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父亲的空军生涯――陆军篇――一次杀人经历 -- 一直在看

共:💬60 🌺5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父亲的空军生涯――陆军篇――一次杀人经历

    父亲的空军生涯――陆军篇――一次杀人经历

    我问父亲:“您有没有杀过人?”

    父亲很警惕:“你问这个干吗?”

    “您不是打过很多仗吗,能不能肯定自己杀过几个人?”

    “不能?”

    “为什么?”

    “打仗的时候又冲锋又开枪,子弹乱飞,谁也不知道当时有没有打到敌人,怎么数的出有几个?我们的人伤亡时,也不能肯定是哪个敌人射出的子弹。”

    “那您有没有面对面的杀过人?”

    “没有。”这次父亲到是回答的很肯定。

    “那您能不能肯定的说,某次打仗杀了一个人。”我不禁有点失望,不甘心的再问。

    “那到是有一次。”

    我立刻来了精神,催促他快交代,这种特殊经历可是我最爱听的,于是把父亲的杀人经历记述如下:

    温州和平解放后,在和平解放中负了伤的父亲很快痊愈。接着又参加了解放温岭的战斗。温岭县城打下后,父亲的部队(营部)驻扎在泽国,父亲此时是营教导员的警卫员,用驳壳枪。

    说起来,父亲打过的仗可真不少, 1948年11月到1949年8月浙南游击队改编成浙江警备旅前,他经历了括苍游击队的所有战斗。

    如:1949年3月10日攻打虹桥镇,16日攻克大荆 镇,23日至24日连拔琛山、潘郎、虎啸三据点,31日袭击瓯北重镇枫林。4月6日,渡海作战、解放玉环岛(县)。

    这次渡海作战,解放玉环岛全境后,父亲部队受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纵队司令部的传令嘉奖:

    “括苍支队于四月六日攻克玉环县城,全歼守敌伪玉环县常备第二、第三两中队和警察局全部,活捉伪玉环县长毛芷熙以下二百四十余人,缴获轻重机枪五挺、汤姆 式冲锋枪一挺、长短枪二百二十余支。复于次日攻占重要据点坎门和楚门,争取坎门守敌无条件投降,缴获轻机枪三挺、长短枪九十余支,玉环全境得告解放。伪玉环地方蒋匪亦告全部肃清。此次玉环战役为括苍支队继乐清虹桥、大荆,温岭琛山、虎啸、潘郎、永嘉枫林一连串胜利之后又一伟大胜利,亦为我浙南继泰顺战役胜利之后又一伟大胜利,在此次玉环战役中,括苍支队指挥若定,全军英勇作战,迅速完成纵队司令部给予之作战任务。创我浙南解放战争中攻坚战、歼灭战与连续作 战之又一最好范例;并创我浙南生俘伪县长争取敌军无条件投降的先例,成绩极大,特予传令嘉奖。”

    看来父亲这段历史还是很光荣的。

    父亲回忆:玉环解放的很顺利,他是一枪未放,他们五大队只有一个战士开了四枪。我方未死一人,只有指导员的头被子弹擦破点皮。

    “别写了,没啥意思。”父亲补充道。

    括苍支队改变成浙江警备旅第二团后,父亲参加了1949年8月到1950年12月部队的所有战斗(主要是在海岛上打)。直到1951年一月,父亲从干部学习班(准备提排长了)中被选拔成飞行员,离开陆军。这期间,他经历的战斗,我也是照着“有意思”和“没啥意思”这个原则来选材。从一个士兵的角度来写解放初期那个年代,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有挑战的事情。

    父亲部队驻扎在泽国的任务是收缴地方武装的武器。由于时间有限,部队不可能深入到每个地点去收缴武器,所以父亲部队以人民政府的名义向原国民党的各乡公所、保公所、警察局、派出所发了通告。规定他们分别在某日某时将武器上缴到泽国。

    通知发出后,大部分地方武装都按时将拥有的武器上缴了。但有一支地方武装,到了缴枪的时刻却没有来,这是以黄岩县副县长为首的,拥有100多人的乌合之众。

    于是上级决定派部队去缴他们的械。泽国驻扎的是部队的机关,营部设在这里,有一个排的正规部队(一挺马克逊重机枪,要3个人抬)。其余的都是营机关的人,最好的武器是汤姆生冲锋枪,其余的人都是手枪。凑了6、70人,在一天深夜,向黄岩进发。

