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拍马屁的底线 -- 北溟有鱼

共:💬19 🌺22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拍马屁的底线

    这是一个关于拍马屁的底线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五代十国的乱世。

    乱世嘛,是属于军人和谋略家的时代,而平日牛B轰轰的文化人则是最不值钱的。倘若他们不能及时找到可靠的军阀们投奔依靠,便难免要像杜甫那样饿着肚子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文化人一般既不能亡命沙场,又不能运筹帷幄,他们能奉献给军阀老板的,往往便只有马屁了。嗯,香甜的,高质量的,充满了文化气息的马屁。

    五代十国有位著名的诗僧贯休——对,是贯休不是一休。本来和尚也算一项挺吃香的职业,闲来做做法事攒人品,饿了便贪墨几文本该献给佛祖的香油钱,也能活得滋润。不过遭逢乱世,施主们自己都吃不饱,贯住持的香油钱自然常常欠奉了。饥寒交迫之下,我们的贯休住持也不得不放低身段,找个大施主献出自己响亮的马屁。

    贯住持选择的目标,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军阀——吴越王钱鏐。献上的马屁是一首名作《献钱尚父》: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虽说马屁味儿重了些,但诚然是好诗。特别是“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令我读来也颇感豪气。我若是钱鏐,看完这诗,无论如何是要多随喜几两银子的。

    可钱鏐不是我,于是这句“一剑霜寒十四州”居然捅了个不大不小的篓子。

    钱鏐大王断然指出:“十四州”不足以体现出钱家军坐断东南的赫赫威势。他强烈要求贯住持将“十四州”改成“四十州”。

    其实当时钱大王的地盘不过浙江一省,说“十四州”已经颇给他面子了。但财神爷硬要猪鼻子插葱,你怎么办?

    要是换成一般人,反正肉麻的马屁已经拍出,再改得更肉麻些也就无所谓啦。按要求改诗,再道个歉,说吾等凡夫俗子是燕雀不知鸿鹄之志,大王您大人大量别计较——估计也能把银子骗到手。

    可是贯休不是一般人,人家是有傲骨的文化人——纵然是拍马屁,还是有底线的。

    “就是十四州,断不能改”——贯住持发飙了,颇有点俄罗斯虽大但我无处可退,后面就是莫斯科的气概。

    然而不改是有风险的。

    最近柳州围捕食人鱼,提出口号“无论你生在哪里都让你死在柳州”——小小的鱼且逃不过强大的国家机器,何况大大的活人呢?真要惹毛了钱大王,“无论你生在哪里都让你死在杭州”还是办得到的。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夜,我们的贯住持“裹衣钵而去”,连夜逃往四川去也。唐三藏逃离女儿国,怕也是这般情境。正所谓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临走时,还潇洒的给钱大王留诗一首:

    不羡荣华不惧威,添州改字总难依。

    闲云野鹤无常住,何处江天不可飞?

    凭心而论,这首诗在艺术上显然不如之前的《献钱尚父》,但我读罢颇有感慨。

    嗯,做人,是要有底线的。

    通宝推:忧心,
    • 家园 原诗还有个版本,

         贵逼身来不自由,几年辛苦踏山丘。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莱子衣裳宫锦窄,谢公篇咏绮霞羞。

         他年名上凌云阁,岂羡当时万户侯?

    • 家园 笑死。无论你生在哪里都让你死在柳州
    • 家园 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贯大师和钱节度说起绕口令了

      数字多少无所谓,政治错误不能犯。如果仅是为了押韵,十二,十五十六也可以,为什么一定要说十四呢?因为,唐代江南东道下属的浙江东和浙江西两道恰好共有十四州(入宋,化为两浙路,也是十四州)。此诗大约写于钱镠消灭自己之前的恩主,但称帝反唐的董昌之后,那时钱鏐基本控制两浙,被授为镇海、镇东军节度使,辖境正是这十四州(但是原属两浙的润州常州被杨行密夺取,所以实际钱镠的辖境还不到十四州)

      如果改成四十州,岂不是贯休劝人造反了(那要江南东西两道的全境啊)

      说起来,钱镠的野心还是太小,四十州就知足了;要是换了更大胆的主儿,还不得一棍扫平四百州

      所以钱氏在百家姓里只能排第二了

      另外,贯大师一语成谶,润州常州终于没能收回,所以吴越只得两浙十二州,但后来闽亡,得福州;又升钱氏老家为锦衣军,故978年,钱俶献上吴越13州一军国土于宋,恰满十四州之数

    • 家园 感觉改成“四十”更押韵了一点
    • 家园 想起一笑话

      冯梦龙《笑府》有个故事,说一老爷子有俩女儿,老大嫁的是读书秀才,老二嫁的是衙门师爷,因此丈人老埋怨二女婿没文化,“每薄次婿之不文,次婿恨甚,请试”。

      于是,丈人除了题目,让二女婿先咏茶,又咏月,果然写出的诗都是衙门语气,老爷子更加笑话他,对他说你大姐夫也有咏月的诗,你咋不好好学学人家呢!——“汝大姨夫亦有此诗,何不学他?”

      于是二女婿“因请诵之”,结果第一句就被他看出破绽——“清光一片照姑苏”,师爷当时就发现了问题:“此句差了,月岂偏照姑苏乎?须云照姑苏等处!”

      异曲同工。

    • 家园 断不能改

      平仄不合才是大问题。

      原诗之所以读来豪壮, 因其气韵贯通, 平仄和谐。 改成四十州,就成了诗家笑话了,文人最重声名,这不是要人家的命吗?

      • 家园 钱婆留是个丘八,断然不懂平仄的

        看冯梦龙的三言,也写到这件事,不过钱王这厮从小上树掏鸟打群架,大了贩私盐走私,后扯旗拉兵占地为王,真真一个丘八爷,哪里懂的和尚这番诗文中的道道哦~~

        十四州的地盘显然满足不了胃口啦,还是四十州比较好!

        这山大王在浙江这么好块地方,称王称霸了一辈子,羡慕死人了

        杭州啊,西湖啊,一线水景大房,尊贵墅致,全城热购!

        • 家园 这位钱鏐也是文采风流的

          一个有名的典故,钱王夫人回家过年,天伦之乐,淹留未归。吴王思念夫人,稍了封信,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后人赞叹这两句话,艳绝千古!

          • 家园 与兄商榷,此处恐怕不能说是钱王文采风流吧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句话确实是漂亮,简单一句,可见真情,但要是说从这里看出钱王文采风流,恐怕还是有点勉强。

            许多真情流露,读来令人感动的话其实都是非常平实的,我也一直认为,写感情的文章,也应该是平实普通的文字,才能透露出最真挚的情绪,也最能打动人(包括读者和作者自己)。如“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又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钱王的信,读来固然令人心动,但也是同样的道理,平方朴实的话语中,真挚浓烈的情感破纸欲出,也感动了读者。但是,钱王也仅仅这么一句话,并没有别的文或作品传世,以一句其对妻子说的平白朴实,饱含感情话的话(或许当时的白话就是这样说的)来判断钱王就文采风流,稍嫌证据不足哦~~

            题外话,陌上花开这4个字 ,在前些年可是小资调调很重的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