤出应该不是应急的吧?

        1948年“原子弹间谍”们还都未暴露,这时把他从美国招回来是为了什么?

        • 家园 记得在《世界军事》上看到过一篇文章

          当时冷战初起,用人审查更加严格了,他隐瞒了中间去苏联那一段的经历,FBI一旦调查起来混不过去的,即使离开机密岗位,保不准也会因战时的敏感经历受到调查,一旦暴露牵连会更多。

        • 家园 他的主要身份是格鲁乌纽约站站长,其次才是核弹间谍

          赵云长坂坡杀曹兵曹将不少,比所有人都强,但那不是他的本职工作。

          • 家园 你的意思是属于正常的人事调整?

            还是不解,他干得不是很好么?为什么不能继续干下去?

            或许是苏联国内政治格局的问题?(印象中1940S年代末苏联有一次小规模的清洗运动,其中牵连到一些战时的情报人员)。

            顺道也想请教一个问题,中共情报组织的建立,是受肃反委员会(也就是未来的克格勃)影响大,还是受格鲁乌影响大?

            我记得过去看过一个介绍,1920S年代苏联给包括周恩来在内提供情报业务培训的是格鲁乌的负责人别尔津。后者尤其告诫周恩来情报手段绝对不得用在党内斗争中。

          • 家园 叉一个,好像赵在正史中的真实身份是刘皇叔的贴身保镖
      • 家园 科瓦尔返回苏联也没有引起美国特工的注意?

        按理这样的敏感身份出国会受到严格审查的吧?

        • 家园 科瓦尔1946年从美军光荣退役,

          回到纽约城市大学,后加入IEEE的荣誉学会Eta Kappa Nu,1948年2月以优等成绩获取电气工程学学士学位。数月后,他告知朋友们自己打算去波兰或以色列旅行。据好友回忆,科瓦尔按正常手续申领护照,代表一家贸易公司(Atlas Trading)于当年10月份搭乘邮轮“美利坚号”前往欧洲,目的港为法国勒阿佛尔,从此一去不复返。关于他后来的行踪,在FBI启动调查程序后搜集整理的6大本卷宗内,除了发自阿根廷的明信片和在巴黎的目击记录外,所知寥寥。

          科瓦尔的真实身份即便在苏联也被捂得很严实。据说出身KGB的普京直到2006年格鲁乌纪念博物馆开馆时,还对着墙上悬挂的科瓦尔肖像发问:这是谁?

          (其实,早在2002年俄历史学家Vladimir Lota就已出版专著《格鲁乌和原子弹》,介绍代号Delmar的格鲁乌超级间谍的英雄事迹。或许普京公务繁忙,无暇翻阅,也未可知。

          • 家园 只要能正常离开美国到达欧洲大陆,潜逃就容易的多了,

            毕竟欧洲之间互相流窜是极其方便的,再不济从欧洲跑一趟亚非拉作为跳板再跳到苏联,也是很容易实现的。

            话说美国佬作调查还真是浪费纸张,一个简单的结论可以写上几十万字几大本档案。作美国公务员翻档案都翻死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