    天快亮时,部队来到了一条河边,发现有一所“豪宅”,这是黄岩县长的“官邸”,立刻将其包围。

    这时,一个人走出了院子,拿着一杆步枪向河里扔。将其抓获后一审问,发现他是县长的父亲。进了豪宅一搜索,县长不在家,只有他的妻子和妹妹在。

    和当地的几个民兵汇合后,上级决定让县长的父亲领路,部队向反动武装的集合地进发。

    那个“集合地”在河上游的对岸,附近有一座小桥。想要过去,一定要经过这个小桥。

    河的两边有稻田,父亲他们在田埂上走。走了大约有1里地,快到小桥的时候,父亲他们被发现了,敌人开始向队伍开枪。听到枪声,县长的父亲立刻趴在地上,爬着向前走。战士们还是站着的,弯着腰一边还击一边去占领小桥。

    到了小桥附近,重机枪班的战士把机枪架起来开打,向对岸扫射。对岸的人群一下子散开了,四处逃窜。对方人虽多,却是乌合之众,平时拿着武器欺压乡里,真遇见正规军,一打一傻眼。想到他们逃跑的样子“没头苍蝇”的形象会很生动的浮现在脑海中。

    有的敌人顺着大路跑,有的在水田里跑,有的往路边的房子里钻。战士们也分头追击。

    父亲和几个战士在水田里追,一边跑一边开枪,一边生气。

    为什么生气?因为敌人跑的太快了,父亲他们的枪射程太近,够不着。冲锋枪子弹打出后,可以看见子弹掉在远处稻田的水里,但就是打不到逃跑的敌人。尤其是枪筒打热后,感觉子弹的射程越来越短。就更别提父亲的驳壳枪了。

    出了水田,是一个小村庄。一进村,父亲他们开始互相掩护着搜索前进。

    父亲搜查到一所房子,一脚踢开门,发现屋里趴着很多人,也不知道是敌人还是老百姓。没有发现武器,父亲就出来了。看到一个女的在地上爬,一边爬一边哭叫;一条腿被子弹打断了,只连着一点皮肉。

    父亲拿出一个急救包,为她包扎。但创口太大,包住这边露出那边。勉强包扎完毕,父亲起身继续追。

    几个人跑上村外的一个小山包,发现敌人已经沿着河跑的比较远了,父亲他们继续射击,但打不着。超出了冲锋枪的射程。父亲他们人少,离主力部队也有一段距离,不准备继续追了。正准备回去与主力汇合,两个当地的民兵抗着“单打一”步枪,气喘吁吁的跑上来。

    父亲看见他们,不由得眼前一亮:这“单打一”射程远呀,不如试试。于是父亲把手里的驳壳枪交给一个民兵,说:“帮我拿着,借你的步枪用一下。”拿过他的步枪,架在一棵小树杈上开始瞄准。这“单打一”没有弹匣,一次只能上一颗子弹,很原始,唯一的好处是打的比较远。

    父亲把枪口对准一个敌人,开始瞄准,没有瞄头,准星对准了他的脖子,使击发后坐力的影响降到最小。瞄了一会,一扣扳机,那人一转身,应声而倒,摔进河中,河水湍急,一眨眼就不见了;旁边的几个通讯员和勤务员大叫:“打死了!打死了!一直在飞真行!打的真准!”

    父亲分析,这个人应该是死了。他被击中的是脖子或头部,枪一响,人就掉到河里,水流湍急,即使在岸上是受了伤,也肯定伤的很重,落入水中也会被淹死,所以这是父亲可以肯定结果的一次射击。

    后来几个人开始“收队”下山。刚走到一半,三架国民党飞机从空中掠过,一个通讯员掏出左轮枪,冲着飞机就是三枪。遭到大伙一致的谴责:“这么远,怎么打得到?神经病!”

    这次收缴武器的行动,打散了这个武装团伙,漏网的武装份子后来有的跑到沿海的岛屿,有的在顽抗过程中被击毙,还有的投降了。

    返回驻地后不久,父亲部队正式被改编为浙江警备旅,父亲成为一名年轻的班长。

    解放浙江沿海洞头列岛的一系列战斗开始了。

    附记:不知什么原因,我们一家子打枪都很准。母亲在部队是射击前三名。姐姐哥哥也是一摸枪就能上手,一瞄准就可以打中。至于我从没打过枪的我,第一次射击就打了99环(第一枪9环,后面9枪全是10环)。

    关键词(Tags): #一直在飞(朴石)#空军生涯(朴石)元宝推荐:萨苏,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我也有这样的“恶”趣味

      见了当兵的面,一听说他没打过仗,甚至没开过枪,就不感兴趣了;一听说他打过仗,或是围捕过罪犯,一开口就是:那你打死过人没?

      得到的都是标准回答:

      我问父亲:“您有没有杀过人?”

      父亲很警惕:“你问这个干吗?”

      再追问;

      还是标准回答:

      “打仗的时候又冲锋又开枪,子弹乱飞,谁也不知道当时有没有打到敌人,怎么数的出有几个?我们的人伤亡时,也不能肯定是哪个敌人射出的子弹。”

      ------看来军人都不愿意提那档事儿,这是共同的。

    • 家园 关于你问的几种枪

      ZB26式7.92mm轻机枪是抗战时期中国部队最主要的轻机枪,和“中正式步枪”使用同样的子弹(7.92x57mm)。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ZB26式7.92mm轻机枪是前捷克斯洛伐克ZB公司胡莱克兄弟于1924年主持研制的,通常称之为ZB26式机枪,也称为M24式,1930年还出现了ZB30式。

      ZB26式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轻机枪之一,曾有24个国家装备。1939年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曾继续生产ZB26式和ZB30式机枪装备德军,并改称为MG26和MG30式。1932年英国选中了ZB26式进行生产,这就是有名的布伦机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后来,前捷克斯洛伐克又将ZB26式机枪改为发射7.62mm短弹的Vz52式和发射M43式7.62mm枪弹的Vz52/57式轻机枪。

      该枪采用由普通准星和缺口照门组成的机械瞄准具。由于弹匣在枪身上方,因此瞄准具向左偏移。

      汤普森冲锋枪是以美国汤普森将军命名,但实际上是由美国人O?V?佩思和T?H?奥克霍夫设计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该冲锋枪的早期研制产品是M1919式,它的最早的生产型是M1921式,后来又相继出现了M1923、M1928系列冲锋枪。其中M1928A1式于1930年研制成功,并少量装备了美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还为英、法等盟国军队所使用。

      1942年,对M1928A1式进行了改进,发展了M1式冲锋枪,并正式装备美军,成为美军第一支制式冲锋枪,后来在M1式的基础上又改进为M1A1式冲锋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汤普森冲锋枪生产量达140多万支,1945年停止生产,并逐渐被美国M3A1式冲锋枪取代。退役的汤普森冲锋枪作为军援送给国民党,再转送给共军。

      另外汤普森冲锋枪也是美国黑帮喜欢的武器,在很多黑帮电影里都可以看到,所以口碑不太好。发哥的《上海滩》里也有,不过当然是香港人不懂历史,乱用的。

      日本十一年式轻机枪(歪把子机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22年(大正11年)研制,弹药可与38式步枪通用。射程较远,精度较高。外形怪异,其枪托弧形折向一边,故称“歪把子”机枪。采用弹斗供弹,理论上只要有副射手不断向弹斗中装填5发的弹夹,就可以象重机枪一样持续发射,但实战中故障太多,火力持续性很成问题。而且存在枪管过热的问题。抗战中日本军队的轻武器没有什么优势。

      “单打一”是一种笼统的叫法,所有只能装填一发子弹的枪都可叫做“单打一”,比如老毛瑟以及土造枪支。

      • 家园 芝加哥打字机?
      • 家园 问一个问题 二战的时候还有很多的轻机枪弹匣在上面的

        这样爬在地上打枪的时候 可以把脑袋放的低一点 降低点火线高度

        为什么二战以后几乎就看不到这种设计了呢

        (最恶心的就是我们的97了 下面一个长长的弹匣 上面一个高高的提把 得把大脑袋抬得高高的才行)

        • 家园 使用弹匣的还带个两脚架呢,火线能低到哪里去?

          弹匣在上有几个缺点:

          1)影响瞄准具布置。Bren机枪只好把准星瞄座挪到了侧面。造成加工费时,校准困难,影响携带等问题。2)影响射手视野。对于一般人右肩架枪,视野右侧竖着个弹匣,妨碍视线,不能在保持瞄准线不动的情况下对战场全面监视。

          这两点是主要问题,尤其是现代步枪普遍使用瞄准镜,弹匣在上的缺点尤其突出。另外问题还表现在:

          3)枪支重心在上,端持费力。有人会说费什么力费力,俺端过一会儿也没觉得咋地 -- 问题是您只端一会儿,士兵可得天天端在手里,手腕子上还老得吃着劲,时间长了肯定有意见

          4)浪费空间。机枪带两脚架,枪身下方无论如何总是有一片净空间,现在没有加以利用,反而把弹匣布置在上,额外增加全枪高度,不利于隐蔽。

          至于说到国产新枪,非常同意公子的说法。新枪定型要考虑方方面面,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火线高度低”为终极目标。

        • 家园 弹匣在上方对降低射击姿态作用不大,至于为什么这样设计

          我想是可以采用较大容弹量的弹夹,可能供弹的可靠性会好一些,不过这样也使瞄准线偏移,携行也不太方便。究竟这样的方式好不好,也是见仁见智,二战以后看不到这种设计是不是也说明了一点问题呢?

          至于97式,需要考虑枪族化的问题,任何武器系统都是权衡利弊、取舍得失后的产物,不可能面面俱到,你说是吧?

          • 家园 布伦是ZB26的衍生型号

            弹匣置于机匣上方是从ZB26继承过来的,主要目的也不是什么降低火线高度(斯登将弹匣装在侧面、和握把成90度角,才是为了降低火线高度――但是在人机功效方面付出一定代价),而是:①便于向下抛壳;②自动机、块慢机等结构的特点综合决定,弹匣置于上方是最合理的选择;③弹匣置于上方,导气管在枪管之下,在保证结构简洁、零件加工方便的前提下,更换枪管同样很方便(这和当时的战术思想对轻机枪设计造成的影响有直接关系)。②和③是决定性因素,ZB26的机匣结构非常紧凑,有效缩短了全枪长、降低了枪重、同时可靠性也很高、勤务性能良好,能够成为世界名枪,这是决定性的。

            • 家园 一才是决定因素吧

              枪机偏转闭锁方向和抛壳挺的位置决定ZB26只有向下抛壳才是正道 -- 所以弹匣才不能在下。至于快慢机对于弹匣位置的影响,这个得算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类的话题...

              其实弹匣在上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轻机枪要为步兵提供持续火力掩护,可ZB26居然用的是20发弹匣!可以想象真要打起仗来需要多么频繁地换弹匣 -- 如果实在没有idea建议去重新玩一把Call of Duty,英军突击队的那节:玩家手持Bren机枪把守大桥,德军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在换弹匣的间隙被人打中... 在卧姿使用两脚架射击时(轻机枪最常用姿态),弹匣在下的话就意味着射手要频频地把枪把抬高或者枪面倾斜,相对而言,弹匣在上可以很轻松地更换新弹匣。

              后世的轻机枪基本采用大容量弹箱/弹袋/弹鼓等装置,减少更换弹匣的次数,自然挂到下面更方便持握。当然也有前苏联RPK那种变态,使用40发的长弹匣,搁哪里都不方便...

              • 家园 枪机偏移闭锁不是决定因素

                枪机偏移的方向可以向左或者向右或者向上,抛壳挺的位置也有相当的自由度,这不是什么问题。至于弹匣容量和位置的关系,你看一下BAR,二十发直弹匣,照样装在机匣下方么,对于轻机枪来说,主要以长、短点射相结合,二十发弹匣容量也是可以接受的。

                应该说ZB26的布置不是一种偶然或者设计师的即兴之作,同一时期的另外一款法国机枪(远没有ZB26成功)也采用了类似布局。这种布局最大的好处还是枪机和快慢机的设计,可以比较紧凑和自由。再一个就是换枪管,导气管置于下方是很占优势的,BAR的导气管也在下方,同时弹匣也在下面,不过在结构上就相应地复杂一点、零件的工艺性和机匣厚度就有劣势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